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备课资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的资源。合理利用备课资料能够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科学地利用备课资料,课前、课中和课后要经过仔细的筛选和精心的设计,努力使备课资料成为教学的“源头活水”,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
【关键词】优选;巧用;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引人相应的教学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提升和拓展。教学资料利用得好,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之效。反之,则会画蛇添足,事倍功半。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备课资料,怎样合理引入,才会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呢?笔者谨以苏教版六上第一单元《示儿》为例,针对古诗备课资料的选用略作探讨。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绝笔诗,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爱国情操。全诗文约意丰,年代久远,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力求多角度多方位地选用与古诗相关的备课资料,为孩子呈现丰富的人文信息,才能引领孩子知诗意、悟诗情、入诗境,从而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一、选什么
对于《示儿》一诗,可以选择哪些备课资料呢?
(一)作者卡片。任何一首古诗,都饱含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情感和态度。陆游少年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投军报国,晚年还乡仍不忘祖国统一,他的很多诗作蕴涵着强烈的爱国精神。从诗人的出生、家庭、事迹及后世影响等诸方面选用资料,对孩子诵读古诗,品味诗人有重要意义。
(二)时代扫描。许多古诗的创作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陆游一生经历北宋末年和南宋前半期,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当时,宋朝统治岌岌可危,城池失守,奸臣当道,百姓背井离乡、民不聊生。因而,要深刻地理解《示儿》,就必须让孩子了解这段特殊的时代背景。
(三)关联作品。围绕同一个主题,既可选用该作者同类作品,也可选用其他诗人相关作品。或教师呈现,或孩子自主查找。通过拓展整合,启发孩子比较赏析,就会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和完整,形成了一個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四)人文习俗。古代诗词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了解一些传统知识,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诗词中特有的风俗习惯。如《示儿》中的“家祭”,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古已有之,形式各异。孩子了解这些,就会被陆游至死不忘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所熏染。所以,与古诗相关的传统风俗知识的拓展也是有必要的。
二、怎么用
(一)课前——巧用资料,凸显主题探究。古诗教学要注重探究。《示儿》一诗和孩子生活相距甚远,孩子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影响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因而,针对《示儿》的作者、作品和及其创作环境,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对孩子走进古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上课之前,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巧用历史背景资料,组织孩子开展“风雨南宋”、“陆游一生”、“诗词影响”主题探究活动。以此丰富孩子的认知信息,激发孩子的诵读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做些铺垫。这样,孩子才能对古诗入情入境。
(二)课中——凭借资料,彰显诗歌意境。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无不为之感动,其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教师可以凭借关联作品,通过整合、类比,引领孩子潜心体会,有助于他们对古诗意境的准确把握和涵咏品味。《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诗人陆游用凝练的笔触表达自己对祖国统一的热切盼望,如何使孩子感受这一份强烈的爱国热忱呢?教学中,可以及时引入诗人的另一篇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结合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组织孩子诵读品味。通过一“悲”一“望”,感受作者内心的惆怅和无奈,诗人的爱国情怀就会跃然纸上,映入孩子脑海,流进孩子心田。凭借关联作品资料,进行对比赏析,既发展了孩子的语言思维,又凸显了诗歌的意境。
(三)课后———因循资料,突出诵读积累。开展古诗文诵读,重视语言文字积累,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古诗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是孩子诵读积累的典范。因而,在孩子学完《示儿》一诗,领悟诗歌意境后,可以围绕“爱国”主题,开展诗歌诵读积累活动。诵读资料既可以来源于陆游的其他诗作,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等,还可以取材于其他诗人的爱国诗篇,如苏轼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因循资料,进行主题诵读,既培养了孩子的语感,又丰富了孩子的语言积累。
上述课例可见,备课资料与课堂教学的合理结合,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其教学价值显而易见。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类型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机智地选择使用备课资料。当孩子感知能力与教材存在偏差时,当孩子的思维之路遇到障碍时,当孩子的情感之线模糊不清时,当孩子的想象之火花缺少碰撞时,及时呈现备课资料,便可以架起一座桥梁,铺设一条通道,打开课内外链接阀门,帮助孩子拉近时空距离,辅助孩子扫清认知阻碍,启迪孩子放飞想象,激活孩子情感体验,为语文学习推波助澜。
合理使用备课资料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一根拐杖,帮助孩子理解和感悟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出孩子旺盛的学习欲望,加深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使其对语言文字更加敏锐,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巧妙的运用备课资料,找准教学时机,适时运用,就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不可多得课程资源,成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运用好备课资料,为教学服务,为孩子发展服务,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会更加活泼,更加开放,更加有效。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优选;巧用;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引人相应的教学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提升和拓展。教学资料利用得好,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之效。反之,则会画蛇添足,事倍功半。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备课资料,怎样合理引入,才会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呢?笔者谨以苏教版六上第一单元《示儿》为例,针对古诗备课资料的选用略作探讨。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绝笔诗,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爱国情操。全诗文约意丰,年代久远,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力求多角度多方位地选用与古诗相关的备课资料,为孩子呈现丰富的人文信息,才能引领孩子知诗意、悟诗情、入诗境,从而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一、选什么
对于《示儿》一诗,可以选择哪些备课资料呢?
