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究脑血栓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医活血化瘀辨证疗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41例,对A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方式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中医活血化瘀的辨证方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接受治疗后,A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2.9%,明显不如B组的92.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脑血栓的临床救治过程中,遵循中医活血化瘀法辨证治疗原则,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法 活血化瘀 脑血栓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054-01
临床脑血栓是一种出现概率较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症,此项病症的发病与脑动脉内膜病变、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密切联系[1]。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临床脑血栓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中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在防病治病方面有突出作用,治疗方式与临床疗效均有一定的优势。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82例脑血栓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血栓患者,对其使用CT检查可以看见脑血栓的形成特征,本组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区间最大的为75岁,最小的为36岁,平均年龄(56.4±2.3)岁,病程持续时间在2d至19年之间不等,大部分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年~3年之间。本组的82例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为头晕、头痛、嗜睡、中枢性面瘫、运动障碍等等。
随机将82例患者分成A组和B组,每组41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基本相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本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使用250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为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为患者连续注射3d;使用甘露醇治疗的同时,使用3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加0.2g血塞通,为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一个治疗周期为20天,连续为患者治疗40天[2]。
B组:为本组患者选择中药辨证活血化瘀方式,基础药方为20g黄芪,15g当归,各12g桃仁、丹参、赤芍、红花,各9g地龙、牛膝、川芎,6g白术。患者如果有头晕、舌苔薄白的问题,可以在药方中添加12g茯苓、12g半夏;患者如果有面色蜡黄、肢体疲软的问题,可以在药方中加入12g郁金香、12g菖蒲、12g炙甘草;患者如果有心烦意乱、小便赤黄的问题,可以在药方中加入15g白芍、各12g熟地、龟板、天冬。所有药物放入水中泡半小时后煎煮成200mL,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一个治疗周期为20天,连续服用40天。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出现的强痉、偏瘫等不良病症基本消失,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基本可独立行走且语言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出现的强痉、偏瘫等不良病症有明显好转,恢复了大部分的语言功能;好转:患者的强痉、偏瘫等不良病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自主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无效:患者出现的强痉、偏瘫等不良症状基本无变化,生活自主能力未见提升[3]。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数据资料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处理,计数使用%进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组间对比使用x2做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A组总体有效率82.9%,相比B组的92.7%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临床脑血栓一直以来的发病率就较高,且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脑血栓的发病率也呈递增的趋势。有15%的脑血栓患者,严重影响到自身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自理难度大,对家庭造成的负担十分严峻。而临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也出现了多种对脑血栓的治疗方式,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不少研究资料表示使用中药进行脑血栓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毒副作用少,且治疗效果与西药相近甚至更好,属于一项可大力推广的治疗选择方式[4]。
祖国医学中认为,脑血栓是中风的范畴之内,此项病症的出现主要受到气滞血凝因素的影响。所以临床治疗此项病症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于“活血化瘀”。本次研究中对A组和B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A组选用常规西药疗法,B组治疗遵循中医活血化瘀的基本辨证原则,显示A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表明在脑血栓的治疗过程中,中药的活血化瘀手段效果更为显著。
现下临床治疗脑血栓,祖国医学的活血化瘀方式还是主要的治疗原则,本次研究中选择的中药基础药方中,当归有补血活血功效,桃仁、牛膝和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赤芍有行气化瘀的功能,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的特点,所有药方联合使用,具有控制血小板聚集和稳定红细胞膜的功效[5]。辨证方剂中,茯苓有安神健胃的功效,半夏有消痞散结的功效,二者联用可缓解头晕呕吐问题;郁金香有化湿辟秽的功效,菖蒲有安神开窍的功效,炙甘草有补血益气的功效,药物联用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白芍具有平抑肝阳的功效,熟地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龟板具有益肾健骨的功效;天冬具有清心润肺的功效,药物联用具有平抑心烦,缓解肠燥便秘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脑血栓的治疗过程中,遵循中医的活血化瘀原则,为患者选择中药药方治疗,能够切实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6]。
参考文献
[1]牙韩华,覃保华. 脑血栓的溶栓治疗及中医治疗状况[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03:380-382.
[2]孟愈. 中医辨病辨证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价值[J]. 中医临床研究,2014,23:116-117.
[3]张勇. 132例中医辨证施治脑血栓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0:44-45.
[4]孙海军. 72例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444.
