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载文特点分析及写作启示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lp5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方式和更优质的资源来源,对其载文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有助于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找到数学教研论文写作的精髓,帮助他们在教研论文写作的道路上走向卓越.
  【关键词】 载文分析;教学研究;写作启示
  1 问题引入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数学教与学》)荟萃了各类数学教育期刊中的优秀佳作,覆盖了教学、教师、学生以及评价等7个专题,可以说全方位地展现了数学教育研究中众多领域的优秀成果[1],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方式和更优质的资源来源.研究被转载文章的特点,有助于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找到数学教研论文写作的精髓,帮助他们在教研论文写作的道路上走向卓越.笔者对2018年《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载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对数学教研论文写作的启示,以期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者的可持续教研提供参考.2 载文特点分析
  2.1 载文方向分析
  依据《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科研课题分类研究选题》(试行稿),即按照课程与教材、教学、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测量与评价6个领域[2],审视《初中数学教与学》,笔者认为其板块、栏目设置和载文方向是合理的.2018年全年共刊登文章176篇,刊文根据板块和栏目分析可列表,如表1.
  栏目的设置从多方面、多层次展示期刊的总体设计,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期刊的侧重点和研究领域[3].结合表1不难发现:《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载文不仅有典型的常设板块和栏目,如理论板块的“学科视点”、课程板块的“教材分析”、教学板块的“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等,还有关于学科热点或关注点的相关常设板块和灵活栏目,如专题板块,就是每期一个具体的主题,注重实效性,关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热点.载文既有理论前沿的学习,又有教学实践的引领,更有针对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让读者通过同一主题的多篇优秀文章的深入研读,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每个板块栏目的载文数量可以体现这个栏目在杂志中所占的权重,2018年《初中数学教与学》理论板块的“学科视点”每期都有一篇高观点的具有学科引领性的文章;教学板块刊文最多,共55篇,本版块的“教学研究”栏目的文章最多(30篇),这也体现了教学研究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写作的主要方向;关于专题板块,不同主题的载文共49篇,占全年载文总量的27.8%,这也是《初中数学教与学》的一个特色栏目.另外,课程与学习板块的刊文数量也较多,也同样体现了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关注点.
  2.2 载文内容分析
  《初中数学教与学》中的载文都是从众多的期刊中精挑细选的优质文章,所以值得好好借鉴、研究和学习.笔者主要從文章的标题、框架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对2018年《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载文特点做一阐释分析.
  2.2.1 标题明确研究的方向和主题
  “文题”即“文眼”,一篇好的数学教研论文首先体现在文章标题上,好的文章标题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不仅能够明确地界定所研究的板块或所归属的栏目,而且通过标题能够看到文章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即明确“做什么”.
  比如,2018年《初中数学教与学》“学科视点”栏目的《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三次争议》《论数学素养视域下的数学情感》《数学教育中“教思考”的探索》,“教材分析”栏目的《中美初中几何教材比较研究——以“全等三角形”为例》《三种教材“分式的基本性质”获得的对比研究》《分类思想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作用及其教学启示》,“教学研究”栏目的《以“四基”的视角把握数学生长点》《单元再建构:章起始课教学的实施智慧》,等等,这些文章通过标题就能明确文章的栏目归属和文章研究的是什么,达到“点晴”的效果.
  2.2.2 行文结构体现清晰的研究思路
  文章的框架结构直接体现作者的研究思路.文章结构逻辑清晰,有助于读者阅读和获取知识,也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水平,各级标题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也是好文章的重要特点,即清楚“怎么做”.
  比如,《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年第1期“专题:2017中考试题评析”中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测评研究——以河北省2017年中考数学试题为例》一文的结构:
  1 提出问题
   1.1 数学课程视角下的数学核心素养
   1.2 数学教学视角下的数学核心素养
   1.3 数学评价视角下的数学核心素养
  2 对试卷结构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2.1 试卷整体结构
   2.2 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3 典型试题分析
   数学素养考查方式分析:
   学生作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这样的行文结构框架体现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式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映了作者清晰的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最后给出结论,并针对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滞后于理论研究的现状给出具体的建议,解决问题,升华观点,体现了作者清晰的研究思路.
