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黄州看东坡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_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們上午从襄阳出发,导航直抵黄冈市东坡赤壁,到达后已近两点。停车后,想在附近随便吃点简餐,就顺着公园路的街沿走去。这天是11月7日,周六,东坡赤壁大门外的区域比想象中清静,路旁也不像别处许多名胜古迹的周边那样,密布文具、古玩、旅游用品商店。一路走来,沿途有五金铺、家用电器修理店,还有卖电动车电池和金属门窗的,营生都很接地气。店堂内摆放的物件线条硬朗,色调冷峻,也稍显灰暗……操弄的都是东坡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期待中的小吃、快餐店不见踪影,远看有一家挂着面馆的招牌,赶紧趋前,人家却已改成废品收购店,堆着小半屋子打成捆的废纸箱、旧杂志。
  生意冷清,店家沉默,行人稀少,隐约有点怀疑,是否走错地方了?这时却看见街对面一条支路的标牌,写着栖霞路几个字,一下子就放心了。栖霞楼是北宋黄州名楼,苏轼《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的词序,称它为“郡中胜绝”。他梦见自己乘小舟横渡春江,中流回首,楼上笑语欢声,佳人半醉,一派莺歌燕舞。同舟人说那是黄州知州闾丘公显正在栖霞楼宴客。东坡做梦时,公显其实已经致仕回到苏州。“公园”再加“栖霞”,算是双管齐下,敲定了区域,咋会有错。
  走到丁字路口,终于看见右前方的胜利路上有家“左撇子私房菜”,大喜过望。湖北的餐馆,很多爱冠以“私房菜”名号,都还好吃。店堂内客人不少,老板娘在街沿上给我们摆下餐桌。外墙上笔画粗放地写着十多个招牌菜,将近四成是东坡肉、东坡鱼之类,我们果然实实在在来到了东坡待过的地界。点了虎皮椒、炒青菜、骨汤鱼肉双圆、东坡烧肉,味道不错,价格不到两百元。两道荤菜都豪放地盛在大瓷钵中,鱼圆、肉圆满坑满谷,东坡肉中间居然还埋伏了八个卤蛋,内容太扎实了,四个人绝不可能吃完。老板娘遗憾道,我们的拿手菜还有东坡烧鱼等,如果你们人再多些,就可以品尝到。
  主道的正前方是东坡的汉白玉塑像,他昂首站立,双手背在身后,身体微微后仰,衣带衣摆被风吹起,表情有点木讷。比较起来,眉山三苏祠的东坡坐像,体态和神情要松弛一些。眼前这雕塑,不知是枣红色的基座太大了,还是身体比例的原因,东坡显得身量不高,有点遗憾。苏轼在诗中说弟弟苏辙身材很高挑,一母同胞的哥哥就算矮些,至少也应该是中等个子。而苏辙的《次韵子瞻寄贺生日》说得更明确:“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他们的大哥幼年夭折了,二哥三弟都修长挺立。
  从塑像的背后沿阶而上,就是东坡赤壁的几个主体建筑。首先看到留仙阁,它右侧的门壁上,嵌着苏轼撰文并书写的《乳母任氏墓志铭》石刻。笔墨沉着、浑厚,寥寥一百多字,却也道尽老人平生。七十二岁的老乳母任采莲,服侍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三十五年,当过苏轼与姐姐苏八娘的乳母,后来又抚育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苏家三代都曾被她精心照顾,苏轼赞她“工巧勤俭,至老不衰”。
  任采莲是眉山人,跟随苏轼辗转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上。无论是他当地方官,忙于公务;还是遭御史台关押,生死难卜;随后又被流放到黄州,贫病交加……任采莲都为之分忧解劳。神宗元丰三年(1080)八月,她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临皋亭去世。
  这年十月,苏轼将乳母葬于黄冈县之北。几年后他离开黄州时,委托当地好友潘彦明照看乳母的墓地。他曾致信潘彦明,感谢后者帮忙打理东坡、照料乳母坟茔。任采莲去世十周年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写信给潘彦明说,两个儿子的新媳妇各自为老乳母做了几件衣服,用于烧化。烦请对方派些人买数束纸钱,依旧在坟前厚厚铺设薪柴,祭奠之后焚烧。他特别叮嘱,“勿触动为佳”。
