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文学思想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白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他的横空出世震惊了诗坛。他的诗变化无端、天马行空,诗句长短错落,结构纵横跳跃,内容雄浑、奔放,气势豪迈一泻千里,并且具备浪漫主义色彩,因此被称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成就很高,作品也多达九百九十余首,对后世的诗词创作的影响巨大。本文基于李白的文学作品,从中来寻找李白想要表达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文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一、李白简介
  李白年少的时候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根据《上安州裴长史书》上所说:“五岁诵六甲”(唐朝小学的识字课本称之为六甲)。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游历中度过的,脚步也踏遍了大半个的中国。
  在其二十岁时其只身离开四川,开始了游历,往南游历到了洞庭湘江,往东游历到了吴、越之地,然后在安陆和应山寓居。在其游历的过程中,他广交朋友,拜会社会名流,希望能够得到引荐,一举登陆庙堂,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游历了将近十年,最终却一事无成。然后他仍不放弃,继续北上,先后到达了太原、长安等地,往东又到了齐、鲁等地,在山东任城寓居。
  李白不愿意通过应试做官,希望能够依靠着自身的才华,通过名流的举荐步入仕途,以便施展自身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事与愿违,一直没有得到别人的赏识。他给当时的朝堂名士韩荆州做过一首《与韩荆州书》自荐,但是未得到答复,反而是在天宝元年,经过道士吴筠的举荐,李白终于到长安,封翰林,从此文章名震天下。仅仅三年之后他就弃官而去继续游历。不久之后发生了安史之乱,民不聊生,开元盛世的景象不复存在,这时的李白不再是当年的执剑走天涯的少年了,他更加的感愤时艰。后来他投到了永王李璘的手下,不过很不走运,永王在与肃宗的皇位争夺中败下阵来,李白也受到了牵连,被流放夜郎。晚年在东南一带漂泊,不久病卒。
  二、李白的文学思想分析
  纵观李白的一生,可以说是成功与失败参半,成功与失败又很好的契合了当时的时代。李白年少时生活在盛唐时代,开元盛世,这时的他意气风发,是一个执剑走天涯的翩翩少年,性格爽朗豪迈,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结交了众多的知己好友,这段时间其诗既清新俊逸、又气势磅礴。如果李白仅仅是想做一个伟大的诗人的话,那他就是成功的。但是,李白注定不会放弃他年轻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救世情节,想在仕途上大展拳腳。可惜他遇到了安史之乱,遇到了黑暗的官场,使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施展,后期都生活在了压抑和痛苦之中,真让人可惜可叹。结合他的人生轨迹及追求来看,他这一生中充斥着要“济苍生”和“安社稷”的儒家思想,要追求功名和扬名立万,又兼具有着视富贵如浮云、粪土的道家思想。结合李白的诗词,咱们一起从中探寻这位伟大的诗人最真实的内心。
  李白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可以说是阅历丰富,也可以从中看到他是一个精力非常充沛之人,心中始终保存着对生活及未来炽热的感情,非常强烈,所以这种个性会造成李白在诗词创作中具有直抒胸臆的手法。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何等的气魄!在这首诗中,他将自己比喻成了大鹏,用大鹏一飞冲天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诗词间洋溢着满满的自信,并且充满着浪漫的情怀。同样,在《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用直抒胸臆的写实手法,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活了,造就了一种清新灵动之感,也抒发出了他被特赦时心中难掩的喜悦之情。在得知因为道士吴筠的举荐,唐玄宗终将自己召入长安时,他心情非常得意,做《南陵别儿童入京》一首,诗中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认为此去定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由上述这几首诗词可以看出,李白一直在追求入仕,这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思想是在汉武帝时就树立的正统思想,在唐朝时亦是如此。所以,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面对如此悠久的传统,自然而然的也会进行追求。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那里道教气氛本身就很浓厚,道教圣地紫云山离李白家很近,从小耳濡目染,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熏陶。根据史料的记载,李白少时便经常去戴天山上与道士谈论道经,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迎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练筋骨” (《感兴》八首)这首词就提及了在戴天山谈经论道的情形;“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这首诗描写的是在李白大约二十岁的时候,接受了道士给予的长生符篆;峨眉山是四川有名的仙山,李白在四川游玩时留下了非常著名的诗—《登峨眉山》,“蜀山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描写的是李白成仙后逍遥自在的情形,而最后的“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让人不禁会有羽化之感,将尘世的忧虑全部涤荡。
  三、结语
  李白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他的诗词歌赋,而是在这些美丽辞藻下面所流露出的他的真实情感。我们应该从他的诗中读出他的浪漫主义情怀,领悟他所想带我们领略的儒家以及道家的思想,那才是最美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金昌彦. 郑澈李白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5.
