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 活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为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为主题和以教师的创造性的教学为主导的作用,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与历史、语文学科、小品话剧结合
八年级有一个单元叫《黄河的故事》——新编音乐剧:流亡三部曲。整个单元有四首歌曲:黄水谣,松花江上,河边对口曲,在太行山上。这四首歌曲都是革命时期的歌曲,而现在的学生都对流行的音乐特别有兴趣,对这些“老掉牙”的音乐根本提不起兴趣。所以不仅编写音乐剧有相当难度,就连平时基本的听赏都有困难。于是我首先让同学在课前结合历史,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本单元作品的历史背景。
在第一课时给学生讲解音乐剧的框架并欣赏音乐的整体风格,以及整个音乐剧每部分应该体现的情绪。然后分成四大组,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行小品的创作,有写作特长的写剧本,会手工的做道具,有表演特长的做演员……这样一下子就把整个班级的气氛调动起来了,同学们个个都跃跃欲试,都想让自己表现一下。利用课后的时间,到第二课时的时候,同学们一切都准备好了:在小品中插几段主题音乐、通过精心的编排、绘声绘色的表演、符合历史的道具、合理的“舞台”调度……把一个新型的音乐剧演绎的有声有色,直至演完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有了这次的经历,同学们好像对音乐剧有了特殊感情,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我带的几个班都有自编自创的小品。我心中窃喜:原来我的音乐课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啊!
二、与美术结合
我很欣赏“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句爱因斯坦的名言。也一直在追求着课堂教学环境的活泼气氛。音乐课的灵魂就是围绕着音乐的主题的审美体验。
八年级有单元牵涉到美术——音乐与意境和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如果单纯的让学生对照图画听音乐,他们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听的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更别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所以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同学们自带水粉,而有些同学则瞪大了眼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下节课我们上——音画课”,话刚落音,我就看到了孩子们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恨不得现在就上音画课。在欣赏管弦乐《晨景》时,我设计这样环节:请同学们闭眼听,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请你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当第二遍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就拿起了画笔,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用极其柔和的声音介绍了一下音乐的创作背景,几分钟后,一幅幅插着音乐想象翅膀的日出图画展示出来,美不胜收!每幅作品都各表其意,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一节普通的欣赏课,展示了学生们接受能力、表现能力;既动脑又动手;不仅可以凭借个性化的感悟很好地、独特地诠释作品,还可以凭借个性化的感悟创造地、独到地理解作品。而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对音乐感悟的个性,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是体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与舞蹈相融合
音乐与舞蹈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姐妹,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音乐可以用舞蹈来表现,舞蹈也因为有了配乐而更加优美动人。我们教材中的许多曲子,都可以变成或大或小的舞蹈。或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或表现音乐作品的情绪,或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心世界……
在上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这一单元时,我就根据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藏族的舞蹈特点,编排了简单又具有那个民族代表性的舞蹈動作,很好的诠释了每个民族的音乐特性。课堂上学生们轻易的接受了“枯燥”的民族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演奏的音乐,感受与鉴赏了少数民族常用乐器所演奏的形式,既培养了他们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又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观、价值观,整个课堂充满了轻松、欢乐、积极想去探索的氛围。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已了解和融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之中了。
艺术不容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心中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也会接受你的方式,让课堂变得轻松没有距离。
为了适应现代学生的音乐审美需要,促使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于创新,我们还可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组合,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学生。例如:曾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音乐之声》,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节整合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听《雪绒花》和英文版《雪绒花》,但是围绕这一主题又安排了《Do—Re—Mi》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一些相关的内容,构成了同一主题,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看、听、唱、奏、编、演、画等形式,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目的。
总之,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 活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为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为主题和以教师的创造性的教学为主导的作用,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与历史、语文学科、小品话剧结合
八年级有一个单元叫《黄河的故事》——新编音乐剧:流亡三部曲。整个单元有四首歌曲:黄水谣,松花江上,河边对口曲,在太行山上。这四首歌曲都是革命时期的歌曲,而现在的学生都对流行的音乐特别有兴趣,对这些“老掉牙”的音乐根本提不起兴趣。所以不仅编写音乐剧有相当难度,就连平时基本的听赏都有困难。于是我首先让同学在课前结合历史,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本单元作品的历史背景。
在第一课时给学生讲解音乐剧的框架并欣赏音乐的整体风格,以及整个音乐剧每部分应该体现的情绪。然后分成四大组,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行小品的创作,有写作特长的写剧本,会手工的做道具,有表演特长的做演员……这样一下子就把整个班级的气氛调动起来了,同学们个个都跃跃欲试,都想让自己表现一下。利用课后的时间,到第二课时的时候,同学们一切都准备好了:在小品中插几段主题音乐、通过精心的编排、绘声绘色的表演、符合历史的道具、合理的“舞台”调度……把一个新型的音乐剧演绎的有声有色,直至演完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有了这次的经历,同学们好像对音乐剧有了特殊感情,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我带的几个班都有自编自创的小品。我心中窃喜:原来我的音乐课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啊!
二、与美术结合
我很欣赏“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句爱因斯坦的名言。也一直在追求着课堂教学环境的活泼气氛。音乐课的灵魂就是围绕着音乐的主题的审美体验。
八年级有单元牵涉到美术——音乐与意境和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如果单纯的让学生对照图画听音乐,他们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听的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更别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所以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同学们自带水粉,而有些同学则瞪大了眼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下节课我们上——音画课”,话刚落音,我就看到了孩子们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恨不得现在就上音画课。在欣赏管弦乐《晨景》时,我设计这样环节:请同学们闭眼听,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请你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当第二遍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就拿起了画笔,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用极其柔和的声音介绍了一下音乐的创作背景,几分钟后,一幅幅插着音乐想象翅膀的日出图画展示出来,美不胜收!每幅作品都各表其意,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一节普通的欣赏课,展示了学生们接受能力、表现能力;既动脑又动手;不仅可以凭借个性化的感悟很好地、独特地诠释作品,还可以凭借个性化的感悟创造地、独到地理解作品。而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对音乐感悟的个性,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是体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与舞蹈相融合
音乐与舞蹈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姐妹,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音乐可以用舞蹈来表现,舞蹈也因为有了配乐而更加优美动人。我们教材中的许多曲子,都可以变成或大或小的舞蹈。或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或表现音乐作品的情绪,或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心世界……
在上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这一单元时,我就根据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藏族的舞蹈特点,编排了简单又具有那个民族代表性的舞蹈動作,很好的诠释了每个民族的音乐特性。课堂上学生们轻易的接受了“枯燥”的民族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演奏的音乐,感受与鉴赏了少数民族常用乐器所演奏的形式,既培养了他们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又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观、价值观,整个课堂充满了轻松、欢乐、积极想去探索的氛围。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已了解和融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之中了。
艺术不容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心中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也会接受你的方式,让课堂变得轻松没有距离。
为了适应现代学生的音乐审美需要,促使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于创新,我们还可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组合,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学生。例如:曾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音乐之声》,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节整合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听《雪绒花》和英文版《雪绒花》,但是围绕这一主题又安排了《Do—Re—Mi》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一些相关的内容,构成了同一主题,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看、听、唱、奏、编、演、画等形式,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目的。
总之,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