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书法之法”拾“童年趣味”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_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3届“杳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书法专场)初赛落下帷幕,钱丽老师执教《认识扇面》一课幸运晋级,作为陪伴她共同研课的伙伴,回顾整个磨课过程,看着她与这节课一同成长,欣喜之余不禁想起三毛在((石头记》里与石对话的“磨石”过程——这次磨课的经历与体会,与“磨石”太相似了·一
  一、问:教什么
  《认识扇面》是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学习与运用”板块中的一课。首次试教,钱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活动1]介绍扇面知识0(6分钟)
  首先猜谜导入:“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请学生猜猜说的是什么?于是引出“扇子”。教师讲述王羲之助人卖扇的故事。其后再介绍书法家题扇面的知识,以及“团扇”“折扇”的发展历史。
  【活动2】学习书写扇面上的字。(30分钟)
  教师展示自己书写的扇面“学在中央”,请学生逐一学习、描临这四个字。
  【活动3】学习折扇面、布局的方法。(4分钟)
  学生观察教师写的扇面,讨论如何写好扇面。学习折个格子,先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将字写在格子中间就行。
  【活动4】自己练习写扇面。(12分钟)
  拿出作品纸,再看看写扇面的要求,定好字的位置后开始写。写好后展示。(未来得及)
  看似有故事、有示范、有体验、有文化……然而,课堂始终回荡的是教师的声音,学生像被牵线的小木偶,仅在听从教师指挥,表情凝滞,未表现出对书法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学至少超时10分钟。
  怎樣让儿童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儿童当下的现代生活中,《认识扇面》的学习,于学生是否还有意义?这节课究竟该如何定位?磨课,首先要与教学素材对话。
  “石头自己会告诉你该画什么,只要你静下心来跟它讲话……”
  于是,一番追问后,从“学习与运用”课型特点以及“童年生活的乐趣”出发,我们这样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赠扇的习俗,欣赏扇面书法作品,初识团扇、折扇,在“组织端午赠扇活动”这一情境驱动下激发学写扇面的动机。
  2.通过扇面“以文会友”四个字的书写训练,温故颜多宝塔碑的书写特点及基本笔画、结字规律。在书写中,自我评价娇正,巩固培育良好的书写习惯。
  3.学会折扇面,初步学习在折扇、团扇上布局,通过集字的方法在碑帖中找自己想写的字临写,尝试体验折扇及团扇作品的创作过程,并愿意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舍:留什么
  “不合意的东西,是应该舍弃的。不必留恋它们,石头也是一样,画到有一天,眼睛亮了,分辫出它们的优劣,就该把坏的丢掉,哪怕是一块也不必留下它来。”
  确立目标后再试教,从教学现场看,“端午赠扇活动”的任务的确驱动了学生的参与,当书法学习与儿童生活链接起来,学习就有了意义。然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仍然不够,为什么?我们再来看看钱丽老师的教学安排。
  【教学片断1]端午习俗,引出“扇面" (40分钟)
  【教学片断】学习方法,书写扇面。(40分钟)
  1.集。(3分钟)
  2.临。(25分钟)
  3.折。(2分钟)
  4.创。(10分钟)
  与钱老师一起将目光聚焦在听课记录中的这两个教学片断,问题浮现出来了————
  教学片断1,问题在于想讲的太多,书法学习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讲多了,自然就挤占了练的时间。必须删减。
  教学片断2,主要问题则是对“集、临、折、创”四个步骤的重点教学内容把握不够准确,何为新授,何为旧知?教师心中还不够明了。本课,“折扇面一写扇面”显然应是教学的重点,当留,“集”“临”的教学环节必须有,但应当删减。课堂教学中,“不合教学之意的东西”,应该舍得放弃。
  三、琢:教学之度
  反复磨砺,教学才有真意,才有趣味,才能寻到“教与学之间最适切的度”。如何突破“折扇面一写扇面”这个教学的重点?(详情请参见本期文章《回归课堂本真感悟“书扇”之趣》中钱丽老师的这段教学设计)
  此时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孩子投人学书的欢愉,是教师给予学生学习的支架,当扶则扶,该放则放,看到的是师生“以文会友”的情感交融,是儿童对中国书法发自内心的热爱。下课了,还有学生不愿离开教室,请老师再点评,向老师求纸说回去还想再写一写……
  “我不知不觉的一日复一日的沉浸在画石的热情里,除了不得已的家事和出门,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石头,不吃不睡不说话,这无比的快乐,只有痴心专情的人才能了解,在我专注的静静的默坐下,千古寂寞的石块都受了感动,一个一个向我显现出隐藏的面目来……”
  教学,需要这份执念。磨课,让教学获得另一种重生。
其他文献