  [2]钱志熙.论李白乐府诗的创作思想、体制与方法[J].文学遗产,2012(03):46-58.
其他文献
摘 要:明清小说多有才子佳人写诗的,但《红楼梦》却是独树一帜的,这些诗并非游离于作品之外,而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奇脱俗富于情趣。我一直十分佩服曹雪芹的才情,所有的诗词都是他所作,但是每个人物又仿佛有自己的诗歌风格,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展现人物性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黛玉,宝玉的高雅诗是他所作,薛蟠的低俗诗也一样是曹雪芹写的。毋庸置疑,曹雪芹是深入到人物内部,把自己想象成作
摘 要:宋齐时期,赋以众多传播方式为媒介,得以广泛传播,使这一文体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关键词:赋;口头;书面  作者简介:王芳(1990-),女,河南商丘人,汉族,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小说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2  刘宋时代,文学开始回归本质注重文采,扭转
摘 要:唐宋时期为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为人类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唐朝开放的思想,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使唐朝文学达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宋代文学内容大多是体现自身爱国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精神,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唐宋文学;特点;发展环境  作者简介:陈淑娅(1974.6-),女,南阳社旗县人,文学博士,现任职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
摘 要:李元阳是明代云南著名的文学家,“杨门六学士”之一。作为少数民族文学家,李元阳的诗歌不仅展现了滇地的特殊地貌和民族风情,同时也受到当时中原主流文化的影响,呈现出雅正的特点。笔者以《滇南诗略》和《滇诗拾遗》为主,同时查找了与李元阳有交游的杨慎等人对其诗歌的评点。借此一窥李元阳诗歌在流传过程中的影响,发掘其诗歌的独特魅力,并探究散见于这些文献中的评点的价值。  关键词:李元阳;评点;诗歌;价值 
摘 要:“圣人之言,在人情不远”,此言北宋治经的方法之一——人情解经。经学与文学之联系日益密切,在文人创作中可见一斑。作为南宋浙东派重要人物的陈傅良,其散文创作亦深受人情解经观的影响。  关键词:重人情;浙东派;陈傅良;散文;平实畅达  作者简介:杨正娇(1994-),女,山东日照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讲述《文心雕龙》通变篇“本色”论提出的原因及其内涵;分析刘勰在论变通时列举的五个例子;阐释了《文心雕龙》“通变”篇与其他创作论诸篇间的关系,彰显“通变”篇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通变;“本色”论;继承;革新  作者简介:郑重,湖北民族学院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文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广东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八集电视连续剧《大江之梦》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大型钢琴厂(以珠江钢琴厂为原型)在改革中的阵痛与奋进,以及与
摘 要:在王维的诗歌当中,有不少关于“云”的意象的描写,或抒发作者的高远情怀,或表达作者超凡脱俗的意愿,或用云衬托诗情画意、阐释玄机,或寄托诗人田园忘机的雅趣。“云”在王维诗歌中已经形成一大特色,有云中之景,也有景中之意。以下将就王维诗歌中“云”意象做详细分析。  关键词:王维;“云”意象;唐诗  作者简介:袁乐语(2001.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市长安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  [中图
本文提出了一种等价计算方法,首次将实测位场数据集变换为较小的等价数据集,从而大大节省了CPU时间。与其它传统网格技术相比,等价源数据解释方法是很有竞争力的,因为前者未
摘 要:现阶段人们对于古代的文学思想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孔子的文学思想。孔子的文学思想可以分为五点:第一点,“诗论”;第二点,“文、质”学说;第三点,“美、善”学说;第四点,“无邪”“中”学说;第五点,“兴、观、群、怨”学说。于孔子的学说而言,其中蕴含着众多的文化内涵,这些学说可以为相关人员研究古代文学提供史料。本文将对孔子的文学思想进行相应的分析,并研究其对古代文学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