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传承与创新。旧日手艺的新活法。
一、从艺术展览厅开始
每年秋季开学,丁蜀中专校紫砂专业的学生总是会享受到和别的同学大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参观学校的紫砂艺术展厅,以此为起点展开他们的紫砂生涯。这成了学校的一个传统,也成了这个专业的一个特色。无论是原来已经接触过紫砂艺术的还是根本就对紫砂一无所知的,参观一遍这个展厅,浏览一遍那些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古色古香的陶器,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对这古老的泥土上生发出来的千年不息的手工技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产生出强烈的跃跃欲试的渴望。
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宜兴陶瓷历史悠久、名传天下,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五朵金花”各放异彩,独步千秋的紫砂陶堪称世界一绝。“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十”便是对紫砂陶艺的绝妙写照。宜兴丁蜀镇的窑场更是被誉为世界陶器的发源地。在丁蜀中专美轮美奂的紫砂艺术展厅里,蓝白相间、纯洁高贵的均陶,莹润典雅、美不胜收的精陶,冰清玉洁、神韵天成的青瓷,古韵新型、时尚实用的彩陶,五朵金花,千年文化,润物无声地给新同学上了紫砂手工技艺的第一课,也上了紫砂文化记忆的第一课。
为什么要创建这个展厅?
丁蜀中专校的马宇民校长:大的方面讲是留住本土的文化记忆,让学生真切地直观地感受到乡土文化中最精华的那一部分究竟有多么美。现代职教作为学校教育,传承文化是应有之义,传承乡土特色文化更是责无旁贷。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本土特有文化的神韵并产生出热爱之情,才会激发出学生对于这门千年技艺的兴趣和热爱:怀有这样一分情怀的学生,学习手艺时便会带着一分对于这门手艺的敬畏,对于这门手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敬仰。乡土特色转化为学校特色,学校特色转化为学生特长。学生特长又继续转化为安身立命的本领,反过来这些本领能够安身立命又会推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本土传统技艺的学习中来,从而更加彰显学校的品牌与特色。这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过程,有这个展厅和没这个展厅,学生前后学习状态的对比我们是能敏锐地感受到的。所以,我们学校会继续充实优化这个展厅,放大它的文化和技艺上的带动促进提升的作用。小的方面讲,一切的手艺都始于模仿,模仿什么?模仿那些在陶艺发展史上具有节点意义、富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模仿需要眼界。传统的学徒跟着师傅在小作坊里学习,往往受限于眼界,起步时思路比较窄,理念比较旧。现代化的职教机构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单独创办这样一个陶艺展厅,汇集具有教学意义和欣赏价值的各种陶艺作品,让学生在起步阶段就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流派风格,从而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手艺的成熟,促使学生在手工上精益求精。再小一点讲,这个展厅也是学生展示习作的地方。要想获得在这个精美的大厅里展示的机会,必然要在平时的手工练习中多练多悟多请教,做出令自己满意令老师满意的陶艺作品。这个展示厅在这个意义上,也是学生走出学校走向成功的一个助推器。
丁蜀中专校的陶艺教师汤泓:每年带着新生进入这个展厅,看着他们兴奋好奇的表情,听着他们不断发出的赞叹声。作为一个陶艺教师,也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这个展厅,不仅是紫砂专业学生的第一课堂,更是我们专业教师永远的课堂。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好地方。
现代职教如何与传统手工相遇,这个展厅也许自有它令人深思的意义。
二、手工课堂的新元素
课堂掠影一:多媒体教室里,老师熟练地用Pf,r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紫砂陶艺的制作工具:鲭鲛刀、泥搭子、木拍子、木转盘、线梗、竹算子、虚坨等,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出每个工具的名字。接着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这些常用的紫砂陶艺制作工具具有哪些特点?学生们分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各个小组开始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互相之间有所补充,老师也参与进了这种交流之中。
执教者工艺美术师汤泓:现代职教课堂化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小组讨论。是传统学徒制下的作坊授艺难以实现的。传统的作坊式授艺,一般都是师傅一边讲一边做,徒弟恭恭敬敬侍立一旁认真去听,很少有什么合作讨论、平等探讨。甚至有时候徒弟有了困惑都不怎么敢于向师傅讨教。而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课程改革后,倡导师生平等,倡导合作讨论,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学习的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平等有助于教学相长,合作讨论使得学生探究工艺细节的兴趣大大被激发。不仅如此,学生普遍重手工操作轻理论接受,由于需要教授一些关于紫砂陶艺的基础性知识和理论,小组讨论便有了用武之地,一些难记难背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便可能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接受和理解的过程。
课堂掠影二:对于紫砂陶艺专业来说,更多的时候是把课堂放在了工场。艺术工场里,每个学生一张制壶的专用桌,桌上各种工具一应俱全,整个工场里拍泥坯的清脆声连成一片,偶尔一些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一下。最前面的讲台也是一张制壶的桌子,老师也像学生一样在打坯成型,并不时地走进学生中间,纠正学生的手型,削去泥坯上杂挂的泥料,指点学生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坯型。
执教者工艺美术师胡云良:艺术工场是传统作坊授徒的放大版,这是传统手工被纳入现代职教体系的必然结果。教室化的工场相对于老式作坊来说具有它的优越性,首先是有了学习上的更强烈的仪式感,容易在这个大集体中找到专业认同感;其次传统手工技艺在入门阶段普遍都是枯燥乏味的程序性细节性的大量重复训练,每个步骤和工序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教室化的工场教学正好可以在这个入门阶段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同学之间互相切磋互相竞争大大降低了其中的枯燥性,激发了学生追赶超越力求合乎规范的志向。另外,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到现代紫砂陶瓷工厂从事批量生产,因此这种教室化的工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工人意识。当然,相对作坊授徒的数目限制来说,艺术工场式教学也更有利于发现更多的富有艺术领悟力的可造之材。
