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释奠乐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道德价值重构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301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庙释奠乐舞是中华礼乐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仁义博爱”“向善向和”“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等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不仅可以为后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智慧,而且其中所蕴藏的理念、智慧、气度、格局、神韵,亦能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本文将对孔庙释奠乐舞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历史、文化自身发展的个性特征作出具体的分析,对其能够唤起民族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等当代价值进行阐释,探讨其在古今融通、形神兼备、守正创新与开放多元的转换原则前提下道德价值重构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与自我超越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孔庙释奠乐舞;历史传承;文化自信;当代价值重构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022-09
  [收稿日期]2021-01-10
  [作者简介]李艳慧(1977—  ),女,韩国全北大学艺术大学韩国音乐学博士研究生,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全州  54899;平顶山  467002)
  孔庙释奠乐舞是中华礼乐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礼、乐、歌、舞为一体,专为祭祀孔子而创作的乐舞。它不仅是一种具有歌舞性质的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中国历史上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释奠乐舞中所呈现的庄严肃穆、平和善意,既体现出孔子仁政德治思想,又蕴含了历代当政者谋求天下长治久安的意图。近些年来,在我国全面恢复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孔庙释奠乐舞”受到了史学、中国礼学、音乐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高校、企业的极大关注,因此以“孔庙释奠乐舞”恢复为中心的研究机构、实践团体、事务活动等风起云涌,如:曲阜师范大学、台湾南华大学、平顶山学院、北京天坛神乐署、山东曲阜孔庙、湖南浏阳孔庙等为“孔庙释奠乐舞”的恢复作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在恢复的过程中,孔庙释奠乐舞的当代道德價值重塑、孔庙释奠乐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文化守正创新的现代转换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对孔庙释奠乐舞的当代价值如何再诠释,如何完成现代化转换并实现文化资本的裂变,其现代化转换需坚守哪些原则等,是新时代背景下孔庙释奠乐舞历史传承与道德价值重构必须要回应的命题。
  一、孔庙释奠乐舞的历史传承
  历史与传统犹如民族的根脉,是民族进化发展的基因,也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色。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应对孕育其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历史、文化自身发展的个性特征作具体分析,把历史的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并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一)孔庙释奠乐章、乐名的发展与传承
