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人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老年人希望永远年轻。我们的古人向神灵祈求长寿,依靠丹药保持健康,但毫无疑问都失望了。近代医学认识到人体是由一个个器官组成的精密复合体,就好像机器的零件一样。“零部件”使用久了,难免会受到损伤,严重的甚至“报废”。机器零件可以更换,人体器官可以更换吗?从18世纪后期,科学家开始了器官移植的探索,移植技术也被称为21世纪医学的“皇冠”。以复杂的心脏移植为例,武汉协和医院2015年已完成100例以上,这在全球各大医院中都是名列前茅的。今天,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单器官移植已非常成熟,多器官移植也屡见不鲜。既然人体老化不可避免,人体的“零部件”受到了损伤时,可不可以像机器一样进行维修,甚至像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杰克一样换一副躯体,重新生活呢?
其实,人体器官更换并不一定是科幻世界的“高大上”。今天的很多人已经接触到了,如口腔科的种植牙、美容科的假体植入、烧伤科的皮肤移植、眼科的晶状体植入和角膜移植、骨科的人工关节置换等等。
更换病损器官有两种方法,自然人体器官移植和更换人工器官,或称为器官移植和人工器官植入。
人体器官移植是指将他人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替代其病损器官。中国器官移植始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移植数量逐步增加,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其中包括自体移植,指移植物取自受者自身;同系移植,指移植物取自遗传基因与受者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的供者;同种移植,指移植物取自同种但遗传基因有差异的另一个体;异种移植,指移植物取自异种动物。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那些去世后捐献出遗体者,他们虽然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留下的人体组织器官,或者给他人带来了光明(角膜移植),或者挽救了另一个垂危的生命,为后人所铭记。2009年以前,我国还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2010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公民器官捐献的试点,到2013年就逐步改变了这个情况。2014年的情况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器官捐献率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第二的器官移植国。
人工器官植入是采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用人工方法制造天然器官代用品,植入人体以代替病损器官。所采用的生物医学材料主要有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三大类。人工器官按其功能可分为支持运动的人工器官,如人工关节、人工脊柱、人工骨、人工肌腱、功能假肢等;血循环系统人工器官,如人造心脏、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血液等;呼吸系统人工器官,如人工肺、人工气管、人工喉、人工鼻等;血液透析器官,如人工肝、人工肾等;消化系统人工器官,如人工食管、人工肝管、人工肠管、人工齿等;感觉人工器官,如人工眼、人工晶体、人工角膜、人工耳蜗、人工听骨等;生育人工器官,如人工子宫、人工输卵管、人工睾丸、人工阴茎假体等;泌尿系统人工器官,如人工膀胱、人工输尿管、人工尿道等;内分泌系统,如人工胰、人工胰岛细胞等;神经刺激装置,如心脏起搏器、膈刺激器等。其他还有人工皮肤、人工硬脑膜、人工大脑导水管、人工乳房等。随着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工程产品面世,为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提供了一个可延续的途径。
器官移植和人工器官植入各有优缺点。器官移植可以替换功能复杂的内脏器官,这种优势是目前功能有限的人工器官所无法比拟,但困难同样突出。首先会遇到免疫排斥问题。器官移植主要出现的排斥类型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前者是受者对供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后者是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的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其次是供体来源有限。即使在器官移植开展最好的美国,每年有10万人以上因疾病或意外需要做器官及组织移植,但由于来源有限,只有不足2%的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我国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以上缺点限制了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但是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人工器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组织排异反应,而且来源不受限制,有些人工器官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人工晶体、电子喉、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人造假肢等。
保护好原有器官的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旦原有器官的功能丧失,结合医疗水平的高低,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更换器官。如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体后犹如新生,会让患者生活明显改观;严重的关节退行性变的患者,人工关节手术后可以即刻消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许多病人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手术后可以像正常人那样行走、爬楼、外出旅行、购物和体育锻炼等。 以往认为,60~75岁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最佳年龄。随着人工关节可以承受更多的机械磨损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症的年龄范围已经放宽,许多高龄人群也开始接受人工关节手术。
当然,高龄老年人能否手术,除了考虑是否必须以外,还需要考虑身体的整体状态。老年人身体各脏器的机能已衰退,各个器官的功能储备下降,免疫系统衰退,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多,如果手术复杂、时间较长,术中风险大为增加;术后体力恢复慢、卧床时间延长,会导致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术后严重并发症,这些都限制了老年人器官更换手术的开展。因此,术前仔细评估老年人体质情况非常重要。从目前临床应用情况来看,老年人以人工器官植入较多,人体器官移植少。这是因为人体器官移植术后多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老年人术后更容易出现肺部疾病、消化道出血、急性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尽管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希望我们能像《阿凡达》中的杰克一样换一副躯体的梦想还十分遥远。甚至有些单个器官现今也无法更换。例如,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是独一无二的,老年痴呆后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使用药物来减缓痴呆症状的加重,但大脑无法替换。即使单个器官可以更换,但我们也无法更换骨骼运动系统,无法替换我们的免疫系统,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年人或接近老年的人们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尽量延长自己本身器官和组织健康状态的时间。如果认为器官移植可以成为挥霍健康的借口,带来的必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其实,人体器官更换并不一定是科幻世界的“高大上”。今天的很多人已经接触到了,如口腔科的种植牙、美容科的假体植入、烧伤科的皮肤移植、眼科的晶状体植入和角膜移植、骨科的人工关节置换等等。