课堂掠影三:这是一间特殊的教室,面积不大,装修简洁古朴。几个学生簇拥在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身边,老人手里拿着一把紫砂花货,一一指点着这把壶优点在哪里不足是什么。几个学生时而凝神听讲,时而主动提问。这间教室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名师工作室。这位专心授课的老人叫汪寅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学校国家级紫砂陶实训基地负责人邵立平:传统手工的精髓和精神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工艺美术大师的手上。作为国家级紫砂陶实训基地,一方面我们培养训练学生成为入门级的紫砂陶艺匠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培养富有潜力的青年陶艺人才,这是学校这个专业育人的应有之义,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紫砂陶艺手工传承的需要。所以,我们引进了大师工作室,创建了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请大师入校园,深化我们的专业内涵,增强我们的办学实力。同时也为大师发现挑选手工工艺传承的好苗子提供了便利。大师的进驻,为本 校专业教师的业务成长搭建了一个很高很宽的平台,能够很好地促进本校教师的迅速成长,从而为紫砂陶艺储备更为优良的师资。大师的教学资料教学风范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道德教育时的一笔巨大的教学财富和精神资源。我们依托学校的特有资源,先后创办了汪寅仙、李守才和徐安碧等大师工作室,涉及陶刻、堆花等多种紫砂陶艺的独特工序和技艺。我们的名师工作室,着眼于打造本校的紫砂陶艺名师品牌。进而形成紫砂陶专业的名师班,加强我们的紫砂陶艺教学研究,增强学生走出校园后的就业竞争力,夯实学生自己创业开店制壶的专业技能。两个载体,双轮驱动,保驾我们的紫砂陶艺手工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课堂掠影四:这是一节既普通又不普通的紫砂陶艺专业课。授课的内容是紫砂陶艺中的一般工序——毛坯成型。专业老师熟练地打开电脑,投影仪上是这道工序的分解三维效果图。学生们一片惊呼,几乎不用老师讲多少,通过这个极其直观的三维课件展示,学生们就把这道工序完整地多角度地欣赏观摩了一遍,甚至有的学生边看边虚拟地做起了这道工序需要的手型动作。
执教者工艺美术师赵辉:传统的作坊学徒制下,讲授一个毛坯成型的工序需要三个小时,而且受限于视角,学生很难同时看到完成一道小步骤后不同侧面的光感、型感、质感,即使坚持三个小时看下来。也难免生出厌烦感,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好这道工序的兴趣和决心。而我们在教学中引进三维立体的课件辅助,一下子解决了困扰作坊教学多年的一个大难题,这就是现代职教条件下的传统手工教学迥异于也优越于传统作坊学徒式教学的一大特点。而且,不仅如此,学校的图书馆拥有比作坊老师的经验多得多的专业相关书籍、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可以说,无论讲授到哪方面内容,我们都能很方便地调出资料库里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图片影像资料。很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我们的紫砂陶艺老师都在努力学习制作三雏课件的技术,学校正在开发自己独有的紫砂陶艺系列三维课件,以便进一步充实我们的教学资料库。我们希望借助这种直观简洁立体的呈现。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把手艺的细节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而掌握得更加扎实到位。现代职教的现代二字,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上,这是增强课堂吸引力的方便法门,也是推动传统手工教学的终南捷径。
课堂掠影五:这是紫砂专业学生的课堂。这节课上。他们面对的不是千年陶土,而是最新的三维制图软件。他们不需要用工具来塑造一把壶的型体,因为这一切在电脑上用工具软件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修改效果可以立体呈现,十分方便快捷。几乎每个学生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打开了创意的大门,每台电脑上设计出来的壶型都独具特色,各不相同。
执教者工艺美术师赵辉:现代职教培养的新一代传统手工艺人和他们的前辈相比,最大不同就是掌握了现代理念。这个理念,一方面是指善于把电脑技术引入壶型设计,比起原来纸上手绘造型,这种三维造型草稿更富有成品感,更能立体地呈现一些设计想法是不是和谐,不满意的地方修改起来也更容易观察到整体上的细微变化。开这门课刚开始看起来似乎画蛇添足,但是试验了一届学生之后就觉得实际上是画龙点睛,很有必要。适当地扩大专业闽,为传统的紫砂陶艺注入新的活力,是传统手工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下青年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学习传统手工的需要。为此,我们还开设了诸如茶艺表演、紫砂包装设计、紫砂广告营销、紫砂艺人修养等带有学科交叉意味、面向社会就业、着眼于提升个人品位的课程,这也是前面说的现代理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三、一份课程标准背后的努力
“本课程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日用陶瓷装饰与紫砂陶装饰技法运用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艺品艺德及审美观点,了解陶瓷装饰的历史与发展,熟悉紫砂陶装饰材料工艺,掌握几种常用的装饰技法;具备紫砂壶、盆、瓶、盘、雕塑陶瓷装饰设计制作能力及创作能力;创造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紫砂陶造型与装饰效果,从而提升紫砂工艺品的品质与收藏价值。”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紫砂陶艺专业<陶瓷装饰>课程标准》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紫砂陶艺专业<陶瓷装饰>课程标准》
刘炜杰副校长:全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紫砂陶艺专业的应该只有我们一家。对于像紫砂陶艺这样一门传统手工来说,特别是在其基本功阶段是有一套统一的为行内共同遵守的技巧标准和操作规范的。作为一项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一旦纳入现代教育体系,必然会有一个彼此契合以至融合的过程。而现代教育体系也是建立在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上的,这样看来我们觉得这种契合乃至融合就有了一个结合点。上世纪90年代我们开始了这样一个过程,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特别是国家级紫砂陶实训中心落户我们学校后。我们认为有必要将这些年来在传统手工与现代职教的融合上探索出的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学校课程层面的规范和标准。这个规范和标准,是特别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是着眼于这些学生毕业后在相关行业能顺利就业的,着眼于为他们就业后继续进修或者独立创业夯实最基本的技术和理论功底的。一句话,要实用,要够用。到目前为止,我们紫砂陶艺专业的课程基本上都已经制定出了自己的课程标准,这个标准是我们独有的。反过来说,有了这个课程标准的指导,我们紫砂陶艺教学会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初级紫砂陶艺人才。
