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都》看川端康成对日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川端康成是世界文坛巨擘,其作品立足本土文化,书写现代情怀,展现出的是极具日本特色的静寂美、物哀美和虚无美,并籍此诉说了日本民族文化中最为可贵的精神内涵。本文即以《古都》为研究对象,以日本民族文化为切入点,从人情、风物和思想三个角度挖掘这部诺奖获奖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深沉的思想性和崇高的审美情怀,探寻其中流淌着的或浓烈奔放或静水深流的关于日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沉思。
  关键词:《古都》  川端康成  日本民族文化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代表人物,自幼孤苦悲情的身世阅历造就了其多愁善感的性格,也形成了其敏感多思、郁结婉转的“物哀”文学创作风格。川端康成一生写就多部经典作品,如《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纸鹤》等,畅行本土,享誉海外,更凭借前三者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世界文学最高奖项。时任评委会主席的奥斯特林先生颁奖时说,川端先生的作品体现出了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缩影,却不拘泥于此,而是以更加明确的笔触显示出其立足于日本古典文化的坚定立场,传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文学样式,其作品内涵和创作手法上始终能够扑捉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这一评价充分说明了川端康成深沉的日本民族文化情怀和忧思,以及其作品对于“日本文化传承”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川端康成的作品表现出了一种道德性与伦理性交织的文化内蕴,并成为沟通东西方精神世界的桥梁。本文即以川端康成的经典作品《古都》为研究对象,探寻其中流淌着的或浓烈奔放或静水深流的日本民族文化沉思。
   一  川端康成与《古都》
   1  川端康成生平简述。川端康成出生于1899年的大阪,祖辈家境殷实,然而在川端出生之后却连遭变故,家道中落,其父更是在川端两岁时病故,次年母亲也同样因病去世,连失至亲,这给年幼的川端康成带来极大的心理影响,也因而造就了其一生无法摆脱的低暗郁结的情感基调。然而厄运还不止于此,父母去世后,川端康成同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其七岁时祖母去世,十岁时唯一的姐姐也早亡,十六岁其最后一位至亲祖父也不幸身故,至此,仅有川端康成孑然一人,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后来川端康成曾经发表过题为《致父母的信》《参加葬礼的名人》《拾骨记》等文,提及了他的这段际遇,表达了其彼时对父母病故的深深的恐惧和对祖孙亲情的深切缅怀,以及言明了自身由此形成的“孤儿根性”的扭曲性格。
   所幸的是,亲情世界孤苦无依的川端康成将情感寄托在了读书和文学创作这一精神世界中来,川端幼年好书,遍览古今内外文学典籍,尤其喜爱俄国大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这激励了他日后从事文学之路的决心,也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川端康成较早地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中学时开始创作诗歌、短歌等作品,并开始有作品见诸报端,1921年川端创作的《招魂节一景》受到了当时的日本文学界一致好评,也开启了其一生荣光灿烂的文学创作之门,直至被授予世界文坛最高荣誉诺贝尔奖,终成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位文坛巨擘。
   2  川端康成之《古都》。川端康成被誉为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这一流派形成于20世纪初的日本,其在思想上更加倾向于西方现代派文学,而反对日本传统的现实主义,意图以变形的主观世界来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以超现实的写作手法、甚至略带变态的心理挖掘来追求隐匿在客观世界之中的虚幻美、物哀美。川端康成是这一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多部作品都体现出了浓重的“新感觉”风格,如其对死亡的描述,川端康成幼年经历了太多的死亡,因而对死亡有着比他人更加深刻的感触,也对死亡有着更为唯美虚幻的理解,在他的作品里死亡并非结束,而恰恰是新生,如在《千鹤》一文中描述太田夫人的死亡,就以菊治和文子的视角将太田夫人的这一死亡描绘成了“美的化身”。又如《雪国》中以“暮景的镜”和“白昼的镜”为角度对人物和景致的刻画,充分显现了新感觉派“虚无与悲观”的主旨。
   《古都》是川端康成晚年(1962)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为其赢得诺贝尔荣誉的三部代表作品之一。文中的“古都”即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家园:东京都。小说以一对自幼因家庭穷苦而骨肉分离的姐妹千重子和苗子为述说对象、以四季变换为线展开故事情节,千重子遭遗弃后由东京都从事丝绸生意的商人太吉郎夫妇收养,商人夫妇家境殷实,对千重子也是疼爱有加,视同己出,但千重子却因自己的身世而整日多愁善感,并不感到快乐。一日她终于遇到自己的孪生妹妹苗子,彼时苗子仍过着贫苦困顿的穷苦生活。骨肉团聚,二人也情投意合,相亲相助,然而身份地位的悬殊让苗子倍感失落和不适,坚强的苗子决意不给姐姐的生活带来困扰,于是毅然选择在一个细雪茫茫的早晨离开。小说以清淡、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同时将作者基于自身对世态寂寥的深切体验而生出的同情和哀叹全部给予到两姐妹身上,并以一个令人叹惋的“分离”结局表现出来的一种寂静凄凉的意境,揭示了彼时刚刚经历二战投降、百废待兴境遇之下的日本普通民众的精神状态,也若隐若现地反映出了作者虚无、悲观、厌世的阴郁但却坦然的心境。
