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西藏人眼里的拉萨变迁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到拉萨是1972年,当时,我是怀着对画画的渴望考入西藏秦腔剧团舞台美术工作队,之后便随团沿青藏公路一路慰问演出到了拉萨。
  那时的拉萨很小,几乎看不出城市的样子,周围被湿地、沼泽、乡村、河流环绕,绿茵茵的庄稼和成片的树林子在其间交相呼应,各种藏式的农家小院镶嵌于山涧与小溪之间,到处呈现出一派原始自然的田园风貌。
  那时的布达拉宫在数十公里河谷湿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高大。大昭寺金顶在一片古老的建筑中更加耀眼夺目。
  我第一次见到藏族人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完全不像内地人想象的那样凶蛮可怕。这一切对于我这个初到拉萨的陕西人来说,仿佛完全来到了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难掩兴奋激动之余,一种前所未有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啊,这就是我未来要生活、画画、工作的地方,西藏好美!拉萨好美!
  雪村 邮局 公主柳
  20世纪70年代的拉萨还基本保持着历史的原貌,所谓的拉萨仅仅是指当时拉萨市区所谓的八廓街及周边的一些老街区。新建的人民路(即现在的宇拓路)是当时唯一的一条柏油马路,从琉璃桥向西不过500多米,就商业一条街了,即一个百货公司、一个副食品商店、一个五金商店、一个书店、一个理发店、一个浴池。从人民路直对着自治区政府大门北拐到布达拉宫,左前方是西藏革命展览馆、拉萨邮电局(现在的邮政大楼)。那时的布達拉宫脚下是一大片散乱的民房(当时的雪村,现已迁址雪新村)。雪村前一路之隔的对面便是劳动人民文化宫(现在的布达拉宫广场),就是当时拉萨人主要的活动场所。那时,每到星期天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布达拉宫脚下的拉萨邮电局了,因为当时的邮局是唯一可以跟内地家人保持联络的地方。每到周日,三五成群的人们便会捧着一大堆信来到这里,寄出自己的思念和牵挂,然后再盼上两三周或一个月才收到家人的回信,乐此不疲。
  上世纪70年代初的八廓街还和过去一样,除了人的精神面貌,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大昭寺前的斜对面是一条狭小的街道,正对着大昭寺的公主柳已成为一根干枯的枝干孑然矗立在一个方形的建筑物内(保护墙)。“公主柳” 据说是在大昭寺落成后由文成公主亲自栽种,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之前的老西藏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柳依然枝叶茂盛,后来便慢慢开始枯萎,到了七十年代仅剩下一树枯枝,但纯善的藏族百姓依然以它为至尊至爱的文成公主的象征,敬仰,爱戴,挂经幡,献哈达。后来大昭寺广场改建,公主柳惨遭砍伐,便连那枯木也没了踪影,令人不胜唏嘘。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又悄然在古柳消亡的地方种了一丛杨树,却也长得枝繁叶茂。不过公主柳的枯根依然默默地、坚实地躺在那里,根系深深地扎在大昭寺前的土壤里,与这块土地融为了一体。如今,虽说公主柳已然走进历史,但她的身影和文成公主一样永远活在藏汉人民的心中。
  陪伴公主柳左右的还有唐蕃会盟碑和清朝政府向藏民传授种痘防治天花所立的种痘碑,不知什么时候种痘碑成了藏族信众膜拜的圣石,石碑上面全是千疮百孔,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小坑是信教群众长期用石头敲打出来的,说是食其石灰便可防病消灾,降临福运。这也许正是藏族百姓对唐朝公主的崇敬方式吧!