  孔庙释奠乐舞自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产生以来,随着朝代的兴衰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些变化与发展,不仅是历代尊师重道的标志,同时也是儒家哲学思想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据《文庙丁祭谱》记载:“当春秋之际,鲁犹备《六代之乐》,先圣自卫返鲁,与师挚共相考订,以传诸及门弟子,其后世守而弗失,或以时肄于庙庭”。汉章帝刘炟也于元和二年到曲阜祭祀孔子,并演奏《六代之乐》。[1]由此可知,孔子死后,其弟子们在庙庭演奏“六代之乐”追思先师。孔庙释奠乐章直到隋代才逐步形成,内容是颂扬孔子生前兴办私塾和删《诗》、订《礼》、述《乐》、正《易》、论《书》、作《春秋》等,主要将孔子在教育事业和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卓越贡献凝练成为乐章的歌诗。隋代释奠乐舞乐章取《诚夏》为乐名,全称是《诚夏》登歌之乐,迎神唱《昭夏》、升坛奏《黄夏》、初献奏《诚夏》、饮福酒奏《需夏》、送神奏《昭夏》等,以夏为乐名,其用意就在于继承华夏之声。唐代的释奠乐章乐名为《宣和之乐》,仅有迎神和送神有歌乐相伴,从乐章的结构状态来看,唐代孔庙祀典中伴随礼式仪程的音乐是沿用了隋代“登歌”之乐的表演形式。后汉沿用了唐代乐章及歌诗之全部,只改其原来之“十二和”乐名为“十二成之乐”,改唐代《宣和之乐》谓《师雅之乐》。后周时期改后汉的“十二成之乐”为“十二顺之乐”,将后汉的《宣和之乐》改为《礼顺之乐》。宋代按照“礼乐不相沿袭”的思想观念,改前朝“十二顺之乐”为“十二安之乐”,并以《永安之乐》订其乐名,使用于当朝各种祭祀场合。宋徽宗崇宁四年,皇帝诏大晟乐府撰写祭孔新乐,并于大观三年完成了新的祭孔雅乐,谓《凝安九成之乐》。[2]金代初期孔庙祭祀沿用了北宋《凝安九成之乐》,到了1174年,议定乐名借鉴唐代,定为《太和之乐》。元代重孔教、兴礼乐,孔庙祭祀乐章取“箫韶九成”之意,定名《大成乐》,每个乐章的曲名为“安”。明代祭孔乐章由六章组成,取名为《大成乐》,曲名立为“和”,分别为《咸和》《宁和》《安和》《景和》《咸和》《咸和》,六个乐章中三个乐章曲调相同,但歌诗却不同,明代祭孔礼仪的治理,已趋向规范。清朝初期,沿用了明代的《大成乐》,顺治元年,以“平”字代替了前朝曲名中的“和”字,康熙六年,终于制定了以《中和韶乐》而命名的清朝孔庙雅乐。
  (二)孔庙释奠曲谱的发展与传承
  由于宋代以前的孔庙释奠乐舞曲谱查无遗存,这里仅对宋、元、明、清四代曲谱作出分析。
  宋代孔庙释奠乐章采用了律吕字谱不加板眼标记的古老记谱形式,管弦、歌唱只能是一字一音,速度缓慢,每句应为四个小节,每个字应唱四拍。这种一字一音制谱法的文化传统极为悠远,它形成于我国古代儒家美学观念中的以中和而宣豫的理论。如元代熊朋来所撰的《瑟谱》中所记录的孔子庙释奠乐章应该是南宋所用。[3](见图1)此谱分别采用了律吕字谱与工尺谱的记谱方法。   为了便于视唱,我们把《瑟谱》中的释奠乐谱译为今谱如下。
  谱例1:(李艳慧译制谱)
  古人认为只有一字一音这种殊于俗曲板眼变化和旋律跌宕的音乐,方为“中和”之声,也只有中和之声才具有雅乐的素质与气度。元代“大成登歌之乐”曲谱也恪守一字一音的古制,在演唱(奏)风格方面也是袭用古代一字一音的润腔方法,只是在宫调的运用和演唱(奏)成数方面,因礼仪程序的繁缛而有别于前朝。明代“大成乐”是在继承古制之中力求规范的产物,与元代相比,不单单是由于歌词的不同而形成的旋律变化,它遵循“二变音”(变徵和变宫)不入调的理论,采用了五声音阶,并在每句唱完之后,用“搏拊”和“楹鼓”两种击节乐器,敲击四声,既拉长了句与句的间隔,又减轻了乐工的疲劳,同时更加渲染了祭孔场面上庄严肃穆的释奠气氛。这些新的变化使明代释奠音乐一改元代曲谱(雅乐音阶)的情调,展现了较强的民族风貌。明代《南雍志》所载的释奠乐谱,除了采用律吕字谱与工尺谱外,还进行了钟序、弦序、指序的标记。[4](见图2)
  清代的《大成乐章》,采用了有板眼标记的“工尺谱”记谱,打破了传统雅乐一字一音的古老旋法,同时也沿袭了“二变音”不入调的理论,承袭了明代曲谱的五声音阶,并用羽调式统帅了全套乐章,调式统一。[5]但由于清代释奠乐谱常运用大跳音程,使得曲调不够流畅,唱起来难免有绕口之弊,听起来也不悦耳。直到乾隆十二年,太常寺乐工张乐盛对六个乐章的个别字进行了改动,使曲调趋于流畅。改动后的乐谱体现了原来孔氏乐谱音域开阔的特点,这套释奠乐谱自乾隆十二年始,沿用了很长的时间。清代邱之稑所撰《丁祭礼乐备考》中的释奠乐谱,应是邱之稑于道光九年赴曲阜孔庙学习的乾隆八年(1743)所颁布的孔庙乐章[6][7]。(见图3)
  为便于视唱,译今谱如下。
  谱例2:(李艳慧译制谱)
  (三)孔庙释奠佾舞的发展与传承
  孔庙释奠佾舞的文化风貌来自于古代宗教性舞蹈。在周代礼乐教化观念的催化下,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或祭祀祖先的富有原始宗教色彩的歌舞,便以礼乐治道的现实性应用意识而组合为一定程式的舞蹈,以适应社会教化的需要。现仅就明清两代遗存的舞谱做进一步的分析。
