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随着我国数控机床普及率的提高,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有效的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怎样加强数控技术专业改革,加大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经过探索和总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数控技术 专业 改革 探索
机械加工数控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产品多样化的根本动力,数字化制造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制造主流。随着我国数控机床普及率的大大提高,需要一大批面向第一线的掌握数控技术及数控機床的操作、编程、维修、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2003年,国家教育部、劳动部等六部委已将数控专业列为紧缺和重点发展专业之一;人设部发【2010】57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确立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需要,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针对数控技术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我区的特点,在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适应本地区实际的办学模式和途径:
一、改革与创新,是数控技术专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
1.深化改革,强化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数控人才
(1)专业规划上,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岗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用人特点,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力度;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强化项目化课程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与训练。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专业能力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大学办学模式。学生在企业这个第二课堂,通过生产实践,学生既学到技能,并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又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地转换角色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2)教学实践上,大力实施一体化教学,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实行分段实习和双证书制度。学生到校后,第一学期就开始到实训基地实习,二年级按中级工标准组织教学并考取中级工技能等级证,三年级的毕业实习工作,学生完全在工厂实际生产岗位通过顶岗实习进行,毕业前考取高级工技能等级证,同时完成毕业实习报告撰写。
学生通过一体化教学,在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的项目训练过程中,了解了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流程、岗位的技术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学习目的性明确,主动性强,学习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3)校企合作上,确立企业作为办学主要实施者的地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专业教学计划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商讨确定;二是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和考核;三是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工场的建设,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四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校企合作使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的有机延伸,学校则成为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库。
2.创新思路,深化“订单培养”模式,以就业促发展
出口畅通,进口才能宽敞。“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和改革,使校企双方在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高层次、多形式的三赢,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院校教学的职业针对性、技术的应用性以及学生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我院在调研的基础上,面向自治区经济建设主战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起,进行创新改革,推行了单独招生、冠名合作、定向委托等多种形式的“订单式”模式,以需定产,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卓有成效的步伐,有利地保证了出口的畅通,确保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增强了办学效益,促进了学校发展,
3.开拓思路,校企联合办学,加快数控紧缺人才培养
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已不适应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到底要培养什么的学生,一定让用人单位说了算。校企双向互动合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针对各企业在体制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深技术工人少,新增先进设备多的实际情况,学院主动与企业联合,开展脱产、业余、短期培训等多形式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联合办学,促进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改革以及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最终实现了校企之间的长期、深度合作。例如,在与宁夏共享集团公司多年合作的基础上,不仅学校在公司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企业为学生实习和学校聘用兼职教师提供便利,学校优先为合作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企业也在学校挂牌建立职工培训基地,送职工到学校或请教师到企业,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为企业进行在职员工的提高培训。由此,校企双方的合作进入长期、全面和深化阶段,保证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
二、师资与基地,是数控技术专业稳步发展的坚实后盾
1.完善实训条件,打好基础,增强专业发展后劲
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学校在硬件上,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三业对接(学院专业、基地产业、学生职业对接)、双轨并行(理论与实践课并行)的思路,大力加强新的标准化、规范化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完善实训教学条件。几年来,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生产型的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等30余台以及相关软件,建成了符合生产要求的综合实训工厂和设备装调、数控维修等多个实训室。
充分发挥校、企多年来建立的良好关系,互惠互利,大力加强与周边企业的联系,建立的稳定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充实的实训场地和设备,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效地保障,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物质基础
2.加强队伍建设,专兼结合,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人才培养,建设专业,队伍是关键。为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特别倡导构建“双师型”队伍,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数控技术的培训、学习和研讨。同时,通过安排老师到企业学习实际生产操作知识、从企业引进部分优秀技术人才进入学校、以及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做兼职教授和顾问等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三、与时俱进,是数控技术专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1.着眼未来,以前瞻的眼光,谋划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一个全局性很强的实践问题,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内涵,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办学必须要有前瞻的眼光,才能为当地经济建设超前培养和储备建设人才。从数控制造业在全国和自治区发展的趋势着眼,结合我区数控机床生产企业多、在全国知名度高、地域相对集中的特点,我院早在1997年就开始办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是宁夏高校中最早开设该专业的学校。2005年,经过调研分析,根据数控设备普及率提高后维护维修人员将出现短缺的形势,及时增设了数控维修专业,为企业解决了数控设备维护维修、售后服务等人才不足的后顾之忧。
2.居安思危,以主动的精神,培养特色人才。
为使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适销对路,学院主动出击,深入行业企业调研。通过持续收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组织教学骨干到企业调研,邀请企业领导及技术人员来校座谈等,及时了解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状况及对培养规格的要求。
由于企业最清楚什么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清楚这些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因此,主动服务,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来设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就能使开设的专业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合理,更有针对性;使教学内容等更适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使培养的目标方向和规格质量更贴近企业用人的实际。
多年来,学院数控、机电类毕业生一直受到大河数控机床公司、共享集团公司、小巨人机床公司、长城数控机床公司、吴忠仪表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欢迎,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单位的骨干。
四、总结
正是凭借在职业教育方面丰富的办学经验和特色优势,我院在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打造自身的优势品牌,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向区内外各单位输送的毕业生供不应求。2008年,数控技术专业被确立为自治区级重点专业。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相信,更多高质量的数控技术人才,将从这里飞向全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发办【2006】15号.
[2]《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设部发【2010】57号.
[3]庞红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写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
[4]邓志军等.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合作机制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10.1.
[5]徐涵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6]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职业技术教育,2010.4.
