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俭”思想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崇俭黜奢是先秦儒家在的一贯主张,儒家的俭思想贯彻了儒家的道德主张和伦理原则。孔子把节俭视为礼之本,主张“节用”治国,充分表明了其节俭消费的主张。孟子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对欲望要寡之、节之。在荀子看來,节俭消费是富民的重要手段,奢侈浪费则会民贫国亡。
  关键词:儒家;俭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51-01
  先秦儒家的俭思想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直至今天都还影响着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对其评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论俭
  1.宁俭勿奢。从“节俭”和“奢侈”的角度看,“礼”对道德主体提出了怎样的本质性要求呢?孔子认为,这个本质性要求就是“宁俭勿奢”, “奢”是指物质方面的奢侈浮华;“俭”是俭约而不过分追求程饰、不嫌于质朴。“奢”太拘泥于外在物质方面而内心存在缺失;“俭”则是突出强调内心而外在物质方面显得不足。 “奢”抓住了“礼”的文末,而丧失了本质;“俭”符合“礼”的本质,却文末不足。虽然都不合于“礼”,但二者相权,与其抓住文末而丧失本质,就不如符合本质而文末不足。
  2.奢则不孙。孔子反对奢靡淫佚的享乐主义,提倡摒除贪欲。孔子对那些不切实际的过分追求奢侈消费的人持有鄙夷之情,指出他们在德性上是很难保持操守的。孔子主张,君子应安贫乐道,主要追求精神快乐。体现了孔子对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态度:强调追求精神的快乐,而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享乐。孔子反对越礼的奢侈,提倡节俭,同时还反对吝啬。
  3.节用爱人。孔子“节用爱人”的治理思想,可谓是其“克己复礼为仁”思想的具体化。对“礼”在治理中的作用的重视,便是孔子“节用爱人”的治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孔子还把为政者依“礼”节用节欲当成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治理方式,如今中共中央大力提倡节检反对奢侈浪费,并将之规范化和制度化,这种自上而下的倡检治理主张,不正是孔子所推崇的吗?
  二、孟子论俭
  1.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性善论”。孟子还指出,人心对于道德心理的喜好是天下人所共有的特性。孟子提出了以“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为基本纲领的道德修养论。简言之,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就是“存心”,或者依孟子之意,也叫“求放心”。
  2.不以天下俭其亲。在“不以天下人所得用之物检约于其亲”的问题上,孟子还特别强调父母死去应该“厚葬久丧。首先,孟子认为厚葬是“尽于人心”——尽孝心。其次,孟子提倡应该居丧三年。父母死后不但要厚葬,还要在庐墓守丧。这里表现了孟子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极大尊重。父子关系居于五伦之首,事亲又是封建人伦关系中最根本的,整个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所以,孟子非常反对墨家的“治丧也以薄”。总的来说,孟子的这样丧葬思想,是对孔子“葬之以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俭者不夺人。孟子倡王道,推崇“不夺人”。在孟子的眼里,实行王道乃是最理想的治理模式。“王道”用孟子的另一种表达就是“仁政”。为政之道在于不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乐,而把注意力放在土地、人民、政事上。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乃是“与民同乐”的王道思想的根本要求。
  三、荀子论俭
  1.由礼而重己役物。在荀子看来,“礼”的德性价值不在于如何压制或禁止欲望,而在于用合理的方法认识和掌握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使人的天然情欲得到满足。但是,“由礼”的治气养心之术并不是要“禁欲”。从其人性论来看,荀子并不否认人的自然欲望,如果“己为物役”,越是用高贵奢侈的物质来满足无尽的欲望,身心的损害便越大;如果“重己役物”,即便检约朴素的物质生活也可以供养生命且享受乐趣。
  2.隆杀中流相结合。人类之所以需要“礼”,是因为人天生需要在群体中生活,而群体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争夺和混乱,最终导致穷困。为了突出和强调“礼”的作用,荀子用“礼”来节制和制约自己的欲望,但是,“礼”本身并不具有划一性,而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隆”,也即隆重;二是“杀”,也即检约;三是“中流”,也即中和适当。因此,君子对于大礼就必须隆重,对于小礼就必须简约,对于中理则应该适当。
  3.独侈危国与聚敛者亡。荀子指出,君主有三种邪念会成为危害国家的大灾难,第一种是“大国之主也,而好见小利”;第二种是“其于声色、台榭、园囿也,愈厌而好新”;第三种是“不好修正其所以有,啖啖常欲人之有”(《王霸》)。君主有这三种邪念存于心中,是“不隆本行、不敬旧法”的表现。只要君主满怀奢侈享乐的邪念,朝廷群臣、众庶百姓跟随而不隆礼义、好贪利,国家陷入危亡是必然的。
  4.节用裕民与节流开源。荀子认为通过节俭实现富国富民有三条途径。一是,节用裕民。荀子认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必须通过节俭藏富于民。荀子在这里提出“节用裕民”的主张,节用是指节俭国家用度而不是赋敛过重,以使人民收获后有节余,从而藏富于民。二是,裕民以政。三是,开源节流。荀子已经看到社会财富的增加主要依靠劳动生产者。荀子从民富则国富的角度,提出治理国家者必须重视开源节流。
