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最近广泛报道的两件事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的深思:一则是日本政府在中日两国有争议的领土和东海油气田问题上频频出招,意欲与中国争夺东海资源及其他海洋权益;二则是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要对出口到中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价格上调100%,钢铁作为工业经济的基础性原料,其价格的波动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这两件事表明了同一个主题: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防战略必须关注的新焦点。
经济安全是国防安全的重要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古以来,国防安全就包含着经济安全的内容。在农耕文明时代,军事安全之所以从国防安全中凸显出来,是因为土地是经济安全的第一要素,只要用武力守住国门,便可以将经济安全的威胁拒之门外。如古代的国家战争多以争夺国土为目的,而又以秦王朝的长城为典型,其国防即守住国土,也即维护了自己的经济安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交往活动的增加,商贸经济的出现,一些具有威胁经济安全的因素逐渐为各国所重视。如唐朝对于河西走廊的关切,奥斯曼帝国对黑海海峡的强力控制等。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以掠夺他国原料和抢夺销售市场来保证本国的经济安全利益。19世纪中叶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正是这一表现。然而,当时的清朝廷并未认清殖民国家对中国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大量白银外流,原有的经济被冲击,这也成为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的经济因素。殖民国家在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把关系到自身经济安全的战略要地也收入自己囊中,并严加控制,如好望角、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
在现代战争中,通过破坏对方的经济安全进而迫使对方屈服逐步成为军事战略的关注焦点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和德、意等国之间为破坏对方的经济安全,围绕大西洋交通线和对方的工业生产基地进行了激烈的对抗,并对战争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军的打击下,日本的1000万吨商船到战争结束时损失殆尽,致使工业原料断绝,几乎扼杀了整个日本经济。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南联盟的工业基础设施、电力系统和运输系统的打击,有效地阻遏了南联盟的经济运转,成为南联盟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海湾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的长期封锁使伊拉克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导致伊拉克国力急剧下降,最终使伊拉克战争成为“一边倒”的战争。二战前日本大将山本五十六在考察美国后认为,如果日美开战日本必败无疑,其根据就在于日本无法破坏美国的经济安全。
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2004年底通过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有效防范和应对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是基于我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而采取的应对之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能源危机、金融风险、高科技核心技术的匮乏和经济对外高依存度的风险不断扩大,而我国经济不断持续快速发展对外能源、原料的需求仍将不断增加,所以这一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严峻。2004年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引发国内经济的震荡,这是由于当前我国已经成为能源纯进口国,国内石油产品价格伴随着国际油价波动。有消息称美国准备用军队保护马六甲海峡通道时,国人产生了“马六甲困局”的忧虑,于是泰国克拉地峡、缅甸输油管道、巴基斯坦港口都成为这一忧虑的突破口。中日在俄石油管线上的争夺,更加警示了我国经济安全不能依附于任何一个国家,只有自力更生,能源渠道多元化才能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美元大幅贬值,引发了国际金融动荡,并使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美、中日关系中新的热点,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核心利益。有资料显示,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由1981年的约18%增加到2004年的50%。多年来,对外贸易和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到50%左右。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石油的进口量将接近2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接近50%。今后20年,我国的一些重要的战略矿物资源也将处于短缺状况:短缺铁矿近30亿吨,铜矿5亿吨,铅矿1亿吨。
近些年频繁发生的国际贸易商业纠纷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温州鞋在西班牙被烧、在俄罗斯被扣,美国对华家电反倾销,欧盟对我国纺织品设限,这些对刚成为制造大国的我国经济将产生很大影响,也将会对经济发展的进程产生阻碍。改革开放后我国面对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实力上的差距,实行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然而这一策略至今未取得明显效果,相反是使国外产品大肆入侵占领甚至垄断国内市场,迫使国内同类企业纷纷倒闭或是投入其门下。乐凯是个被国人称道的民族品牌,在经过几十年后,仍然是寄于美国柯达名下,中国市场被柯达充分占领了,然而乐凯得到的仅是一些淘汰过时的技术,竞争力无从谈起。对于这种情况,近年政府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已经初步有了一定成效。如TCL集团的国际并购,迅速使其成为首屈一指的彩电巨头,研发创新实力大大增强。联想与IBM的PC部门交易,虽然美国政府以经济安全为由进行干涉,但最终还是放行。当然,这样的方式是否最为合理有效,还需时间去验证,但毕竟这是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一种科学探索。正如TCL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东生所言:“大不一定强,不大一定不强!”