[7]王贵兰.校企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作者简介:
马锦才(1962.9-),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现任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数控技术 专业 改革 探索
机械加工数控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产品多样化的根本动力,数字化制造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制造主流。随着我国数控机床普及率的大大提高,需要一大批面向第一线的掌握数控技术及数控機床的操作、编程、维修、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2003年,国家教育部、劳动部等六部委已将数控专业列为紧缺和重点发展专业之一;人设部发【2010】57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确立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需要,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针对数控技术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我区的特点,在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适应本地区实际的办学模式和途径:
一、改革与创新,是数控技术专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
1.深化改革,强化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数控人才
(1)专业规划上,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岗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用人特点,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力度;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强化项目化课程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与训练。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专业能力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大学办学模式。学生在企业这个第二课堂,通过生产实践,学生既学到技能,并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又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地转换角色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2)教学实践上,大力实施一体化教学,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实行分段实习和双证书制度。学生到校后,第一学期就开始到实训基地实习,二年级按中级工标准组织教学并考取中级工技能等级证,三年级的毕业实习工作,学生完全在工厂实际生产岗位通过顶岗实习进行,毕业前考取高级工技能等级证,同时完成毕业实习报告撰写。
学生通过一体化教学,在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的项目训练过程中,了解了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流程、岗位的技术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学习目的性明确,主动性强,学习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3)校企合作上,确立企业作为办学主要实施者的地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专业教学计划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商讨确定;二是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和考核;三是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工场的建设,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四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校企合作使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的有机延伸,学校则成为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库。
2.创新思路,深化“订单培养”模式,以就业促发展
出口畅通,进口才能宽敞。“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和改革,使校企双方在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高层次、多形式的三赢,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院校教学的职业针对性、技术的应用性以及学生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我院在调研的基础上,面向自治区经济建设主战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起,进行创新改革,推行了单独招生、冠名合作、定向委托等多种形式的“订单式”模式,以需定产,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卓有成效的步伐,有利地保证了出口的畅通,确保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增强了办学效益,促进了学校发展,
3.开拓思路,校企联合办学,加快数控紧缺人才培养
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已不适应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到底要培养什么的学生,一定让用人单位说了算。校企双向互动合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针对各企业在体制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深技术工人少,新增先进设备多的实际情况,学院主动与企业联合,开展脱产、业余、短期培训等多形式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联合办学,促进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改革以及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最终实现了校企之间的长期、深度合作。例如,在与宁夏共享集团公司多年合作的基础上,不仅学校在公司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企业为学生实习和学校聘用兼职教师提供便利,学校优先为合作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企业也在学校挂牌建立职工培训基地,送职工到学校或请教师到企业,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为企业进行在职员工的提高培训。由此,校企双方的合作进入长期、全面和深化阶段,保证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
二、师资与基地,是数控技术专业稳步发展的坚实后盾
1.完善实训条件,打好基础,增强专业发展后劲
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学校在硬件上,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三业对接(学院专业、基地产业、学生职业对接)、双轨并行(理论与实践课并行)的思路,大力加强新的标准化、规范化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完善实训教学条件。几年来,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生产型的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等30余台以及相关软件,建成了符合生产要求的综合实训工厂和设备装调、数控维修等多个实训室。
充分发挥校、企多年来建立的良好关系,互惠互利,大力加强与周边企业的联系,建立的稳定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充实的实训场地和设备,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效地保障,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物质基础
2.加强队伍建设,专兼结合,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人才培养,建设专业,队伍是关键。为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特别倡导构建“双师型”队伍,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数控技术的培训、学习和研讨。同时,通过安排老师到企业学习实际生产操作知识、从企业引进部分优秀技术人才进入学校、以及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做兼职教授和顾问等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三、与时俱进,是数控技术专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1.着眼未来,以前瞻的眼光,谋划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一个全局性很强的实践问题,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内涵,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办学必须要有前瞻的眼光,才能为当地经济建设超前培养和储备建设人才。从数控制造业在全国和自治区发展的趋势着眼,结合我区数控机床生产企业多、在全国知名度高、地域相对集中的特点,我院早在1997年就开始办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是宁夏高校中最早开设该专业的学校。2005年,经过调研分析,根据数控设备普及率提高后维护维修人员将出现短缺的形势,及时增设了数控维修专业,为企业解决了数控设备维护维修、售后服务等人才不足的后顾之忧。
2.居安思危,以主动的精神,培养特色人才。
为使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适销对路,学院主动出击,深入行业企业调研。通过持续收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组织教学骨干到企业调研,邀请企业领导及技术人员来校座谈等,及时了解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状况及对培养规格的要求。
由于企业最清楚什么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清楚这些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因此,主动服务,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来设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就能使开设的专业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合理,更有针对性;使教学内容等更适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使培养的目标方向和规格质量更贴近企业用人的实际。
多年来,学院数控、机电类毕业生一直受到大河数控机床公司、共享集团公司、小巨人机床公司、长城数控机床公司、吴忠仪表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欢迎,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单位的骨干。
四、总结
正是凭借在职业教育方面丰富的办学经验和特色优势,我院在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打造自身的优势品牌,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向区内外各单位输送的毕业生供不应求。2008年,数控技术专业被确立为自治区级重点专业。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相信,更多高质量的数控技术人才,将从这里飞向全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发办【2006】15号.
[2]《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设部发【2010】57号.
[3]庞红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写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
[4]邓志军等.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合作机制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10.1.
[5]徐涵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6]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职业技术教育,2010.4.
[7]王贵兰.校企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作者简介:
马锦才(1962.9-),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现任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