  自明代以来,虽然文、武二舞各自的段落结构不变,但其组合动作却在不断变化。明代释奠佾舞的组合形式是由“八大舞容”“三十九节”“十一动势”“九十六字”组成。八大舞容是“立之容”“舞之容”“首之容”“身之容”“手之容”“步之容”“足之容”“礼之容”等。“三十九节”指各种舞容所包含的舞容之节,如立之容之五节:两阶向对、两阶向背、具北面、两两相对、两两相背等。十一动势是指舞具——籥和翟运用的姿势,如齐肩、齐目、平心、正举等。九十六字是指“初献”“亚献”“终献”三个乐章的歌词,每章三十二个字,共九十六字。[8]清代初期沿用了明代的舞谱,直到康熙年间才开始制作新的舞谱。清代舞谱承袭明代,也称八大舞容,但在继承明代舞容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如废去了明时的“舞之容”“步之容”“礼之容”,增加了“向之容”“面之容”“趾之容”;康熙舞譜的“揖”之容,是“平身出肘、拱手齐心”,比明代的“平手齐心”更为明确;康熙舞谱的“谦”是“低首屈身拱手”术语,是对形体动作至位的要求,比前代更有形象感;[9]此外还有“交足”“跷足”等足之容的术语谱,均比明代更有利于领会和实践。明时的舞容之节到清代减至三十四节,籥翟十一动势到清代增至三十七节,新增身手之势十节。
  漫长的古代音乐文化历史,赋予了孔庙释奠佾舞不同的风貌和性格,其渊源在于远古祖先崇拜歌舞的“图腾意蕴”,性格特征则来自于孔子的德备群圣,功觉生民的至高地位,其文质彬彬的文德之舞容,表现了“德”与“礼”深度融合的哲理思想。随着祭孔祀典的历史沿革,孔庙释奠佾舞也在不断地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结构形式和丰富的组合动作。
  二、孔庙释奠乐舞的本体内涵
  孔庙释奠乐舞具有三大本体特征。首先,孔庙释奠乐舞在形式上体现了“巨”的特征,“巨”即场面壮观,这是中国古代艺术审美标准之一。孔庙释奠乐舞无论是从乐器的形制、乐队的规模抑或舞队的编制上都体现了“巨”的特征。自汉武帝颁定祭孔用“太牢”之礼以来,其舞队多则七十二人、少则六十四人,堪称是洋洋舞佾,气势恢宏。乐队是宫悬四面,急管繁弦,其阵容之庞大,为一般乐舞场面所无可比拟(见图4、5)。
  在祭孔乐器中的应鼓(见图6)和楹鼓(见图7),是乐队中少见的大型革类敲击乐器,它的形制是六尺六寸长,面径四尺。此外还有编钟(见图8)、编磬(见图9),也是中国古代雅乐中独有的大型乐器。
  其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孔庙释奠乐舞的又一显著特征。孔庙释奠乐章一直沿用周代雅颂音乐的四言体歌诗形式,格式古老典雅,韵律和缓娴静,与表现“圣人”贤德予民的乐章内容相得益彰,铸就了乐章内容与文学形式的和谐统一。
  隋代祭孔乐章: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五典留篇。
  开鑿理著,陶铸功宣。 东胶西庠,春诵夏弦。
  芳塵载仰,祀典无骞。
  唐代代祭孔乐章《迎神》: 通吴表圣,问老探贞。 三千弟子,五百贤人。
  億龄规法,万载斯禋。 洁诚以祭,奏乐迎神。
  宋代迎神奏《凝安》之章:大哉至圣,文教之宗。 纪纲王化,丕变民风。
  常祀有秩,备物有容。 其神格思,是仰是崇。
  元代迎神奏《凝安》之章 :大哉宣圣,道德尊崇。 维持王化,斯文是宗。
  典祀有常,精纯并隆。 神其来格,于昭圣容。
  乐曲创制取一字一音,节奏徐缓,音乐风格宽阔舒展,庄严肃穆,这种刚而无傲的音乐恰恰是表现祭孔乐章内容所需要的,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庙丁祭谱》中记载:“雅乐止一字一韵,俗曲参与板眼,叠转腔调,雅乐禁之。管弦,止一字一音。”   在释奠舞蹈的表现形式上采用了以授、受、辞、让、谦、揖、拜、跪、顿首等舞蹈姿容。《宋史》就对释奠舞蹈中的三揖,即正揖、左揖、右揖等;三辞,即第一次辞、第二次辞、固定辞;三谦,即第一次谦、第二次谦、第三次谦等舞蹈姿容进行了描述。[10]因释奠舞蹈的内涵以赞颂孔子为主,并借助文舞形式取谦逊礼让等古礼动作融为一体,以歌颂孔子的文德思想。舞蹈风格啴容和节,壮静舒雅,构成了舞蹈内容与舞蹈形式的和谐统一。(见图10)
  最后,孔庙释奠乐舞体现了“美与善相统一”的特征。祭孔雅乐从乐章乃至曲调,是融孔子精神于其中,不得出现涣志之音,也不准借鉴民间曲调,乐舞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得肄习民间小调,防止乐舞生受到民间俗乐的影响。
  释奠乐舞作为孔庙典礼祭祀的专属乐舞,重点体现其祭祀功能和教化功能,同时也是“人本”思想的表达。释奠乐舞的目的是求得人的极大发展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其本身所蕴含的“统一谐和”契合了时代的精神,体现了时代“美与善”的审美标准。尽管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类型的乐舞在“人本”的体现上不尽相同,如原始乐舞多体现人体物质的生物特征和生物生命的真实朴素的生存欲望,而文明社会的乐舞多注重人的情感和心灵世界,强调生命本源的回归,但都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与时代基点上的“人本”的高层面的回归,都是人文精神的表达。