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中重智轻德的教育,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对高职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有效途径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对学生的其它素质培养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高职院校单纯强调“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我国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就更为重要。
一、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成为有个性的、具有思维能动性的、向善的有境界的人,最终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 “技能教育本质上所有的功利倾向,如果没有人问理念的约束,就会污染和改变教育的根本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文素质教育比科学技能教育更为重要。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教育负有传承人类文明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职,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是生产力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先进生产力发展,因此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人类的先进文化成果、价值理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实践观念、劳动技能、审美情趣、理想信念等传给受教育者,使其能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依赖于人文素质教育。爱因斯坦也曾说:“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是: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藏着超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思想家、哲学家。只有既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又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是完整的人、豐富的人、真正的人。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在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清学习四年,把握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的领悟能力。在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内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感受到创新与创业的价值,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等,这也将有利于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不断的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升。
第三,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大学生素质的优劣成为国家发展的瓶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不同地区的同时发展,这就需要地区经济文化同步跟上,需要发扬地区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对此,高职学生要服务地方经济就应该来哦接本地区的文化、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只有将地区的文化精髓深入到高职学生的心灵深处,才会使他们更加热爱这块土地,并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使高职学生具备这种心态,同样需要对他们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客观上加剧了人才需求的功利性竞争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学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认识肤浅,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开发仅局限在和专业相关课程的开设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过硬但人文素养欠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也就很难彻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没有贯穿人文理念的、欠缺对人文理念的渗透,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专业技术的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的现象;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局限性、资金有限等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人文气息不够浓厚、人文主题不够突出、学生参与人文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等。
这些现象都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低,公德意识不高,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心理脆弱,在困难面前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会后,独立生活能力不强,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足够的抗压能力及应变能力,有的学生甚至在很长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不敢面对社会,也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改变教育理念,确定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
学校教育应根据社会所需,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造力、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人。虽然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但这也区别于仅仅对一个已知程序进行重复性运动的操作工,高职院校仅仅教给学生某种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遵循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原则,全力培养高素质的智力技能型人才。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中一定包含了相当的人文素质,作为高职教育者,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人格与技能全面健康发展的有用人才。 第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人文素养。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通过各种进修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并将文化素养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方面,从而使教师在讲授专业教育时,也能自觉地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专业课对人才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让教师真正做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场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除了利用校内小环境外,还要充分利用好校外的社会大环境,比如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抓住这些机会大力加强学生的爱国情、人文心、责任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锻炼。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开设经典人文课程。
课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的特点,应抓住一些核心领域,如语言文化、历史、伦理等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精品课程,据学校的定位和各专业的特点,根据学校定位和各专业的特点,开设特色的、与社会、行业、服务对象紧密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如:艺术欣赏、公关礼仪、应用文写作、沟通与交流等课程。改进现行课程设置,安排精品課讲座和选修课等形式,使学生能直接了解人文知识、感受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同时还要处理好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课程的关系,合理安排彼此的教学时间,确保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渠道畅通。
第四,优化校园人文环境,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从而熏陶出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大投入,跟随时代步伐更新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加强校园自然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学生能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其次,通过举办各种高品质、有针对性的人文讲座、文化艺术节、各类竞赛等,来吸引学生广泛而主动地参与,营造健康而生动的人文氛围,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再次,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加强人文教育。群、空间、微博、飞信等可以成为进行人文教育的载体和工具。但应当注意避免学生进入网络误区,因此教师应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第五,搞好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服务社会。
社会实践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将其应用于实践,并服务于社会。而高职院校的特色之一就是实践活动,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精心组织学生实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等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主动自觉地加强学习,加强修养,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珍.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 2010(04).
[2]杨西京.刘莉萍.高职教育学[J].高职教育学,2010(04).
[3]史明艳.崔显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4]许爱瑾.试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J].2010(03).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有效途径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对学生的其它素质培养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高职院校单纯强调“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我国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就更为重要。
一、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成为有个性的、具有思维能动性的、向善的有境界的人,最终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 “技能教育本质上所有的功利倾向,如果没有人问理念的约束,就会污染和改变教育的根本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文素质教育比科学技能教育更为重要。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教育负有传承人类文明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职,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是生产力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先进生产力发展,因此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人类的先进文化成果、价值理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实践观念、劳动技能、审美情趣、理想信念等传给受教育者,使其能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依赖于人文素质教育。爱因斯坦也曾说:“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是: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藏着超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思想家、哲学家。只有既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又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是完整的人、豐富的人、真正的人。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在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清学习四年,把握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的领悟能力。在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内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感受到创新与创业的价值,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等,这也将有利于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不断的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升。
第三,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大学生素质的优劣成为国家发展的瓶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不同地区的同时发展,这就需要地区经济文化同步跟上,需要发扬地区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对此,高职学生要服务地方经济就应该来哦接本地区的文化、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只有将地区的文化精髓深入到高职学生的心灵深处,才会使他们更加热爱这块土地,并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使高职学生具备这种心态,同样需要对他们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客观上加剧了人才需求的功利性竞争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学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认识肤浅,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开发仅局限在和专业相关课程的开设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过硬但人文素养欠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也就很难彻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没有贯穿人文理念的、欠缺对人文理念的渗透,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专业技术的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的现象;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局限性、资金有限等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人文气息不够浓厚、人文主题不够突出、学生参与人文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等。
这些现象都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低,公德意识不高,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心理脆弱,在困难面前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会后,独立生活能力不强,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足够的抗压能力及应变能力,有的学生甚至在很长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不敢面对社会,也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改变教育理念,确定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
学校教育应根据社会所需,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造力、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人。虽然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但这也区别于仅仅对一个已知程序进行重复性运动的操作工,高职院校仅仅教给学生某种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遵循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原则,全力培养高素质的智力技能型人才。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中一定包含了相当的人文素质,作为高职教育者,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人格与技能全面健康发展的有用人才。 第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人文素养。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通过各种进修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并将文化素养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方面,从而使教师在讲授专业教育时,也能自觉地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专业课对人才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让教师真正做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场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除了利用校内小环境外,还要充分利用好校外的社会大环境,比如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抓住这些机会大力加强学生的爱国情、人文心、责任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锻炼。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开设经典人文课程。
课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的特点,应抓住一些核心领域,如语言文化、历史、伦理等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精品课程,据学校的定位和各专业的特点,根据学校定位和各专业的特点,开设特色的、与社会、行业、服务对象紧密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如:艺术欣赏、公关礼仪、应用文写作、沟通与交流等课程。改进现行课程设置,安排精品課讲座和选修课等形式,使学生能直接了解人文知识、感受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同时还要处理好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课程的关系,合理安排彼此的教学时间,确保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渠道畅通。
第四,优化校园人文环境,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从而熏陶出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大投入,跟随时代步伐更新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加强校园自然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学生能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其次,通过举办各种高品质、有针对性的人文讲座、文化艺术节、各类竞赛等,来吸引学生广泛而主动地参与,营造健康而生动的人文氛围,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再次,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加强人文教育。群、空间、微博、飞信等可以成为进行人文教育的载体和工具。但应当注意避免学生进入网络误区,因此教师应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第五,搞好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服务社会。
社会实践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将其应用于实践,并服务于社会。而高职院校的特色之一就是实践活动,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精心组织学生实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等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主动自觉地加强学习,加强修养,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珍.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 2010(04).
[2]杨西京.刘莉萍.高职教育学[J].高职教育学,2010(04).
[3]史明艳.崔显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4]许爱瑾.试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J].2010(03).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