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画非常不好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chen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艺术机构,特别注重物体形状的塑造,长期让孩子学习速写、慢写、线描。用单色的线去表现一个物体,画得越写实越像越好。这跟画素描一个道理,让孩子长期地不使用色彩,只靠黑白灰靠线条去表现物品,谁都不会觉得这是件愉快的事情。那么应该让孩子怎么画?怎样才算是画得好?素描太难了,简笔画好不好?
  我们现在生活在数码时代,很多设备都能拍照,如果画画只是为了画得像,还要照相机干嘛?家长自己要明白,画画不是为了画得像,不是画得像的画就是好画。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需要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就好像生活中发生的故事经过渲染、夸张、加工后就会被做成小说、电影。那么你眼睛里看到的物品,摄像头中看到的物品要艺术化、被提炼、被加工、能表达你的感受,才是幅好作品。
  很多家长给孩子买简笔画的书,让孩子照着画,这并不应提倡。简笔画是被简化了的形象,孩子画简笔画是在临摹,是在复制别人的画作,时间久了甚至默想着就能画出来。有的家长很高兴他的孩子提笔就能画小动物小物品,都是从简笔画书上学的。不用看就能画出来了。我说这不是个好现象。有时为了说服一些家长,我会让他们在纸上画一棵树或一个房子。绘画的结果基本是一样的,简单稚嫩的几笔画出来的简笔画树。我会告诉家长,这就是你在五岁的时候学简笔画学到的大树,你二十年后还是画得跟当年一样。因为简笔画让你很轻松的画出一个物品,而使你失去了自我观察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简笔画的形象在你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住着不走了。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离不开观察,要用绘画者的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否则你永远停留在寥寥几笔的基础上,再也不会有更深入的刻画。
其他文献
爷爷在天天三岁的时候去世了,但他对孩子性格影响却是最深的。爷爷常跟孩子玩一些游戏,这些游戏当时在我看来“超级麻烦”,会带来很多家务活,但是爷爷觉得:带孩子不能怕麻烦。  下象棋  爷爷喜欢下象棋,天天总是安静地坐在他腿上看。好动的儿子原来才不这样呢!他会抓起棋子调头就跑,让正下棋的俩老头子干着急。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爷爷晚上在家放好棋盘,跟孙子一起摆棋子,有时还要杀上几盘。  两岁多的天天棋子还
期刊
3岁前,娃娃手部的肌肉还没发育好呢。
期刊
作为一名资深的儿童美术老师,我经常听到家长对我说:老师,我们就是学着玩的,将来不一定要做画家的。我当时就会很兴奋,觉得这个家长的想法非常好。  儿童学习美术的目的就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拥有一技之长,尤其是能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就像小学生学习写作文,就是为了用文字表达自己,而不只是为了成为作家。  但是往往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家长发现我并没有教素描,也不教简笔画。就会问我:为什
期刊
最近微博、微信大家在疯狂转发“路灯杆报警,一定要告诉孩子”热帖。这是助人助己的一件大好事。可这个真管用吗?凡事特别讲认真的小编去调查了一下那得看孩子在哪儿!  如果迷失在深圳,那简直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只要找到路灯杆,然后找个公共电话亭(如果还有的话),打电话给110,报出路灯杆上标注的几个数字,坐下等,警察叔叔就会马不停蹄来帮你。  这个路灯杆报警系统,是深圳第一个搞起来的。而且路灯杆上的每个数
期刊
最近走访一些高中,学校领导告诉我,他们希望给学生的讲座充满激情和励志,让学生听完之后,激动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全力以赴投入高考。  以我的理解,高中校长要的就是“成功学”励志演讲。这种演讲往往现场气氛特别浓烈,很是煽情,大家都觉得效果不错,但不得不告诉校长们,这种“成功学”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多大好处,如果以此作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那更是走错了方向。  成功学告诉高三学生,再奋斗多少天,考上名校
期刊
在学期结束之前,学校举办了期末授奖典礼。因为会有正式的毕业典礼,家长都会出席,所以会单独举行。  首先是给满勤(无迟到、缺席)和高勤(全年缺席、迟到不超过三次)的孩子们授奖,讲究责任感和提倡参与精神的理念,从这个奖项的设立中可见一斑。看看获奖的小孩子们是多么兴奋,就那一张纸,拿到手里看得认认真真的。  其次是由学校图书馆负责人给加速阅读达到十级的孩子们授奖牌。整个学年里不断坚持阅读,然后参加机考通
期刊
素描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绘画形式,它包含了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学习素描就要理解几何形体、透视关系、体积、空间、光线、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上中学之前没有学过几何、辨知能力不够的孩子是不能理解的。  其次,素描通常是用铅笔描绘。要经过大量反复的专业训练,从画几何形体石膏像开始,到静物、人物、风景。这是一个既枯燥又漫长的训练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我现在已经是一名美术教师,但是回想起我那没有童年、
期刊
武汉市一位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晒出了班上一篇学生作文《树上的西瓜》,这篇作文的第一句就是“我们家楼下种了一棵西瓜树”,然后这个学生就描述了她怎么呵护楼下的西瓜树,以及希望它快快长大、结出西瓜,她便每天都可以下去摘西瓜吃的心情。  这个叫小雪的学生一定是只吃过西瓜,却不知道西瓜是怎样生长的,所以她才认为西瓜是像苹果一样长在树上的,并且凭着想象写出了这篇小作文。  好的是这位语文老师很有保护孩子想象力的意
期刊
有些国内家长老师满意的孩子的绘画作品拿去国外参加大赛没有被选中,为什么?因为成人化的东西太多了。家长和老师把自己的思维过多地加在孩子的画上,告诉他们什么该画,什么不该画。  比如一个成年人画鱼,他的思维被固定住了,基本是画的鱼的侧面图。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也许画的是鱼的俯视图或者画鱼的肚子。  一个孩子画的和妈妈逛商场,画的不是商场里有多少商品,而是无数的腿,因为他很小,视线范围内只能看到大人
期刊
如果您有条件,可以选择一位好老师,一个好的儿童美术老师,不会在黑板上画一笔,让孩子在纸上临摹一笔,这是把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下课后所有孩子的画都是一样的,跟临摹简笔画没什么区别。  好老师会让孩子去观察,去想象,引导孩子,并用实用的技法让孩子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比如画一个放风筝的场景,放风筝的人是什么表情?是微笑还是大笑?是眯着眼睛还是瞪大眼睛?他在奔跑还是停在原地?风筝有什么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