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调查结果透视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提出了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雪飞(1971- ),女,辽宁鞍山人,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辽宁 鞍山 11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校园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JA71000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2-0082-02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鞍山师范学院组织了对本科生的关于思想政治状况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师范、应用化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观、道德观、学习观、就业观、爱情观5部分,问卷涵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中的基本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政治观调查分析。多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是坚定正确的,但是,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96%的大学生认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3%的大学生对我国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或较有信心。86%的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选择共产主义;5%选择佛教等东方宗教;1%选择基督教等西方宗教;8%选择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多元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并在教育教学中对政治信仰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大学生对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团结高度认同。在“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怎样看?”调查中,94%的大学生认为祖国一定能够实现统一,同时也能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你对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等民族问题怎样看?”调查中,98%的大学生认为完全可以解决西藏、新疆等民族问题。
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强,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93%的大学生赞同中国大学生应该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90%的大学生赞同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83%的大学生赞同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97%的大学生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现任中央领导集体充满信心。
大学生普遍关注国内国际大事,两者相比,大学生更关注国内大事。大学生普遍关注金融危机、西藏问题等国内国际大事,高达99%的大学生非常关注汶川大地震;97%的大学生非常关注北京奥运会;91%的大学生非常关注西藏问题、新疆问题。此外,大学生对建国60周年充满爱国的真挚情感,纷纷表达了立志报国的理想信念。
2.道德观调查分析。大学生对道德有较高的认识和期待,在行动上努力靠近道德要求,但在知与行上还有所脱节。调查结果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比较高;38%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一般。在公交车上,如果你遇到老弱病残,而且你有座位,你会:57%的大学生主动让座;41%的大学生选择在我旁边就让。你亲历过的不文明行为中发生最多的是:87%的大学生选择上课说话,影响课堂;85%的大学生选择在自习教室大声喧哗;77%的大学生选择满口粗话,行为粗鲁;75%的大学生选择就餐时插队。
大学生崇尚良好社会公德,但在考试作弊等问题上存在道德评价双重标准的现象。当问到“你所在班级考试作弊的学生数量如何?”的问题时,有22%的大学生认为,在考试过程中,自己所在班级作弊的同学“很多”;当问到“对于考试作弊你怎样看”时,有48%的大学生表示“可以理解”。调查结果还显示,有61%左右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这一非诚信行为缺乏鲜明的是非认识,只有39%大学生表示了坚决反对的态度,说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很普遍的,甚至在某些班级中还是很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是大学生不良诚信的直接体现。这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崇尚良好社会公德,但对不文明行为持宽容态度的知行脱节、道德评价双重标准的现象。
3.学习观调查分析。大学生求知欲强,渴望成才,但缺乏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学习对你是一件怎样的事”的问题:45%的大学生认为是快乐的事;24%的大学生认为是不得不做的事;16%的大学生认为是无趣的事;15%的大学生认为是讨厌的事。对于“你是否在每学期开始时制订学习计划并进行学习”的问题:56%的大学生选择制订但落实不了。对于“你认为影响你学习动机强度的因素是”的问题:99%的大学生选择学习没有目标;87%的大学生选择从众心理,不学的同学很多;75%的大学生选择外界消极诱惑太多。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求知欲强,能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渴望学习,渴望成才,但是也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奋进动力、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界消极影响、缺乏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精神的问题。
大学生熟悉网络,积极主动运用网络辅助学习,但网络的游戏、聊天也耗费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你上网最经常做的是”的问题:29%的大学生选择和同学聊天;28%的大学生选择听音乐放松;22%的大学生选择查资料;21%的大学生选择打游戏。对于“你认为网络信息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的问题:64%的人认为比较有帮助;21%的人认为有很大帮助;13%的人认为没有帮助;2%的人认为有反作用。
4.就业观调查分析。大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压力大,就业心态复杂。5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比较困难;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很困难。对于“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的问题:41%的大学生“平和”;39%的大学生“乐观”;20%的大学生“悲观”。对于“你感觉自己的求职竞争力如何”的问题:5%的大学生认为很强;17%的大学生认为较强;59%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4%的大学生认为较差;5%的大学生认为很差。
大学生就业观渐趋理性务实,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决心或准备到基层就业。对于到基层就业,你的态度是:23%的大学生决心到基层就业;33%的大学生有可能到基层就业;27%的大学生暂时没有考虑;17%的大学生不会考虑到基层就业。
5.爱情观调查分析。大学生情感需求丰富,渴望爱情,但也意识到大学以学习为主,人生以事业为重。对于“你对恋爱的理解是”的问题:52%的大学生认为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41%的大学生认为是心心相印,两情相悦;5%的大学生是看别人谈恋爱,自己也想体验一下;2%的大学生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对于“你对大学期间的恋爱的看法是”的问题:44%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中还是以学习为主,恋爱等到以后有一定生活基础时再考虑;30%的大学生认为爱情是一种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宝贵经历;21%的大学生认为应顺其自然,有也好,没有也不强求。