四、一位教师成长之路的背后
赵辉,江苏宜兴人,中学一级教师,无锡市教学新秀,陶瓷雕塑、雕刻和堆砌工技师、高级图像制作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委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5年江苏教育学院美术专业本科毕业。1995年至今任教于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长期担任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理论、实践教学工作。2007年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派,作为教育部职教师资访问学者,远赴英国格林姆斯比大学学习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2007年获江苏省教育学会省级优秀美术课展示高中组一等奖;2009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艺术设计教师组一等奖第一名。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专业教师简介》
马宇民校长:紫砂陶艺被纳入职教体系后,传统的手工师傅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要求学校的紫砂陶艺老师在紫砂技艺上要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广泛认可,这是与传统手艺师傅相通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要求专业老师在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上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上突出个人的特色,要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要开阔视野,一专多能。为此我们依托学校这个大平台,充分挖掘学校多年积累的各种资源优势,大力加强专业师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 加强专业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鼓励教师向名师的方向上努力。比如我们的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紫砂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总工艺师孙伯春老师就有效地带动了整个专业教师小组的整体提升。建立了三个校级名师工作室。二是引进大师,成立大师工作室。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向大师学艺,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紫砂陶艺相关的大赛,以赛促练,在比赛中挖掘潜力查找不足。我们的邵立平老师长期承担紫砂陶艺的理论、实践教学。作品《象牙雕刻摆件》获首届中国宜兴陶艺装饰展优秀奖,作品《紫韵》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银奖;参加“第二届宜兴全手工技艺大赛”,荣获“合格传承人”称号。四是送出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安排的访学培训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到国外机构参加更高规格的培训,赵辉老师访英回来后为我们的紫砂陶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五是下工厂,发展到今天,紫砂陶艺部分产品已经是现代化大生产,这些现代化的企业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既要懂教室又要懂企业,要求我们学校既要传授给学生手工技艺和行业道德,又要教给学生现代企业理念和产业工人规范。教师下工厂还能接触到相关工艺研究和应用的前沿知识,有助于完善扩张教师已有的知识体系。
下:对接与互动。
专业与产业的“华尔兹”
一、一组数据引发的底气
宜兴紫砂产品几乎在国内所有的城市都有销售,有50多个国家从宜兴进口陶瓷紫砂产品。宜兴现有近1200家各类紫砂陶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丁蜀镇,生产有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园林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五大门类80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30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亿元以上陶瓷企业10家。作为宜兴市重要的传统产业,陶瓷至今仍是10万陶工赖以生存的“饭碗”。最近四年,宜兴市陶瓷产业总量增长了1.2倍,并拥有了工业陶瓷、琉璃瓦、花盆和陶制酒瓶等多个全国销量第一的产品门类和品种。目前宜兴工业特种陶年销售30亿元,各式陶酒瓶日产30万件,建筑陶琉璃瓦企业有400多家,仅紫砂壶从业人员就逾2万。陶瓷花盆年销售5亿元。
马宇民校长:我们这个专业每年招生都很火爆,不少家长包括一些紫砂业界的行家里手打电话来预约一定要到紫砂陶艺班就读。一个古老的手艺至今仍然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紫砂陶艺产品具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融合,广泛的实用性和多层次的审美性注定了紫砂陶艺产品和作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长远的市场价值。我们的紫砂陶艺专业扎根于深厚的紫砂文化土壤,背后依靠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这个专业几乎不用担心学生的就业问题,他们顺利就业就是对这门手艺最好的传承,就是我们对紫砂产业最大的贡献。
二、借助政策的推手
宜兴市一方面积极探索改革紫砂行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根据《条例》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工艺美术(紫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紫砂行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从而提高了紫砂行业职称评定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切实加大陶艺新人培育力度,重视中小学学生的紫砂知识传授和文化熏陶,推动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强化紫砂从业人员再培训,招收各层次紫砂工艺人员,举办各项新人新作选评活动,为紫砂技艺传承和发展培育了人才,积聚了后劲。
——无锡市人大调研报告《全力推动宜兴紫砂业健康持续发展》
