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心智水平正常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受到个人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致使学习效率与质量难以提升,最终演变为学习困难的现象.在数学学科中,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对应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逐渐从形象向抽象转变,学生需要逐步发展自身抽象逻辑思维才能跟上课程学习的要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会觉得知识点越来越难以理解,并因自身存在学习动机不足、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导致形成学困问题.学困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学校教师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生个体因素三个方面,为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严谨、应用广泛性的特点,在课程知识中表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结构,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逻辑推理与抽象理解能力,这导致数学成为最容易出现学生个体差异的学科,以至于数学学困现象越来越广泛.数学作为一种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学科,一部分学生能够快速听懂教师讲解的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动机,在课堂中长期存在无法理解知识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每况愈下,逐渐成为学困生.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数学学困现象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教师应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格外关注学困生的表征成因,为他们制订针对性教学指导策略,以带领学困生逐步脱离学习困境,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表征分析
(一)数学基础薄弱,基本技能较差
通过对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数学试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概念不清晰、审题不认真、计算能力偏低、空间观念薄弱、公式法则错用等问题,因对概念混淆不清,导致在解题时容易出现基础性错误,这也是学困生与普通生存在的最大差异.学困生在日常学习中容易出现数学知识断层,即他们会对部分知识点堆积疑问,导致知识链断裂,又因数学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统整性,以至于他们的断层影响了后续学习.由此可见,学困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薄弱、基本数学技能也较差,在解题时存在较多的基础性错误.
(二)学习动机不足,主观能动性低
学困生通常在学习兴趣、态度、动机、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他们的学习行为往往是迫于教师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被动听课,被动完成课后作业,整体来说,他们缺乏学习意志力,这会导致他们总是缺乏内部学习动机.纵观数学课堂实践,可以发现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将一部分精力用于提醒學生的状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在课下脱离教师监管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甚至懒得完成作业.并且,在开展数学课堂活动时,学困生的参与率很低,即使在小组活动中也存在思维停滞的问题,只是一味地听其他学生发言,导致自身欠缺的知识越来越多.
(三)学习能力欠缺,学习习惯不良
从试卷分析中可以发现学困生在列方程、写等量关系式这方面失分率较高,这表明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不佳,以至于在数学解题中很难理清数值的相互关系.学生的学习能力欠缺是导致学困现象的核心因素,由于学习方法不适当、学习能力未达预期标准,致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误,长期如此不仅会导致学生成绩落后,还会使他们丧失学习自信心.同时,因为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学生在预习、复习方面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课堂活动中缺乏探索动力,在习题训练中投机取巧,这些问题都是学困生的主要表征.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水平不高
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深远影响,一些教师更倾向于运用“板书讲授,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这种授课方式单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使用这种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并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有时教师即使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时,也只是利用多媒体屏幕替代了黑板书,并没有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多功能优势.可见,由于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导致课堂呈现出缺少自主性和探究性的状态,以至于学困生在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的情况下逐渐丧失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并且,课堂中教师理答意识不足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致使学生无法增强自我效能感,造成了思维停滞现象.
(二)家庭方面,缺乏家校沟通,教育方式不当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中高年级阶段,学生经历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还需要家长的积极辅导,才能助力学生顺利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提高数学思考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家长缺少相应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的辅导工作只是为了表面迎合学校布置的任务,并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家庭教育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缺乏家校沟通,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并且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缺少转化孩子学困问题的毅力,只是将责任推给学校与教师,自身没有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矫正.
(三)学生方面,自身兴趣不浓,学习能力薄弱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组成的.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中表现出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反之则会下降.非智力因素则由情感、兴趣、态度等方面组成,这些也是影响学习行为的关键因素.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薄弱是学困生的主要表现,他们由于未能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和理想信念,在学习中表现出态度不端正、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因学习能力较薄弱,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自律自控、求知欲强、有效复习等习惯,以至于数学成绩始终得不到提升,继而在恶性循环中成为数学学困生.
三、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严谨、应用广泛性的特点,在课程知识中表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结构,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逻辑推理与抽象理解能力,这导致数学成为最容易出现学生个体差异的学科,以至于数学学困现象越来越广泛.数学作为一种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学科,一部分学生能够快速听懂教师讲解的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动机,在课堂中长期存在无法理解知识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每况愈下,逐渐成为学困生.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数学学困现象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教师应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格外关注学困生的表征成因,为他们制订针对性教学指导策略,以带领学困生逐步脱离学习困境,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表征分析
(一)数学基础薄弱,基本技能较差
通过对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数学试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概念不清晰、审题不认真、计算能力偏低、空间观念薄弱、公式法则错用等问题,因对概念混淆不清,导致在解题时容易出现基础性错误,这也是学困生与普通生存在的最大差异.学困生在日常学习中容易出现数学知识断层,即他们会对部分知识点堆积疑问,导致知识链断裂,又因数学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统整性,以至于他们的断层影响了后续学习.由此可见,学困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薄弱、基本数学技能也较差,在解题时存在较多的基础性错误.
(二)学习动机不足,主观能动性低
学困生通常在学习兴趣、态度、动机、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他们的学习行为往往是迫于教师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被动听课,被动完成课后作业,整体来说,他们缺乏学习意志力,这会导致他们总是缺乏内部学习动机.纵观数学课堂实践,可以发现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将一部分精力用于提醒學生的状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在课下脱离教师监管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甚至懒得完成作业.并且,在开展数学课堂活动时,学困生的参与率很低,即使在小组活动中也存在思维停滞的问题,只是一味地听其他学生发言,导致自身欠缺的知识越来越多.
(三)学习能力欠缺,学习习惯不良
从试卷分析中可以发现学困生在列方程、写等量关系式这方面失分率较高,这表明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不佳,以至于在数学解题中很难理清数值的相互关系.学生的学习能力欠缺是导致学困现象的核心因素,由于学习方法不适当、学习能力未达预期标准,致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误,长期如此不仅会导致学生成绩落后,还会使他们丧失学习自信心.同时,因为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学生在预习、复习方面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课堂活动中缺乏探索动力,在习题训练中投机取巧,这些问题都是学困生的主要表征.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水平不高
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深远影响,一些教师更倾向于运用“板书讲授,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这种授课方式单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使用这种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并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有时教师即使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时,也只是利用多媒体屏幕替代了黑板书,并没有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多功能优势.可见,由于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导致课堂呈现出缺少自主性和探究性的状态,以至于学困生在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的情况下逐渐丧失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并且,课堂中教师理答意识不足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致使学生无法增强自我效能感,造成了思维停滞现象.
(二)家庭方面,缺乏家校沟通,教育方式不当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中高年级阶段,学生经历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还需要家长的积极辅导,才能助力学生顺利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提高数学思考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家长缺少相应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的辅导工作只是为了表面迎合学校布置的任务,并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家庭教育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缺乏家校沟通,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并且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缺少转化孩子学困问题的毅力,只是将责任推给学校与教师,自身没有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矫正.
(三)学生方面,自身兴趣不浓,学习能力薄弱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组成的.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中表现出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反之则会下降.非智力因素则由情感、兴趣、态度等方面组成,这些也是影响学习行为的关键因素.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薄弱是学困生的主要表现,他们由于未能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和理想信念,在学习中表现出态度不端正、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因学习能力较薄弱,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自律自控、求知欲强、有效复习等习惯,以至于数学成绩始终得不到提升,继而在恶性循环中成为数学学困生.
三、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