   在这部作品中,川端康成立足时代以叹惋的笔触集中描述了日本这一东方民族的传统物哀美、风雅美和幽玄美。除细腻的感情描写之外,《古都》更将目光投到了对日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对其行将消逝的沉思和怀念上来。在这部作品中,不仅有对东京都人情风物的大量白描式记述,如对东京都节日庆典的翔实介绍、平安神宫的时代祭、鞍马寺的“大字”篝火,以及平安神宫的樱花、北山的原衫等,更通过太吉郎这个化身为日本传统文化守护者的商人之口集中表述了作者对日渐缺失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日益被现代文明蚕食的担忧。
   二  《古都》中的人情——日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主体
   《古都》中的人物情节设定即是千重子与养父母太吉郎夫妇、千重子与苗子姐妹之间的情感为主,小说情节也主要围绕这些人展开,而这几人在川端康成的笔下也承担起了“民族精神载体”的使命,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生活在东京都内的普通却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形象之间所体现的出来的深沉的情感,才成就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才维系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小人物的情怀是民族文化和精神构成的基石和载体。    1  千重子和太吉郎夫妇的亲情。尽管只是养女,但太吉郎夫妇无疑是深爱着千重子的,父爱母爱的伟大并未因为领养关系而有所减弱,相反更为强烈、伟大和无私。而千重子对待养父母也是尽心尽力,孝顺有加,即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也丝毫未有改变。太吉郎作为一个商人,其性格古旧保守,甚至有些古怪,但对于千重子却唯有或深沉或直白的如山父爱,如为了让千重子穿上更为漂亮的和服,他宁愿躲进山林里苦思冥想;为了让千重子婚后过上好日子,他宁愿硬着头皮去求大友家的长子做上门女婿。如果说父爱深沉,那么母爱则如涓涓细流,更为细腻和贴心。母亲阿繁看到千重子为身世所困,终日苦恼,她便不惜自降人格,谎称千重子并非亲生父母遗弃,而是自己偷来的,希望以此复原千重子的心痕,维护她的自尊,阿繁并时时叮嘱千重子不要给自己任何压力,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如此细腻体贴、甘于自我牺牲的母爱让人唏嘘敬佩。而最让千重子感动的还是太吉郎夫妇爱屋及乌,同意收养妹妹苗子。太吉郎和千重子之间的情感维系恰恰是东京都传统人文精神的诉说,也正是这样体现在小人物身上的人格和情感滋养和成就了东京都传统文化中最引人眷恋、发人沉思的人文价值内涵。
   2  千重子和苗子的姐妹亲情。有人说千重子和苗子的故事就是作者和姐姐芳子的故事,这一说法虽无足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川端康成在创作和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时,必然会将自己的幼年际遇融入其中。相比于其他以爱情为主线的作品,亲情也是《古都》这部小说的主要感情线,川端康成也承认,《古都》本意是要写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可写着写着就成了孪生姐妹的亲情故事了。实则这并非作者天马行空随意而为,恰恰是其内心最迫切的精神缺失潜移默化的指引,是作者对幼年亲情缺失的憧憬和幻想。这样的亲情诉说同样是以日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和善、牺牲精神为底色,如苗子和千重子第一次相认时,尽管苗子内心激动万分,却仍然以最为善良的出发点对待这段感情,不想以自己卑微的身份影响到千重子幸福的生活,然而另一方面,苗子却拼尽全力保护千重子,不让她受一点伤,受一点委屈。而千重子同样深深的爱着妹妹,想尽一切办法让苗子来到自己身边,要她过同自己一样富足的生活,这样的亲情深刻诠释了日本民族文化中内涵的最为基本的精神元素。
   三  《古都》中的京都——日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1  京都的传统文化渊源。1457年,一位叫太田道灌的将军在日本列岛中央、关东地区南建造了江户城,1868年明治新政府将其更名为东京,并设立东京府,这即是日本三大古都之一 —— 东京都的前身由来,亦是川端康成作品《古都》的背景地,是这部作品所要极力表现和传达的日本人文风物、民族精神的发祥地和归宿,这从作品命名即可见川端康成的良苦用心。京都有着悠远的历史传承,若从794年平安迁都算起,其已有千余年历史,这座千年古都是日本民族文化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其自建城至今,经历了江户、德川、明治等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时期,并作为那些经典时代的政治中心而更加积累了独特深沉的文化印记和精神底蕴,千百年来,东京都更是经历了江户大火、关东大地震、东京大空袭等天灾人祸,因而也成为了这一民族坚强、自立、创新等精神的现实鉴证。《古都》创作的年代,日本京都正经历一场传统和现代攻守、情感和利益博弈的危机,这一定程度上威胁着这座千年古城沉淀静寂已久的精神内核,川端康成也正是面对这样的现实,怀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创作了《古都》这部作品。然而幸运的是,直至今日俯览东京都,尽管现代化进程明显,但仍然保留了最为丰富的日本传统文化遗产,城市内随处可见各种寺庙、神社,各类古建筑,各类传统人文活动和风物景致依然如旧,川端先生泉下有知,亦应感欣慰。