马宇民校长:紫砂手工陶艺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一系列的保护和促进其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相关的产业政策。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将政策的助推力实实在在转化为我们办好紫砂陶艺这个专业的推动力,顺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我们的国家级紫砂陶紧缺人才实训基地就是及时抓住了相关政策,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在宜兴市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关注下申报成功的。同时,我们也抓住了市委市政府振兴紫砂手工技艺的契机,积极承办业内相关赛事,2006年首届宜兴紫砂陶全手工技艺大赛在当时的丁蜀职业高级中学隆重举行,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我们的紫砂陶艺班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观摩的机会。具体到招生政策上,教育主管部门也对我们有一定的倾斜支持。
三、一个毕业生的成长之路
于华成,2000年毕业于宜兴丁蜀职业高级中学(现丁蜀中专校)紫砂班,现自创“心陶工作室”,专业开发生产仿真紫砂工艺品。产品以自然为素材,经过巧妙设计,结合多样的实用功能,是居家摆设、实用把玩的好物件。现有在职员工20人左右,个人商标已经注册,致力于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力争将来成为专业的高端紫砂艺品供货商。现有产品已经成功行销国内各大专业高端紫砂市场,少量精品也远销韩国、日本。
——《丁蜀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毕业生访谈录》
马宇民校长:紫砂陶艺作为一门手艺,首先是要实现个人经济独立,然后是实现家庭的经济充裕,然后尽可能地帮助更多人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充裕。我们紫砂陶艺班从一开始招生就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确保技艺的传承,促进学生的就业,以传承保就业,以就业促传承。我们开设紫砂营销课、紫砂艺人就业创业课这样比较细化的课程,就是为了将来我们的学生在成为一个合格的匠人之后,还有后劲有潜力成为一个勇于创业的带领更多人走上康庄大道的“将人”——有大将之才的紫砂艺人。我们认为,紫玉金砂,不仅仅指的是文化含量,还包括其包含的市场价值,我们就是要通过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让我们的学生从古老的紫砂陶艺中挖掘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价值。
四、强势专业是一把张开的伞
近日,丁蜀职中被全国工艺美术师专业考评认证委员会、陶艺师职业资格认证专业委员会确认为全国工艺美术师、陶艺师定点培训基地。丁蜀职中的工艺美术专业是省示范专业,同时该校还是省紫砂陶艺术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中小幼陶艺教师培训基地,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陶艺人才。在成为全国工艺美术师、陶艺师定点培训基地后,该校将在认证委员会的领导下实施职业资格考核认证的招生、培训和考核工作,以促进工艺美术师、陶艺师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007—09—26《宜兴日报》
马宇民校长:古老的紫砂陶艺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强势专业。我们认为强势专业应该有强大的社会辐射力,这个辐射力主要体现在社会化的技能培训、规范化的资格鉴定上。我们充分利用国家级紫砂陶艺术实训基地,积极做好面向社会的各级各类培训,积极探索开发社会紫砂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市场,认真做好国家工艺美术师、陶艺师的资格认定工作。周六周日,我们开办了面向社会紫砂陶艺从业人员的成人大专班,帮助这些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提高理论修养,拓展文化视野,使他们顺利实现技艺上的提高、职称上的提升、眼界上的开阔乃至艺术境界上的升华。这也是我们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对于传统手工陶艺的一个贡献。另外,由我校金火明老师领衔的江苏省中小学陶艺教师培训中心更是肩负起了在更大的区域内推广紫砂陶艺的重任,他们推出的《中小学陶艺教材》已经被广泛地采用,受到一致好评。
五、独具特色的宜兴丁职陶艺中心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省重点职业类示范学校,是产教结合的典型。立足于陶都,面向陶都。不仅向高等学院输送合格人才,而且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技术性人才。宜兴丁职陶艺中心是学校生产、实习的一块基地,也是学校生产教育的一个特色。
宜兴丁职陶艺中心生产产品:
(1)陶艺设备:箱式液化气实验炉、箱式电阻实验炉、拉坯机
(2)陶艺原料:紫砂泥、普通陶泥、各种釉料
(3)彩陶紫砂壁画等陶艺作品
(4)培训陶艺教师
——《宜兴丁职陶艺中心宣传册》
马宇民校长: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与互动,是全方位的,是嵌入式的。陶艺中心就是这种对接与互动的产物。一方面。具有企业的特色,另一方面Y,,Jt艮务于我们的实习教学。可以说,这个中心基本上涵盖了紫砂陶艺作为一个学校专业的方方面面,同时又涵盖了紫砂陶艺作为一个产业从选择泥料到熟悉设备到制成产品的一个完整的产业流程。紫砂陶艺专业的学生一出校门就能顺利在紫砂工厂熟练操作,就能很快熟悉生产的各个环节并独当一面,表现出很强的专业素养和产业素养,我们的这个陶艺中心居功至伟。同时我们的一些紫砂陶艺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个中心的设备做一些烧制技术上的改良。产学研在这里得以无缝对接,顺畅互动。
一、从艺术展览厅开始
每年秋季开学,丁蜀中专校紫砂专业的学生总是会享受到和别的同学大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参观学校的紫砂艺术展厅,以此为起点展开他们的紫砂生涯。这成了学校的一个传统,也成了这个专业的一个特色。无论是原来已经接触过紫砂艺术的还是根本就对紫砂一无所知的,参观一遍这个展厅,浏览一遍那些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古色古香的陶器,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对这古老的泥土上生发出来的千年不息的手工技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产生出强烈的跃跃欲试的渴望。
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宜兴陶瓷历史悠久、名传天下,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五朵金花”各放异彩,独步千秋的紫砂陶堪称世界一绝。“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十”便是对紫砂陶艺的绝妙写照。宜兴丁蜀镇的窑场更是被誉为世界陶器的发源地。在丁蜀中专美轮美奂的紫砂艺术展厅里,蓝白相间、纯洁高贵的均陶,莹润典雅、美不胜收的精陶,冰清玉洁、神韵天成的青瓷,古韵新型、时尚实用的彩陶,五朵金花,千年文化,润物无声地给新同学上了紫砂手工技艺的第一课,也上了紫砂文化记忆的第一课。
为什么要创建这个展厅?
