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转山》把圣山雪域的艳阳和云絮投映在人们的心上已经过去了4年,沉寂了许久的杜家毅伴着院里的乌呜声,此刻正静静地坐在他自己的工作室里。面前这个身着长袍的男人似乎经历了一场蜕变,浑身透着一股经历沧桑而形成的成熟男人的气息。交谈间,印象最深的是他说的一句话:“你要认真地、仔细地看清楚这个世界”。那杜家毅这个男人,如何才能看清呢?
巷弄里的上海男人
上海人杜家毅在19岁那年独闯北京,一路辗转流离,他做过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人等职业。我们很难给他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硬要给他贴上一个熟悉的标签的话,那大概就是“新生代导演”了,因为他执导了《转山》。但当谈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时,他似乎并不喜欢那些“头衔”,他自我调侃道:“我就是一个上海小赤佬。”
杜家毅的工作室很有特色。深深的弄巷里,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门和一个虚掩的白色信箱就是工作室的门面。二楼的阳台晒着几件中式汗衫,三楼似乎还住着他的邻居。在交谈过程中有那么几秒钟他会停下来,顿了一会儿再接着说,“你听,住在三楼的走下来了。”杜家毅很在乎这些生活的细节,就像他对自己的生活,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比如:会先泡杯茶,再跟你慢慢聊他最近的生活。他不在意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对他而言,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更甚于工作。
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杜家毅,在前几年回到了家乡上海。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次他回来了就不打算再走了。他决定在这个工作室里看书、养乌、交友,发展一个新的自我,而这个“新我”最终选择了“落叶归根”。和大多数典型的老上海人一样,杜家毅喜欢养乌,喜欢和花草鱼虫打交道,喜欢中午喝完粥后来点黄泥螺,还喜欢和朋友在下午找个地方小酌几杯唠唠嗑,在半夜两点因为肚子饿了就出去吃碗面。他把上海诠释成了另一种形态,一种存在于小巷里的上海。
电影导演涉足广告片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回到家乡后的杜家毅也创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广告片——《偏向风雨行》。之所以选择在上海拍摄,也是因为这和他私底下的生活很有关系,他相信:不必去远方,家乡也有别处生活,在城市里也可以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这部作品里,从头到尾都能嗅到梅雨的气味,他说这就是上海的味道。上海给了他一种“偏向风雨行”的感觉,而这正是新作品的创作灵感。在杜家毅的记忆里上海多雨,而且常刮风。但他很难说清作品的主旨是什么,“我就是一个很喜欢感受的人,你看我平时也不开车,我比较爱走路,爱骑自行车。一切都是源自于自己对城市的感受。它是说不出来的感觉,它也没有那么高的立意。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有的人乘公交车都像在乘劳斯莱斯。其实是人的心态决定了一切。所以每个人看这个片子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导演的魔法
将一个导演和他的作品挂钩,已经成了观众了解导演的一种途径,甚至这种方法还被文艺理论家称为社会分析法。但杜家毅却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每个导演都是普通人,只有在作为导演的那一刻,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拍摄出当时想要的电影。在他眼里,导演就好似一个魔法师,像哈利·波特一样,而他在现场拍摄的魔力就是“连狗都听我的”,“拍摄广告片那天,很多人看到狗就:‘导演,这怎么办啊?’但是,它就演好了。所以我觉得在那个时刻我是有魔法的,一位好的导演就是能创造属于他的魔法时刻。”
哈利有一根魔法棒,杜家毅也有一根,可以随他的心意挥动,并释放一种名为“情感”的魔法。在他心里,虽然影视作品的拍摄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但他更注重情感的注入与传递,而“技巧和情感是不矛盾的”。当技巧与情感共同作用,当冰与火相互交融,将带来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这种魔法影响了《转山》,也影响了《偏向风雨行》。作为一个有雄心把类型片元素融入广告的导演,这次的作品仅是小试牛刀。在杜家毅看来,但凡是“用画面说话的”都是一种导演和观众交流的方式,“它本身就是一个短小精悍稍纵即逝的东西,它的目的在于让人在心目中产生一定的想法,达到这一点我就满足了。”无论是作为电影导演还是作为广告片导演,我们都可以毫无质疑地给杜家毅贴上“人文风”的标签。
我想要的是纯粹
