胸藏万汇,翕张自如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涵概述
  从内容上说,“丰富”作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被细化为四个能力考查点:一是材料丰富,指文章的人、事、情、理丰盈饱满,具有多向、多层面的特点。二是论据充实,议论文的论据要广征博引、新鲜典型。三是形象丰满,指塑造人物形象要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有立体感。四是意境深远,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言有尽而意无穷。
  实用技法
  法国作家莫泊桑曾生动地比喻,要使袋子站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让袋子装满东西。同样,一篇文章要打动人心,就得让内容丰富起来。下面结合几篇优秀作文,略做介绍。
  招工一:多维挑选,让材料更丰富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精彩的材料才能为文章增添亮色,获得阅卷者的好评。考生要学会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四周,占有所有符合题旨的材料,然后遵循贴切、典型、新鲜等原则,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挑选材料。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考生从“老腔”对本真的坚守生发出去,设置了三个分论点,即“坚守本真,是一种低调与率性”“坚守本真,是一种坦诚与清醒”“坚守本真,是一种进取与超越”,并分别列举了中科院院士李小文、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事例,阐述了“坚守本真”具有的积极意义,读来令人叹服。请欣赏其中一个片段:
  坚守本真,是一种坦诚与清醒。2014年12月2日,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访问浙江大学。当被问及有何新书推荐给读者时,莫言坦言:“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很惭愧地告诉大家,这一年我几乎没读一本书。”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实话实说,体现了其做人的坦诚与清醒,无疑令生活在浮躁时代中的人们,产生由衷的钦佩之情。
  文段用例典型新颖,在叙述之后充分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招式二:巧选妙用,让论据更充实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材料的,要做到论据充实,首先要选择论据:既要去粗取精,选择典型论据;也要关注现实,选择新鲜论据;更要做到以一当十,准确精当。其次呈现论据时,可以采用集中用例、概括列舉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假设方式构成排比,既简明扼要,又富有气势。再次,运用事例论证观点时注意叙议结合,对材料意蕴进行精当的理性分析。如2016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开牖同论》的精彩片段:
  毋庸置疑,名人或身边榜样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僵化的思维注入不同的活力,使我们有可能跳出思想的樊篱,抑或拥有人生的榜样。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丰子恺论其恩师李叔同为像人的“人”,并以恩师为榜样,终其一生作《护生画集》以慰藉世人;华罗庚感念熊庆来的知遇之恩,以同样的方式培养了陈景润等大家;冰心以“小桔灯”寄小读者,人论之日“人性的温暖,对生命的守护”,使爱散播到更多人的内心。
  作者依次列举丰子恺、华罗庚、冰心等典型事例,叙议得当,从评价者的角度指出在评价他人生活时,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生活榜样,集中概括,气势如虹。
  招式三:精描细画,让形象更丰满
  平时练就一双慧眼,从人物众多的轶事掌故中,筛选出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事例。在叙述过程中,抓住个性鲜明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动作、转瞬即逝的神情、微妙变化的心理,对人物进行全方位的刻画,力求表现出人物区别于他人的不同之处,使人物在读者面前能够“站”起来。当然,除了正面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事件、景物、场面等描写,从侧面加以衬托,或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月季花的思念》的开头:
  清晨,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厨房里已经有了动静。不用说,又是奶奶早起开始忙碌了。
  奶奶是个大忙人。我念高中后,奶奶俨然成了“特级厨师”,一日三餐不重样。我晚自习回来后,就是她最忙的时候——忙着做夜宵,好让我在睡前“补”一下。用奶奶的话说:“三餐吃得饱,夜宵不可少;补足精气神,备战去迎考。”
  这不,我刚洗漱完,她就在屋前的月季花下徜徉了。那月季,大红大紫的,是她从老家带过来的。奶奶说:“窗前种月季,图个好吉庆;大红又大紫,保你中状元。”
  文段以渲染氛围入笔,侧面描写奶奶早起忙碌的身影,即便是屋前大红大紫的月季,也是奶奶用心培育的成果。考生通过对奶奶的动作、语言等生动细腻的描写,真切地表达了奶奶对“我”的爱意和“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
  招式四:写景抒情,让意境更深远
  营造深远的意境有几种常用方法:一是诗意表现法,精心描绘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或是采用象征隐喻,展现一种诗意美;二是虚实结合法,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的精神气质移嫁到所描绘的对象之中,达到一种亦虚亦实、形神兼备的深远之境;三是借景抒情,尤其是写景散文,往往将情感寄予景物之中,达到情景交融之境;四是含蓄抒情法,即把情感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述之中,做到含而不露。比如优秀作文《心灵的微光》的片段:
  如今的我,喜欢在课余时间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小河边,树林中,田野上……聆听溪水潺潺,小鸟啾啾,感受大自然的空旷辽远,幽静恬淡。