丁蜀中专校的马宇民校长:大的方面讲是留住本土的文化记忆,让学生真切地直观地感受到乡土文化中最精华的那一部分究竟有多么美。现代职教作为学校教育,传承文化是应有之义,传承乡土特色文化更是责无旁贷。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本土特有文化的神韵并产生出热爱之情,才会激发出学生对于这门千年技艺的兴趣和热爱:怀有这样一分情怀的学生,学习手艺时便会带着一分对于这门手艺的敬畏,对于这门手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敬仰。乡土特色转化为学校特色,学校特色转化为学生特长。学生特长又继续转化为安身立命的本领,反过来这些本领能够安身立命又会推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本土传统技艺的学习中来,从而更加彰显学校的品牌与特色。这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过程,有这个展厅和没这个展厅,学生前后学习状态的对比我们是能敏锐地感受到的。所以,我们学校会继续充实优化这个展厅,放大它的文化和技艺上的带动促进提升的作用。小的方面讲,一切的手艺都始于模仿,模仿什么?模仿那些在陶艺发展史上具有节点意义、富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模仿需要眼界。传统的学徒跟着师傅在小作坊里学习,往往受限于眼界,起步时思路比较窄,理念比较旧。现代化的职教机构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单独创办这样一个陶艺展厅,汇集具有教学意义和欣赏价值的各种陶艺作品,让学生在起步阶段就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流派风格,从而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手艺的成熟,促使学生在手工上精益求精。再小一点讲,这个展厅也是学生展示习作的地方。要想获得在这个精美的大厅里展示的机会,必然要在平时的手工练习中多练多悟多请教,做出令自己满意令老师满意的陶艺作品。这个展示厅在这个意义上,也是学生走出学校走向成功的一个助推器。
丁蜀中专校的陶艺教师汤泓:每年带着新生进入这个展厅,看着他们兴奋好奇的表情,听着他们不断发出的赞叹声。作为一个陶艺教师,也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这个展厅,不仅是紫砂专业学生的第一课堂,更是我们专业教师永远的课堂。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好地方。
现代职教如何与传统手工相遇,这个展厅也许自有它令人深思的意义。
二、手工课堂的新元素
课堂掠影一:多媒体教室里,老师熟练地用Pf,r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紫砂陶艺的制作工具:鲭鲛刀、泥搭子、木拍子、木转盘、线梗、竹算子、虚坨等,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出每个工具的名字。接着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这些常用的紫砂陶艺制作工具具有哪些特点?学生们分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各个小组开始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互相之间有所补充,老师也参与进了这种交流之中。
执教者工艺美术师汤泓:现代职教课堂化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小组讨论。是传统学徒制下的作坊授艺难以实现的。传统的作坊式授艺,一般都是师傅一边讲一边做,徒弟恭恭敬敬侍立一旁认真去听,很少有什么合作讨论、平等探讨。甚至有时候徒弟有了困惑都不怎么敢于向师傅讨教。而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课程改革后,倡导师生平等,倡导合作讨论,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学习的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平等有助于教学相长,合作讨论使得学生探究工艺细节的兴趣大大被激发。不仅如此,学生普遍重手工操作轻理论接受,由于需要教授一些关于紫砂陶艺的基础性知识和理论,小组讨论便有了用武之地,一些难记难背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便可能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接受和理解的过程。
课堂掠影二:对于紫砂陶艺专业来说,更多的时候是把课堂放在了工场。艺术工场里,每个学生一张制壶的专用桌,桌上各种工具一应俱全,整个工场里拍泥坯的清脆声连成一片,偶尔一些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一下。最前面的讲台也是一张制壶的桌子,老师也像学生一样在打坯成型,并不时地走进学生中间,纠正学生的手型,削去泥坯上杂挂的泥料,指点学生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坯型。
执教者工艺美术师胡云良:艺术工场是传统作坊授徒的放大版,这是传统手工被纳入现代职教体系的必然结果。教室化的工场相对于老式作坊来说具有它的优越性,首先是有了学习上的更强烈的仪式感,容易在这个大集体中找到专业认同感;其次传统手工技艺在入门阶段普遍都是枯燥乏味的程序性细节性的大量重复训练,每个步骤和工序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教室化的工场教学正好可以在这个入门阶段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同学之间互相切磋互相竞争大大降低了其中的枯燥性,激发了学生追赶超越力求合乎规范的志向。另外,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到现代紫砂陶瓷工厂从事批量生产,因此这种教室化的工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工人意识。当然,相对作坊授徒的数目限制来说,艺术工场式教学也更有利于发现更多的富有艺术领悟力的可造之材。
