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华县城琴江河畔,有一所美丽的校园,名叫水寨中学,创建于1914年,1959年高考成绩居广东省第五名,被当时的《汕头日报》赞誉为“山沟里的一面红旗”。近百年沧桑,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水寨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中全面扩招给水寨中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校面临校园面积狭小、师资紧、校舍紧、教育教学设施亟需更新换代等问题。在五华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校励精图治,开拓奋进,2000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2002年开始了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征程,迈进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3.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6万平方米,现有76个教学班,学生4062人,教职工312人。高考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2007年高考,三A线人数达1225人,比上年增374人;重点本科366人,比上年增108人。
每一位校友都对母校充满了深情
五华县是山区贫困县,财政非常困难,2007年县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亿元。然而,学校要发展,就要改善办学条件。没钱怎么办?除了勤俭办学,节约出资金用来投入学校建设,该校还主动出击,千方百计发动校友捐助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发展资金。
2004年,该校借建校90周年庆典之际,诚邀海内外校友、乡贤参加,共有近千名校友乡贤赴约,他们漫步故园母校,感慨万端,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建设,共筹措资金220万元,建起了1幢90周年纪念大楼,增加教室达33个。2005年,县主要领导赴香港参加五华同乡会联谊活动,会长周树菁得知母校学生宿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欣然牵头发动捐资100万元,建成了1幢德贞教学楼,解决了学校500多名女生住宿难的问题。从申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以来,学校多方筹资达2000多万元,建成了群贤楼、雄鹰楼、体育馆、尚贤堂、综合楼、实验楼、新学生食堂等等,大大改善了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场所。
去年以来,学校又多方筹资260多万元,加大了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投入。优化了1000兆主干校园网系统,购买了2台网络交换机,全体教师每人配备1台笔记本电脑,高一、高二级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简易平台,并建立了集音、像、数据等为一体的实时传输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所有教室均安装配置了有线广播(英语听力)系统和考试监控系统,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的状况得到了重要改善,较好满足了新课标教学的需要。还合理利用资金购买新书,同时发动毕业校友捐助图书,增加图书藏量,使学校图书藏量达到了17.24万册。
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
如果说优美的校园场所、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只是躯壳,那么名师队伍和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激励机制则是人们真正敬慕的内核。
199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宋淮南老师的故事是水寨中学实施“名师工程”的典型例子。他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2年后,被县教育局调进水寨中学。他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007年获得了梅州市邹锡昌高考优秀指导教师奖。他担任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教学班(物理类)共54名学生,均考上第二批本科以上,有39人考上第一批本科,600分以上有8人。面对成绩,宋淮南不无感慨地说:“教书育人,用爱心和责任哺育学子成长成才是我的天职。”“如果说自己有所成长和进步,这完全得益于学校实施‘青蓝工程’营造的良好科研氛围,得益于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器重和厚爱!”
水寨中学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充分发挥高级教师的帮带作用,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青蓝工程”。要求每一位高级教师带1-2名青年教师,做他们师德的垂范者、学术的引路人、教研的铺路石。学校大胆采取“压担子”的办法,每年举行一次全县性的开放周活动,要求每一位听课的教师都要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分出等次,并写出改进建议,以此既锻炼教师,又为教师提供展现能力的平台。近三年来该校先后有80多位教师升上高三任教,让他们挑大梁,在实战中自我培训,实现教学上的飞跃,有的甚至成了备课组的掌门人,宋淮南、周伟军等教师都是实施“青蓝工程”中涌现的成功典型。
此外,该校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关心教师,点燃教师心中的爱心和责任,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一是创设现代化教学的优良环境,用现代信息技术磨砺教师的能力,积蓄学科的优势。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人人会制作课件,人人会操作设备上课,人人会使用网络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二是重视学习和交流,取他山之石,攻“五华名师”之玉。邀请高校教育专家及市特级教师到校开办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讲座,重视加强与周边兄弟学校的学习交流,每年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会,使教师们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找到新的思路和工作座标。三是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断充电。鼓励继续教育学习,争取获得研究生学历,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和高校举办的研修班、研讨会、交流会等人才培训。四是不断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建立了《水寨中学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按每年20%的增幅,加大对学校教研和培训资金的投入,科研、论文数量、质量作为评价教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位学子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幼苗
