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nyho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吆喝声也是可以入诗的。“卖花声里梦江南”,这是清人舒瞻一首题画诗中的句子。卖花声像一个悠长的美梦,如此入心的吆喝现已难觅。陆游写得更妙些:“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原来尚未到来的一声饱含诗情的叫卖,也竟能让人牵肠挂肚,一夜难眠。
  卖花是高雅的商业行动,就当那卖的是清新的春色吧。但一般的人,更敏感于贴近生活的吆喝。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乡村里游走着担挑的货郎。先是拨浪鼓的声音,接着是或短促或悠长的吆喝:“大針洋线桃木梳———”,这是针对村妇们的,“糖豆帽卡玻璃蛋———”,这才是吸引孩子们的。货郎的挑子是一座移动的百货商店,东西又多又有趣,装在玻璃瓶里的糖球,五颜六色地诱人,仿佛聚集了整个世界的甜,而我却难得有钱买上两粒。因为不大能买得起吧,所以总觉得它甜得特别。
  吆喝声像细细的线,在记忆里悠荡,勾挂的是一些人的音容,寻常而又难忘的旧事。我记得那个叫巴老三的补锅匠———一个光头的小伙子,记得那些带着洞眼和裂纹的锅和盆,钢钻发出的吱吱的叫声和钻眼里涌出的细细的粉末。“补好了”,他敲一敲面盆说。面盆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是一种由陶片、铆钉、伤痕组成的不再浑圆的混响,一如生活本身的质地。我还记得一个姓陈的屠狗人,面孔黑亮,十分壮实。他如只带了一根棍子,就会吆喝“打狗———”,他如挎一个篮子来就会吆喝“狗肉———”。他是个粗心大意又不识字的人,有人赊狗肉时,只在他的本子上记下赊欠的斤两,却不写姓名,使他收账时难以查找。他便会跳脚大骂一通,“要再赊账我是狗!”但他似乎老是记不住自己发的誓,狗一直打着,账也一直照样赊下去。
  吆喝声是让人愉快的,在商业不甚发达的年代,它带来浅浅的喧哗,但不含疯狂的成分,像很熨帖的平民化的乐声。对于渴求的心灵,它还可以代表更多的东西。“蒲席———”,细嫩的童声里有劳动的艰辛和生活淡淡的苦味;“包子———”,粗犷的高音仿佛是扑面而来的浓香;“冰糕,三分五分的”,甜甜的流着汗的凉;“戗刀磨剪子!”任怎样迟钝的心也会因之锋利且轻快起来。
  “青菜啦青菜,绿油油的青菜。”一部电影里的吆喝,黑白片,什么情节早已忘了,但这吆喝声却一直记着。让记忆有所选择的,也许就是那鲜明的绿和湿润蓬勃的气息吧,游离于影片之外,超出了黑与白的单调。
  好的吆喝是一种艺术,真正的民间创作,有质朴的乡土气。记得一位卖苹果妇人的吆喝:“甜苹果———吃个肚子圆哪。”那声音里含着儿童的向往,是饱满而多汁的。还有一位卖布的小贩,“禁拉禁拽禁蹬禁踹冬暖夏凉不结实不要钱!”字字用力的句子确实契合了家织土布的特征与品格。
  但这样的吆喝越来越少,市声喧嚣的时代,真正的吆喝却逐渐淡出,慢慢趋向寂静。住在城市的楼房里,窗外带着乡土气的声音,已是极偶然的,而代之以“洗油烟机”、“煤球”之类,沾染了工业的恶浊气。街上是林立的店铺,生意人越来越多,无声地站在柜台后面。市场内是商人麇集的地方,但没有吆喝,只有讨价还价的声音,嗡嗡地响成一片。
  商人们不出声,是有人替他们吆喝。打开电视的任何一个频道,都可以见到各路大大小小的星级人物———演员、歌星、模特、教授———自己不卖东西,只替出钱的人吆喝。这新的吆喝一族是电视时代的产物。本是离艺术最近的一群,一吆喝竟俗得无以复加。某待字闺中的小姐会作慈母柔情状说:“我们家孩子……”某面对刺刀不曾皱眉的银屏硬汉会为一盒补品泪眼蒙蒙。语言也日趋晦涩暧昧。当小孩子问:什么是“防侧漏”?为什么“他好我也好”呢?人们才警醒到这些吆喝的负面……
  吆喝声被明星们垄断,无怪乎小民百姓们渐渐哑口。而真正的吆喝艺术却失传了。
  电视里吆喝一声是价格不菲的。听说一花卉基地想请某明星给吆喝一声,该明星一开口就要价数十万元。“卖花声”也值这许多银子,大概是当年的陆游、舒瞻诸人不曾料到的吧?
  【训练题目】
  1.请你说说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组识全文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文中第一段中引用“卖花声里梦江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样的诗句的目的是什么?