  儒家诸子总体上都主张 “黜奢崇俭 ”和按照 “等级消费 ”,但是具体内容上还是有差距的。孔子以礼为标准,具有一定实用性,其实用性主要表现在维护等级秩序方面,较多地运用于贵族阶层,在当时礼制仍然有很大影响的社会状态下,采取以礼制为原则的节俭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现状,但普及面比较窄,对于下层的民众来说,并无太大实际意义。荀子继承了孔子以礼制为标准的节俭原则,但他将其与富国裕民相联系,提出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方法,其节俭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突破,具有进步意义。二者经济思想的实质,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建设和谐的经济社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锦增.《1980年以来国内先秦儒家消费思想研究综述》,2013(04).
  [2]吕耀怀.《“俭”的道德价值——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二》, 2003(3):109-115.
  [3]赵修义.《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1996(4):52-58.
  [4]张世友.《浅析勤俭美德及其对公民个体道德完善的当代价值》2004.
  作者简介:赵宗凤:女(1982-11),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
其他文献
我国大多数的海滩都属于泥质滩涂,也就是“潮间带”.这里生活着许多生物,包括长途迁徙的鸟类,它们中有一些种类就地停留繁殖,而其余大部分种类在此补充能量后继续往北飞.在北
摘要:作为一门已经经过验证并成功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贡献是伟大的,而从未来的角度看,这种贡献是无限的。因此界定发展与创新的对象,还是要从世界观和价值观入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马解马".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马轭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鸟类是跨大洲迁徙的非常神奇的生物,它们中的一些春季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迁徙路过中国整个东海岸之后,再到中国东北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繁殖,然后秋天再飞回去.这其中任何
摘 要:随着高校管理方式社会化,高校已是一个半社会化的环境,大学生活成了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前生心尚未成熟,对事物认识、问题分析能力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多停留在感性认识水平上或是盲区,所以频发触犯法律的安全事故。因此,法律意识教育既是避免其走上犯罪道路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本文就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简单分析。
摘要:孔子的仁学思想以道德为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德育的启示,使道德变成一种信念、一种意识、一种价值,内化于自身之中,变成自己的思想。此外,孔子的仁学思想,还是追求和谐之道,追求一个稳定、有序、爱民、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逐渐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进行道德教育和建设社会和谐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孔子仁学思想中吸取智慧,借鉴古人,努力完成我们现今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孔子;仁
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保证该地顶级物种的存在和健康繁衍.如果这些物种不能够保存下来,则证明该生态系统是不健康的,甚至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对于滨海滩涂特别是泥质滩涂来说,
期刊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传统美德.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该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纵观历代中外刑法的发展史,立法者对老年人刑事责任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处于转型变革之中,采取何种思想进行改革成为争论的焦点。国内不少学者、专家甚至当权者都成为新自由主义的积极推崇者。鉴于此,深入研究新自由主义,剖析其本质,理性对待新自由主义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新自由主義本质的基础上,探讨了新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新自由主义干扰的想法和建议,以期为科学理性对待新自由主义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当代中国;影响  中图分类
黄渤海沿岸的海参圈。近十年来,由于海参养殖的暴利,致使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泥质滩涂的高、中潮带,就连河口湿地也同样遭受严重破坏,有些区域几乎找不到泥质滩涂的自然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