课堂掠影三:这是一间特殊的教室,面积不大,装修简洁古朴。几个学生簇拥在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身边,老人手里拿着一把紫砂花货,一一指点着这把壶优点在哪里不足是什么。几个学生时而凝神听讲,时而主动提问。这间教室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名师工作室。这位专心授课的老人叫汪寅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学校国家级紫砂陶实训基地负责人邵立平:传统手工的精髓和精神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工艺美术大师的手上。作为国家级紫砂陶实训基地,一方面我们培养训练学生成为入门级的紫砂陶艺匠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培养富有潜力的青年陶艺人才,这是学校这个专业育人的应有之义,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紫砂陶艺手工传承的需要。所以,我们引进了大师工作室,创建了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请大师入校园,深化我们的专业内涵,增强我们的办学实力。同时也为大师发现挑选手工工艺传承的好苗子提供了便利。大师的进驻,为本 校专业教师的业务成长搭建了一个很高很宽的平台,能够很好地促进本校教师的迅速成长,从而为紫砂陶艺储备更为优良的师资。大师的教学资料教学风范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道德教育时的一笔巨大的教学财富和精神资源。我们依托学校的特有资源,先后创办了汪寅仙、李守才和徐安碧等大师工作室,涉及陶刻、堆花等多种紫砂陶艺的独特工序和技艺。我们的名师工作室,着眼于打造本校的紫砂陶艺名师品牌。进而形成紫砂陶专业的名师班,加强我们的紫砂陶艺教学研究,增强学生走出校园后的就业竞争力,夯实学生自己创业开店制壶的专业技能。两个载体,双轮驱动,保驾我们的紫砂陶艺手工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课堂掠影四:这是一节既普通又不普通的紫砂陶艺专业课。授课的内容是紫砂陶艺中的一般工序——毛坯成型。专业老师熟练地打开电脑,投影仪上是这道工序的分解三维效果图。学生们一片惊呼,几乎不用老师讲多少,通过这个极其直观的三维课件展示,学生们就把这道工序完整地多角度地欣赏观摩了一遍,甚至有的学生边看边虚拟地做起了这道工序需要的手型动作。
执教者工艺美术师赵辉:传统的作坊学徒制下,讲授一个毛坯成型的工序需要三个小时,而且受限于视角,学生很难同时看到完成一道小步骤后不同侧面的光感、型感、质感,即使坚持三个小时看下来。也难免生出厌烦感,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好这道工序的兴趣和决心。而我们在教学中引进三维立体的课件辅助,一下子解决了困扰作坊教学多年的一个大难题,这就是现代职教条件下的传统手工教学迥异于也优越于传统作坊学徒式教学的一大特点。而且,不仅如此,学校的图书馆拥有比作坊老师的经验多得多的专业相关书籍、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可以说,无论讲授到哪方面内容,我们都能很方便地调出资料库里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图片影像资料。很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我们的紫砂陶艺老师都在努力学习制作三雏课件的技术,学校正在开发自己独有的紫砂陶艺系列三维课件,以便进一步充实我们的教学资料库。我们希望借助这种直观简洁立体的呈现。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把手艺的细节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而掌握得更加扎实到位。现代职教的现代二字,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上,这是增强课堂吸引力的方便法门,也是推动传统手工教学的终南捷径。
课堂掠影五:这是紫砂专业学生的课堂。这节课上。他们面对的不是千年陶土,而是最新的三维制图软件。他们不需要用工具来塑造一把壶的型体,因为这一切在电脑上用工具软件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修改效果可以立体呈现,十分方便快捷。几乎每个学生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打开了创意的大门,每台电脑上设计出来的壶型都独具特色,各不相同。
执教者工艺美术师赵辉:现代职教培养的新一代传统手工艺人和他们的前辈相比,最大不同就是掌握了现代理念。这个理念,一方面是指善于把电脑技术引入壶型设计,比起原来纸上手绘造型,这种三维造型草稿更富有成品感,更能立体地呈现一些设计想法是不是和谐,不满意的地方修改起来也更容易观察到整体上的细微变化。开这门课刚开始看起来似乎画蛇添足,但是试验了一届学生之后就觉得实际上是画龙点睛,很有必要。适当地扩大专业闽,为传统的紫砂陶艺注入新的活力,是传统手工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下青年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学习传统手工的需要。为此,我们还开设了诸如茶艺表演、紫砂包装设计、紫砂广告营销、紫砂艺人修养等带有学科交叉意味、面向社会就业、着眼于提升个人品位的课程,这也是前面说的现代理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三、一份课程标准背后的努力
“本课程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日用陶瓷装饰与紫砂陶装饰技法运用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艺品艺德及审美观点,了解陶瓷装饰的历史与发展,熟悉紫砂陶装饰材料工艺,掌握几种常用的装饰技法;具备紫砂壶、盆、瓶、盘、雕塑陶瓷装饰设计制作能力及创作能力;创造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紫砂陶造型与装饰效果,从而提升紫砂工艺品的品质与收藏价值。”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紫砂陶艺专业<陶瓷装饰>课程标准》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紫砂陶艺专业<陶瓷装饰>课程标准》
刘炜杰副校长:全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紫砂陶艺专业的应该只有我们一家。对于像紫砂陶艺这样一门传统手工来说,特别是在其基本功阶段是有一套统一的为行内共同遵守的技巧标准和操作规范的。作为一项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一旦纳入现代教育体系,必然会有一个彼此契合以至融合的过程。而现代教育体系也是建立在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上的,这样看来我们觉得这种契合乃至融合就有了一个结合点。上世纪90年代我们开始了这样一个过程,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特别是国家级紫砂陶实训中心落户我们学校后。我们认为有必要将这些年来在传统手工与现代职教的融合上探索出的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学校课程层面的规范和标准。这个规范和标准,是特别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是着眼于这些学生毕业后在相关行业能顺利就业的,着眼于为他们就业后继续进修或者独立创业夯实最基本的技术和理论功底的。一句话,要实用,要够用。到目前为止,我们紫砂陶艺专业的课程基本上都已经制定出了自己的课程标准,这个标准是我们独有的。反过来说,有了这个课程标准的指导,我们紫砂陶艺教学会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初级紫砂陶艺人才。