[5]刘超.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栓164例患者临床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5:52.
[6]屈红军. 中医药治疗脑血栓37例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2,20:10+29.
【关键词】 中医辨证法 活血化瘀 脑血栓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054-01
临床脑血栓是一种出现概率较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症,此项病症的发病与脑动脉内膜病变、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密切联系[1]。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临床脑血栓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中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在防病治病方面有突出作用,治疗方式与临床疗效均有一定的优势。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82例脑血栓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血栓患者,对其使用CT检查可以看见脑血栓的形成特征,本组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区间最大的为75岁,最小的为36岁,平均年龄(56.4±2.3)岁,病程持续时间在2d至19年之间不等,大部分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年~3年之间。本组的82例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为头晕、头痛、嗜睡、中枢性面瘫、运动障碍等等。
随机将82例患者分成A组和B组,每组41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基本相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本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使用250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为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为患者连续注射3d;使用甘露醇治疗的同时,使用3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加0.2g血塞通,为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一个治疗周期为20天,连续为患者治疗40天[2]。
B组:为本组患者选择中药辨证活血化瘀方式,基础药方为20g黄芪,15g当归,各12g桃仁、丹参、赤芍、红花,各9g地龙、牛膝、川芎,6g白术。患者如果有头晕、舌苔薄白的问题,可以在药方中添加12g茯苓、12g半夏;患者如果有面色蜡黄、肢体疲软的问题,可以在药方中加入12g郁金香、12g菖蒲、12g炙甘草;患者如果有心烦意乱、小便赤黄的问题,可以在药方中加入15g白芍、各12g熟地、龟板、天冬。所有药物放入水中泡半小时后煎煮成200mL,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一个治疗周期为20天,连续服用40天。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出现的强痉、偏瘫等不良病症基本消失,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基本可独立行走且语言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出现的强痉、偏瘫等不良病症有明显好转,恢复了大部分的语言功能;好转:患者的强痉、偏瘫等不良病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自主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无效:患者出现的强痉、偏瘫等不良症状基本无变化,生活自主能力未见提升[3]。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数据资料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处理,计数使用%进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组间对比使用x2做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A组总体有效率82.9%,相比B组的92.7%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临床脑血栓一直以来的发病率就较高,且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脑血栓的发病率也呈递增的趋势。有15%的脑血栓患者,严重影响到自身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自理难度大,对家庭造成的负担十分严峻。而临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也出现了多种对脑血栓的治疗方式,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不少研究资料表示使用中药进行脑血栓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毒副作用少,且治疗效果与西药相近甚至更好,属于一项可大力推广的治疗选择方式[4]。
祖国医学中认为,脑血栓是中风的范畴之内,此项病症的出现主要受到气滞血凝因素的影响。所以临床治疗此项病症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于“活血化瘀”。本次研究中对A组和B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A组选用常规西药疗法,B组治疗遵循中医活血化瘀的基本辨证原则,显示A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表明在脑血栓的治疗过程中,中药的活血化瘀手段效果更为显著。
现下临床治疗脑血栓,祖国医学的活血化瘀方式还是主要的治疗原则,本次研究中选择的中药基础药方中,当归有补血活血功效,桃仁、牛膝和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赤芍有行气化瘀的功能,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的特点,所有药方联合使用,具有控制血小板聚集和稳定红细胞膜的功效[5]。辨证方剂中,茯苓有安神健胃的功效,半夏有消痞散结的功效,二者联用可缓解头晕呕吐问题;郁金香有化湿辟秽的功效,菖蒲有安神开窍的功效,炙甘草有补血益气的功效,药物联用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白芍具有平抑肝阳的功效,熟地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龟板具有益肾健骨的功效;天冬具有清心润肺的功效,药物联用具有平抑心烦,缓解肠燥便秘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脑血栓的治疗过程中,遵循中医的活血化瘀原则,为患者选择中药药方治疗,能够切实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6]。
参考文献
[1]牙韩华,覃保华. 脑血栓的溶栓治疗及中医治疗状况[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03:380-382.
[2]孟愈. 中医辨病辨证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价值[J]. 中医临床研究,2014,23:116-117.
[3]张勇. 132例中医辨证施治脑血栓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0:44-45.
[4]孙海军. 72例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444.
[5]刘超.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栓164例患者临床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5:52.
[6]屈红军. 中医药治疗脑血栓37例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2,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