  神宗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湖州州衙被逮捕,此后经历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死里逃生,于次年二月初一被押送到贬谪地。初到黄州的苏轼,人地两生,前程晦暗,经济窘迫,精神抑郁,百病缠身。老乳母于1080年八月病故,跟她这一年来也同历忧惧、颠沛密切相关。
  身后不时有游人在留仙阁进进出出。细看苏轼的字迹和他对老乳母的追忆,还有末尾的议论,眼镜镜片渐渐有点起雾了。他说,生前的赡养不一定非要来自儿子,死后的安葬也不一定非要回归故乡。希望老人家能充分享受供奉,魂魄无所不至。看似安慰逝者,显得也很达观。其实,刚到黄州那年,是苏轼的至暗时刻。乳母的身、心状态随自己的遭遇而沉浮,她在动荡、困顿中骤然离世,加剧了他的愁闷。没有条件让老人归葬眉山,也让苏轼有一丝内疚。同时,更有对自身漂泊命运的悲观绝望。
  苏轼跟好几位朋友的信里,都提到老乳母的去世,“悼念久之”,“悼念未衰”,“文字与诗,皆不复作。近为葬老乳母,作一志文。”给秦观的信上说:弟弟刚贬到筠州就痛失一个女儿,自己也失去老乳母。正在哀悼之时,老家来信,又告知堂兄中舍九月逝去。几位亲人接连去世,让他特别心灰意冷:“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苏轼曾经无数次拒绝给人写墓志碑文,包括他特别敬爱的范镇请求为范父撰写,他也婉拒了:“不肖平生不作墓志及碑者……盖有先戒也。反复计虑,愧汗而已!”苏轼平生留下的墓志铭仅十余篇,有的是替极其亲近的亲友或十分崇敬、甚至有恩于苏氏父子的师尊所撰,像范镇、司马光、富弼、张方平等,均为名臣耆老。元祐六年(1091)他在《祭张文定公(即张方平)文》中也说:“轼于天下,未尝志墓。独铭五人,皆盛德故。”苏轼还有五篇志文是写给女性的:元配王弗,侍妾朝云,乳母任氏,苏辙保母杨氏,苏舜元之妻刘夫人。后两篇代苏辙、韩维(字持国)作。由此,不难掂量出老乳母在他心中的分量。


  东坡赤壁中的几处老建筑,东坡祠、二赋堂、酹江亭、坡仙亭、栖霞楼、挹爽楼、问鹤亭等,多数兴建或重建于清代,体量都不大,有黄庭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题匾额或撰联。墙上嵌着历代名家的众多书画碑刻,其中有上百块是苏轼自己的字画,《黄州寒食诗》《赤壁赋》《月梅图》等。他的笔迹丰润浓厚又不失流丽,画的梅花、寿星却灵动清简,线条消瘦劲健,有书法的笔意。   赤壁当然是必看的。问了不下三个人,才寻到睡仙亭。空间窄而浅,容纳四五个人就有点无法周旋。墙上有说明文字:“亭内原有石床石枕,相传苏轼同友人游赤壁酒醉后曾躺卧于此……亭下赤色岩石上嵌有清人钟谷书写的‘赤壁’石刻。古时江水即在亭下东流。”在风景区传布的类似逸闻趣事,往往是后人演绎的,以戏说居多。不过,苏轼在黄州时,确实经常坐小舟至江边石壁下,捡拾彩色石子,或者攀着藤蔓登上崖壁。他疲乏了便找块巨石倦卧,倒是有可能的。
  几步外是放龟亭,亭前为一方水塘,导游在指点游客观看蹲伏水中的白石乌龟,原来它有一番来历,不过与苏轼无关,一转身我就记不得了。但是,哪里有赤壁呢?再问一位导游,她抬手一指,方知游人需要奋力从亭边探头,才能看见石壁的一角及其镶嵌的“赤壁”二字。
  显然,要看得真切,必须绕到水塘对面才行。水塘其实是有名号的,叫泛舟池。
  沿阶而下,绕过主体建筑群,穿疏林,过小桥,首先看到的是那道三四百米的《赤壁赋》碑廊,长得不易望到尽头。壁上陈列着马远、董其昌、文徵明、祝枝山、唐寅等人书写的《赤壁赋》或画的《东坡先生笠屐图》《子瞻赤壁图》等,其原作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或上海、美国等地的博物院。历代迷恋苏轼的人确实太多了,行书楷书等各体皆备,都是好字,满目灵秀,配得上《赤壁赋》。那几幅东坡的画像呢?好像跟想象中有些距离。
  想隨手拍几张照片,但碑刻外面罩的玻璃反射着夕阳。有的地方反光太强,拍下来竟然只能看见背面的风景。身后,隔着二三十米水面,其实正是心心念念的赤壁……好像有点近乡情怯,不敢径直奔向它。