近些年来,在山东曲阜孔庙和湖南浏阳孔庙等各地举行的祭孔大典仪式,其中的释奠乐舞是对孔子精神“礼、仁、德、行”的诠释,这种源自人的本性的认知,转化为祭孔乐舞表演中的传播,激发人们向善向和、尊礼守节的思想情愫。对于表演者而言,参与其中,用严谨规整的肢体动作,恭敬虔诚的表演态度,对舞蹈中孔子精神进行深邃理解,无不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影响着他的思想认知、行为举止。而对于欣赏者而言,通过近距离地实地感受,释奠舞蹈规整的动作展示,环境氛围的感染及情感的交流互动,使得自我心灵得以教化。当代祭孔乐舞的表演和新样式,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儒家传统,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打开一扇门,同时也让传统中的“人”与现实中的“人”进行对话沟通,达到思想与精神上的共鸣与升华。
  三、孔庙释奠乐舞的当代价值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系列论述及对其价值的高度肯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深度讨论。这不仅是中国文化自觉的觉醒,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国家文化自强的开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成为当代文化艺术崛起的基石[12]。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孔庙释奠乐舞的当代价值重新诠释,是对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主动回应。
  (一)孔庙释奠乐舞唤起民族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自觉的行动,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有主动担当,对文化建设有引领,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世界文化的批判与吸收、对当代文化的定位与创建,进而达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超越[13]。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文化的生产者,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一经被创造,就会产生对人的一种制约作用,人依赖于文化,也为文化所塑造[14]。一定意义上来说,文化即人化,文化是以文化人,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文化自觉”一词在1997年由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并如是定义:“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5]就此而言,“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应包含文化认同、文化调适与文化创新三个范畴,三者又共同构成了环环相扣的关系,共同服务于文化自觉。因此,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从传统文化的地位认识、规律把握以及责任担当等方面告诉了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传统。近些年来,各地孔庙祀典及释奠乐舞的恢复与兴盛,不仅是全民文化参与的结果,更是文化自觉意识的复苏。孔庙释奠乐舞是历经时代筛选积淀而成的文化瑰宝,挖掘其核心精神与内在规律,使其打动人心、美化心灵、净化风气和滋养品格,这不仅是历史的使命,也是时代的责任。
  (二)孔庙释奠乐舞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激发深层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感[16]。各地孔庙举办的祭孔释奠仪式,就是以礼乐文化来传承弘扬儒家文化的具体举措,其源自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共鸣与高度的心理认同,以及正确的文化心态和坚定的信念。通过孔庙释奠仪式,培养人们对圣贤先哲的敬畏之心,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让民众在对先贤圣哲、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慕和礼敬中,不忘初心,成风化人。这是人们在文化上自我完善、自我扩展、自我增进的展示,又是人们在精神上高阶进化的呈现。孔庙释奠乐舞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7]正是出于对孔庙释奠乐舞文化的自豪感与自省力,孔庙释奠乐舞的文化精髓才深深嵌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当中,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
