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于长安辋川之间的诗人王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维从19岁中进士后,一生都在做官,在终南山和蓝田辋川过的亦官亦隐的吏隐生活。隐居在王维的生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王维的半官半隐也有很多的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王维个人及所处历史背景分析,深入了解王维在仕途隐居道路中两难选择的隐情。
  关键词:王维;长安;辋川;山水田园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王维,生于祁州。关于王维家室的资料相对匮乏,但是,从祁县往蒲州的迁徙以及系谱来看,这是一个中央政权级官方文化的家庭。王维幼年早熟,《新唐书》中说他“九岁知属词”。对中央集权有着很强的指向性的家世对于这个神童所给予的厚望不难想,王维很早就离开蒲州来到作为权势与文化的枢纽都城长安。
  一、从蒲州到长安
  与此时期的王维创作多为乐府诗,女性和边塞换而言之爱情和冒险,成为王维诗歌创作的两大主要题材。少年的意气和稚气,使得这种具有类型性和非事实性的乐府诗成为王维未成熟时期的主要创作形式。也正是由于区别于正统诗这种非正式的、安慰性的、片面的文学,反而更容易真实的表现人的内心。年少的王维已经在长安体验到权利的压抑,而乐府这种文学样式具有其他诗歌无可比拟的御用和娱乐性质,一定程度上降解着伦理的制约和社交上的顾虑。其代表作《陇头吟》中“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可以看到长安的繁华与疏离。
  贵族与寒士的对立,成为一种长安主要的社会矛盾,王维在贵族掌权的社会中,属于这样的群体:尽管有着表面的荣耀,但并不属于被体制优待的一方,要小心斡旋应酬。在这种非人性的社会中,王维深有不遇之感。但是,王维没有能够从他对贵族阶层的不满进入到与贵族势力彻底决裂和抗争的更高境界。他一方面在贵族优势的体制下感到深刻的隔膜,另一方面又与这种体制息息相关,只有适应这个体制,以便在这种体制内得到生存与发展。然而,体制自身衰落程必然的趋势时,也不得不沿着这条路走入绝境。
  二、从长安到辋川
  这一时期的王维创作的诗歌多用冷色调,多用寒冷的意象,多使用“寒”字。如《过香积寺》中“日色冷青松”。《冬夜书怀》中“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蔼寒霜,木衰澄清月。”此时的王维内心深处有着冰冷的地狱。《瓜园诗》中由“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转为“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的宁静田园,表现了作者的倾向,经过长期痛苦的思想斗争,在往长安和辋川两个方向的长期摇摆徘徊后,开始决议于辋川方向的生活了。
  长安南边,蓝田县附近的辋川溪谷中,曾有过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业。后被王维购得。辋川是庞大的终南山在蓝田县境内的一条风光优美的山谷,辋川山谷四面环山,群峰耸立,沟壑较多,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王维的《斤竹岭》诗云“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在辋川别业半隐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年左右,辋川的山水景物他酷爱至极。《辋川集》中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虽是独居,但全无半点孤独之感,仿佛我们进入了一个禅意的世界,没世俗,无需官场的逢迎。辋川已经升华为超凡脱俗的灵境,可与神灵沟通的圣地。王维正是这样,被从长安官场逼进了绝地,躲入了辋川的艺术世界。
  三、长安辋川之间
  有着“宽猛相济”“通商惠工”的善政理想的王维没有像屈原那样淋漓尽致地坦示自己愁惨的心灵世界,而是在绝望的晦暗中插进一抹希望的余晖。他无法走像屈原决绝沉江的毁灭之路;也无法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归隐之路。他赞美隐遁却有甘愿受世俗的束缚,于儒教、仕宦、政治的一条路和佛教、修道、辋川艺术的一条路逡巡莫定。
  那么,为什么王维没有能够走得更远,而是在这两者之间徘徊,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呢?