四、一位教师成长之路的背后
赵辉,江苏宜兴人,中学一级教师,无锡市教学新秀,陶瓷雕塑、雕刻和堆砌工技师、高级图像制作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委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5年江苏教育学院美术专业本科毕业。1995年至今任教于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长期担任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理论、实践教学工作。2007年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派,作为教育部职教师资访问学者,远赴英国格林姆斯比大学学习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2007年获江苏省教育学会省级优秀美术课展示高中组一等奖;2009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艺术设计教师组一等奖第一名。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专业教师简介》
马宇民校长:紫砂陶艺被纳入职教体系后,传统的手工师傅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要求学校的紫砂陶艺老师在紫砂技艺上要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广泛认可,这是与传统手艺师傅相通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要求专业老师在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上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上突出个人的特色,要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要开阔视野,一专多能。为此我们依托学校这个大平台,充分挖掘学校多年积累的各种资源优势,大力加强专业师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 加强专业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鼓励教师向名师的方向上努力。比如我们的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紫砂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总工艺师孙伯春老师就有效地带动了整个专业教师小组的整体提升。建立了三个校级名师工作室。二是引进大师,成立大师工作室。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向大师学艺,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紫砂陶艺相关的大赛,以赛促练,在比赛中挖掘潜力查找不足。我们的邵立平老师长期承担紫砂陶艺的理论、实践教学。作品《象牙雕刻摆件》获首届中国宜兴陶艺装饰展优秀奖,作品《紫韵》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银奖;参加“第二届宜兴全手工技艺大赛”,荣获“合格传承人”称号。四是送出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安排的访学培训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到国外机构参加更高规格的培训,赵辉老师访英回来后为我们的紫砂陶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五是下工厂,发展到今天,紫砂陶艺部分产品已经是现代化大生产,这些现代化的企业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既要懂教室又要懂企业,要求我们学校既要传授给学生手工技艺和行业道德,又要教给学生现代企业理念和产业工人规范。教师下工厂还能接触到相关工艺研究和应用的前沿知识,有助于完善扩张教师已有的知识体系。
下:对接与互动。
专业与产业的“华尔兹”
一、一组数据引发的底气
宜兴紫砂产品几乎在国内所有的城市都有销售,有50多个国家从宜兴进口陶瓷紫砂产品。宜兴现有近1200家各类紫砂陶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丁蜀镇,生产有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园林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五大门类80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30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亿元以上陶瓷企业10家。作为宜兴市重要的传统产业,陶瓷至今仍是10万陶工赖以生存的“饭碗”。最近四年,宜兴市陶瓷产业总量增长了1.2倍,并拥有了工业陶瓷、琉璃瓦、花盆和陶制酒瓶等多个全国销量第一的产品门类和品种。目前宜兴工业特种陶年销售30亿元,各式陶酒瓶日产30万件,建筑陶琉璃瓦企业有400多家,仅紫砂壶从业人员就逾2万。陶瓷花盆年销售5亿元。
马宇民校长:我们这个专业每年招生都很火爆,不少家长包括一些紫砂业界的行家里手打电话来预约一定要到紫砂陶艺班就读。一个古老的手艺至今仍然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紫砂陶艺产品具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融合,广泛的实用性和多层次的审美性注定了紫砂陶艺产品和作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长远的市场价值。我们的紫砂陶艺专业扎根于深厚的紫砂文化土壤,背后依靠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这个专业几乎不用担心学生的就业问题,他们顺利就业就是对这门手艺最好的传承,就是我们对紫砂产业最大的贡献。
二、借助政策的推手
