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也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教师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教学风格和特色,不断积极创新,沟通课堂内外,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
一、利用先行组织者材料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是奥苏伯尔提出的,它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比如:在学习诗歌之前,给学生适当讲解古代诗人的共性以及他们对于人生、仕途的理解,让学生先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质,这种共性可以说贯穿了大部分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了这一点,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诗歌鉴赏会有很大帮助。
二、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流行文化、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接触的讯息也越来越多,如果教师讲课时仍然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过时”感。如果教师能在讲解课本知识时,穿插一些社会热点、学生身边事,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讲到《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给学生讲解“田田”这个词的意义,笔者就穿插了《甄嬛传》中安陵容唱的歌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既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也记住了它的出处,学生会真正将语文的学习贯穿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学习起来自然会具备主动性。
三、在学科互渗中让学生主动思考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提高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可以和历史、政治、英语等学科进行交互学习,用其他科目学习到的知识理解语文学科的难点知识,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学会自己思考和理解。比如:在学习高中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文言文向来是学生觉得难以理解的部分,特别是文言文中的一些倒装句式,常常让学生觉得摸不着头脑,于是笔者联系英语学科中的定语从句等知识点给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思考两者的相似之处,很快掌握了定语后置这一倒装句式。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尝到学科互渗的甜头,对于他们今后主动进行学科交互学习很有帮助。
四、注意文章赏析中的“留白”
语文教学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教师讲解得情绪激昂,学生却无动于衷,教师总是有太多的表现手法、结构内容要给学生讲解,殊不知,正是在这样格式化的讲解中,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跳出“课文”这个概念的束缚,课文本身应该是一篇篇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领略到课文中的文学之美,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无从谈起了。其实,高中学生对于文学之美的领悟力可能很多情况下都被教师低估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提供一些片段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体会,让他们在自己的感受中去理解课文、接近作者。这样的方法在《故都的秋》这样的美文学习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真正学会了用心去体会文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再用一些方法进行指导,学生会容易接受得多。
五、打破课堂局限,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在思考,有想法,但是由于胆小、害羞,他们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被教师点名回答时,扭扭捏捏半天还是无法组织一个相对完整的答案。为了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打破了学生必须得到教师允许,或者被点到名字才能回答问题的规则,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回答。刚开始,一个班级只有一两个学生勇于主动站起来表达观点,但是渐渐地,班级其他学生受到感染,也会主动思考,积极补充,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主动学习落到了实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导,避免学生的发言与课堂实际相脱离,或者学生过于天马行空,降低课堂效率。
一、利用先行组织者材料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是奥苏伯尔提出的,它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比如:在学习诗歌之前,给学生适当讲解古代诗人的共性以及他们对于人生、仕途的理解,让学生先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质,这种共性可以说贯穿了大部分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了这一点,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诗歌鉴赏会有很大帮助。
二、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流行文化、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接触的讯息也越来越多,如果教师讲课时仍然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过时”感。如果教师能在讲解课本知识时,穿插一些社会热点、学生身边事,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讲到《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给学生讲解“田田”这个词的意义,笔者就穿插了《甄嬛传》中安陵容唱的歌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既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也记住了它的出处,学生会真正将语文的学习贯穿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学习起来自然会具备主动性。
三、在学科互渗中让学生主动思考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提高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可以和历史、政治、英语等学科进行交互学习,用其他科目学习到的知识理解语文学科的难点知识,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学会自己思考和理解。比如:在学习高中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文言文向来是学生觉得难以理解的部分,特别是文言文中的一些倒装句式,常常让学生觉得摸不着头脑,于是笔者联系英语学科中的定语从句等知识点给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思考两者的相似之处,很快掌握了定语后置这一倒装句式。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尝到学科互渗的甜头,对于他们今后主动进行学科交互学习很有帮助。
四、注意文章赏析中的“留白”
语文教学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教师讲解得情绪激昂,学生却无动于衷,教师总是有太多的表现手法、结构内容要给学生讲解,殊不知,正是在这样格式化的讲解中,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跳出“课文”这个概念的束缚,课文本身应该是一篇篇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领略到课文中的文学之美,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无从谈起了。其实,高中学生对于文学之美的领悟力可能很多情况下都被教师低估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提供一些片段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体会,让他们在自己的感受中去理解课文、接近作者。这样的方法在《故都的秋》这样的美文学习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真正学会了用心去体会文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再用一些方法进行指导,学生会容易接受得多。
五、打破课堂局限,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在思考,有想法,但是由于胆小、害羞,他们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被教师点名回答时,扭扭捏捏半天还是无法组织一个相对完整的答案。为了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打破了学生必须得到教师允许,或者被点到名字才能回答问题的规则,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回答。刚开始,一个班级只有一两个学生勇于主动站起来表达观点,但是渐渐地,班级其他学生受到感染,也会主动思考,积极补充,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主动学习落到了实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导,避免学生的发言与课堂实际相脱离,或者学生过于天马行空,降低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