  首先,与王维所处的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王维创作这些诗的天宝时代被表面的盛世假象掩盖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还没有激化,士族自身虽然内心不平,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其半官半隐也是受当时吏、隐兼得的時风影响。
  其次,王维的禅宗思想。维有着深重的赎罪意识,佛禅对世界人生冷静、智慧的态度给王维以极大的启发,使他能以平和心态面对大千世界,体察其间的细微变化,品味其中的意义。佛禅对王维的影响方式,与儒道思想对传统知识分子实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佛教思想对传统知识分子的本质制约有关。
  再次,家庭背景影响。王维很早就失去父亲,肩负着重要的家庭责任。“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在一个高度崇尚个人功业的时代,王维不可能彻底的选择辋川这条路,那只能在长安的战场中的一个乌托邦,作为暂时的规避场所。
  最后,王维的选择也离不开他的性格。在性格上,王维属于温和迁移,不同于陈子昂的慷慨激烈、李白的狂侠浪漫,也不同于杜甫的忧国忧民,而是充满艺术家气质的知识分子——“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虽是自嘲,又何尝不是王维的夫子自道。
  在时代条件的制约与个人身世与性格,注定了他不会在长安或者辋川这两条路上走得太远,在这两条路上徘徊挣扎是知识分子共同的心理历程。不能抛开时空背景和诗人自身的境遇来孤立的谈论作者作品的思想,全方位的理解作者的心境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艺术上的倾向选择和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达津.《王维孟浩然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入古山介.《王维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尚永亮,王凤玲. 《王维、孟浩然“隐”“逸”之辩》[J].江汉论坛,2004(08).
其他文献
前言: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占领的沦陷区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家,像梅娘、袁犀、萧艾都是当时的青年作家,还有新起作家张爱玲,这些作家的作品到今日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而且取得
期刊
摘 要:《辋川集》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隐居在辋川别墅期间所作,这部《辋川集》中的辋川诗是王维一生诗歌作品中成就较高的,这部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完美呈现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诗中有画”,这种独特的诗歌创作理念值得我们后人悉心研习,《辋川集》二十首描绘了位于蓝田县内南辋谷内二十个小景点,同样也见证了诗人情感世界的起伏变化。  关键词:王维;辋川集;山水;情感  作者简介:李永娇,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离石
摘 要:晚清名臣曾国藩推崇方苞、姚鼎等桐城文人为“文学正宗”,其文论思想直接受到桐城派古文的影响。在桐城文派陷入两难之时,曾国藩出而振之,维护桐城派正统的同时又不拘于此,于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博采经史百家之长,提倡阳刚雄肆之风,使得桐城派文学作为中国古典散文的最后辉煌一直延续至五四前夕,曾国藩本人也因此被看作是“桐城中兴”的代表。  关键词:曾国藩;桐城派;文论;经世致用;博采众长;
1995年初,以侯庆顺为支部书记的普兰店太平乡姚家村新一届党支部班子成立了。过去姚家村的赌是出了名的,群众赌,党员也赌,村干部甚至在办公室里赌,影响极坏。于是,在一次党
目的:在体外初步探讨峨参提取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4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峨参提取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在体内从峨参石油醚提取物及水煎剂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重量、体积、形态学变化及bax、bcl-2等因子的表达等各方面综合分析峨参石油醚提取物及水煎剂对H22荷瘤小鼠的影响,旨在为峨参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以A549和H460细胞为细胞模型,采
基金项目:“西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项目”及项目编号2015—GSP-006。  摘 要: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与日本的《源氏物语》虽然处于不同的时期,作者不同,分别源自中国和日本,但两者却有很多的相同点,有很大的可比性。两部著作都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都在两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文学地位,都对今后文学乃至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从两者的“同”来对两部著作进行比较,主要包括人物设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其晚年的重要代表作品。全词以“愁”为词眼,表现了晚年时期李清照亡国丧夫、孤苦无依,天涯沦落的悲苦。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成功把握李清照《
摘 要:古代文学属于璀璨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有珍贵性和价值性。促使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得以广泛的传播和流传,有必要对其传播当中的各个层次进行明确探讨。本文在探索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时便主要对传播的主体、环境、内容、方式、对象、效果等展开了探讨。主体主要有书塾、寺院等,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内容包括时代性和价值性,方式有书面和口头,对象有创作型、批评型和消费型,效果与方式和对象
摘 要:白居易是继唐代杜甫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儒家仁政为主,主张“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理论。本文从他的诗歌作用、创作方法和表现内容三方面出发,全面论述其诗歌理论。  关键词:白居易;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中唐时期,政局混乱,宦官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更展现出古代人的智慧与高尚的节操。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很多都能够体现出水思想与水意象,借助于水,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以水喻政,以水喻德,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还有很多事借助于水,来表达愁情、爱情、离情、豪情等等。本文就简要的分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水思想与水意象。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水思想;水意象  作者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