  周末的清晨,我手捧书本,在村外的树林中,悠闲地散步。小鸟的啾啾声,伴着我琅琅的读书声,汇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夕阳西下,我徜徉在小河边,在潺潺的溪水声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回首凝思,大自然让我获得了心灵的微光。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宁静致远、恬淡安适。
  文段生动地描绘出乡村的朝暮之景,把大自然的天籁和读书声的交融比作交响乐,精当贴切。同时,大自然优美的风景,也象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微光,意境深远,内涵丰厚。
  佳作评析
  同桌,我稀忘记你 安徽一考生
  踏进校门十几年来,我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其中最难忘的是上学期的同桌——任亮。
其他文献
第一帖  ——“风吹睫毛,心有悲伤”  空气站在睫毛上。  我知道是风表达它的存在,风还携带它的同伴,比如飘絮和尘埃。  目光恍惚,远方模糊。  我的心中充满了爱,远方和近处,我一生坚定不移。风是泪水的借口,心中的悲伤不是我心的选择。我的心跳动有致,心律正常。人间美好时,激动。人间有遗憾它会不由自主地急促,心的质地属于原始,技术无法改装,一些诱惑虽然力量强大,但我的心守着本分。  它观察着别的心,
陆游是我的“男神”。说起陆游,有些人对他的评价不太高,觉得他论豪放洒脱不如李白,论关注民生不如杜甫,論精忠报国不如岳飞。况且《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番话更是让他降了格调。林黛玉问香菱喜欢什么诗,香菱说“只爱陆放翁的诗”,说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有趣,黛玉听罢,极不赞成,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我认为这“浅近”二字实
闲时,爱下下象棋。  棋有“门道”,摸进去了,便妙趣横生。那个中滋味倒不是谁输谁赢,而是享受一种游戏规则中的“变”趣,享受运筹帷幄、化危为机、化险为夷抑或一着不慎、转胜为败所带来的战栗与惊叹,享受一种人生的间接练达,在体味顿悟中洞悉世情,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的观照与启迪。  开弈布局乃重中之重。高手下棋,不动声色,调兵遣将,攻城略地,纵横捭阖,风生水起,一切似乎尽在掌控之中。静观棋路,莫不为其抢占战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的梦想。那么,何谓现代化呢?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今天,作为一名身处现代化进程中的高中生,如何看待当下社会的日新月异?如何审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继承?又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安身立命、不负期待呢?  1842年,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下“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发出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 游客与导游纠纷引发群体事件  2018年8月10日,张家界市处置了一起因游客与导游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据悉,8月7日,深圳游客崔某一家4人通过携程网订购了张家界8月9日的一日游行程。8月9日晚,崔某因对旅行社导游服务、收费等不满意,与负责处理的刘某发生纠纷,对其进行辱骂,并要求导游学狗叫道歉。刘某之后晒出双方的聊天记录,引发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愤慨,200多人聚集到游客
1  如果没有奶奶的存在,我是必定要怀疑父亲是不是我的生身父亲、母亲是不是我的生身母亲。好在,奶奶不会是假的,自然她唯一的儿子、我的父亲也不会是假的了。但是,即便这样,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路边捡来的孩子依然占据了我不多的童年记忆。  带着这个困惑了许久的问题,我从很早就开始了“偷窥”父亲的行径。  父亲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大约从他读高中开始,他喜欢记日账的习惯则是他成家后开始的。我第一次偷看到父
大概是 1979年前后,我因为写了长篇小说《雪里红》,得到了陕西省出版局边春光局长的首肯,参加了他们召开的业余创作座谈会。到了会上,我才知道柳青要给我们讲话。据说,那是他从“文革”的“牛棚”出来后第一次在文学创作会议上露面。他矮矮的精瘦个头儿,留着浅浅的胡子,仍然穿着农人常穿的对襟棉袄。没有讲稿,手中只有一张纸片。他在讲话中不时咳嗽,随手拿着吸痰器,隔一会儿就要吸一口痰。他满口的陕西腔,讲话的大意
满身风尘的老汉推着一辆同样满是尘土的小车缓缓地走着,车轮与大地的摩擦声在空中回荡,那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心跳,如此清晰有力,安人心神,却已渐行渐远。  大约一米长的车身,被脏兮兮的铁皮包裹着,铁皮箱里随意躺着几把沾满油渍的剪刀、铁锤和钳子;车台面上摆着一个锈迹斑斑的月饼盒,盒子被分成几个小格用来放气芯、螺丝、垫片等小物件;铁皮箱下的四个轮子转起来“咕噜咕噜”地响,不过它们通常是被硬纸板垫着的,动不了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是大人的父亲。”孩子何以“越级”成为大人的父亲?就因为孩子心思简单,目光犀利,观察世界时往往能够一眼洞穿事物的本质。相比之下,成人却常常怀着一颗虚荣、势利之心,这些“浮云”常常会遮住他们的“望眼”,使他们看不清事物的内在本质。就像《皇帝的新装》故事里那样,在成人一片艳羡和赞美声中,只有那个孩子,口无遮拦,一语中的,以一颗简单的心拆穿了一场闹剧。  简单是一种生
《人世间》(长篇小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最新长篇小说,分为上中下三部,总计约115万字。这样一本大部头小说,在阅读愈发碎片化的当下,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尤其是对于已习惯了电子阅读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但作为一名“80后”读者,我不仅通读了整部小说,而且被其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相信不少人,和我有着相似的阅读感受。  《人世间》以生活在北方某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