在《转山》的映后见面会上,杜家毅曾如此诠释自己的作品,“晚年间回想起来,我也有了骄傲的资本,因为我拍摄了一部有诚意的电影。”经历了这些年,大概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诚意和纯粹了。
很多影迷因为《转山》坚定了在平凡中寻找梦想的决心,而杜家毅却说已经不再那么看重自己的梦想了,就像片中的书豪为了完成意外去世的哥哥书伟的梦而踏上了去西藏的骑行之路,他现在更倾向于把别人的梦想当成自己的。“好像这样更快乐一些”,他这么说。有别于《偏向风雨行》中鼓励青年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杜家毅个人更倾向顺其自然,“思考如何战胜风雨,这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你有没有生活在风雨里,一个人最终能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所谓的成功,我觉得和风雨给他的历练有关系。”当然,这两者的不同其实只是人生不同阶段的体悟罢了。
我们很难去了解杜家毅的生活,他不常更新微博,更喜欢翻阅报纸。面对纷扰的娱乐圈,杜家毅显得越发沉静。他说:
“导演只是我的工作,现在比起工作,生活更能勾起我的兴趣。”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眼下的生活,那就是随遇而安。杜家毅有过一段极为叛逆的时光,想起那段经历,他自己感叹:“人生的平静会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你的人生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会被生活掌控,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向现实屈服。这就和拍东西一样,我在拍的时候不会想我要拍得多好,因为你想拍,但不一定能拍好。中国有句老话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只要你用心了,把你的精神放在工作的那一刻,你的工作就会出色。”
当被问到日后是否还会为了拍片去融资时,杜家毅摇了摇头,“原来我会先融资,然后去拍片。但现在不会了,我学会了等待,我学会了让自己更成熟一点再去拍东西,我学会了一切顺其自然,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成熟意味着学会欣赏,学会欣赏一台电脑、一碗茶、一座城市。而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你能不能对那碗饭认真一点,其中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投入一百二十份真心去和它交流。曾经激情澎湃的年轻导演不见了,面前的杜家毅开玩笑地说,自己还盼望着中年危机快点到来。不知道经历中年危机后的他在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心境?
巷弄里的上海男人
上海人杜家毅在19岁那年独闯北京,一路辗转流离,他做过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人等职业。我们很难给他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硬要给他贴上一个熟悉的标签的话,那大概就是“新生代导演”了,因为他执导了《转山》。但当谈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时,他似乎并不喜欢那些“头衔”,他自我调侃道:“我就是一个上海小赤佬。”
杜家毅的工作室很有特色。深深的弄巷里,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门和一个虚掩的白色信箱就是工作室的门面。二楼的阳台晒着几件中式汗衫,三楼似乎还住着他的邻居。在交谈过程中有那么几秒钟他会停下来,顿了一会儿再接着说,“你听,住在三楼的走下来了。”杜家毅很在乎这些生活的细节,就像他对自己的生活,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比如:会先泡杯茶,再跟你慢慢聊他最近的生活。他不在意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对他而言,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更甚于工作。
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杜家毅,在前几年回到了家乡上海。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次他回来了就不打算再走了。他决定在这个工作室里看书、养乌、交友,发展一个新的自我,而这个“新我”最终选择了“落叶归根”。和大多数典型的老上海人一样,杜家毅喜欢养乌,喜欢和花草鱼虫打交道,喜欢中午喝完粥后来点黄泥螺,还喜欢和朋友在下午找个地方小酌几杯唠唠嗑,在半夜两点因为肚子饿了就出去吃碗面。他把上海诠释成了另一种形态,一种存在于小巷里的上海。