大学生对性行为持理解宽容态度,但也理性地认为大学生应更好地克制自己。对于“你觉得大学生性行为是”的问题:27%的大学生认为是个人隐私,不应受到外界和他人的指责与评点;25%的大学生认为是感情升华的表现;25%的大学生认为是人的自然需要,自己要对自己和对方负责;23%的大学生认为无法接受,自己坚决不会有。对于“你对现在大学生同居现象的看法是”的问题:54%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更好地克制自己;27%的大学生认为这是恋爱双方自己的事,可以理解。
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从“天长地久”向“共同走过”转变。对于“你认为大学生恋人之间的恋爱在毕业后还会继续下去吗”的问题:41%的大学生认为因人而异,因事而异;32%的大学生认为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就可以继续下去;14%的大学生认为毕业前就分手,谁也不耽误谁;13%的大学生认为大学里的恋爱一定会继续下去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逐渐开始从原先的“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终极目标,逐步转向“风雨同舟,共同走过”的价值取向。
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如下的建议及对策: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要的要求是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现在,“90后”的学生已经走进大学的课堂,这一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很高,但对复杂的历史、社会问题缺乏深入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他们的思想特点、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教学、辩论教学、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变传统的单向注入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创新教学手段,开办思政博客,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熟练的现代教育技能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让大学生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在实践。理论是苍白的,实践是生动的。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高校要正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带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要通过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践基地教育及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继承、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网络的发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视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网络对大学生的服务、引导、教育功能和渗透、辐射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质量。首先,高校要加大投入,构建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网站内容要注重思想性与互动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教育、交流活动。其次,要着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素质强、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懂网络技术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网下网上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8.
[2]陶国富.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十大嬗变与评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5).
[3]张大均,陈旭.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雪飞(1971- ),女,辽宁鞍山人,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辽宁 鞍山 11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校园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JA71000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2-0082-02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鞍山师范学院组织了对本科生的关于思想政治状况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师范、应用化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观、道德观、学习观、就业观、爱情观5部分,问卷涵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中的基本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政治观调查分析。多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是坚定正确的,但是,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96%的大学生认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3%的大学生对我国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或较有信心。86%的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选择共产主义;5%选择佛教等东方宗教;1%选择基督教等西方宗教;8%选择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多元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并在教育教学中对政治信仰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大学生对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团结高度认同。在“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怎样看?”调查中,94%的大学生认为祖国一定能够实现统一,同时也能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你对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等民族问题怎样看?”调查中,98%的大学生认为完全可以解决西藏、新疆等民族问题。
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强,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93%的大学生赞同中国大学生应该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90%的大学生赞同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83%的大学生赞同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97%的大学生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现任中央领导集体充满信心。
大学生普遍关注国内国际大事,两者相比,大学生更关注国内大事。大学生普遍关注金融危机、西藏问题等国内国际大事,高达99%的大学生非常关注汶川大地震;97%的大学生非常关注北京奥运会;91%的大学生非常关注西藏问题、新疆问题。此外,大学生对建国60周年充满爱国的真挚情感,纷纷表达了立志报国的理想信念。
2.道德观调查分析。大学生对道德有较高的认识和期待,在行动上努力靠近道德要求,但在知与行上还有所脱节。调查结果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比较高;38%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一般。在公交车上,如果你遇到老弱病残,而且你有座位,你会:57%的大学生主动让座;41%的大学生选择在我旁边就让。你亲历过的不文明行为中发生最多的是:87%的大学生选择上课说话,影响课堂;85%的大学生选择在自习教室大声喧哗;77%的大学生选择满口粗话,行为粗鲁;75%的大学生选择就餐时插队。
