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核心素养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g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智能与创新来使课堂得以变革,让学生真正了解英语的工具性,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理解情感态度,运用学习策略和培养文化意识,学会英美文化礼仪并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教育有方,学习有法,利用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变革现有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自主学习模式
   小学英语教学从教材到教学法再到教育内外环境,都经历了很多次的变革。教材由单项式输入,到运用多媒体视、听、学的互动式输入。教學法由直接单一灌输,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教与学模式。教育内外的环境由学生被动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可以说,小学英语多次的不断的变革,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工具。
   英语是一个语言工具,工具性教学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谓运用,包括口语交际运用和书面表达运用。教学多年来由于应试的原因,经常出现“哑巴英语”,学生只会写不会说,后又特别强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能开口说英语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目标,却又忽略文化意识渗透。英语是一门思维性学科,有广泛的工具性,如同汉语言一样,有它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运用模式。《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要求,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学生应得到整体发展。如果一个学习六年英语的学生不知道英语起源,不懂得英国的基本生活习俗,更不明白如何去学习一种语言,包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难道我们教学六年,最终只培养出一个“会说话”的英语文盲么?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智能与创新来使课堂得以变革,变革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了解英语的工具性,掌握语言知识,语言(包括书面交际和口语交际)技能,理解情感态度,运用学习策略和培养文化意识,学会英美文化礼仪并能够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
   一、教育有方,学习有法,让智能充斥课内外,真正培养有思考能力的学生
   18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以及自己多年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一直困扰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不是单词记住了多少,不是能否夸夸其谈,也不是教师课堂多么费时费力,更不是教师加班加点的辅导,而是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和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无法”的教与学,往往事倍功半,教师疲惫“拉不动”,学生厌倦“跑不动”,当形成恶性循环的时候,就已经与当今提倡的“高效”课堂背道而驰了,结果是无论教与学都将以失败而告终。近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云梯,找到钥匙,尝试思维导图教学法。运用这个方法不是为了噱头,亦或表演、展示,而是真正将它植根于每一个课堂,植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学生已在多年的培养中,自然而然的在课内课外使用它,并将此智能化、思维化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低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图像更喜欢,教师让学生使用手绘的方法初识思维导图,以此引起低幼学生的兴趣;中高年级的学生对逻辑性、思维性更敏感,教师建议使用MindMap软件,更系统化,更清晰明了,也有助于减少记忆负担。教师将英语教学大课程化,扩大学生的视野力,注重知识高度融合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具语用能力,运用混合传统与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比如:1.使用横向教学时,每个单元中有语篇教学板块、语言点教学板块、词汇教学板块等。译林英语六年级下册《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课语篇教学,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呈现让学生对比两个人物性格等各个方面的迥异(体型large and strong—狮子对比small and weak—老鼠)(语气loudly—狮子对比quietly—老鼠),但又因为发生的某事(狮子被人用网逮住,而小老鼠凭借自身优势救了狮子)造成情况逆转,最终如何成为朋友,对比过程中教师选用两个扇形图,对称绘制可以很好的将主题呈现出来并发散。
   2.纵向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多个单元主题整合教学,语篇整合,语法点整合,文化常识整合等,有效的整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专项教学使课堂更具实效性,让学生更好的形成知识体系。译林英语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主题是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第3单元(主题是良好的饮食习惯),第4单元(主题是遵守交通规则),教师将这三个单元融合教学,以主题为“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运用思维导图将三个语篇串联起来,再各自发散拓展,学生的智能得以开发,思维也得以多方面呈现,清晰有效。
   二、创新课堂活动,改变教学模式单一,让学生的想法能够在课堂中有效实施
   每一个教学班级大都有40人以上,学生年龄小,思维更简单直接,也更敏捷,常常有些想法让人感觉横冲直撞的,却也有时更有实效性,比起教师多方设计,层层布险更容易让他们的同龄人接受,创新的火花也就在这个时候被激发出来。比如,每一个单元都有story time 语篇教学,原本教师在这一板块教学无非是教、学、读、拓展;或是学、读、教、拓展都亦可,这也是常规教学模式。而创新的教学课堂活动,将改变单一模式,让学生的想法有效实施,教师退至“幕后”,学生戏称“慈禧太后”,但教师并未大权独握,在方向性不改的前提下,放手学生去做,目标达成即可。当教师将课堂“放手”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变消极等待喂食的课堂为期待成为某一环节的主宰,并常常在这一课时还未开始的时候,已经早早的未雨绸缪,备足了功课,不但课文基础掌握,甚至课外拓展也早已了然于心。比如,学生有时候会运用网络APP选择“英语趣配音”,在家反复录制,教师在课堂上或是课下通过班级网络平台上播放给同学们欣赏,经常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这个过程,配音的学生反复读,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听的学生反复倾听,力求猜中,无形中学生们的听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变革课堂传统结构,打破教师与学生的壁垒,让学习的思维更具突破性,培养学生全格局的学习方法
   以往的课堂结构是教师设计课堂环节,学生配合教学,收获不多。教师变革这种无效的课堂结构,将实际学习的场地还给学生,打破师生之间的壁垒,平等教与学,才能使学生更能放开思维,才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找到学习方法。比如,一次“现场秀”课堂环节,几个同学在“舞台”上就像演员表演一样,并邀请台下其他同学参与表演,有时候学生通过运用PPT信息化手段设计了讨论竞答环节,这个是极具挑战性的,临场发挥很重要,前期准备也很重要。后来课后,我问了班里同学才知道,每次现场秀都是“优等生”的舞台,班级里的几个“捣蛋鬼”想让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下不了台,于是精心准备,私下策划,“深挖”了教材,制作富有多重难度的闯关PPT(大多班级捣蛋鬼们都擅长电脑吧),还说服我给他们一次“翻身机会”,在得到我的默许后,勇敢的站在他们的舞台上打起了翻身仗。几次如此课堂教学后,我发现班里的小捣蛋那种全凭自觉的学习态势一发不可收拾,这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班里的优等生也坐不住了,开始不拘泥于背背课文,记记单词,因为这样很可能下不了台。一段时间内,优等生们开始组队反击捣蛋鬼们,舞台成了“反击战”,热闹中个个思维敏锐,“科技”含量更高,设计的程序更复杂,难度系数更大,充分发挥优势,全力展示自身不一样的学习方法,构建出大格局的学习模式,让捣蛋生们措手不及的同时收获也满满。为了不打击捣蛋鬼们,我私下偷偷去帮助他们,但是渐渐的,他们更乐于自己应战,说这是尊严。无论如何,成为优等生带领的课堂让学习更加有了方向性和实效性。现在,当一切激战尘埃落定后,变革这一课堂结构的学生们,已经融成一片,不分“敌我”,练就了随时可以演,随时可以组队,随时可以PK的新模式。此时的教师就可以走下讲台,成为学生们的倾听者和欣赏者。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基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运用素质。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应始终关注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待达到变革现有的英语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杨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指南:小学英语[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7)