更换病损器官有两种方法,自然人体器官移植和更换人工器官,或称为器官移植和人工器官植入。
人体器官移植是指将他人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替代其病损器官。中国器官移植始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移植数量逐步增加,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其中包括自体移植,指移植物取自受者自身;同系移植,指移植物取自遗传基因与受者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的供者;同种移植,指移植物取自同种但遗传基因有差异的另一个体;异种移植,指移植物取自异种动物。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那些去世后捐献出遗体者,他们虽然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留下的人体组织器官,或者给他人带来了光明(角膜移植),或者挽救了另一个垂危的生命,为后人所铭记。2009年以前,我国还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2010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公民器官捐献的试点,到2013年就逐步改变了这个情况。2014年的情况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器官捐献率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第二的器官移植国。
人工器官植入是采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用人工方法制造天然器官代用品,植入人体以代替病损器官。所采用的生物医学材料主要有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三大类。人工器官按其功能可分为支持运动的人工器官,如人工关节、人工脊柱、人工骨、人工肌腱、功能假肢等;血循环系统人工器官,如人造心脏、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血液等;呼吸系统人工器官,如人工肺、人工气管、人工喉、人工鼻等;血液透析器官,如人工肝、人工肾等;消化系统人工器官,如人工食管、人工肝管、人工肠管、人工齿等;感觉人工器官,如人工眼、人工晶体、人工角膜、人工耳蜗、人工听骨等;生育人工器官,如人工子宫、人工输卵管、人工睾丸、人工阴茎假体等;泌尿系统人工器官,如人工膀胱、人工输尿管、人工尿道等;内分泌系统,如人工胰、人工胰岛细胞等;神经刺激装置,如心脏起搏器、膈刺激器等。其他还有人工皮肤、人工硬脑膜、人工大脑导水管、人工乳房等。随着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工程产品面世,为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提供了一个可延续的途径。
器官移植和人工器官植入各有优缺点。器官移植可以替换功能复杂的内脏器官,这种优势是目前功能有限的人工器官所无法比拟,但困难同样突出。首先会遇到免疫排斥问题。器官移植主要出现的排斥类型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前者是受者对供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后者是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的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其次是供体来源有限。即使在器官移植开展最好的美国,每年有10万人以上因疾病或意外需要做器官及组织移植,但由于来源有限,只有不足2%的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我国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以上缺点限制了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但是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人工器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组织排异反应,而且来源不受限制,有些人工器官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人工晶体、电子喉、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人造假肢等。
保护好原有器官的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旦原有器官的功能丧失,结合医疗水平的高低,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更换器官。如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体后犹如新生,会让患者生活明显改观;严重的关节退行性变的患者,人工关节手术后可以即刻消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许多病人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手术后可以像正常人那样行走、爬楼、外出旅行、购物和体育锻炼等。 以往认为,60~75岁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最佳年龄。随着人工关节可以承受更多的机械磨损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症的年龄范围已经放宽,许多高龄人群也开始接受人工关节手术。
当然,高龄老年人能否手术,除了考虑是否必须以外,还需要考虑身体的整体状态。老年人身体各脏器的机能已衰退,各个器官的功能储备下降,免疫系统衰退,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多,如果手术复杂、时间较长,术中风险大为增加;术后体力恢复慢、卧床时间延长,会导致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术后严重并发症,这些都限制了老年人器官更换手术的开展。因此,术前仔细评估老年人体质情况非常重要。从目前临床应用情况来看,老年人以人工器官植入较多,人体器官移植少。这是因为人体器官移植术后多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老年人术后更容易出现肺部疾病、消化道出血、急性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尽管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希望我们能像《阿凡达》中的杰克一样换一副躯体的梦想还十分遥远。甚至有些单个器官现今也无法更换。例如,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是独一无二的,老年痴呆后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使用药物来减缓痴呆症状的加重,但大脑无法替换。即使单个器官可以更换,但我们也无法更换骨骼运动系统,无法替换我们的免疫系统,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年人或接近老年的人们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尽量延长自己本身器官和组织健康状态的时间。如果认为器官移植可以成为挥霍健康的借口,带来的必将是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