此外,未来经济要素在战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它既是诱发战争的动因,也是被攻击的主要目标,对面临祖国统一大业的中国来讲,尤其要注意经济安全问题。在去年的“汉光19号”演习中,陈水扁提出了所谓的“先期反制”的战略,其图谋就是通过预先打击大陆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区、长三角区来阻止大陆对“台独”分裂势力实施军事打击。这些都对经济安全构成了一种战略性的威胁。
维护经济安全是我国国防战略的新重点
近些年的一系列关系经济安全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经济安全。1993年,是中国人难以忘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其后,每年石油进口量平均递增1000万吨左右;这一年,美军在公海上公然拦截了中国货轮“银河号”,“银河号”事件凸现了中国对海外经济利益维护的“软肋”。事实迫使中国对海外视角开始关注经济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实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得不综合采取外交、军事措施以保障经济安全。
自上世纪90年代后,为维护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和强化经济安全,在积极深化中美、中日、中欧经济交流的同时,中国加大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力度,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加入了WTO,奠定了经济安全的国际基础,在亚太地区,积极维护业已存在的由中、日、美、俄、东盟等多极均势结构,强化了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盟10+3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磋商机制、欧亚首脑会议等多边机制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经济上发挥了负责任的大国作用,也有效地维护了自身的经济安全。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中国政府确立了新的能源战略,通过强化多元化的海外石油供应,增加多元化的石油运输通道来应对能源安全。
虽然我国的经济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但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加以保护。去年,我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一支强大的海军不但是巩固海上疆土,保护海洋权益的需要,也是确保我国外贸船只安全的需要,由近年我国海军建设发展速度不难看出其意义所在。中国商品在国外频频受阻后,中国商会组织功能的日渐完善,以及政府的出面协调都使一次次商业纠纷合理解决。此外,中央还出台相应文件鼓励名牌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乃至实行并购。以上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华为与思科的庭外和解,海信索回商标权,海尔走出去战略,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的铁矿石价格让步,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从1988年中国政府公布国防白皮书以来,以军事力量维护经济安全的因素在逐步增强,除加强防空力量以强化重要城市、经济区域、交通枢纽、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等战略经济要地的安全外,美国有媒体称,中国正以“珍珠项链”式的战略应对美国的“岛屿锁链”式的战略,根据这种说法,该战略是指中国与从华南至中东沿线的海上航道相关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以维护中国海外贸易和能源供应。中国社会目前的发展目标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如《2004年中国的国防》所讲,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是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而维护经济安全已成为国防战略的战略性问题。
经济安全是国防安全的重要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古以来,国防安全就包含着经济安全的内容。在农耕文明时代,军事安全之所以从国防安全中凸显出来,是因为土地是经济安全的第一要素,只要用武力守住国门,便可以将经济安全的威胁拒之门外。如古代的国家战争多以争夺国土为目的,而又以秦王朝的长城为典型,其国防即守住国土,也即维护了自己的经济安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交往活动的增加,商贸经济的出现,一些具有威胁经济安全的因素逐渐为各国所重视。如唐朝对于河西走廊的关切,奥斯曼帝国对黑海海峡的强力控制等。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以掠夺他国原料和抢夺销售市场来保证本国的经济安全利益。19世纪中叶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正是这一表现。然而,当时的清朝廷并未认清殖民国家对中国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大量白银外流,原有的经济被冲击,这也成为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的经济因素。殖民国家在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把关系到自身经济安全的战略要地也收入自己囊中,并严加控制,如好望角、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
在现代战争中,通过破坏对方的经济安全进而迫使对方屈服逐步成为军事战略的关注焦点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和德、意等国之间为破坏对方的经济安全,围绕大西洋交通线和对方的工业生产基地进行了激烈的对抗,并对战争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军的打击下,日本的1000万吨商船到战争结束时损失殆尽,致使工业原料断绝,几乎扼杀了整个日本经济。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南联盟的工业基础设施、电力系统和运输系统的打击,有效地阻遏了南联盟的经济运转,成为南联盟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海湾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的长期封锁使伊拉克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导致伊拉克国力急剧下降,最终使伊拉克战争成为“一边倒”的战争。二战前日本大将山本五十六在考察美国后认为,如果日美开战日本必败无疑,其根据就在于日本无法破坏美国的经济安全。