  烧的是牛粪 吃的是肉罐头
  那时八廓街里的商铺不多,门面也都很小,而且大多是尼泊尔商店,商店里全都挂着尼泊尔国王和王后的画像,每当徜徉其间似乎置身于异国他乡一般,商店里摆放的也都是些我们闻所未闻的商品。这一切对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内地人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而又神秘。
  我刚进藏时就住在八廓街东南角原藏政府官员苏康家的庭院里(现在已被改造成商场),那是当时西藏秦腔剧团的住地,即现在八廓街东南角最繁华热闹的地方——“玛吉阿米”的对面。那时我们并不知道整天朝夕相处,甚至并不起眼的小黄房子与别的房子有什么不同。直到近些年来我才知道那个小黄房子里曾经发生过多少鲜为人知的浪漫故事。我被安置在三楼平台上临时搭建的一个四五平方米的房子里,刚好可放一张小床,比起其他学员这已算是特殊照顾了。那段住在八廓街的日子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的八廓街里很清静,转经的人寥寥无几,主要是一些年迈的老人,他们身后常常尾随着一群小狗。那些小狗都是八廓街的流浪狗,那时八廓街上的流浪狗很多,但由于这里的居民、行人时常给他们喂食,它们都跟人的关系很亲近。渐渐地我也发现,它们虽说都各有自己的帮派与领地,但却互不侵占,和谐共处。
  最富有异乡风情的就是每天天不亮就听到乡下的农民赶着一群毛驴进城,他们把乡下的农产品或城里人必需的牛粪燃料运进城里进行交易。那些日子,每天清晨我都是被这清脆的铃声从梦中唤醒的,然后便敛气屏息躺在床上聆听着一阵阵抑扬顿挫的铃铛声(驴铃)响彻八廓街的上空,现在回想起来似乎依然余音袅袅,不绝于耳。过去拉萨市民和乡下农民的生活习惯区别不大,烧的燃料也是牛粪,所以农民每天都会把捡的牛粪用毛驴驮进城里来卖,完了顺便也购买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
  那时拉萨人的生活极其简单,一年到头主要的副食就是大肉罐头、鸡蛋粉、白菜、卷心菜、萝卜等。由于蔬菜水果稀缺,因此,过去在西藏的汉族每逢探亲回来总会不辞辛劳,手提肩扛,甚至衣服里塞的全是蔬菜水果之类,为逃过民航超重限量更是想尽花招。
  最喜欢过节日
  上世纪70年代拉萨几乎还没有游客,平时街上也根本看不到几个人影,只有到了星期天圣城拉萨才像个城镇的样子,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走上街头,就像内地人赶集一样,有事没事都要出来逛逛,也算放飞一下孤寂的心情。女人小孩这时都要穿上新衣服,逢年过节就更不用说了,大家三五成群,喜气洋洋地和藏族民众一起到罗布林卡、龙王潭、劳动人民文化宫游玩,只有这个时候拉萨才到处充满了欢声与笑语。
  我刚到拉萨不久,发现藏族人最喜欢过节日,那时西藏的寺庙基本处于冷清的状况,好多传统节日也都没有恢复,所以只有“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是老百姓最快乐的时候,而且都是连续过上两三天。这期间几乎所有拉萨人都要聚集到罗布林卡游玩,过林卡(那时的拉萨人可比现在少多了)。第一次看到藏族人过林卡给我感触很深,方知他们是一个热爱生活又会生活的民族。他们一家家带上青稞酒、酥油茶和各种美味食品,在树荫下搭起帐篷,铺上卡垫,然后狂吃、狂喝、狂玩。在西藏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舞,这是藏族人的生活习性。就这样玩上一天还不尽兴,回家的路上带着醉意的人们又相互搀扶着一边喝酒,一边歌舞,那种场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时在拉萨的汉人也受这种环境和氛围的影响,逢节日一家人或朋友一起到罗布林卡聚会玩乐,毕竟那时拉萨文化生活太贫乏了。   现在,拉萨的人越来越多,到西藏旅游似乎成了内地人的一种时尚,我想这也许是西藏过去太清净了,甚至过去不少人对西藏知之甚少,所以都想來亲历一下这片雪域净土。尤其更不想错过一睹布达拉宫举世闻名的宏伟与辉煌。细想起来我们这些早年到西藏的人是如此奢侈,上布达拉宫就像上八廓街一样,所有的殿堂可以自由进出。那时虽有一些朝佛的老人,但大多数人还只是漫无目的地随便看看,因为那时人们还没有文化的概念,更不要说对宗教的认识,只觉得很美!很辉煌!很壮观!像我这样还能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的只是少数。那时,我可以带着画箱到布达拉宫去画画,去拍照,不受限制。现在回想起来那简直是做梦一样。尽管那个时候我还很幼稚,但布达拉宫里无比精美的雕塑与壁画,以及神秘的宗教文化让我从此对藏文化开始崇敬与着迷!
