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而且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具备这个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要求。語文教学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教师要尽可能地去鼓励学生有不懂的问题要大胆地去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创造力;教学方法
心理学认为,创造力是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能力,包括创造性的想象力,观察力等智力因素;还包括兴趣、动力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么多的因素中,创造性思维是重要的一点,学校、家庭环境和社会都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当然,科目语文也是其中主要的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比较落后
虽然语文课程的要求变得和以前有些不同,但是在现在的小学语文阶段中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还是比较注重讲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对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东西讲得很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是简单地讲一些课本上的东西,可以适当拓展一下课外的知识,这样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太明确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太明确。他们一直认为教师就是给学生讲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必须要听教师的话,必须尊重教师,所以教师的地位比学生高得多。他们只是把学生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学习个体。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就像是领导者一样,学生就是执行者,他们必须听教师的话,不然就会受到一些惩罚,这样的思想和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对的。
3.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足
面对新教材的改革,教师自己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他们不能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把所要教给学生的东西传授给他们。教师可以有创造性地去组织一些活动,运用创造性的方法去教学生,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话,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还使学生自身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想法,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上课的时候教师是主体,学生要围着教师转,这样一来,学生就被忽视了。他们就不能学到想要学习的东西,理解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把教师看作是课堂中的主体,而是更加看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要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帮助他们学习,处处为他们着想,促进学生的发展。
2.倡导学生勇敢提问
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提问。让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提问,然后从不会提问到善于提问,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要及时去改正。
例如,在讲必修课本《草船借箭》这一节时,有个学生就问教师:“诸葛亮明明是骗来的箭,为什么还要叫做《草船借箭》呢?”这个学生的提问让很多同学都产生了疑惑。但是,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先去好好地阅读课文,在好奇心的带动下,学生很快就认真地阅读了起来,然后,都纷纷举手,想要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还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们都参与了进来。
3.培养学生的散发性思维
散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以前的方式,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找到答案,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必修课本《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根据“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声音,学生会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这里的环境真安静。晚上睡觉肯定很舒服”;有的学生就说:“我们无忧无虑地在这里玩耍,真是开心。”学生会从多方面去看待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课本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利用课文空白处,培养学生想象力
无论多么优秀的文章,都会有一些疏忽,大部分的文章都有一些空白处,有的是为了加深学生的想象力,有的是一些特定的需要。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处,让学生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讲某一篇课文的时候,作者有一些情感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留了一些空白。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去想象一下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然后让学生一起讨论,并且要把讨论的结果告诉教师。谈论结束后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会让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提高。
5.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鼓励学生去勇敢地提问,敢于去指出教师的错误,打破权威的迷信,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创造是对原来的知识去进行一些改变,让它变得更加有新意。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无法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帮助学生,去鼓励他们,告诉学生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坚强的意识,能够在困难中去增长自己的能力,去强化自我的创造力。创造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具备了这一意识,学生才能从“自发”慢慢地走向“自觉”,这样学生才可以充分发挥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学生追求的目标越大,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去灌输一些好的思想,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要求。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是当今时代培养人才的一个客观的要求,而教育是知识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要找到能够与创新的结合点,并且将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去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印臣.关于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软件,2017(8):282.
[2]毕建娟.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中文信息,2017(8):116.
[3]王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才智,2019(7):16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创造力;教学方法
心理学认为,创造力是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能力,包括创造性的想象力,观察力等智力因素;还包括兴趣、动力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么多的因素中,创造性思维是重要的一点,学校、家庭环境和社会都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当然,科目语文也是其中主要的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比较落后
虽然语文课程的要求变得和以前有些不同,但是在现在的小学语文阶段中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还是比较注重讲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对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东西讲得很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是简单地讲一些课本上的东西,可以适当拓展一下课外的知识,这样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太明确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太明确。他们一直认为教师就是给学生讲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必须要听教师的话,必须尊重教师,所以教师的地位比学生高得多。他们只是把学生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学习个体。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就像是领导者一样,学生就是执行者,他们必须听教师的话,不然就会受到一些惩罚,这样的思想和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对的。
3.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足
面对新教材的改革,教师自己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他们不能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把所要教给学生的东西传授给他们。教师可以有创造性地去组织一些活动,运用创造性的方法去教学生,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话,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还使学生自身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想法,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上课的时候教师是主体,学生要围着教师转,这样一来,学生就被忽视了。他们就不能学到想要学习的东西,理解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把教师看作是课堂中的主体,而是更加看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要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帮助他们学习,处处为他们着想,促进学生的发展。
2.倡导学生勇敢提问
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提问。让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提问,然后从不会提问到善于提问,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要及时去改正。
例如,在讲必修课本《草船借箭》这一节时,有个学生就问教师:“诸葛亮明明是骗来的箭,为什么还要叫做《草船借箭》呢?”这个学生的提问让很多同学都产生了疑惑。但是,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先去好好地阅读课文,在好奇心的带动下,学生很快就认真地阅读了起来,然后,都纷纷举手,想要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还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们都参与了进来。
3.培养学生的散发性思维
散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以前的方式,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找到答案,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必修课本《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根据“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声音,学生会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这里的环境真安静。晚上睡觉肯定很舒服”;有的学生就说:“我们无忧无虑地在这里玩耍,真是开心。”学生会从多方面去看待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课本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利用课文空白处,培养学生想象力
无论多么优秀的文章,都会有一些疏忽,大部分的文章都有一些空白处,有的是为了加深学生的想象力,有的是一些特定的需要。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处,让学生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讲某一篇课文的时候,作者有一些情感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留了一些空白。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去想象一下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然后让学生一起讨论,并且要把讨论的结果告诉教师。谈论结束后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会让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提高。
5.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鼓励学生去勇敢地提问,敢于去指出教师的错误,打破权威的迷信,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创造是对原来的知识去进行一些改变,让它变得更加有新意。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无法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帮助学生,去鼓励他们,告诉学生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坚强的意识,能够在困难中去增长自己的能力,去强化自我的创造力。创造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具备了这一意识,学生才能从“自发”慢慢地走向“自觉”,这样学生才可以充分发挥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学生追求的目标越大,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去灌输一些好的思想,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要求。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是当今时代培养人才的一个客观的要求,而教育是知识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要找到能够与创新的结合点,并且将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去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印臣.关于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软件,2017(8):282.
[2]毕建娟.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中文信息,2017(8):116.
[3]王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才智,2019(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