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文摘要:“3+4”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是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起开展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由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展建设。本文从“3+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的内涵与意义、培养规格与目标、分段培养模式、转段升学的实施等几个方面构建“3+4”分段培养模式。
关键词:3+4分段培养;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不管是理论型人才培养还是技能型人才培养,都应打通迈向高层次教育的通道,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比较成熟。但是,我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已经形成以中、高职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还处于实施操作阶段,具有精湛技术的职业人无法通过现行的教育体制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领导者、规范标准工艺的制定者,使行业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1]。为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012年江苏省抓住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契机,组织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其中包括“3+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和“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3+4”分段培养是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这种新型的中职本科教育培养模式,需要试点高校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
一、“3+4”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的内涵与意义
“3+4”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中职院校相关专业学习3年后,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转段考试或由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共同组织考核后,直接升入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学习4年,学习成绩合格后,可以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分段培养的招生工作由中等职业院校负责,教育主管部门把关。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后,在校期间享受与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同等的学习待遇。这种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专转本、单独招生培养,而是中职和本科院校共同确立培养目标,按照专业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衔接,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段实施的一种培养模式,目的是充分发挥中职与本科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使更多的中职院校学生可以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提高职业素养,适应社会发展[2]。
二、“3+4”中職本科教育分段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大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并且按照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以就业为目的。中职教育由于办学层次的差异,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程体系设置也不同。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人才,首先应该解决课程体系衔接问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问题、教学质量保障问题。
1.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3+4”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是建立在相同或相近专业基础上的,课程设置可能有断层或者重复现象。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本科院校的人才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3]。所以,应该成立专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调研、研究,设置合理的课程衔接。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中职阶段的培养模式和本科阶段不同,课程目标也不同。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应该有所调整,既不能按照原有中职阶段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按照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和自身的发展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中职阶段以“专业技能”为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的夯实,岗位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技术应用;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的重点。本科阶段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学生3年后可能是合作本科院校的学生,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两所合作院校应建立定期交流与考核机制,切实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可以聘请本科院校教师任教。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到中职院校任教,可以使中职学生尽早熟悉专业相关知识,一方面可以使这些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扩大专业视野,另一方面也使这些学生对未来学习的本科院校有认同感。
三、“3+4”中职本科教育培养转段升学的实施
为规范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规范转段升学工作,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
1.成立转段升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本科院校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与中职学校分管校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为成员,主要确定转段考核工作思路,审定转段升学考核方案;部署、协调、指导转段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研究解决转段考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转段考核工作重大事项。
2.明确转段升学考核的原则。第一、过程考核与综合测试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中职学习期间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的考核和评价;综合测试突出对本科段人才培养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第二、体现连续贯通培养的原则。过程考核和综合测试内容要体现试点专业在中职段所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体现本科段学习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保证培养的连续性、衔接性和贯通性。第三、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原则。转段升学考核应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重点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改革,着力加强学生的文化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能力考核,探索推进文化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的融通。
“3+4”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需要合作的中职院校、本科学校本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通力合作,积极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办学模式,实现院校、学生、社会、家庭、企业共赢的结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功有助于现代职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参考文献:
[1]陈凌云.中职和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项目试点初探—以我校会计专业为例[J].教育管理,2015(1)下:221-221.
[2]段标.“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15-17.
[3]张晓燕,王磊李,春侠.高端技能型人才“3+2+2”分段培养路径研究思路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3(3):101-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4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39)。
关键词:3+4分段培养;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不管是理论型人才培养还是技能型人才培养,都应打通迈向高层次教育的通道,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比较成熟。但是,我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已经形成以中、高职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还处于实施操作阶段,具有精湛技术的职业人无法通过现行的教育体制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领导者、规范标准工艺的制定者,使行业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1]。为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012年江苏省抓住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契机,组织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其中包括“3+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和“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3+4”分段培养是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这种新型的中职本科教育培养模式,需要试点高校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
一、“3+4”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的内涵与意义
“3+4”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中职院校相关专业学习3年后,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转段考试或由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共同组织考核后,直接升入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学习4年,学习成绩合格后,可以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分段培养的招生工作由中等职业院校负责,教育主管部门把关。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后,在校期间享受与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同等的学习待遇。这种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专转本、单独招生培养,而是中职和本科院校共同确立培养目标,按照专业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衔接,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段实施的一种培养模式,目的是充分发挥中职与本科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使更多的中职院校学生可以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提高职业素养,适应社会发展[2]。
二、“3+4”中職本科教育分段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大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并且按照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以就业为目的。中职教育由于办学层次的差异,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程体系设置也不同。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人才,首先应该解决课程体系衔接问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问题、教学质量保障问题。
1.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3+4”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是建立在相同或相近专业基础上的,课程设置可能有断层或者重复现象。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本科院校的人才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3]。所以,应该成立专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调研、研究,设置合理的课程衔接。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中职阶段的培养模式和本科阶段不同,课程目标也不同。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应该有所调整,既不能按照原有中职阶段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按照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和自身的发展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中职阶段以“专业技能”为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的夯实,岗位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技术应用;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的重点。本科阶段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学生3年后可能是合作本科院校的学生,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两所合作院校应建立定期交流与考核机制,切实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可以聘请本科院校教师任教。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到中职院校任教,可以使中职学生尽早熟悉专业相关知识,一方面可以使这些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扩大专业视野,另一方面也使这些学生对未来学习的本科院校有认同感。
三、“3+4”中职本科教育培养转段升学的实施
为规范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规范转段升学工作,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
1.成立转段升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本科院校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与中职学校分管校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为成员,主要确定转段考核工作思路,审定转段升学考核方案;部署、协调、指导转段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研究解决转段考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转段考核工作重大事项。
2.明确转段升学考核的原则。第一、过程考核与综合测试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中职学习期间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的考核和评价;综合测试突出对本科段人才培养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第二、体现连续贯通培养的原则。过程考核和综合测试内容要体现试点专业在中职段所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体现本科段学习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保证培养的连续性、衔接性和贯通性。第三、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原则。转段升学考核应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重点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改革,着力加强学生的文化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能力考核,探索推进文化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的融通。
“3+4”中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需要合作的中职院校、本科学校本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通力合作,积极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办学模式,实现院校、学生、社会、家庭、企业共赢的结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功有助于现代职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参考文献:
[1]陈凌云.中职和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项目试点初探—以我校会计专业为例[J].教育管理,2015(1)下:221-221.
[2]段标.“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15-17.
[3]张晓燕,王磊李,春侠.高端技能型人才“3+2+2”分段培养路径研究思路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3(3):101-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4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