  那时的拉萨尽管很落后,但毕竟在落后贫穷的青藏高原前进了一大步,在藏族百姓的心目中已是人间天堂。我们至今还记得,当年的一曲《逛新城》风靡全国,正是这首歌唱出了那时人们对拉萨新气象、新面貌、新生活的感受,也唱出了广大藏族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对新中国、新西藏的颂扬!从精神与文化层面讲,那个时代的确是值得怀念的美好时代。
  看看拉萨新面貌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藏各种宗教活动以及传统节日逐渐恢复。这时西藏各地的农牧群众纷纷来到拉萨朝佛转经,尤其每年冬季大昭寺前和拉萨周围到处都是来自草原牧区朝佛人的帐蓬,拉萨人形象地称其为吉卜赛部落。其实,当时西藏农牧群众来拉萨不仅完全为了朝佛转经,更多的还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时的拉萨开始发生着变化,除了朝佛逛新城的藏人,内地生意人,外国游人也慢慢地多了起来。圣城拉萨开始打破了往日的寂静,渐渐热闹起来,城市建设也开始兴起,逐渐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拉萨飞速发展的年代,中央支援西藏,全国援助西藏 ,拉萨完全沉浸于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之中。 如今的拉萨完全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有的古城不知扩大了多少倍,街道纵横交错,酒店宾馆摩肩接踵,名优餐饮鳞次栉比,到处一派繁荣的景象,拉萨完全蜕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如今的拉萨除了高寒缺氧,其它方面似乎和内地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拉萨的气候也随着人口的增多发生着很大变化,夏天雨水充沛,空气变得舒畅多了。
  40年时过境迁,我已从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俨然成为了年过60的花甲老人,亲历拉萨由一个小城镇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一瞬间。然而回忆过去,一桩桩一件件昨天的往事却依旧历历在目,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越遥远越清晰。如今唯一令人欣慰、能够成为过往见证的便是我旧时的画作,那些还散发着浓浓油彩味的写生画永久保留着早年的记忆:昔日尘土飞扬的小路如今变成了宽阔繁华的街道;昔日的农家田园耸立起星级大酒店;昔日金色的林卡架起了过街天桥;昔日拉萨河的牛皮船渡口如今成了宏伟的拦河大坝和跨河大桥……
  期待着拉萨在不断蜕变的同时,依然可以存留下那些值得回味的原汁原味。
其他文献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抓阄玩儿。这样的喜好,很多年了。  那时,我上初三。  一天,大家正上晚自习,班主任突然走进来说,下下个星期选两名同学去县里参加数学竞赛。  我心里开始五味杂陈起来。我曾是班里的尖子生,尤其数学,每次竞赛,选一个也是我。我也不负众望,每次都能拿回好的名次。  最后一次去县里参加数学比赛,竟得了第一名。我高兴得跳呀蹦呀,仿佛一只欢快的小鸟,不,是凤凰。班主任是一棵梧桐树,我绕在她身
在永修县江上乡葡萄庄园,我们见到了江西省家庭农场联合会会长吕泽新,他个头不高,目光炯炯有神,谈吐中透露着儒雅。“永修地处庐山西海风景区,秀美的风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这也为我成立西江家庭农场,发展产业,带领乡亲发家致富创造了条件。”吕泽新侃侃而谈。  补短板 在专业领域充电  2011年5月,吕泽新和自己的两个好友,自筹资金百万,租地100亩种植葡萄,创建永修县西海农业生态园江上葡萄生产基地。基
在我眼中,汤养宗不是行走在荒原上的现代或后现代诗人,他是一个往返于城市与乡村、步履匆匆、表情狡黠又严肃的东方觉者、智者和思者。他步履匆匆,并不是急着去乡村或城里,布道或作会场发言,那是他在生活与诗歌间奔走的速度,他每天都在奔波,在城里或乡村,隔几天就写几行或几首诗,他很匆忙,在诗歌中,他试图说出人间的秘密。或许因为人间的秘密太多,也或许因为时不我待、年岁渐增,他总是很匆忙,总是无比认真和较真地做着
占人口多数的底层群众艰难的生存状况,却不得不让我们警醒。他们依然贫穷,要达到国富民强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刚出版的《广东消费蓝皮书》分析了新一代农民工和老一代的消费模式的区别。其中称,老一代农民工收入主要在农村里消费;他们常光顾小士多和走鬼档;为孩子教育支出占大头。而新生代,收入七成留给自己用;流行上网聊天看片;绝大多数拥有手机。从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方式的差异来分析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