  斜阳照耀着一段褐色的岩壁,不太高,也不太长,跟恢弘、雄浑之类形容绝不沾边。亭子侧面的悬壁上,书有深褐底白字的“赤鼻矶”三字,一株造型清秀的树木立在崖边,字型不是太大,略微换个角度,就会被树枝遮掩。
  转过去几步,侧面的赤壁矶稍微高些,也更红,自水边到岸边的那一段,由赭色过渡成略为鲜艳的枣红色。岩石的断层纹路清晰,好像从四点至十点方向,倾斜着上扬。一些凹陷处长着灌木杂草。
  虽然早就知道,赤壁的体量其实不大,北宋人见到的它就不算雄伟;因为长江改道,赤壁也不再临江,却依然有点小小的意外:深碧的江水无影无踪也就罢了,那壁立的断崖,确实太不崔嵬了。
  想来也正常——九百多年漫长时间,会经历多少地貌变迁、山河易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画面,自然只能在想象中浮现了。
  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苏轼的诗文,状物写景,精准活泼,写实功力相当高超;同时,他也擅长“冯虚御风”,任想象驰骋,神思飘扬。所以我们不会愚笨到去深究,《赤壁赋》中他的一声长啸,果然响亮得足以耸动草木,引来“山鸣谷应,风起水涌”?那只翅如车轮、掠舟而过的孤鹤,与他梦中羽衣蹁跹的来访道士,究竟孰幻孰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谁会傻到去字字较真?我们只晓得,个体的渺小飘忽与天地的寥廓无限,被他以极简笔墨,一语道尽……
  苏轼的诗文云蒸霞蔚,思接千载,已经刻入华人的集体记忆。无论长江如何改道,赤壁怎样袖珍,“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景象,都会在坡仙的文字、在汉语里经久不朽。这也是为什么,虽然苏轼并不确认黄州赤壁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公处,只肯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但经过他故国神游,一番染指,东坡赤壁(文赤壁)竟比蒲圻赤壁(武赤壁)更为世人熟知。
  眼前这段红褐色崖壁,真是值得千般珍惜。苏轼曾经多次在下面掬水、赏月、听箫,感叹人生如梦,豪杰辈出;或者舍舟上岸,登山石,探岩洞,体察天地万物之短促与永恒。赤壁不仅印着苏轼的无数足迹,还诱发他写出辉耀古今的华章。说句玩笑话,就算用巨幅玻璃小心翼翼地罩起来,都不为过。


  朝大门返回。临近小桥时,看到好几位摄影爱好者正将长镜头对准远方。回头一望,此地可见赤壁矶及周围建筑群的全貌。它们在绚烂的晚霞映照下,暖光融融,水中倒影特别清晰。我也跟风,举起手机照了两张。上了石阶,三位摄影师正在拍摄小亭上的一个古装姑娘,她的蓝、白色渐变的裙衫,跟身后的青瓦白墙、赤壁绿树,十分相衬。姑娘十八九岁,鸭蛋脸,刘海覆额,漂亮的面孔未经过度涂抹,在镜头前又有恰到好处的松弛和专业。忍不住打听,是演员吗?答曰不是。其实,问得有点多余,她的表情还未褪尽清纯、稚拙,这只能出自天然而无法仰仗演技。
  不知为什么想到朝云,她初到黄州,也是这个年龄,应该也这般明媚姣美。黄州对朝云来说是不寻常之地,她20来岁在此地由侍女而成为苏轼的侍妾,随后又生下儿子苏遁(未满一岁夭折)。苏轼黄州时期在信中与朋友提到朝云,语气还有点漫不经心。待他赠予她那些郑重的、感激的文字,是她陪他前往下一个流放地惠州时。朝云在惠州病逝后,东坡更是写下许多伤悼、凄绝的诗文,痛恨瘴雨蛮风,让她过早凋零。那时,夫人王闰之已经去世,朝云是诗人最后的眷属,也是对他有厚爱深恩的伴侣。
  很想知道,长江到底拐到哪里去了?东坡赤壁大门口的工作人员告知,它离这里的直线距离有两公里左右,要绕一段路,到滨江大道才能望见。暗叹,这水流还真是恣意任性。在导航里没有搜到,又问一儒雅老者,说叫沿江大道。再次搜索,沿江大道有多个点,路途或远或近。想了想,输入临皋亭,立刻跳出一条临皋亭路,它依旧不临江,但离得很近了。
  临皋亭路是条狭窄的小巷,没有树木,店铺也少,进去三四百米后有个小区,但前方仅有条一两米宽的小路,只容行人、自行车通行。只好退回去再问路,终于靠拢了最近处的沿江大道。一道三四米高的江堤,卧在前方。隐隐有点兴奋:登上长堤,就能看到大江奔涌。