   2  京都的人情风物。在《古都》中,川端康成以炉火纯青的文字驾驭能力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包罗万象的东京都传统人文风情画卷,这里有一年四季的景致轮换和内含其中的各种节日,有古旧的街巷、老铺,有传统小吃、饮食,有北山衫,有鞍马寺,有平安神宫,有南禅寺,巨细靡遗,似乎要在这一部作品中将东京都的千年文化沉积全部裹挟在内不肯放手。如平安神宫即是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及的一个重要所在。平安神宫建成于1895年,是日本最为著名的历史建筑遗迹,其饱含人文精神内涵,是德川幕府末期饱受战乱之苦的京都人用以祈求平安祥和的精神乐园。又如祗园祭,是日本最为盛大的节日,也是京都最具传统风情的节日。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对祗园祭有着详细和生动的记述将这一项日本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传统文化意味最为浓烈的节日庆典活动之一的祗园祭以朝圣者的心态刻录留存。祗园祭确实算得上日本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持续时间一月之久,宵山、彩车巡游等更是如同流动的艺术殿堂将众多根植于日本民族骨子里的民族文化元素传播和发扬开去,以此唤起人民对古老民族文化的共鸣和认知。
   3  京都传统文化的护卫和传承。对旧事物的怀恋往往是建立在对新事物的抵触上的,川端康成的《古都》也是如此,全文寄托了作者对于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的炽热的爱,却也表现出其对于现代文明蚕食传统文化的忧心忡忡。正如小说中所写的一般,面对不可抑止的现代化冲击,其时东京都也正上演着一场历史与现实的博弈,“从发展趋势来看,整个京都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像高台寺一带那样,都要盖起饭店旅馆,大阪、京都之间变成了工业区,西京一带交通不便,那一带的空地保不齐今后在那建怪里怪气的房子。”作者借助商人太吉郎之口,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消逝的担忧。太吉郎这个京都老者热衷传统文化,抗拒现代文明,在绸缎生意上他不喜欢西洋花纹,固执地坚持日本织布,他喜欢格子屋,不喜欢怪里怪气的新房子。在看新房子时,面对周遭翻天覆地的景致变化,太吉郎更是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可以说,太吉郎即是作者的化身,作者将自身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对其消逝的忧虑全部通过太吉郎这个人物切实地表达出来。
   四  《古都》中的沉思——日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蕴    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源于我国先秦思想家庄子,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典范。所谓天人合一,即是人和自然的全身性融合、和合、共生共荣,以自然为自我思想和行为的空间,以自我展现自然精神,以此达到物我两忘的自然审美意向。《古都》这部作品即体现了浓厚的“天人合一”这一传统东方自然美学思想,这从其小说的章节目录设置即可见一斑,即以东京都的四季变换为线串联起小说故事情节:“春花”、“秋色”、“深秋的姐妹”、“冬天的花”,其余章节命名也同样以东京都的自然风物为题:“尼姑庵与格子门”、“和服街”、“北山衫”、“祗园节”、“松林的翠绿”,又如千重子家的老枫树、平安神宫的红色垂樱、奈良的松树等等,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东京都自然与人文的深层融合,体现了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境。
   川端康成在《古都》中所展现的对自然天人合一的感悟源于日本传统的自然观,即“泛灵论”。日本传统文化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灵性,川端康成也在其作品中有过泛灵论的直白表述,说到大自然是广阔而神秘的,山川河岳、一石一树都是神灵的化身。《古都》即取自然为材为作品增添了众多鲜活的生命,以这些自然界的神灵护佑古老的京都文化,以此给读者以启迪。
   2  佛禅的哲学沉思。佛禅思想同样是东方古老文化的精神凝集,作为古老的东方国度,日本同样有着深厚的佛禅思想底蕴,这成为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和每每谈及日本民族文化时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川端康成同样受日本佛禅文化的极大影响,实则就本质而言,佛禅类似“色即是空”等的虚无、清寂、仁忍的教义同新感觉派“虚无、悲观”的旨意不谋而合,二者有着共通共鸣之处,而川端康成苦行僧般的人生阅历更加能够使其在佛禅世界中找到精神归宿。《古都》中即体现出了作者对东方佛禅思想的文化传承与哲学沉思。比如,《古都》中的苗子常会说自己是姐姐的化身,说命运难料,一切终将幻灭,更是发出过“如果人类不曾出现在地球上,那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纯粹的哲学思辨命题,语带玄机,引人沉思,契合了佛学“世事无常、世事皆幻像”的说辞。佛教传入日本已有1400多年,经过日本本土民族文化的融汇吸纳衍化为如今的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等多个教派,凝结了鲜明而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也足当日本千余年历史、社会、人文变革进化的见证活体。川端康成虽不属佛教徒,却曾多次直言过对日本传统佛禅文化的偏好,公开表明自己的作品思想观点、艺术风格等都同佛禅有着极大关系,这也证实了川端康成借助作品传承日本佛禅思想和佛教文化的主观意向。