宜兴市一方面积极探索改革紫砂行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根据《条例》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工艺美术(紫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紫砂行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从而提高了紫砂行业职称评定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切实加大陶艺新人培育力度,重视中小学学生的紫砂知识传授和文化熏陶,推动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强化紫砂从业人员再培训,招收各层次紫砂工艺人员,举办各项新人新作选评活动,为紫砂技艺传承和发展培育了人才,积聚了后劲。
——无锡市人大调研报告《全力推动宜兴紫砂业健康持续发展》
马宇民校长:紫砂手工陶艺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一系列的保护和促进其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相关的产业政策。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将政策的助推力实实在在转化为我们办好紫砂陶艺这个专业的推动力,顺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我们的国家级紫砂陶紧缺人才实训基地就是及时抓住了相关政策,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在宜兴市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关注下申报成功的。同时,我们也抓住了市委市政府振兴紫砂手工技艺的契机,积极承办业内相关赛事,2006年首届宜兴紫砂陶全手工技艺大赛在当时的丁蜀职业高级中学隆重举行,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我们的紫砂陶艺班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观摩的机会。具体到招生政策上,教育主管部门也对我们有一定的倾斜支持。
三、一个毕业生的成长之路
于华成,2000年毕业于宜兴丁蜀职业高级中学(现丁蜀中专校)紫砂班,现自创“心陶工作室”,专业开发生产仿真紫砂工艺品。产品以自然为素材,经过巧妙设计,结合多样的实用功能,是居家摆设、实用把玩的好物件。现有在职员工20人左右,个人商标已经注册,致力于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力争将来成为专业的高端紫砂艺品供货商。现有产品已经成功行销国内各大专业高端紫砂市场,少量精品也远销韩国、日本。
——《丁蜀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毕业生访谈录》
马宇民校长:紫砂陶艺作为一门手艺,首先是要实现个人经济独立,然后是实现家庭的经济充裕,然后尽可能地帮助更多人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充裕。我们紫砂陶艺班从一开始招生就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确保技艺的传承,促进学生的就业,以传承保就业,以就业促传承。我们开设紫砂营销课、紫砂艺人就业创业课这样比较细化的课程,就是为了将来我们的学生在成为一个合格的匠人之后,还有后劲有潜力成为一个勇于创业的带领更多人走上康庄大道的“将人”——有大将之才的紫砂艺人。我们认为,紫玉金砂,不仅仅指的是文化含量,还包括其包含的市场价值,我们就是要通过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让我们的学生从古老的紫砂陶艺中挖掘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价值。
四、强势专业是一把张开的伞
近日,丁蜀职中被全国工艺美术师专业考评认证委员会、陶艺师职业资格认证专业委员会确认为全国工艺美术师、陶艺师定点培训基地。丁蜀职中的工艺美术专业是省示范专业,同时该校还是省紫砂陶艺术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中小幼陶艺教师培训基地,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陶艺人才。在成为全国工艺美术师、陶艺师定点培训基地后,该校将在认证委员会的领导下实施职业资格考核认证的招生、培训和考核工作,以促进工艺美术师、陶艺师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007—09—26《宜兴日报》
马宇民校长:古老的紫砂陶艺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强势专业。我们认为强势专业应该有强大的社会辐射力,这个辐射力主要体现在社会化的技能培训、规范化的资格鉴定上。我们充分利用国家级紫砂陶艺术实训基地,积极做好面向社会的各级各类培训,积极探索开发社会紫砂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市场,认真做好国家工艺美术师、陶艺师的资格认定工作。周六周日,我们开办了面向社会紫砂陶艺从业人员的成人大专班,帮助这些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提高理论修养,拓展文化视野,使他们顺利实现技艺上的提高、职称上的提升、眼界上的开阔乃至艺术境界上的升华。这也是我们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对于传统手工陶艺的一个贡献。另外,由我校金火明老师领衔的江苏省中小学陶艺教师培训中心更是肩负起了在更大的区域内推广紫砂陶艺的重任,他们推出的《中小学陶艺教材》已经被广泛地采用,受到一致好评。
五、独具特色的宜兴丁职陶艺中心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省重点职业类示范学校,是产教结合的典型。立足于陶都,面向陶都。不仅向高等学院输送合格人才,而且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技术性人才。宜兴丁职陶艺中心是学校生产、实习的一块基地,也是学校生产教育的一个特色。
宜兴丁职陶艺中心生产产品:
(1)陶艺设备:箱式液化气实验炉、箱式电阻实验炉、拉坯机
(2)陶艺原料:紫砂泥、普通陶泥、各种釉料
(3)彩陶紫砂壁画等陶艺作品
(4)培训陶艺教师
——《宜兴丁职陶艺中心宣传册》
马宇民校长: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与互动,是全方位的,是嵌入式的。陶艺中心就是这种对接与互动的产物。一方面。具有企业的特色,另一方面Y,,Jt艮务于我们的实习教学。可以说,这个中心基本上涵盖了紫砂陶艺作为一个学校专业的方方面面,同时又涵盖了紫砂陶艺作为一个产业从选择泥料到熟悉设备到制成产品的一个完整的产业流程。紫砂陶艺专业的学生一出校门就能顺利在紫砂工厂熟练操作,就能很快熟悉生产的各个环节并独当一面,表现出很强的专业素养和产业素养,我们的这个陶艺中心居功至伟。同时我们的一些紫砂陶艺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个中心的设备做一些烧制技术上的改良。产学研在这里得以无缝对接,顺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