  (三)孔庙释奠乐舞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建设文化强国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诸多重要场合屡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文化发展理念。孔庙释奠乐舞中蕴含着“仁义博爱”“向善向和”“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等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不仅可以为后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智慧,而且这些蕴藏其中的理念、智慧、气度、格局、神韵,亦能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因此我们必须发扬和传承好孔庙释奠乐舞之精髓,发挥好其作为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的重要作用,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又要实现创新性发展,不断加强对孔庙释奠乐舞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四、孔庙释奠乐舞当代道德价值重构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每朝每代都制定了严格且系统的祀典和释奠乐舞程式,虽有变化,但其原有的特质却一脉相承,反映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其在统治者维护封建秩序、培养人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意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当代唤起民族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如何将其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资源与新时代无缝对接,得以实现其公民道德价值的重构,笔者认为在坚持古今融通、形神兼备、守正创新、开放多元的转换原则前提下,以下几点尤得重视。
  (一)推动释奠乐舞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是指对传统概念所进行的创造更新,充分挖掘传统的意涵;创造性转化则是指以传统概念为基础所进行的改造,这个改造不是随意而为之,而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改造之后不能夠违背概念的原意。[18]为此,创造性转化也被认为是按照时代的要求以及特征,对依然有借鉴价值的意识形态进行改造,努力赋予其全新的表达形式与时代内涵。孔庙释奠乐舞是历经千年传承留下的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历史继承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应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依据隋代以来的历史文献记录,依托明清流传下来的大量礼器、乐章、乐谱、舞谱进行最大限度的恢复,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如北魏以后,祭孔时普通民众不得入内参与祭祀,禁止女性参与祭礼等,使祭孔高举朝堂之上,彰显政治与主流文化的权威,与民间社会拉开了距离,这显然是与现代主流意识形态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二重性特征,避免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而忽视局限性,夸大了传统文化的功能,陷入对传统文化的过于崇拜;或者只看到了局限性,无视继承性,又会贬低传统文化本身的现实价值。由此可见,孔庙释奠乐舞的恢复与发展要克服历史局限性,发挥历史继承性,扬长避短,使其能够在当代社会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道德价值的重构。
