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簡要论述了几种长文短教的方法,分别是突出重点、难点,找准切入点,巧妙设问、自主探究,希望能为初中语文长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给其他教师以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长文短教;重点;切入点
初中语文中有许多2000多字,甚至是3000多字的长文,在教学这些文章时,如果像讲解短文那样,面面俱到,层层把握,必然难以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而且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有方法的实现长文短教,达到减少时间,提高效果的目标。以下笔者就依据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长文教学经验,分享几种长文短教的方法,希望能都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一、突出重点、难点。把握课文精义
据《三国志》记载:有一次诸葛亮和其好友徐庶、石广元等人在一起喝酒,不知怎的就讨论起了读书方法。徐庶说:“我每天早起,刻苦读书,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熟捻于胸。”剩下的人也都说了一通,但大致和徐庶的读书方法没有二致。最后轮到诸葛亮说了,他摇了摇羽扇说:“我的读书方法和你们的大不相同,我读书从来是观其大略,只求弄懂文章的精义,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从来不予考虑。”其他人听了这番话之后哈哈大笑,觉得诸葛亮的读书方法太过于粗糙。但,多年之后这些人只是做到了刺史、郡守,而唯独“观其大略”的诸葛亮成了一代名相。这件事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我们在课堂上对于长文的教学,也可以像诸葛亮读书那样,只要突出课文重点、难点,让学生把握其精义,也会使学生有很大的裨益。
例如,维克多·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写是站在怎样的立场给巴特勒上尉写的信,体会作者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带着这两个重点问题阅读文本,弄明白作者所站的立场,找出文本中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句子和段落。这样一来,学生们很快就把握了文章的这两个重点。本文的语言非常具有特色,文中大量运用了反语这种修辞手法,像“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本文的教学难点就在于让学生了解反语这种手法的作用,并能掌握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于是笔者就让学生找出了这些反语,在他们反复阅读感悟的基础上,配合老师的讲解,很快也就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从而实现了长文短讲。
二、找准切入点,破解长文
找准切入点是实现长文短教的一个好方法。一篇文章可以有很多个不同的切入点,比如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中心句、文本脉络等都可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从而对文章进行剖析,实现长文短教。
比如,笔者在教学余秋雨的《信客》这篇文章时,就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对文章进行了剖析。本文主要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人物对话并不是很多,但每一句都掷地有声、最能表达人物的情感,串联起了全文。比如老信客的“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不。我去看坟场,能糊口。我臭了,你挨着我也会把你惹臭。”这两句话就充分地体现了老信客做错事之后极大的悔意。还有之后的年轻信客跪在老信客的墓前说的“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充分体现了年轻信客多年风尘苦旅,却遭受无辜冤枉,有苦说不出的心境。从老信客失去信誉,由年轻信客接替他送信,到年轻信客不再做信客,正是由这几句话所串联起来的。所以,若能以此作为切入点,再结合文中一些第三人称的叙述,并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文章情感,从而达到长文短讲的目的。
三、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一味地讲解必然会占去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而作为初中生已经拥有了基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长文的时候,能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则会大大减少教学的时间,从而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这篇4000多字的文章时,笔者就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斯科特一行人是如何断定有人先与他们到达了地球的南极点?为什么斯科特会在日记中写到“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斯科特一行人没能活着走出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称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这些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串联起了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主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原文,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在配合教师简单的讲述,可以很快就达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不光如此,在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搜集关键信息的能力、文章概括的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则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通过突出长文的重点、难点,找准切入点,巧妙设问、自主探究等方法都可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诚愿诸位教师能够探索出更多长文短教的方法,为初中语文长文教学不断开辟新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长文短教;重点;切入点
初中语文中有许多2000多字,甚至是3000多字的长文,在教学这些文章时,如果像讲解短文那样,面面俱到,层层把握,必然难以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而且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有方法的实现长文短教,达到减少时间,提高效果的目标。以下笔者就依据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长文教学经验,分享几种长文短教的方法,希望能都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一、突出重点、难点。把握课文精义
据《三国志》记载:有一次诸葛亮和其好友徐庶、石广元等人在一起喝酒,不知怎的就讨论起了读书方法。徐庶说:“我每天早起,刻苦读书,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熟捻于胸。”剩下的人也都说了一通,但大致和徐庶的读书方法没有二致。最后轮到诸葛亮说了,他摇了摇羽扇说:“我的读书方法和你们的大不相同,我读书从来是观其大略,只求弄懂文章的精义,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从来不予考虑。”其他人听了这番话之后哈哈大笑,觉得诸葛亮的读书方法太过于粗糙。但,多年之后这些人只是做到了刺史、郡守,而唯独“观其大略”的诸葛亮成了一代名相。这件事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我们在课堂上对于长文的教学,也可以像诸葛亮读书那样,只要突出课文重点、难点,让学生把握其精义,也会使学生有很大的裨益。
例如,维克多·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写是站在怎样的立场给巴特勒上尉写的信,体会作者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带着这两个重点问题阅读文本,弄明白作者所站的立场,找出文本中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句子和段落。这样一来,学生们很快就把握了文章的这两个重点。本文的语言非常具有特色,文中大量运用了反语这种修辞手法,像“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本文的教学难点就在于让学生了解反语这种手法的作用,并能掌握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于是笔者就让学生找出了这些反语,在他们反复阅读感悟的基础上,配合老师的讲解,很快也就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从而实现了长文短讲。
二、找准切入点,破解长文
找准切入点是实现长文短教的一个好方法。一篇文章可以有很多个不同的切入点,比如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中心句、文本脉络等都可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从而对文章进行剖析,实现长文短教。
比如,笔者在教学余秋雨的《信客》这篇文章时,就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对文章进行了剖析。本文主要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人物对话并不是很多,但每一句都掷地有声、最能表达人物的情感,串联起了全文。比如老信客的“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不。我去看坟场,能糊口。我臭了,你挨着我也会把你惹臭。”这两句话就充分地体现了老信客做错事之后极大的悔意。还有之后的年轻信客跪在老信客的墓前说的“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充分体现了年轻信客多年风尘苦旅,却遭受无辜冤枉,有苦说不出的心境。从老信客失去信誉,由年轻信客接替他送信,到年轻信客不再做信客,正是由这几句话所串联起来的。所以,若能以此作为切入点,再结合文中一些第三人称的叙述,并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文章情感,从而达到长文短讲的目的。
三、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一味地讲解必然会占去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而作为初中生已经拥有了基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长文的时候,能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则会大大减少教学的时间,从而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这篇4000多字的文章时,笔者就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斯科特一行人是如何断定有人先与他们到达了地球的南极点?为什么斯科特会在日记中写到“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斯科特一行人没能活着走出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称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这些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串联起了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主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原文,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在配合教师简单的讲述,可以很快就达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不光如此,在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搜集关键信息的能力、文章概括的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则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通过突出长文的重点、难点,找准切入点,巧妙设问、自主探究等方法都可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诚愿诸位教师能够探索出更多长文短教的方法,为初中语文长文教学不断开辟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