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是普校还是盲校,每个班都存在学困生、中等生及优秀生,而盲校的部分孩子因为视力的缺失或小时候教育的缺失而表现得更明显,甚至有的学生给人智力低下的感觉。如何对盲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多元化教学是盲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 盲校;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8-0081-02
[作者简介]吴静(198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盲人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盲校和普校一样,尽管学生不多,但是也存在差异,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都有高低之分。本人自2003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任教盲校的小学和中学数学,对盲校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为:一些数学学困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智力发育确实存在迟缓现象;一些数学学困生则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缺乏早期教育导致学生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交流。心理学家指出: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还要重要!”由此可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多么重要。
一、盲校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数学学困生就智力因素而言,笔者觉得更准确地说是学生的心理作用在制约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发挥。例如有一个从河南当地的盲校转学过来的学生,她报名测试二年级的内容只考了五十几分。后来笔者询问了她的妈妈,了解到她在河南上学时语文勉强还行,数学却从来都没有及格过,所以她的妈妈对她的数学成绩不抱希望。笔者教了她以后,发现这个孩子性格内向,但很上进;胆子虽小,但愿意和老师进行沟通。记得她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我从上学起,数学就没有超过六十分,我是不是天生就学不好数学?”听了这句话,笔者发现这个学生完全是被一开始的不及格彻底打击到信心全无,碰到数学问题就想躲。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她和数学之间就只能是相互疏远。
其实我们在与很多数学学困生交流时都会听到诸如“我就是比别人笨,数学怎么也学不会”之类的话,他们的话中或多或少都会对数学流露出一定的自卑与畏惧心理。而从客观的角度看,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必要的基础知识为前提,而学困生大多学习自觉性和智力水平欠佳,加上盲生缺乏家长正确的指导和帮助,知识断链较多,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弥补。所以,随着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他们就会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久而久之,先是厌恶数学,最后选择放弃数学。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几点策略
(一)降低要求,多方沟通,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决不要急忙打不及格的分数。要记住:成绩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依靠这股力量。要关心,使儿童的这股内在力量永不衰竭。倘若没有这股力量,任何教育绝招也是无济于事的。”有的盲生确实存在智力落后的情况,如果把这样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同对待,那么势必会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这时就需要教师放慢脚步,降低学习要求,多多进行家校联系,多方合作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其由学困生转化为“前进生”。
例如,去年班上有个来自福利院的孩子连最简单的数字盲文的点位也记不住,好不容易记住1-5的点位了,一个寒假过来又忘记了。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只能停下来,让他通过反复不断的书写,每天都写一行,强化他的记忆,先让其掌握最最基本的盲文。在第二个学期,笔者事先和他约定:这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会书写数字盲文,学会5以内的加减法。每当他把书写整齐规范的作业交给我时,笔者都大大地表扬、鼓励他。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终于能准确书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较为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了。放暑假前,笔者又写信给福利院的阿姨,希望她们在照顾好这个孩子生活的同时督促其好好复习功课。新学期开学小家伙一见到笔者就笑嘻嘻地告诉笔者:“老师,我作业全写完了!”看得出来他现在已经想学了,要学了。
(二)抓住学习力的关键期,帮助学困生重树学习自信心
研究表明:7-14岁阶段的儿童学习力处于感觉学习、记忆学习、运动学习的敏感期。小学四年级是思维发展的第四个飞跃期。四年级以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四年级以后,以抽象逻辑成分为主要形式。教师如果能抓住盲生学习力的关键期,有助于帮助学困生重树学习的信心。前面提到的转学生插班到三年级后,笔者先从计算入手,通过计算正确率的提高帮其树立了自信心。现在她的性格也活泼了许多,遇到问题也会主动询问老师和同学,成绩提高了不少。
再比如,盲校从二年级开始进行教学的珠算——盲校用珠算替代普校的竖式教学。大家都知道在珠算的学习中,加强训练必不可少,比如加法可以用“打百子”进行练习,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对学生珠算的水平进行测试。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学习时说珠算太难了能不能不学了,笔者就把他叫到面前每天看着他进行练习,渐渐地,他算盘打得越来越好,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学期末的测试时他的打百子竟只用了一分二十秒,要知道他可是一位先天全盲的学生。通过珠算的学习,这个原先不怎么起眼的学生立刻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大家都以1分20秒为目标,发誓要超过这个成绩,班级里掀起新一轮的学习高潮。
(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非智力型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科学、严谨、抽象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盲生视力的缺失,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数学学习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性的实验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可以选取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明白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再比较下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得出性质。盲校非智力型学困生多半弱视比较喜欢动手做,教师如果在数学课堂上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听课的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让非智力型学困生在课堂上有“事”做,让其觉得数学其实很好玩,增强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借助小组的学习,从多方面影响和帮助学困生
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作为科任老师,笔者在班级设立了学习小组,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或作用于学困生。他们在课余开展“优差结对”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方式去共同学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笔者现在任教的八年级孩子已能自觉地在期中、期末之前自发地组织复习,然后找到问题向笔者集中汇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综上所述,盲校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除了这些方法,加强日常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教师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关心,善于尝试,善于总结,就能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数学成绩,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周文海,谷力.基于脑科学锻造全人学习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盲校;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8-0081-02
