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学的实验田,比较文学的多棱镜,民族文学的展示台。拉美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优秀代表,对世界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且极大鼓舞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本文对“1949-2019”70年间拉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在中国译介出版的阶段特点进行分析,对中国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示范性路径参考。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拉美文学;译介出版;示范性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8-0084-03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至 2019 年,全世界共有 116 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布在全球11大地理区域的 40 个国家。西欧和北美地区获奖作家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比例高达约79%,这体现了诺奖评奖价值取中的西欧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来自第三世界的拉美国家共计6名作者获奖,占比约5.17%,与东欧地区并列第二,说明拉美地区作者对世界文学的较大影响力并受到广泛认可。
1945年智利诗人、剧作家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获奖,诺贝尔文学奖的版图第一次扩展至拉丁美洲地区。
随后1967年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1971年智利诗人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 1990年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2010年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共6位作家陆续问鼎该奖项。
1945-2010年期间平均每约11年在该地区诞生一位诺奖获得者,尤其是1967-1990年期间,平均每约6年就有一个拉美作家获奖,这也说明了世界文学对拉美60年代“文学爆炸”时期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作家的高度认可。
一、6位拉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在中国的
翻译及出版
1949年-2019年70年间,拉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及出版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作者作品被译介到中国主要是受意識形态趋同的影响;第二阶段(1979-1993年)国内渴望优秀文学艺术的引入与改革开放后西学东渐的影响合力形拉美诺奖作者作品传播繁荣时期;第三阶段(1994-2009年)的平缓冷却期是市场版权逐步规范的结果;2010年后再掀高潮更多是中国“文学外交”发展战略、莫言获诺奖等主动文化因素导向所致。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政治和意识形态为导向的出版低谷
新中国成立前,拉美文学只是零星地被译介到中国,且绝大部分为转译。直到20世纪50年代规模性地被中国翻译和出版。被塑造成“反独裁战士”的危地马拉作家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和“共产主义战士”的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虽然当时尚未获诺奖,但因作品意识形态与中国大陆地区趋同,得到了重点推介。
50年代两位作者先后造访中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聂鲁达诗文集》(袁水拍译)、之后陆续推出了具有反美革命色彩诗集《伐木者,醒来吧!》(袁水拍译)、《葡萄园和风》(邹绛译)。1956年阿斯图里亚斯短篇小说《危地马拉的周末》《美洲豹33号》等被译介到中国。1965年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终止了对亲苏的拉美国家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在此期间获得诺奖的阿斯图里亚斯和聂鲁达的作品也受此影响,相关图书出版暂停。
(二)第二阶段(1979-1993年):辉煌繁荣期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诺贝尔文学奖为代表的西方文学奖成为中国接受外国文学的先在视野。
1980年开始上海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译介了许多当时已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
米斯特拉尔诗歌散文集《露珠》(王永年译)和聂鲁达史诗级作品《诗歌总集》(又名《漫歌》)(王央乐译)被列入丛书系列,这也是米斯特拉尔的作品集第一次在中国内地正式出版。此外漓江出版社在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成为当时出版界的轰动事件,在国内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198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拉美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力和在中国的知名度至今无人可及。当年《外国文学》发表了他中篇小说代表作《没人给上校写信》(石灵译),仅1984年《百年独孤》就翻译出版了两个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黄锦炎译本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高长荣译本(参照英语、俄语翻译)。随后对话录《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霍乱时期的爱情》(徐鹤林、魏民译)、《族长的没落》 (伊信译)等作品相继在中国出版。
马尔克斯作品多部作品的多种译本在中国图书市场井喷式涌现,研究马尔克斯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也相继出版发表。在中国沉寂20年后,聂鲁达在这一时期重获中国出版界重视,但大部分译著仍是英文转译。此外《聂鲁达自传》(林光译)、回忆录《我曾经历沧桑》(刘京胜译)等传记类作品推出。
1990年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1991年北方文艺出版社随即出版了《奥克塔维奥·帕斯诗选》(董继平译),这是中国第一次系统编选出版该作者诗作。
(三)第三阶段(1994-2009年)热潮逐渐冷却