教书育人,立品为先。该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突出自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班主任激励措施,建立和健全“一个核心,三支队伍,六条途径”的德育机制,形成了德育教育全方位网络。“一个核心”就是以学校党总支和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三支队伍”即是以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主组成的德育队伍,以科组长和教学骨干为主组成的教研队伍,以学生干部为主组成的团委会和学生会的自管队伍;“六条途径”就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以一系列制度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筑起了大堤。同时,该校注重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互相配合,摸清学生知识基础,针对学生的操行表现、知识水平、智力因素和个性特征,从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双基”和“能力”情况进行归类,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引导,制订推进的措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该校把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规划。各学科共组织了145个课外兴趣小组,有2910名学生参加活动。占比例最大的是数、理、化兴趣小组。每个班各有一个。数学兴趣小组以“奥赛”辅导学习活动为主。理、化兴趣小组则以自定课题、开展实验活动为主。难能可贵的是,该校还是目前梅州市唯一拥有外教的重点中学。在华侨张赐乐先生的联系支持资助下,美国杜鲁门大学自2004年以来派送了五批共12名大学生到水寨中学上英语口语课。他们给高中各年级上英语口语课,在“英语角”和同学们自由互动,在帮助山区学生突破英语口语能力瓶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该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开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潜能,开发了学生智力,有力地促进了“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持续发展”教学理念的实现。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捷报频传。
该校注重发挥传统优势,培养特色人才。该校既是广东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又是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尤其是在田径项目上,多年来,根据学校自身地处山区,学生吃苦耐劳、体魄强健、喜欢田径运动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了田径特色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学生田径运动会。这一特色教育的开展,切实提高了师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也丰富了学生在田径运动方面的审美阅历。2002年以来,学校向国家、省专业队输送了叶正球、张丽婷等6名运动员,向市体育运动学校输送了8名运动员,向体育高等院校输送了37名优秀学生。
(本栏图片由五华县教育局、五华县水寨中学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王蕾龙建刚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中全面扩招给水寨中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校面临校园面积狭小、师资紧、校舍紧、教育教学设施亟需更新换代等问题。在五华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校励精图治,开拓奋进,2000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2002年开始了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征程,迈进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3.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6万平方米,现有76个教学班,学生4062人,教职工312人。高考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2007年高考,三A线人数达1225人,比上年增374人;重点本科366人,比上年增108人。
每一位校友都对母校充满了深情
五华县是山区贫困县,财政非常困难,2007年县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亿元。然而,学校要发展,就要改善办学条件。没钱怎么办?除了勤俭办学,节约出资金用来投入学校建设,该校还主动出击,千方百计发动校友捐助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发展资金。
2004年,该校借建校90周年庆典之际,诚邀海内外校友、乡贤参加,共有近千名校友乡贤赴约,他们漫步故园母校,感慨万端,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建设,共筹措资金220万元,建起了1幢90周年纪念大楼,增加教室达33个。2005年,县主要领导赴香港参加五华同乡会联谊活动,会长周树菁得知母校学生宿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欣然牵头发动捐资100万元,建成了1幢德贞教学楼,解决了学校500多名女生住宿难的问题。从申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以来,学校多方筹资达2000多万元,建成了群贤楼、雄鹰楼、体育馆、尚贤堂、综合楼、实验楼、新学生食堂等等,大大改善了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场所。
去年以来,学校又多方筹资260多万元,加大了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投入。优化了1000兆主干校园网系统,购买了2台网络交换机,全体教师每人配备1台笔记本电脑,高一、高二级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简易平台,并建立了集音、像、数据等为一体的实时传输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所有教室均安装配置了有线广播(英语听力)系统和考试监控系统,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的状况得到了重要改善,较好满足了新课标教学的需要。还合理利用资金购买新书,同时发动毕业校友捐助图书,增加图书藏量,使学校图书藏量达到了17.24万册。
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
如果说优美的校园场所、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只是躯壳,那么名师队伍和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激励机制则是人们真正敬慕的内核。
199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宋淮南老师的故事是水寨中学实施“名师工程”的典型例子。他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2年后,被县教育局调进水寨中学。他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007年获得了梅州市邹锡昌高考优秀指导教师奖。他担任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教学班(物理类)共54名学生,均考上第二批本科以上,有39人考上第一批本科,600分以上有8人。面对成绩,宋淮南不无感慨地说:“教书育人,用爱心和责任哺育学子成长成才是我的天职。”“如果说自己有所成长和进步,这完全得益于学校实施‘青蓝工程’营造的良好科研氛围,得益于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器重和厚爱!”