[作者简介]吴静(198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盲人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盲校和普校一样,尽管学生不多,但是也存在差异,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都有高低之分。本人自2003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任教盲校的小学和中学数学,对盲校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为:一些数学学困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智力发育确实存在迟缓现象;一些数学学困生则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缺乏早期教育导致学生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交流。心理学家指出: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还要重要!”由此可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多么重要。
一、盲校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数学学困生就智力因素而言,笔者觉得更准确地说是学生的心理作用在制约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发挥。例如有一个从河南当地的盲校转学过来的学生,她报名测试二年级的内容只考了五十几分。后来笔者询问了她的妈妈,了解到她在河南上学时语文勉强还行,数学却从来都没有及格过,所以她的妈妈对她的数学成绩不抱希望。笔者教了她以后,发现这个孩子性格内向,但很上进;胆子虽小,但愿意和老师进行沟通。记得她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我从上学起,数学就没有超过六十分,我是不是天生就学不好数学?”听了这句话,笔者发现这个学生完全是被一开始的不及格彻底打击到信心全无,碰到数学问题就想躲。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她和数学之间就只能是相互疏远。
其实我们在与很多数学学困生交流时都会听到诸如“我就是比别人笨,数学怎么也学不会”之类的话,他们的话中或多或少都会对数学流露出一定的自卑与畏惧心理。而从客观的角度看,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必要的基础知识为前提,而学困生大多学习自觉性和智力水平欠佳,加上盲生缺乏家长正确的指导和帮助,知识断链较多,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弥补。所以,随着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他们就会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久而久之,先是厌恶数学,最后选择放弃数学。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几点策略
(一)降低要求,多方沟通,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决不要急忙打不及格的分数。要记住:成绩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依靠这股力量。要关心,使儿童的这股内在力量永不衰竭。倘若没有这股力量,任何教育绝招也是无济于事的。”有的盲生确实存在智力落后的情况,如果把这样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同对待,那么势必会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这时就需要教师放慢脚步,降低学习要求,多多进行家校联系,多方合作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其由学困生转化为“前进生”。
例如,去年班上有个来自福利院的孩子连最简单的数字盲文的点位也记不住,好不容易记住1-5的点位了,一个寒假过来又忘记了。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只能停下来,让他通过反复不断的书写,每天都写一行,强化他的记忆,先让其掌握最最基本的盲文。在第二个学期,笔者事先和他约定:这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会书写数字盲文,学会5以内的加减法。每当他把书写整齐规范的作业交给我时,笔者都大大地表扬、鼓励他。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终于能准确书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较为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了。放暑假前,笔者又写信给福利院的阿姨,希望她们在照顾好这个孩子生活的同时督促其好好复习功课。新学期开学小家伙一见到笔者就笑嘻嘻地告诉笔者:“老师,我作业全写完了!”看得出来他现在已经想学了,要学了。
(二)抓住学习力的关键期,帮助学困生重树学习自信心
研究表明:7-14岁阶段的儿童学习力处于感觉学习、记忆学习、运动学习的敏感期。小学四年级是思维发展的第四个飞跃期。四年级以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四年级以后,以抽象逻辑成分为主要形式。教师如果能抓住盲生学习力的关键期,有助于帮助学困生重树学习的信心。前面提到的转学生插班到三年级后,笔者先从计算入手,通过计算正确率的提高帮其树立了自信心。现在她的性格也活泼了许多,遇到问题也会主动询问老师和同学,成绩提高了不少。
再比如,盲校从二年级开始进行教学的珠算——盲校用珠算替代普校的竖式教学。大家都知道在珠算的学习中,加强训练必不可少,比如加法可以用“打百子”进行练习,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对学生珠算的水平进行测试。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学习时说珠算太难了能不能不学了,笔者就把他叫到面前每天看着他进行练习,渐渐地,他算盘打得越来越好,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学期末的测试时他的打百子竟只用了一分二十秒,要知道他可是一位先天全盲的学生。通过珠算的学习,这个原先不怎么起眼的学生立刻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大家都以1分20秒为目标,发誓要超过这个成绩,班级里掀起新一轮的学习高潮。
(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非智力型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科学、严谨、抽象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盲生视力的缺失,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数学学习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性的实验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可以选取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明白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再比较下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得出性质。盲校非智力型学困生多半弱视比较喜欢动手做,教师如果在数学课堂上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听课的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让非智力型学困生在课堂上有“事”做,让其觉得数学其实很好玩,增强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借助小组的学习,从多方面影响和帮助学困生
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作为科任老师,笔者在班级设立了学习小组,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或作用于学困生。他们在课余开展“优差结对”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方式去共同学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笔者现在任教的八年级孩子已能自觉地在期中、期末之前自发地组织复习,然后找到问题向笔者集中汇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综上所述,盲校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除了这些方法,加强日常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教师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关心,善于尝试,善于总结,就能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数学成绩,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周文海,谷力.基于脑科学锻造全人学习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