  (二)挖掘释奠乐舞文化价值实施主流价值引导
  孔庙释奠乐舞起源于殷商以前流传下来的《大韶》,[19]是尽善尽美的韶乐孓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交响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堪称奇迹。释奠乐舞中的乐章是乐舞内涵的外在表达,体现了乐舞的基本内容,乐章的创作、乐名的确立以及基本内容指向了特定的时代风貌。从隋代到清代,乐章的名称分别以“夏”“和”“顺”“安”“平”为关键词,一方面是历代帝王遵从了“凡改朝换代,礼乐不相沿袭”的规则,另一方面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将“夏”“和”“顺”“安”“平”字乐章以制度化的形式规定下来,昭告天下,表达着国家对于特定时代的诉求。以“夏”为乐名,其用意在于继承华夏之声,表明宫廷雅乐文化进入了新的阶段,其内容以体现华夏之声为特征;以“和”为乐名,其用意在于显示统治者的丰功伟绩和其统治下国家的繁荣之象,体现出中国人自古“以和为贵”的精神;以“顺”为乐名,是取“顺天应人,归于自然,天下顺之”之涵义;以“安”为乐名,尽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意;以“平”为乐名,表达了统治者期望天下太平的根本愿望。释奠乐奏中的击鼓与叩钟在于提醒大家祭祀礼仪必须诚心正意、尊重祖先文化的传承,同时体会钟鼓内虽空空如也,但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以此表示心清净至极则生智慧,有智慧才能应万变的道理。祭孔舞蹈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至今仍保持纯理性的方形排列,舞者的俯仰周旋,犹如四季相代,顺其“道”而行,其主体动作“揖”“谦”“辞”是儒家要求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20]舞作呈几何结构与变化,采对称式、平铺直叙之手法,各变均有礼节性之动作出现。舞蹈风格典雅,平和雅致,从规范身体动作彰显其威仪化、礼仪化、道德化。这种以功能取向为目标的舞蹈,强调的是将人置于宇宙中,以和谐的心态与之相对应,把生命的哲理,透过实践来阐释身体,达到身心一体,配合时代脉动,实践道德,修持自我,以期实现维护社会和谐、建立社会秩序,重塑时代精神的最终愿望。
  (三)恢复释奠乐舞实现民众道德的自觉归依
  道德不仅为社会提供伦理精神、规范社会伦理秩序,而且也是人建构自我精神世界、实现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因此民众会自主选择某种道德观念进驻自己的内心世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主动用这种道德信念来省察自己,进行自我精神角色的塑造。[21]孔庙释奠乐舞中所蕴含的“和”“顺”“平”“仁”“德”“礼”“善”“美”“谦”“让”等人文精神,为当代主流价值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我们依据释奠乐舞历史原貌,打破历史局限性,与“过去”和“传统”建立联系,在实现继承文化基因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孔庙释奠乐舞古朴大方、庄重典雅的音容舞姿得以重新展现,并将其推向广大民众,推向校园,使践行者可以通过一举一动、一乐一舞,触摸与感知历史、解读当下、感悟人性,观看者能够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也可把整个祀典制作成文化产品通过媒介向更多的民众呈现其文化样式,展现其精神内涵,传递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认同和精神气质,使其成为广大人民重构精神道德家园的自觉归依。
  以祭孔乐舞为代表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并总结出来的思想和文化精华,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精神、中国气度和中国风范。因此新的历史时期的孔庙释奠乐舞,不仅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群体集体缅怀先圣、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推动人类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同时也将在中国文化史、世界祭祀史、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曲阜市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曲阜文史第11辑[M].1991:108.