电影导演涉足广告片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回到家乡后的杜家毅也创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广告片——《偏向风雨行》。之所以选择在上海拍摄,也是因为这和他私底下的生活很有关系,他相信:不必去远方,家乡也有别处生活,在城市里也可以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这部作品里,从头到尾都能嗅到梅雨的气味,他说这就是上海的味道。上海给了他一种“偏向风雨行”的感觉,而这正是新作品的创作灵感。在杜家毅的记忆里上海多雨,而且常刮风。但他很难说清作品的主旨是什么,“我就是一个很喜欢感受的人,你看我平时也不开车,我比较爱走路,爱骑自行车。一切都是源自于自己对城市的感受。它是说不出来的感觉,它也没有那么高的立意。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有的人乘公交车都像在乘劳斯莱斯。其实是人的心态决定了一切。所以每个人看这个片子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导演的魔法
将一个导演和他的作品挂钩,已经成了观众了解导演的一种途径,甚至这种方法还被文艺理论家称为社会分析法。但杜家毅却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每个导演都是普通人,只有在作为导演的那一刻,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拍摄出当时想要的电影。在他眼里,导演就好似一个魔法师,像哈利·波特一样,而他在现场拍摄的魔力就是“连狗都听我的”,“拍摄广告片那天,很多人看到狗就:‘导演,这怎么办啊?’但是,它就演好了。所以我觉得在那个时刻我是有魔法的,一位好的导演就是能创造属于他的魔法时刻。”
哈利有一根魔法棒,杜家毅也有一根,可以随他的心意挥动,并释放一种名为“情感”的魔法。在他心里,虽然影视作品的拍摄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但他更注重情感的注入与传递,而“技巧和情感是不矛盾的”。当技巧与情感共同作用,当冰与火相互交融,将带来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这种魔法影响了《转山》,也影响了《偏向风雨行》。作为一个有雄心把类型片元素融入广告的导演,这次的作品仅是小试牛刀。在杜家毅看来,但凡是“用画面说话的”都是一种导演和观众交流的方式,“它本身就是一个短小精悍稍纵即逝的东西,它的目的在于让人在心目中产生一定的想法,达到这一点我就满足了。”无论是作为电影导演还是作为广告片导演,我们都可以毫无质疑地给杜家毅贴上“人文风”的标签。
我想要的是纯粹
在《转山》的映后见面会上,杜家毅曾如此诠释自己的作品,“晚年间回想起来,我也有了骄傲的资本,因为我拍摄了一部有诚意的电影。”经历了这些年,大概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诚意和纯粹了。
很多影迷因为《转山》坚定了在平凡中寻找梦想的决心,而杜家毅却说已经不再那么看重自己的梦想了,就像片中的书豪为了完成意外去世的哥哥书伟的梦而踏上了去西藏的骑行之路,他现在更倾向于把别人的梦想当成自己的。“好像这样更快乐一些”,他这么说。有别于《偏向风雨行》中鼓励青年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杜家毅个人更倾向顺其自然,“思考如何战胜风雨,这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你有没有生活在风雨里,一个人最终能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所谓的成功,我觉得和风雨给他的历练有关系。”当然,这两者的不同其实只是人生不同阶段的体悟罢了。
我们很难去了解杜家毅的生活,他不常更新微博,更喜欢翻阅报纸。面对纷扰的娱乐圈,杜家毅显得越发沉静。他说:
“导演只是我的工作,现在比起工作,生活更能勾起我的兴趣。”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眼下的生活,那就是随遇而安。杜家毅有过一段极为叛逆的时光,想起那段经历,他自己感叹:“人生的平静会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你的人生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会被生活掌控,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向现实屈服。这就和拍东西一样,我在拍的时候不会想我要拍得多好,因为你想拍,但不一定能拍好。中国有句老话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只要你用心了,把你的精神放在工作的那一刻,你的工作就会出色。”
当被问到日后是否还会为了拍片去融资时,杜家毅摇了摇头,“原来我会先融资,然后去拍片。但现在不会了,我学会了等待,我学会了让自己更成熟一点再去拍东西,我学会了一切顺其自然,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成熟意味着学会欣赏,学会欣赏一台电脑、一碗茶、一座城市。而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你能不能对那碗饭认真一点,其中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投入一百二十份真心去和它交流。曾经激情澎湃的年轻导演不见了,面前的杜家毅开玩笑地说,自己还盼望着中年危机快点到来。不知道经历中年危机后的他在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