绿豆不但是食品,也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治疗食物中毒等。  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绿豆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比鸡肉还多,钙质是鸡肉的7倍,铁质是鸡肉的4.5倍,磷也比鸡肉多,这些对促进和维持机体的生命发育及各种生理机能都有—定的作用。有关实验还表明,绿豆可能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但寒凉体质者、老人、儿童、
他,满带温润谦和的笑意,饱含着认真执着的情怀,情系着万千农民的心声,在服务“三农”的大地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积淀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他就是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副主任、长春市农广校副校长——刘忠泽。  多年来,他始终秉承“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的做人准则,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积极进取,努力付出,完美地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  军人特质的他  军人
【摘 要】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建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性工程。鉴于现有文献对上市公司诚信研究在理论和量化方面仍存在问题,文章以法学诚信原则为理论基础,在社会契约论框架下统筹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综合考虑上市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构建上市公司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和诚信指数。继而以2013年至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诚信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和
“八大山人”朱耷是位苦僧。明末清初,年方十九的他遭遇国破、父亡、妻故之恸。为存续自己,他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隐姓埋名削发为僧,改名“雪个”。   遁迹空门后,八大山人潜心习画,笔墨少许,自然写意。他的《花果鸟虫册》所绘对象“少”,用笔“廉”:一鱼一鸟,一树一果,或一画只一朵花瓣,或七八笔勾勒一只鹰隼,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便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的画构图空灵,笔力苍劲,疏密有
在我小时候,祖父的身子骨还很硬朗,他常常坐在炕沿边,嘴里衔着一枝长长的旱烟杆,静静地聆听挂在炕墙上小广播里传出的声音。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小广播是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小广播的结构很简单,有趣的是连接小广播的只有两根铁丝,一根接在屋外石杆的铁丝上,一根埋在屋里的地下。广播不大,中间能发声音的铁芯就像现在一元硬币那么大,铁芯的周围是用黑色的硬壳纸做的略显凹形的话筒,用薄木板钉做的一个正方形匣子,
无锡蠡园长廊有影雕的西施故事和历代文人碑刻64方,梅花掩映,古意盎然。  霏霏春雨中游无锡梅园。  作为中国四大梅园之一,这里异于别处的是民国建筑的错落和近山远水的装点。1912年,著名民族工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本着“为天下布芳馨”的宏愿,在太湖之滨的浒山购地筑园,倚山植梅,取名“梅园”,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座以花卉名称命名的专类园。初建园时,植梅数千,多为果梅;建国后不断繁殖花梅,2012年梅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