   [3]王蔷.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素质教育不断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也要科学合理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足球是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足球教学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和团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小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使他们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文章针对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阐述。  关键词:立德树人;足球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京剧为例,从京剧的角色造型、唱腔特点、演唱技巧和表演动作四个方面,探究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展开传统戏曲教学的策略,旨在通过探究,将传统戏曲与音乐课堂有效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感知传统戏曲的魅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传承传统戏曲,进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戏曲;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京剧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学科综合,也就是促进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以及音
期刊
【摘 要】诗歌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诗歌素养,增强文学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文学体裁,诗歌以凝练的语言,精巧的格式,情景如画的风彩受到了中学生的热爱。目前,中学生对诗歌学习状况属于一个全新的阶段,初中生最开始全面接触诗歌,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思考能力和研究精神,在具体的学习中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从学生诗歌学习的问题呈现进行探讨,提出了新课标下诗歌教学的改进举措,供语文教师参考
期刊
【摘 要】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在思想内容上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更难能可贵的是,鲁迅在作品中也对自己思想的矛盾性进行了剖析,坚持奋战到底。《野草》的表现形式别开生面,并熔铸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对于中学生阅读而言,这是散文诗的一个优良范本,也是进一步理解鲁迅文学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野草》;思想内容;表现形式   1927年4月,鲁迅先生亲自编定散文诗集《野草》,7月间在上海
期刊
【摘 要】童话是小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文体,也是小学习作中的重要练习文体,在童话习作教学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知童话文体特点,并逐层引导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童话编写技巧。本文主要对童话编写逐层引导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童话编写;逐层引导;《我来编童话》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童年的主要阅读内容,同时童话故事的编写也是小学习作中的重要文体。虽然孩子们都比较熟悉童话,但是在编写的过程中却存在很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有实效,就需要有机的与学校的所有课程融合,让所有课程都蕴含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并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密切结合,从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提高教师素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又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学校课程;道德实践;教师素养   习主席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开好道德与法治课。同时要
期刊
【摘 要】在当前国家强调人才素质全面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关注德育工作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落实,具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需要关注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明确自身所具有的引导职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和成长氛围,从而让其在健康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具体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方面有所提升。下面主要分析目前德育的具体组织现状,然后从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课程体系、主题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优化,从
期刊
【摘 要】历经20年的发展,浙江省专业学位的规模已占据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出口标准之一的学位论文因为容易量化、可操作性强而成为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浙江省从2017年开始正式启动了浙江省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尽管博士学位论文没有限制专业学位,但硕士部分却局限于学术型。随着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立涵盖多种类、多学科
期刊
【摘 要】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限于知识,更包含品格及能力的培养,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起到了微妙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而这一切,均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有效的沟通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拆除师生间情感交流的障碍墙;若是在教育中缺乏沟通,师生双方则免不了在埋怨和苦恼中挣扎。   【关
期刊
【摘 要】为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中小学得到传承与弘扬,遵义市教育局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小学段)》(以下简称《读本》)。《读本》为在小学阶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编写,并着力解决小学学段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缺乏;已有读本对遵义地方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应用不够;教学、评价操作难等瓶颈问题。《读本》编写体系较为科学合理,内容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及遵义地方传统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