(一)作者卡片。任何一首古诗,都饱含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情感和态度。陆游少年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投军报国,晚年还乡仍不忘祖国统一,他的很多诗作蕴涵着强烈的爱国精神。从诗人的出生、家庭、事迹及后世影响等诸方面选用资料,对孩子诵读古诗,品味诗人有重要意义。
(二)时代扫描。许多古诗的创作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陆游一生经历北宋末年和南宋前半期,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当时,宋朝统治岌岌可危,城池失守,奸臣当道,百姓背井离乡、民不聊生。因而,要深刻地理解《示儿》,就必须让孩子了解这段特殊的时代背景。
(三)关联作品。围绕同一个主题,既可选用该作者同类作品,也可选用其他诗人相关作品。或教师呈现,或孩子自主查找。通过拓展整合,启发孩子比较赏析,就会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和完整,形成了一個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四)人文习俗。古代诗词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了解一些传统知识,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诗词中特有的风俗习惯。如《示儿》中的“家祭”,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古已有之,形式各异。孩子了解这些,就会被陆游至死不忘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所熏染。所以,与古诗相关的传统风俗知识的拓展也是有必要的。
二、怎么用
(一)课前——巧用资料,凸显主题探究。古诗教学要注重探究。《示儿》一诗和孩子生活相距甚远,孩子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影响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因而,针对《示儿》的作者、作品和及其创作环境,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对孩子走进古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上课之前,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巧用历史背景资料,组织孩子开展“风雨南宋”、“陆游一生”、“诗词影响”主题探究活动。以此丰富孩子的认知信息,激发孩子的诵读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做些铺垫。这样,孩子才能对古诗入情入境。
(二)课中——凭借资料,彰显诗歌意境。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无不为之感动,其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教师可以凭借关联作品,通过整合、类比,引领孩子潜心体会,有助于他们对古诗意境的准确把握和涵咏品味。《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诗人陆游用凝练的笔触表达自己对祖国统一的热切盼望,如何使孩子感受这一份强烈的爱国热忱呢?教学中,可以及时引入诗人的另一篇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结合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组织孩子诵读品味。通过一“悲”一“望”,感受作者内心的惆怅和无奈,诗人的爱国情怀就会跃然纸上,映入孩子脑海,流进孩子心田。凭借关联作品资料,进行对比赏析,既发展了孩子的语言思维,又凸显了诗歌的意境。
(三)课后———因循资料,突出诵读积累。开展古诗文诵读,重视语言文字积累,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古诗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是孩子诵读积累的典范。因而,在孩子学完《示儿》一诗,领悟诗歌意境后,可以围绕“爱国”主题,开展诗歌诵读积累活动。诵读资料既可以来源于陆游的其他诗作,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等,还可以取材于其他诗人的爱国诗篇,如苏轼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因循资料,进行主题诵读,既培养了孩子的语感,又丰富了孩子的语言积累。
上述课例可见,备课资料与课堂教学的合理结合,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其教学价值显而易见。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类型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机智地选择使用备课资料。当孩子感知能力与教材存在偏差时,当孩子的思维之路遇到障碍时,当孩子的情感之线模糊不清时,当孩子的想象之火花缺少碰撞时,及时呈现备课资料,便可以架起一座桥梁,铺设一条通道,打开课内外链接阀门,帮助孩子拉近时空距离,辅助孩子扫清认知阻碍,启迪孩子放飞想象,激活孩子情感体验,为语文学习推波助澜。
合理使用备课资料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一根拐杖,帮助孩子理解和感悟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出孩子旺盛的学习欲望,加深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使其对语言文字更加敏锐,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巧妙的运用备课资料,找准教学时机,适时运用,就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不可多得课程资源,成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运用好备课资料,为教学服务,为孩子发展服务,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会更加活泼,更加开放,更加有效。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