  2.2.3 内容呈现彰显研究深度
  在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写作主题,拟定好行文框架和思路后,最重要的是具体内容的呈现,这是体现教学研究深入程度和教研论文写作水平的关键,内容有鲜明的特色或创新点,或论述深刻,或引领性强,总之相较于同类文章有明显的优点,即检验“做得怎样”.
  比如,《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年第5期的《关于数学教师基本功的若干思考》一文,作者通过一次创新型课堂研修活动中的一节新授课引出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缺失的现状,在分析教师基本功缺失的现实与隐患后,着重给出教师基本功修炼的方向与途径:反思能力,决定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高度;解题能力,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讲题能力,决定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从整个行文来看,在研究关于数学教师基本功缺失与修炼时,作者的研究问题源自一线的教学现实,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找到解决教师基本功缺失的可行方案——教师基本功修炼的方向和途径,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水平和对问题的深刻认识.   2.3 载文刊源分析
  期刊被转载文章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刊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2018年《初中数学教与学》全年载文刊源共36种,转载量位居前7名的刊源信息如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转载量超过20篇,《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杂志》转载量紧随其后,通过对这些刊源载文内容的研究发现,载文大多是围绕初中数学“教”与“学”展开研究的,这也体现了载文源刊充分关注初中数学教学,栏目设置和用稿方向上契合数学教育的发展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而《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的载文则注重学科前沿和理论方面的研究.从优秀刊物中汲取优质内容,以上期刊则是《初中数学教与学》的主要刊源.
  3 对写作的启示
  3.1 聚焦重点、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热点话题、重点问题应充分关注,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能力的良好体现.2018年《初中数学教与学》在专题板块就保持每期一个主题,第1期的“2017中考试题评析”、第3期的“中考复习备考”,均属于复习备考的资源;第4期“符号意识”、第5期“运算能力培养”、第6期“几何直观”等都是针对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词的专题研究;第2期“教材研读”、第9期“错题资源利用”也都是教学中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前,应充分了解关于该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的程度,以确认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研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争取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见解或者能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做得深入.
  3.2 加强对高频刊物和重点作者的关注
  《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杂志》等都是《初中数学教与学》高频载文的主要来源,这些期刊都有自己的特色栏目和主题策劃,引领数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研究和教研论文写作.而高频载文的作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通过对这些作者的系列论文的研究基本可以总结出每位作者的写作“套路”.因此,数学教育研究者可以加强对高频刊物和高频作者的关注,这对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风格大有裨益.
  3.3 给自己的文章找个合适的“归宿”
  根据自己文章的主题定位和具体内容,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于高观点下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建议关注《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科视点”栏目的载文源刊作为投稿的选择期刊,像《全球教育展望》《当代教育论坛》《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学术月刊》等,也可关注如《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杂志中的相关栏目.而对于教学、解题、中考、教研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文章,建议关注对一线教师教学和专业成长有较好借鉴性的期刊,如《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杂志》等,这些期刊在一线的影响力比较广泛,而且有对应的栏目,结合文章的方向和内容,针对性地投稿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文章的准确定位.
  4 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研究和教研论文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脉相承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用在这里同样适合.归根结底,写作的依据则是作者对教学的深入研究,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对数学有高屋建瓴的理解,努力做解题的行家里手,让自己的教学研究走向深入,实现当教育家的抱负[4].
  参考文献
  [1]胡丽云,朱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论文高频作者的特征研究——基于2010—2017年载文的实证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18(10):60-64.
  [2]任念兵.案例,见解,专题,语言——数学教研论文写作的四个关键词[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6(1/2):126-128.
  [3]师晓莉,王安,朱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载文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7(4):50-54.
  [4]裴光亚.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书房与教室间穿行的教研人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2.
其他文献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经常会讨论到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与产生的电能的关系,而大多数的人,也都一直将“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产生的电能”作为一个默认的定理在使用.然而,为
本文所指的“三线碰头”问题的基本图形是指在任意△ABC内,分别以△ABC三个顶点A、B、C为一个端点的三条线段交于一点P时的图形(如图1).以该图形为背景的常见问题有两类:一是与“碰头三线和”有关的问题;二是与“碰头三线和”无关的问题(如求角度、求边长等).本文分别针对这两类问题进行分析.  1 与“碰头三线和”有关的问题  例1 如图2,在Rt△ABC中,AC=1,∠ABC=30°,在△ABC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