水寨中学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充分发挥高级教师的帮带作用,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青蓝工程”。要求每一位高级教师带1-2名青年教师,做他们师德的垂范者、学术的引路人、教研的铺路石。学校大胆采取“压担子”的办法,每年举行一次全县性的开放周活动,要求每一位听课的教师都要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分出等次,并写出改进建议,以此既锻炼教师,又为教师提供展现能力的平台。近三年来该校先后有80多位教师升上高三任教,让他们挑大梁,在实战中自我培训,实现教学上的飞跃,有的甚至成了备课组的掌门人,宋淮南、周伟军等教师都是实施“青蓝工程”中涌现的成功典型。
此外,该校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关心教师,点燃教师心中的爱心和责任,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一是创设现代化教学的优良环境,用现代信息技术磨砺教师的能力,积蓄学科的优势。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人人会制作课件,人人会操作设备上课,人人会使用网络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二是重视学习和交流,取他山之石,攻“五华名师”之玉。邀请高校教育专家及市特级教师到校开办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讲座,重视加强与周边兄弟学校的学习交流,每年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会,使教师们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找到新的思路和工作座标。三是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断充电。鼓励继续教育学习,争取获得研究生学历,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和高校举办的研修班、研讨会、交流会等人才培训。四是不断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建立了《水寨中学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按每年20%的增幅,加大对学校教研和培训资金的投入,科研、论文数量、质量作为评价教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位学子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幼苗
教书育人,立品为先。该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突出自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班主任激励措施,建立和健全“一个核心,三支队伍,六条途径”的德育机制,形成了德育教育全方位网络。“一个核心”就是以学校党总支和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三支队伍”即是以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主组成的德育队伍,以科组长和教学骨干为主组成的教研队伍,以学生干部为主组成的团委会和学生会的自管队伍;“六条途径”就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以一系列制度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筑起了大堤。同时,该校注重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互相配合,摸清学生知识基础,针对学生的操行表现、知识水平、智力因素和个性特征,从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双基”和“能力”情况进行归类,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引导,制订推进的措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该校把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规划。各学科共组织了145个课外兴趣小组,有2910名学生参加活动。占比例最大的是数、理、化兴趣小组。每个班各有一个。数学兴趣小组以“奥赛”辅导学习活动为主。理、化兴趣小组则以自定课题、开展实验活动为主。难能可贵的是,该校还是目前梅州市唯一拥有外教的重点中学。在华侨张赐乐先生的联系支持资助下,美国杜鲁门大学自2004年以来派送了五批共12名大学生到水寨中学上英语口语课。他们给高中各年级上英语口语课,在“英语角”和同学们自由互动,在帮助山区学生突破英语口语能力瓶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该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开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潜能,开发了学生智力,有力地促进了“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持续发展”教学理念的实现。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捷报频传。
该校注重发挥传统优势,培养特色人才。该校既是广东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又是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尤其是在田径项目上,多年来,根据学校自身地处山区,学生吃苦耐劳、体魄强健、喜欢田径运动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了田径特色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学生田径运动会。这一特色教育的开展,切实提高了师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也丰富了学生在田径运动方面的审美阅历。2002年以来,学校向国家、省专业队输送了叶正球、张丽婷等6名运动员,向市体育运动学校输送了8名运动员,向体育高等院校输送了37名优秀学生。
(本栏图片由五华县教育局、五华县水寨中学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王蕾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