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点,探讨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4-01
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可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近年来,对于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同行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是有其诸多渠道的,问题是在这诸多渠道中,如何根据德育的要求,教师自身的人格和学识体育教学特点及中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理顺其渗透的基本脉络,更是一种教育艺术。
一、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教师课前要认真备好课,布置好场地器材,准时上下课,课上组织合理,井井有条,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情的习惯。教师平时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质的提高,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在教学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体育教师端庄的仪表,健壮的体魄,和蔼的态度能形成对学生正确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动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过程中。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五规范”:规范语言——使用标准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规范行为——举止大方,处事得体;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体育教师严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二、寓德育于体育竞赛中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学校的体育活动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条件。体育竞赛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在竞赛中,可以教育学生注意安全,不计个人得失,应从大局出发,养成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执行集体决议,自觉遵守紀律的好习惯。进行比赛时,参加竞赛的同学为了集体的荣誉,力争上游、努力拼搏;不参加竞赛的同学,为本班的同学呐喊助威;胜利后相互致意、互相庆贺;失败了也不气馁,总结经验、分析原因、以备再战。从而形成为集体荣誉而战,胜不骄,败不馁,团结协作,平等竞争的精神。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增加了人际间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消除了人的精神烦恼,催人奋进,给人愉悦,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例如:学生失败了,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信心,重整旗鼓,以备再战;学生胜利了,容易骄傲,教师讲讲骄兵必败的道理,树立学生正确的竞赛心态。又如竞赛中,学生易犯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往往盲目蛮干。这时,老师讲安全的重要性,讲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寓德育于体育课上突发事件中
体育课堂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如活动时学生间的磕磕碰碰导致言语过激其至动手打架等,还有如“顶牛”现象的,还有“恶作剧”的,有针对教师的,亦有针对同学的,如此等等。这些现象一般影响较大,而且始作俑者往往被教师批评惯了,不以为然,不管何种情况,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必须要冷静,及时处理,分析主客观原因,把事情缩小化,尽可能不要影响整堂课效果,保持教师的威信度,用教师特有的教学机智灵活应对。教师要善于抓住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赛比中,有个别学生铲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用的。在一次 “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做了两次示范。然后,请一位平时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试跳一次,不料该生没掌握好要领,落地时重心偏移,滑了一跤,摔在地上。这一摔挫伤了全班同学的勇气。轮到自己练习时你推我让,不愿跳。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停止练习。在耐心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的同时,讲述我国运动员如何带伤参赛为国争光的故事,让学生正确对待困难。使他们明白:只要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困难就会迎刃而解。通过这一番的耐心教育,学生消除了恐惧心理,个个争先恐后地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四、寓德育于体育史渗透中
从受屈辱的东亚病夫到腾飞的东方巨龙;从奥运史上“零”的空白到奥运赛场五星红旗的频频升起,说明体质的强弱将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等。体育教师应极力宣传奥运会的宗旨:“更快、更高、更强。”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为争夺祖国荣誉而奋力拼搏的事迹,从而激励学生,顽强拼搏,奋勇向上。更要乘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东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导他们将爱国思想、爱国情感付诸于实际行动——为中华振兴而发奋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工作者,面对新的世纪,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只有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深入理解、掌握教材的科学性,也才可能更好地挖掘其中的思想性。就会善于根据教材和教学情境进行思想教育,最终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在“传道”、“授业”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优化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斌.学校德育工作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
[2]李林,马亚楠.体育教学改革[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4-01
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可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近年来,对于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同行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是有其诸多渠道的,问题是在这诸多渠道中,如何根据德育的要求,教师自身的人格和学识体育教学特点及中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理顺其渗透的基本脉络,更是一种教育艺术。
一、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教师课前要认真备好课,布置好场地器材,准时上下课,课上组织合理,井井有条,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情的习惯。教师平时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质的提高,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在教学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体育教师端庄的仪表,健壮的体魄,和蔼的态度能形成对学生正确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动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过程中。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五规范”:规范语言——使用标准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规范行为——举止大方,处事得体;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体育教师严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二、寓德育于体育竞赛中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学校的体育活动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条件。体育竞赛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在竞赛中,可以教育学生注意安全,不计个人得失,应从大局出发,养成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执行集体决议,自觉遵守紀律的好习惯。进行比赛时,参加竞赛的同学为了集体的荣誉,力争上游、努力拼搏;不参加竞赛的同学,为本班的同学呐喊助威;胜利后相互致意、互相庆贺;失败了也不气馁,总结经验、分析原因、以备再战。从而形成为集体荣誉而战,胜不骄,败不馁,团结协作,平等竞争的精神。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增加了人际间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消除了人的精神烦恼,催人奋进,给人愉悦,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例如:学生失败了,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信心,重整旗鼓,以备再战;学生胜利了,容易骄傲,教师讲讲骄兵必败的道理,树立学生正确的竞赛心态。又如竞赛中,学生易犯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往往盲目蛮干。这时,老师讲安全的重要性,讲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寓德育于体育课上突发事件中
体育课堂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如活动时学生间的磕磕碰碰导致言语过激其至动手打架等,还有如“顶牛”现象的,还有“恶作剧”的,有针对教师的,亦有针对同学的,如此等等。这些现象一般影响较大,而且始作俑者往往被教师批评惯了,不以为然,不管何种情况,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必须要冷静,及时处理,分析主客观原因,把事情缩小化,尽可能不要影响整堂课效果,保持教师的威信度,用教师特有的教学机智灵活应对。教师要善于抓住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赛比中,有个别学生铲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用的。在一次 “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做了两次示范。然后,请一位平时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试跳一次,不料该生没掌握好要领,落地时重心偏移,滑了一跤,摔在地上。这一摔挫伤了全班同学的勇气。轮到自己练习时你推我让,不愿跳。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停止练习。在耐心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的同时,讲述我国运动员如何带伤参赛为国争光的故事,让学生正确对待困难。使他们明白:只要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困难就会迎刃而解。通过这一番的耐心教育,学生消除了恐惧心理,个个争先恐后地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四、寓德育于体育史渗透中
从受屈辱的东亚病夫到腾飞的东方巨龙;从奥运史上“零”的空白到奥运赛场五星红旗的频频升起,说明体质的强弱将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等。体育教师应极力宣传奥运会的宗旨:“更快、更高、更强。”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为争夺祖国荣誉而奋力拼搏的事迹,从而激励学生,顽强拼搏,奋勇向上。更要乘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东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导他们将爱国思想、爱国情感付诸于实际行动——为中华振兴而发奋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工作者,面对新的世纪,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只有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深入理解、掌握教材的科学性,也才可能更好地挖掘其中的思想性。就会善于根据教材和教学情境进行思想教育,最终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在“传道”、“授业”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优化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斌.学校德育工作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
[2]李林,马亚楠.体育教学改革[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