   3  物哀的传统美学。物哀是发祥于日本江户时代的日本传统文学创作理念,所谓“物哀”,即是一种直白的触景生情,真情流露,以景生情,或悲或喜,或怨或怒,或婉转低沉,或欢欣眷恋,这样的审美情怀即是物哀美学,这样的人即是懂得物哀的人。物哀强调的是“物”——即景物和“哀”——即情感的和合一致,以此产生出类似优雅、细腻、静寂、直白、沉静的更为和谐的美。物哀源于日本,至今已历200多年,是较为典型的日本本土文化宝库中的经典美学思想,其不仅深深感染和支配着日本文学和文化创作的风格取向,更浸润于日本民众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作为日本文坛和文化的代表人物,川端康成的作品同样深受物哀这一传统美学思想影响,并致力于传播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精华理念。《古都》显然也义不容辞地承载了这一使命,该作品风格即以四季变换的景致为线带动情节发展,情景交融,以情化景,体现出婉约的物哀之美。如千重子同真一在樱花树下畅谈的场景,千重子即发出感叹,樱花虽美,无奈花期短暂,在思及自己的身世,忧伤哀婉的思绪即刻涌上心头。又如,文末苗子离开千重子家的情节,晨雪茫茫,姐妹离别,此种笔触将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展现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 川端康成,叶渭渠译:《古都》,南海出版社,2010年版。
  [2] 王黎:《川端文学中的美的形象》,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3] 李方媛:《川端康成的〈雪国〉与日本的佛禅思想》,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 杨赫然:《论〈古都〉中日本人的自然美学观》,《文学教育》(上),2013年第3期。
  (李颖,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现行的教学常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教师的备课,过分强调备课的规范性与模式化,严重的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制约了教师的创造力。不少
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的方向,也是把教育科技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关键,是培养跨入二十一世纪人才的一个战略措施,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主要是教育竞争,教育必须开发智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归根到底,世界的竞争也就是培养人才的竞争、思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问题拷问着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市场。考虑到工程机械产品使用强度大、技术专业性强等特性,客户又有设备保养的需要,厦工国际营销事业部于
铅球项目的技术复杂多变,不易掌握并需要一定的力量素质作为基础,而双手后抛铅球所要求的技术力量动作更为突出。自下而上的顺序,动作的连贯性及出手角度、高度等,对提高双手
江苏省射阳县精制棉厂创建于1988年,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连续多年亏损,至1994年底已累计亏损124.2万元,挂帐损失近百万元。1995年初,射阳县供销社党委调整了该厂领导班子。以
学生英语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是目前许多中专学校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许多学生进中专上学,主要是为学专业,掌握一 Students’ poor En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语言,去领悟材料的深刻意义及其所蕴藏的感情色彩、价值取向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做全面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知
一、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往我们的老师视自己为教育的“救世主”,把教材奉为“圣经”,捧着不放,忽略了对学生各方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发现、寻找、挖掘身边的“兴趣点”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As we all know, interest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