【作品概况】《云梦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197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为竹简形制,竹简计1155枚,另有残片80余枚,简长23.1~27.8厘米,宽为0.5~0.8厘米。每枚竹简均为一行字迹,有的简反面亦有墨书文字,大部分书于蔑黄上,按顺序编组成册,近4万字,为早期隶书墨迹。湖北省博物馆藏。  【观典赏析】《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秦简,是
【摘要】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是解决人类异化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落实在教育上,书法与语文是其重要的实现形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能使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得以更好地阐发。因为存在着这种生发关系,所以书法和语文能在课堂上彼此促进。积极处理这种关系,不断丰富书法和语文课程,让书法活在当下,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书法;生发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近年来毕业设计质量呈现下滑趋势。分析了我院质量内部监控存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评价指标不明确、信息化建设放缓的问题,提出采用毕业设计教学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通过质量内部控制与线上线下检查,实现毕业设计教学过程“黑箱”透明化,严格把控毕业设计质量关,探索了以政府的监控和评价为指导、以学生发展规划和实践教学自诊为内生动力、编制毕业设计质量诊断标准为对策,目的是提升高职毕业设计质量提供借鉴。  
摘 要: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结合现代化软件Mathematical对导体杆在磁场中动生电动势的产生情况实现了一种可视化的呈现。提供了理解、把握重难点的一种新视角,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物理基本原理中的物理内涵,增进学习兴趣。  关键词:Mathematical;匀质杆;动生电动势;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0-0045-3  1 引 言
行草团扇
期刊
[摘要]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艺术门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些年来,书法教育蓬勃发展,然而,学书者在以临帖为主要途径学习书法时,却充满坎坷与困顿。因此,如何临帖就成了如今最受关注的问题。在临习范本时,我们不妨将思路转变,化静态为动态,复现汉字书写的动态过程,挖掘各个笔画的内在联系,找寻正确的方法。  [关键词]汉字书写;临帖;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
一堂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一个教学团队合作的结晶。每次有新的课堂教学任务时,我们语文组总是聚集在一起经历一次次的反复磨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彼此的不同意见。可是这一次却很意外,备课过程很痛苦,但也很享受,有一种从没有过的感受在我们心间流淌,让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彼此的存在,这一次的磨课给人一种涅槃重生的畅快。  一、初接任务,牢骚满腹  从教以来学校教师参加过很多次赛课,但是本届“杏坛杯”苏派
张亚明
期刊
摘 要:以“追及”专题为案例,探索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专题教学策略,包括确定专题策略、编选练习策略、学生学习策略与教师教学策略。并以知识为线索、以问题为焦点、以引导为方式、以素养为目的,建构专题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专题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5-0012
本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主题——“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吹响了“学有优教”的号角,促发教师的素养真正发力,促发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促发课堂的品质真正提升。研备五年级书法课《读帖》,在精心研制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总在不断追问这样的问题————儿童想怎么学、该怎么学、需怎么学?教师想怎么教、能怎么教、需怎么教?  一、少教多学:让课堂更“有效”  “读帖”贯穿于学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