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2004年底通过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有效防范和应对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是基于我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而采取的应对之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能源危机、金融风险、高科技核心技术的匮乏和经济对外高依存度的风险不断扩大,而我国经济不断持续快速发展对外能源、原料的需求仍将不断增加,所以这一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严峻。2004年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引发国内经济的震荡,这是由于当前我国已经成为能源纯进口国,国内石油产品价格伴随着国际油价波动。有消息称美国准备用军队保护马六甲海峡通道时,国人产生了“马六甲困局”的忧虑,于是泰国克拉地峡、缅甸输油管道、巴基斯坦港口都成为这一忧虑的突破口。中日在俄石油管线上的争夺,更加警示了我国经济安全不能依附于任何一个国家,只有自力更生,能源渠道多元化才能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美元大幅贬值,引发了国际金融动荡,并使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美、中日关系中新的热点,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核心利益。有资料显示,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由1981年的约18%增加到2004年的50%。多年来,对外贸易和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到50%左右。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石油的进口量将接近2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接近50%。今后20年,我国的一些重要的战略矿物资源也将处于短缺状况:短缺铁矿近30亿吨,铜矿5亿吨,铅矿1亿吨。
近些年频繁发生的国际贸易商业纠纷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温州鞋在西班牙被烧、在俄罗斯被扣,美国对华家电反倾销,欧盟对我国纺织品设限,这些对刚成为制造大国的我国经济将产生很大影响,也将会对经济发展的进程产生阻碍。改革开放后我国面对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实力上的差距,实行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然而这一策略至今未取得明显效果,相反是使国外产品大肆入侵占领甚至垄断国内市场,迫使国内同类企业纷纷倒闭或是投入其门下。乐凯是个被国人称道的民族品牌,在经过几十年后,仍然是寄于美国柯达名下,中国市场被柯达充分占领了,然而乐凯得到的仅是一些淘汰过时的技术,竞争力无从谈起。对于这种情况,近年政府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已经初步有了一定成效。如TCL集团的国际并购,迅速使其成为首屈一指的彩电巨头,研发创新实力大大增强。联想与IBM的PC部门交易,虽然美国政府以经济安全为由进行干涉,但最终还是放行。当然,这样的方式是否最为合理有效,还需时间去验证,但毕竟这是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一种科学探索。正如TCL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东生所言:“大不一定强,不大一定不强!”
此外,未来经济要素在战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它既是诱发战争的动因,也是被攻击的主要目标,对面临祖国统一大业的中国来讲,尤其要注意经济安全问题。在去年的“汉光19号”演习中,陈水扁提出了所谓的“先期反制”的战略,其图谋就是通过预先打击大陆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区、长三角区来阻止大陆对“台独”分裂势力实施军事打击。这些都对经济安全构成了一种战略性的威胁。
维护经济安全是我国国防战略的新重点
近些年的一系列关系经济安全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经济安全。1993年,是中国人难以忘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其后,每年石油进口量平均递增1000万吨左右;这一年,美军在公海上公然拦截了中国货轮“银河号”,“银河号”事件凸现了中国对海外经济利益维护的“软肋”。事实迫使中国对海外视角开始关注经济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实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得不综合采取外交、军事措施以保障经济安全。
自上世纪90年代后,为维护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和强化经济安全,在积极深化中美、中日、中欧经济交流的同时,中国加大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力度,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加入了WTO,奠定了经济安全的国际基础,在亚太地区,积极维护业已存在的由中、日、美、俄、东盟等多极均势结构,强化了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盟10+3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磋商机制、欧亚首脑会议等多边机制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经济上发挥了负责任的大国作用,也有效地维护了自身的经济安全。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中国政府确立了新的能源战略,通过强化多元化的海外石油供应,增加多元化的石油运输通道来应对能源安全。
虽然我国的经济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但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加以保护。去年,我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一支强大的海军不但是巩固海上疆土,保护海洋权益的需要,也是确保我国外贸船只安全的需要,由近年我国海军建设发展速度不难看出其意义所在。中国商品在国外频频受阻后,中国商会组织功能的日渐完善,以及政府的出面协调都使一次次商业纠纷合理解决。此外,中央还出台相应文件鼓励名牌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乃至实行并购。以上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华为与思科的庭外和解,海信索回商标权,海尔走出去战略,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的铁矿石价格让步,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从1988年中国政府公布国防白皮书以来,以军事力量维护经济安全的因素在逐步增强,除加强防空力量以强化重要城市、经济区域、交通枢纽、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等战略经济要地的安全外,美国有媒体称,中国正以“珍珠项链”式的战略应对美国的“岛屿锁链”式的战略,根据这种说法,该战略是指中国与从华南至中东沿线的海上航道相关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以维护中国海外贸易和能源供应。中国社会目前的发展目标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如《2004年中国的国防》所讲,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是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而维护经济安全已成为国防战略的战略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