大学生崇尚良好社会公德,但在考试作弊等问题上存在道德评价双重标准的现象。当问到“你所在班级考试作弊的学生数量如何?”的问题时,有22%的大学生认为,在考试过程中,自己所在班级作弊的同学“很多”;当问到“对于考试作弊你怎样看”时,有48%的大学生表示“可以理解”。调查结果还显示,有61%左右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这一非诚信行为缺乏鲜明的是非认识,只有39%大学生表示了坚决反对的态度,说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很普遍的,甚至在某些班级中还是很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是大学生不良诚信的直接体现。这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崇尚良好社会公德,但对不文明行为持宽容态度的知行脱节、道德评价双重标准的现象。
3.学习观调查分析。大学生求知欲强,渴望成才,但缺乏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学习对你是一件怎样的事”的问题:45%的大学生认为是快乐的事;24%的大学生认为是不得不做的事;16%的大学生认为是无趣的事;15%的大学生认为是讨厌的事。对于“你是否在每学期开始时制订学习计划并进行学习”的问题:56%的大学生选择制订但落实不了。对于“你认为影响你学习动机强度的因素是”的问题:99%的大学生选择学习没有目标;87%的大学生选择从众心理,不学的同学很多;75%的大学生选择外界消极诱惑太多。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求知欲强,能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渴望学习,渴望成才,但是也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奋进动力、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界消极影响、缺乏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精神的问题。
大学生熟悉网络,积极主动运用网络辅助学习,但网络的游戏、聊天也耗费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你上网最经常做的是”的问题:29%的大学生选择和同学聊天;28%的大学生选择听音乐放松;22%的大学生选择查资料;21%的大学生选择打游戏。对于“你认为网络信息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的问题:64%的人认为比较有帮助;21%的人认为有很大帮助;13%的人认为没有帮助;2%的人认为有反作用。
4.就业观调查分析。大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压力大,就业心态复杂。5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比较困难;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很困难。对于“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的问题:41%的大学生“平和”;39%的大学生“乐观”;20%的大学生“悲观”。对于“你感觉自己的求职竞争力如何”的问题:5%的大学生认为很强;17%的大学生认为较强;59%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4%的大学生认为较差;5%的大学生认为很差。
大学生就业观渐趋理性务实,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决心或准备到基层就业。对于到基层就业,你的态度是:23%的大学生决心到基层就业;33%的大学生有可能到基层就业;27%的大学生暂时没有考虑;17%的大学生不会考虑到基层就业。
5.爱情观调查分析。大学生情感需求丰富,渴望爱情,但也意识到大学以学习为主,人生以事业为重。对于“你对恋爱的理解是”的问题:52%的大学生认为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41%的大学生认为是心心相印,两情相悦;5%的大学生是看别人谈恋爱,自己也想体验一下;2%的大学生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对于“你对大学期间的恋爱的看法是”的问题:44%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中还是以学习为主,恋爱等到以后有一定生活基础时再考虑;30%的大学生认为爱情是一种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宝贵经历;21%的大学生认为应顺其自然,有也好,没有也不强求。
大学生对性行为持理解宽容态度,但也理性地认为大学生应更好地克制自己。对于“你觉得大学生性行为是”的问题:27%的大学生认为是个人隐私,不应受到外界和他人的指责与评点;25%的大学生认为是感情升华的表现;25%的大学生认为是人的自然需要,自己要对自己和对方负责;23%的大学生认为无法接受,自己坚决不会有。对于“你对现在大学生同居现象的看法是”的问题:54%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更好地克制自己;27%的大学生认为这是恋爱双方自己的事,可以理解。
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从“天长地久”向“共同走过”转变。对于“你认为大学生恋人之间的恋爱在毕业后还会继续下去吗”的问题:41%的大学生认为因人而异,因事而异;32%的大学生认为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就可以继续下去;14%的大学生认为毕业前就分手,谁也不耽误谁;13%的大学生认为大学里的恋爱一定会继续下去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逐渐开始从原先的“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终极目标,逐步转向“风雨同舟,共同走过”的价值取向。
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如下的建议及对策: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要的要求是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现在,“90后”的学生已经走进大学的课堂,这一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很高,但对复杂的历史、社会问题缺乏深入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他们的思想特点、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教学、辩论教学、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变传统的单向注入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创新教学手段,开办思政博客,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熟练的现代教育技能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让大学生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在实践。理论是苍白的,实践是生动的。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高校要正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带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要通过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践基地教育及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继承、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网络的发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视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网络对大学生的服务、引导、教育功能和渗透、辐射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质量。首先,高校要加大投入,构建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网站内容要注重思想性与互动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教育、交流活动。其次,要着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素质强、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懂网络技术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网下网上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8.
[2]陶国富.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十大嬗变与评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5).
[3]张大均,陈旭.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