  结果呢,堤下只见起伏不平的细沙地面,有两三百米宽的防护林横在面前。这么宽阔的缓冲地带,太不利于观赏江景了,但防洪的效果肯定很好。树木已经长大,透过枝叶的缝隙,可以看到黄昏中长江的一带白光。江面风平浪静,没有船只往来。对岸有山,山上有亭,不见人影。
  当年,苏轼与长子初到黄州,寓居定惠院。寒意沁骨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就写于那里。五月,弟弟将家眷都送来后,包括任采莲在内的全家老小,就搬到临皋亭居住。出门往下面走八十多步,便是长江。罪臣苏轼“无所事事”,很喜欢乘小舟漂浮,看朝霞夕阳;或在岸边遥望,目送友人渡江;有时舀江水而思故园,便自我安慰:其中有一半是峨眉雪水,饮食沐浴都取自它,又何必回归家乡呢。
  当年,友人薄暮时分在江边网到一条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加上夫人闰之提供的好酒,苏轼他们那天夜游赤壁,赏月白风清,享美酒佳肴,十分尽兴。此刻我们站立的大堤,离江水何止八十多步。尽管长江早已改道,奔涌而去的,也非九百多年前的峨眉雪水,然而,虽然异代不同时,当年那条“巨口细鳞”的鲜鱼,与眼前两位钓鱼人收获的鲤鱼,毕竟都出自黄州的水域。这么一想,再次觉得欣然——离东坡又近了一点。
  (作者系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研究以渗透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加入不同掺量片层状绢云母对其进行改性制备出绢云母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并研究了复合涂层的渗透深度、拉拔强度以及抗紫外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片层状绢云母的加入可改善复合涂层的渗透能力,提高复合涂层的拉拔强度。当绢云母为掺量为9%时,复合涂层的渗透深度最大,复合涂层的拉拔强度可达5.19 MPa。适量的绢云母可提高复合涂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不久前,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美育芳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传承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此次展览特别策划“大美之艺崇德力行——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及教师作品展”“丹青不渝守正创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师及学生留校作品展”两大板块,在国家大剧院东、西展览厅联袂展出。跨越一个世纪的两百余件中央美术学院院藏精品力作齐亮相,不仅是一次温润心灵的艺术之旅,而且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的对话。
目前金刚砂地坪一体成型技术应用成熟,常应用于工业厂房地面,依托某厂房的金刚砂地坪施工,对施工工序与步骤进行了阐述,施工中发现质量缺陷主要为地面裂缝及平整度欠缺2类。针对2种质量缺陷结合施工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影响金刚砂地坪平整度在各个工序的控制要点以及裂缝的成因,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混凝土质量、金刚砂布料及浇筑面层标高控制、抹面为金刚砂地坪控制平整度的关键因素;缓解重点部位应力集中,考虑上覆混凝土厚度,保证养护质量可有效减少地面裂缝的形成;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干扰及注重半成品、成品保护对金刚砂地坪
期刊