  3.“吆喝声像细细的线,在记忆里悠荡,勾挂的是一些人的音容,寻常而又难忘的旧事。”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那个姓陈的屠狗人为什么发誓要“要再赊账我是狗!”?从“狗一直打着,账也一直照样赊下去”句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在作者眼里,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吆喝艺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本文是以“吆喝”为线索组识全文的。表现了作者对过去质朴吆喝的回顾和向往,对现代充满商业气息和负面影响吆喝的不满和排斥。
  2.既是为了证明吆喝声也可以入诗的这个观点,也是为了表现过去吆喝的美好和令人回味的特征。
  3.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因为他在本子上只记下赊欠的斤两,却不写姓名,使他收账时难以查找。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豪爽、质朴、不斤斤计较。
  5.平民的、大众的吆喝才是真正的吆喝艺术。因为它是真正的民间创作,有质朴的乡土气。
其他文献
担当面前显本色  董选辉  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辛勤的付出。大难面前不退缩,灾祸面前不推诿,彰显了勇者的本色。无论是关乎个人,还是国家、民族的利益,都需要我们挺起责任的脊梁,敢于担当,无畏前行。本期选取了几则古人担当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帝王的担当  唐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视察农田,见禾苗上有蝗虫,捉起几只念念有词:“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
太婆离开我已三年之久了,直到现在我仍能想起太婆拄着拐杖送我时的情景。  小时候,因为爸妈去上海务工了,所以我一直寄居在爷爷家。那时我接触最多的人除了爷爷奶奶,便是太婆了。我也爱去太婆家,她那里有好多糖果,包括我最爱的牛奶糖。太婆经常对我说:“宝驹啊,糖吃多了是要长蛀牙的。”每次说完就用拐杖轻轻地在我头上敲两下。那根檀木做的拐杖敲在头上一点儿也不痛,而太婆的劝告我是从未听过的。  曾经为了吃糖,我趁
春意,不应该出现在初春时节吗?那柳梢头的点点嫩绿,万花丛中的几簇彩色,还有那风中夹带的几丝温暖,都是初春的表现啊。然而我却在这凛冽的冬日里感受到了几丝春日的温暖。  记得那是这学期的某次考试前一天。拎著大包小包书的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刺骨的寒风划过我的脸颊,丝毫没有一点怜爱,那风还调皮地钻到我厚厚的手套里,使我原本温暖的手变得冰凉,就连提东西都感觉吃力。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啪!”手中顿时
①孩子回家时候,妈正在烧饭。切好的火腿摆进盘子,盛开如一朵花。孩子嘴急,顺手抓一片,妈虚张声势,筷子敲过去,孩子往旁边一闪,火腿塞进嘴巴,笑着跑出去。小院阳光灿烂,残雪堆在墙角,柔软并且刺眼。孩子打一个趔趄,跌倒在地,妈在厨房里喊,别跑那么快!她追出来,将孩子往屋里拖,孩子任妈拽着,顺从地回到厨房。砂锅里炖着鸭,香气袅袅,孩子看着砂锅,又从盘子里抓起一片火腿。妈扬扬手里的锅铲,喊,先去洗手。  ②
2016年中考已经落下帷幕,各省市作文题逐一浮出水面,面对各地更加凝练、鲜活、多元、与时俱进的作文命题,《作文与考试》初中版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预测,震撼点中83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中考作文点题之王的称号,当之无愧!  1.北京以“读书 实践 收获”为题;本刊2016年1月上旬刊29页以“阅读,让我长大”为题  2.上海以“没想到,真没想到”为题;本刊2016年1月上旬刊51页以“美丽的意外
金秋九月,在全运会田径赛场上,19岁的姑娘妮娜成为赛场上的“红人”。  妮娜(Nina Schultz)是中德混血儿,在加拿大出生长大,目前在美国上大学。本届全运会首次接受外籍华人华侨运动员以个人身份报名参赛,妮娜便报名了标枪和铅球两个项目。  妮娜的标枪成绩在加拿大国内排第三,但中国女子标枪的整体实力毕竟高出一筹,再加上长途飞行和时差的原因,妮娜发挥并不理想,未能晋级决赛。不过,妮娜在自己的主项
时光,在记忆的尘埃里开出花朵,带着浅浅的亮光,照亮了湮没在回忆里的岁月,那段最美的时光。  初春,和煦的春风伴着淡淡的花香揉碎在空气里。小院里,女孩着一袭花裙,乌黑的短发在风中张扬地飘舞。脸上的笑容如她清澈的眼神一样纯净。旁边站着一位老人,望着女孩,不大的眼睛里,浸满疼爱。  女孩,采下一朵迎春花,插在老人高盘的发髻上,踮起脚尖,女孩咯咯地笑着,“外婆真好看!”这样一句天真的赞美,却让老人笑得满脸
在平凡的时间里,静心不妄动,这里,这里以外,都是种修行。  ——题记  谁听历史的歌,永恒沧桑?  有这样一个地方,文物保护科技部。这里的人反复谈到的是磨性子,静下心,沉住气。静心不妄动,专注身心合一,这既是一种手工艺,也是一种修行。  我是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了解到这样一种工作的,这是个细致活儿。那里从古画、古书法到古琴,从表面花纹的填补到人物表情的描摹,花费的似乎是比时间更重、最后收获
今年44岁,念完初一就辍学,如今在北京做育儿嫂的范雨素没想到,她的自述《我是范雨素》,让众多网友感动落泪。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文章这样开头。  自12岁起,范雨素辍学在老家做小学民办老师。因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她放弃了转正的机会,20岁那年来到北京打工,离婚后带着两个女儿生活。  你能想象得到,范雨素在北京打过各种工,搬过很多次家。但你可能想象不到
在贫苦中崛起  “在花儿能够生长的任何地方,拔掉荆棘,种下玫瑰。”这句话,用来隐喻林肯,无疑是贴切的。我们所熟知的林肯是个伟大的人物,多年来一直以废除黑奴制、实现联邦统一而闻名全球。他是世界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排名第一位。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白天,父母出门去做工,小小年纪的林肯就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