  [2]江 帆,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廟雅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23.   [3]王 蕊.历代释奠歌章略考[J].孔庙国子监论丛,2019(00):27—54.
  [4]南雍志[M]卷十三音乐考.古籍影印本.
  [5]江 帆,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廟雅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69.
  [6]《律音汇考·自叙》曰:“嘉庆戊寅(1818),与修邑乘,(稑)获读颁定文庙乐章,载春丁夹钟主宫倍应钟起调,秋丁南吕主宫仲吕起调。二祭皆清音为之还转,而未当收一浊音,乃恍然于清浊之判若两途,而律吕之不可混杂,有如是者。道光九年(1829),明府杜晓平先生因邑素无乐舞,征(稑)教习。”
  [7]邱之稑.律音汇考 丁祭礼乐备考[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44.
  [8][明]李之藻.四庫全书·史部·判宮礼乐疏·卷八[M].古籍影印本,19—66.
  [9][清]金之植.文庙礼乐考[M].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602—624.
  [10][元]托克托.《宋史》志第八十一乐三[M].古籍影印本.
  [11][明]陈 镐.闕里志卷二乐舞图[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108.
  [12]李凤亮,古珍晶.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价值、路径及原则[J].东岳论丛,2020(11):111.
  [13]刘 芳.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2(01):8.
  [14]杨秀莲.试论人的文化存在方式[J].学术交流,2011(11):3.
  [1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22.
  [16]同[11].
  [17]云 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
  [18]陈志兴.准确把握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科学要求[J].云梦学刊,2020(05):98.
  [19]孙 丽.齐鲁特色文化丛书《舞蹈》[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225.
  [20]熊公哲注译.荀子今注今释[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411.
  [21]王春英.东正教与俄罗斯的道德重构[J].西伯利亚研究,2016(03):54.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对于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广大人民对信息阅读的需求量,也能够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是当前县级媒体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本文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也总结出几点可行的对策,目的是为了促进县级媒体融合健康发展,也希望以下观点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都更加重视中国这个大市场。为吸引中国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品牌在自身的广告传播中运用中国民族符号,以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共鸣。但纵览当下品牌运用民族符号的广告,虽然优势明显,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在分析民族符号运用在广告传播中现状的基础上,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所研究的民族符号指中国民族符号)。
新媒体是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媒体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形式,新媒体营销也是基于此打破了空间、时间、群体的限制,进行点对点的营销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中,相比传统营销模式,营销方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院校积极构建全媒型团队,不只是为了追赶潮流,更是为了促进自身发展。本文主要围绕“融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全媒型团队建设的意义”“融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全媒型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融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全媒型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结合融媒体时代背景,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力量,打造全媒型团队,带动我国职业院校各方面建设与发展。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对知识的汲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上,知识的渗透可以通过各行各业,图书作为渗透知识的重要途径,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如今,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图书出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数字化时代让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阅读方式,因此,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要努力进行创新,以此来促进传统出版行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将围绕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为话题展开讨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人们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与日俱增,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在日常教学、资源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针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困境及挑战,本研究从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养、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共享化信息化建设等三方面入手,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创新路径。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重视打造传统赛事品牌聚合效应。媒体融合不仅仅局限于内容和技术的叠加,而是应该将市场、行业、观众的关系作为基础,将融媒体思路有效引入媒体产品的品牌打造、推广和业务运营上,促进媒体融合逐渐向社会、服务、技术等多方面的深层次融合。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以融媒体思路打造传统赛事品牌聚合效应进行深入探究。
为构建良好的电商直播环境、激发经济创新发展,探索电商直播未来产业发展的出路,文章基于5W模式从传播者、受传者、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电商直播产业的特征,基于商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均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在此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持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效,以此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图书馆阅读服务向着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职业院校图书馆工作的特点,立足于职业院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摘 要]本文着眼于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途径、师资队伍建设和师生评价机制等具體问题,围绕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究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学高身正并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优秀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