服饰变革是生活方式变革中最易得风气之先者,它往往成为社会风尚变迁的焦点。辛亥革命以后,新女性在追逐时尚过程中,一改以往单调的生活,穿起展示曲线的时装,大出风头,追求现代的自由平等。男子则在剪去象征奴隶与落后的辫子和试穿西装的过程中,呈现出富有阳刚之气的新形象。男女服饰反映出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服饰的急剧变迁映衬出近代观念的影响。服装的平等化  清代男子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当年9月17日,中日在中国黄海大东沟海域有过一场历时5个多小时的大海战。次年2月,日本联合舰队向驻守在山东威海港内的北洋水师发起偷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是一段令国人不能忘记的惨痛历史。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10年前,福建沿海也发生过一场“马江海战”。这次闯入的侵略者是法国人,福建水师顽强抵抗,但仍难逃惨败命运。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马江是指闽江的下游,从福州东南边的乌龙
“想起了她是萧红”  聂绀弩与萧红的相识是鲁迅安排的,时间是1934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广西路332号梁园豫菜馆。据鲁迅当天的日记记载:“晚在梁园邀客吃饭,谷非夫婦未至,到者萧军夫妇、耳耶夫妇、阿紫、仲方及广平、海婴。”  鲁迅安排这次宴席的目的,主要是为来自东北的萧军萧红夫妇接风洗尘,并介绍一些朋友给他们。此前的12月17日,鲁迅就致信萧军萧红说:“本月十九(星期三)下午六时,我们请你们俩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究其根本,实深植于1840年以来先进中国人上下求索、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之中。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辛亥革命为例,这场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民主共和国,不但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而且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经受了民主革命的洗礼,为十年后新生政
叶正大是叶挺将军的长子,广东惠阳人。1950年2月,毛泽东给正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的叶正大题词:“建设中国的强大空军。”这一题词激励叶正大矢志不渝地为祖国航空科技事业不懈奋斗。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航空专家和国防科技部门的领导人,他参与了12种型号飞机的设计、研制和组织工作,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迷上飞机的将门虎子】  1927年8月1日,叶挺率领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就在这个月,叶正大出
民国取代帝国,学校替代学堂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代表的蒙学读本,和“四书五经”代表的古老典籍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从私塾、义学、书院到太学、国子监,遵循的价值标准是与此相适应的。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洒扫庭除”之类,一整套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都是和农耕息息相关的,垂之久远的帝皇制度正建立在这上面,世袭制、等级制、君权至上,已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当中,当然也在传统教育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