略萨的作品在这一时期以全集系列的形式密集出版,1996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略萨全集,共10部作品,囊括小说、回忆录、散文多种体裁。2000年后,略萨之前未在中国出版的作品和不同译者的翻译新作也以系列作品集形式陆续推出。译介在这一时期的视野覆盖了略萨不同维度的各种体裁作品。[3]其小说方法论随笔集《中国套盒:致以为青年小说家》(赵德明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先后在2000年和2004年出版,标志着我国出版界对拉美作家的关注和出版主题探索进入了新阶段。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拉美文学;译介出版;示范性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8-0084-03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至 2019 年,全世界共有 116 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布在全球11大地理区域的 40 个国家。西欧和北美地区获奖作家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比例高达约79%,这体现了诺奖评奖价值取中的西欧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来自第三世界的拉美国家共计6名作者获奖,占比约5.17%,与东欧地区并列第二,说明拉美地区作者对世界文学的较大影响力并受到广泛认可。
1945年智利诗人、剧作家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获奖,诺贝尔文学奖的版图第一次扩展至拉丁美洲地区。
随后1967年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1971年智利诗人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 1990年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2010年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共6位作家陆续问鼎该奖项。
1945-2010年期间平均每约11年在该地区诞生一位诺奖获得者,尤其是1967-1990年期间,平均每约6年就有一个拉美作家获奖,这也说明了世界文学对拉美60年代“文学爆炸”时期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作家的高度认可。
一、6位拉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在中国的
翻译及出版
1949年-2019年70年间,拉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及出版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作者作品被译介到中国主要是受意識形态趋同的影响;第二阶段(1979-1993年)国内渴望优秀文学艺术的引入与改革开放后西学东渐的影响合力形拉美诺奖作者作品传播繁荣时期;第三阶段(1994-2009年)的平缓冷却期是市场版权逐步规范的结果;2010年后再掀高潮更多是中国“文学外交”发展战略、莫言获诺奖等主动文化因素导向所致。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政治和意识形态为导向的出版低谷
新中国成立前,拉美文学只是零星地被译介到中国,且绝大部分为转译。直到20世纪50年代规模性地被中国翻译和出版。被塑造成“反独裁战士”的危地马拉作家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和“共产主义战士”的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虽然当时尚未获诺奖,但因作品意识形态与中国大陆地区趋同,得到了重点推介。
50年代两位作者先后造访中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聂鲁达诗文集》(袁水拍译)、之后陆续推出了具有反美革命色彩诗集《伐木者,醒来吧!》(袁水拍译)、《葡萄园和风》(邹绛译)。1956年阿斯图里亚斯短篇小说《危地马拉的周末》《美洲豹33号》等被译介到中国。1965年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终止了对亲苏的拉美国家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在此期间获得诺奖的阿斯图里亚斯和聂鲁达的作品也受此影响,相关图书出版暂停。
(二)第二阶段(1979-1993年):辉煌繁荣期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诺贝尔文学奖为代表的西方文学奖成为中国接受外国文学的先在视野。
1980年开始上海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译介了许多当时已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
米斯特拉尔诗歌散文集《露珠》(王永年译)和聂鲁达史诗级作品《诗歌总集》(又名《漫歌》)(王央乐译)被列入丛书系列,这也是米斯特拉尔的作品集第一次在中国内地正式出版。此外漓江出版社在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成为当时出版界的轰动事件,在国内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198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拉美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力和在中国的知名度至今无人可及。当年《外国文学》发表了他中篇小说代表作《没人给上校写信》(石灵译),仅1984年《百年独孤》就翻译出版了两个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黄锦炎译本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高长荣译本(参照英语、俄语翻译)。随后对话录《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霍乱时期的爱情》(徐鹤林、魏民译)、《族长的没落》 (伊信译)等作品相继在中国出版。
马尔克斯作品多部作品的多种译本在中国图书市场井喷式涌现,研究马尔克斯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也相继出版发表。在中国沉寂20年后,聂鲁达在这一时期重获中国出版界重视,但大部分译著仍是英文转译。此外《聂鲁达自传》(林光译)、回忆录《我曾经历沧桑》(刘京胜译)等传记类作品推出。
1990年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1991年北方文艺出版社随即出版了《奥克塔维奥·帕斯诗选》(董继平译),这是中国第一次系统编选出版该作者诗作。
(三)第三阶段(1994-2009年)热潮逐渐冷却
略萨的作品在这一时期以全集系列的形式密集出版,1996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略萨全集,共10部作品,囊括小说、回忆录、散文多种体裁。2000年后,略萨之前未在中国出版的作品和不同译者的翻译新作也以系列作品集形式陆续推出。译介在这一时期的视野覆盖了略萨不同维度的各种体裁作品。[3]其小说方法论随笔集《中国套盒:致以为青年小说家》(赵德明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先后在2000年和2004年出版,标志着我国出版界对拉美作家的关注和出版主题探索进入了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