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也不轻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去年的九月,我刚刚送走六年级的44个学生,迎来了四年级的27个学生。当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无法描述的轻松感,想想一下子减少了17个人,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尤其当我走进课堂,看着空旷、整洁的教室,我想,这一回,上课、批改应该不会那么累人了吧。
  和学生相处第一节课后,一种并不轻松的感觉陡然涌上了心头。因为我教的这一班学生,大多数男同学仿佛屁股抹油,没有几分钟坐得住;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特差,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欠且字迹潦草,喜欢随便插嘴和评论……对于刚刚教完六年级的我来说,无论横看竖看,看他们都觉得不顺眼。这可怎么办?我不得不静心思考,我该如何想法子纠正他们的陋习,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呢?
  我知道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想一下子有大的转变,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可我们是一个只有27人组成的小班,再怎么说,这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优势呀!所以,我想以此为切入口,充分发掘小班人数少的资源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环节作新的探索和尝试,试图让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有改进,学习成绩上有提高。我是这样做的:
  
  1.上课,打破齐步走,分层教学。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我们班的学生,个体之间在语文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我先认真细致地调查了解,向前任教师请教,找学生了解情况,摸准每个学生的实际信息,以便确定教学方式。为照顾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难、中、易三套问题让学生解答,实施分层教学。
  
  2.作业,打破一刀切,因人而异。
  课堂练习采用两段轨道式:A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练习;B、C层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练习。家庭作业的布置,也因人而异。基础好的,免去抄写作业,换成写作文、做剪报、看课外书等培养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业;基础差的,就从最简单的做起,先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就连写日记,A、B层学生要求以整篇为主,C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学会写一两个片段。
  
  3.批改,打破集中式,即做即批。
  对于任何一种语文作业,我都要求对学生面批。批改前,要求学生先自己至少检查一遍,然后就一直站在我身边进行面批。如果发现错误。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你错了!”而是在他的答案右边打上一个“?”。再让他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订正好了,我再进行第二次批改。
  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①学生在态度上认真了许多。因为是当场批改,谁都不希望自己太难看,所以,他们在审题上会仔细一些,书写上会认真一些,就连文字描述也会具体、生动一些,作业的质量自然而然就提高了。②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学生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完成作业,谁都不敢偷看,所以,做出来的作业真实性就强了,教师也就能很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了。③批改辅导合二为一。学生的作业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有时字写错了,有时题目理解错了,有时不懂就乱做了,所以,面批时,一旦发现错误,教师就能及时发现,并且能及时辅导学生,学生也就能及时改正。就连学生的单元考试成绩,我也都是利用中午的时间,坐在讲台前一个一个进行面批,试卷批改完了,学生的个别辅导也进行完了。这种形式,对于那些上课容易走神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约束,他站在你身边,总会有意识地克制自己。
  
  4.辅导。打破集体式,个别帮助。
  面对班级中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课外辅导的工作量是繁重的,可集体辅导的效果总不如个别辅导的效果。因此,我就充分利用小班优势,每天中午、吃过晚饭后、文化艺苑的时间都对学生进行个别补课。那时,我的身边总会一左一右地坐着两个学生,听我给他们讲解如何把看似平淡的生活场景写得生动有趣,甚至对那些一直不会写作文的学生进行口授。久而久之,学生就慢慢找到写好作文的途径了。其他的知识点,我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补课。
  事实证明,这一年来,努力是有效的,尝试是成功的。首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坐得住了,就连中午也都自觉地坐在教室里下棋、看书、练字,嘴巴也不再没有关闭似的乱喊乱叫。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师生亲密相处的一年中,在教师有意无意的引导中,养成了认真听讲、动脑、发言、作业的好习惯,随之带来的是每次测试成绩越来越好的喜人情景……
  试想,如果是在由四、五十个乃至更多学生组成的大班级中,我这种操作方法,行吗?教师的精力怎么够呢?所以,我要说,小班教学,真的不一样,它让我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也让我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
其他文献
在2019年实施养老保险降费政策背景下,基于缴费年限这一核心变量,引入标准参保人表征全社会参保人员的特征,构建个人缴费与给付现值精算模型,采用精算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延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因此,从小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意识是最基本的教育任务之一。那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一、在梳理探究过程处进行反思    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出一个结论时,我的做法不是就此罢休,而是来个回马枪,让学生说说这个结论是怎样探究出来的。重点让学生反思探究中运用的各种方法,使学生逐步地积累方法、策略。如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比较新课标版语文第一册与原来的九年义务教育版语文第一册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教学内容上变化最大的首推识字教学。原来的语文第一册要求会认140个字、会写140个字;而“新课标”语文则要求会认4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个字。识字量远大于原先所要求的,要求会写的字却减少了将近1/3,突出了“多认少写”的原则。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高科技企业代表着当今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导下,可以预见,在知识经济快速到来的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产业作为
法国80年代就强调,教育若不重视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就等于剥夺了他们必须具备的某种重要因素。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培养想像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
“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对于数学题有时解法和思路会很丰富.解题时要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完善解题过程,让解题变成一种追求和境界.引入参数通过换元完成解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