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同遭遇尴尬,完善制度体系是改善其处境的唯一办法。分离颁证、培训、鉴定考试工作,统一鉴定内容,统一颁证机构,规范培训活动是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制度完善
[作者简介]张宏(1966- ),男,河北邯郸人,廊坊师范学院财会系副教授,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G2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023-02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但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社会认同度低,考试缺乏统一标准,证书工种、等级设置随意,考试管理不稳定,加之培训颁证机构争生源抢市场,使得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社会认知中变了形,证件的有效性受到极大怀疑。因而,为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良性循环轨道,完善制度体系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颁证鉴定的高度垄断性,维护证书的权威性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国外成熟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严密,分工明确。其中政府的职能是制定职业资格教育政策,对职业资格委员会实行行政管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指导开发职业标准,定义职业能力,并对证书认证机构进行规范;认证机构负责颁证,同时对培训机构进行监督。整个管理线条清晰、责任分明,有效地保证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
而我国职业证书设计、鉴定、颁证机构政出多门。同一工种认证重叠,且互相制约。如计算机水平考试,教育部门有高教系列的计算机水平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产业部门有计算机程序员等20个名目的考试,劳动部门有计算机操作员等18个名目的考试。还有一些部委省市、行业协会的鉴定中心组织进行的行业性、地方性计算机操作员之类的鉴定。再如电子商务项目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有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的“商业电子商务师执业资格认证”,还有阿里巴巴组织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证书”。上述现象充分说明职业资格证书工作中的管理混乱、考试不规范等问题,这极大地冲击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策
规范我国职业证书制度,规范管理,统一划分工种,统一考试大纲、职业标准,“政与证”出于一门是当务之急。只有规范管理,方可体现我国职业证书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因此应建立起由国家劳动部门负责制定职业工种分类和核发证书,各行业行政职能部门制订行业职业标准、考试大纲并组织全国范围内的鉴定和考试,国家教育部门组织实施教育、培训的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
规范劳动部门监督与管理,统一进行工种分类,统一核发证书,树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权威性。只有树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才能得到全体国民、用人单位和职业教育院校师生的广泛认同,使职业标准更准确、更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更符合劳动力需求标准、更贴近现代化生产实践,使本行业用工标准、技能要求转化为职业教育部门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能有效地指导高职院校切实解决教学改革中诸如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研制、专业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重大难题。
各行业行政职能部门同时担当鉴定考试的主体、主持单位,教育系统考试院为委托承办单位,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到全国统一的鉴定考试工作中来。而在我国,现今依行业系统设立的专业考试机构有很多。这种分而治之的结果必然造成了证书使用上的画地为牢。
国家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培训和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监管。教育部门应以各行业行政职能部门根据劳动部门统一划分工种制定的各行业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为蓝本,制定教学大纲、计划和培养目标。同时依此制定社会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管理原则。
二、设立培训机构准入强制性门槛,加强日常监管
(一)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场逐利的消极影响使一些教育机构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不顾质量、盲目追求高额利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行业饱和、恶性竞争、口碑不佳上。行业饱和,初级工、中级工培训趋于饱和,高端市场难以开发,随意降价、虚假广告、胡乱承诺。口碑不佳,用做商业的心态做教育,以赢利为目的,信誉度不高。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培训机构的准入政策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准入门槛较低、监管力度不到位、考核制度不健全。准入门槛较低,没有明确规定民办培训机构的起步注册条件。监管力度不大、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直接导致各培训机构各自为政、自由发挥、自生自灭。国家对培训机构制定的法律、法规等优惠政策几乎等于一纸空文,没有落到实处。
(二)对策
应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督导,从各个环节把关,以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和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机构审批制,区分不同情况,都必须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
一是坚持分级审批原则。凡以培养初级职业技能水平和非技术岗位的劳动者为主的培训机构,原则上由举办者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审批,并报上一级劳动保障部门备案;以培养中级职业技能水平为主的培训机构,由市级教育部门审批,并报省劳动保障部门备案;以举办高级职业技能水平为主的培训机构,由省教育部门审批。
二是坚持权责相称原则。遵照“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和权力责任相一致的要求,审批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避免重审批、轻管理现象发生。日常管理内容包括检查培训机构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身份、职业资格证书及有关资料(兼职教师要附劳动合同)。检查教学固定场地、教学设施、实习设备,检查所开办专业(工种)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执行统一颁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三是实行备案制度。包括招生备案制度和招生广告审批备案制度。培训机构新生入学后,审批部门要及时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对于培训机构发布的招生广告、招生简章在刊播散发前,审批部门要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误导群众。对不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擅自刊播散发的培训机构,审批部门要作出严肃处理,及时纠正其错误。
四是落实年检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要按照审批的工种和教学大纲以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率对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优劣进行年度检查。同时开展季度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主要听取受训学员、家长和用人单位对培训质量的反映,及时发现和纠正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督促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三、严肃考试过程和结果,以准确鉴定赢得社会认同
(一)职业证书考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证书考试存在不足的主要表现为:其一,考试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其二,考试多重理论、轻操作。其三,测试手段落后,场地、设施设备、专业考评人员匮乏,测试过程人为主观因素偏重,很大程度上无法客观真实地检验受试者的职业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对策
首先,动员社会力量,实现考评硬件条件达标。职业证书考试种类众多,每个考试机构不可能拥有所有类别考试所需的技术和设施。要做好证书考试工作,保证质量,合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就是一条必经之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需要由考试机构作为主体协调社会资源,由国家给予补贴,委托成立具体考点,设置统一硬件标准,由考试机构和考点所在单位通过合同形式将此工作长期确定下来。
其次,建立一支过硬的相对稳定的考评员队伍。要准确、客观地甄别应试者某一方面的技能水平,仅靠闭卷笔试是不够的,还要进行非常严格的、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的实践能力的考核。这对考评组织机构和考评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教育考试机构内部,专业考评员素质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这种现状已成为制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此项问题的国际经验是组织、培训一支稳定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兼职考评员队伍。
第三,加强国家题库的开发和运行管理。当前普遍反映国家题库除了内容偏旧外,资源也不足,导致一些常用工种的题在反复抽用后,基本无保密性可言。因此应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及时补充扩大题库容量,借鉴已为全球接受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如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剑桥信息技术考试(CIT)、微软信息技术认证(MCP)、网络安全专家认证(CIW)等题库内容和运行管理办法,制定适应学生国际性、现时性能力培养的标准与要求的题库。
最后,降低考生参加鉴定考试费用。当前职业技能鉴定价值取向模糊不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位置被颠倒,收费过高,学生无法承受,阻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作为政府实施的社会公益行为,在职业鉴定中应只向考生收取少量的成本费用。将现有转嫁给考生的费用如申报考试点需交费用,改由国家承担,顺应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设计初衷,将社会效益摆上首位,吸引社会人员及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赢得社会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多方认同。
[参考文献]
[1]张光跃.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J].职教论坛,2003(17).
[2]刘天明.论职业资格教育的特征[J].职教论坛,2003(4).
[关键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制度完善
[作者简介]张宏(1966- ),男,河北邯郸人,廊坊师范学院财会系副教授,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G2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023-02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但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社会认同度低,考试缺乏统一标准,证书工种、等级设置随意,考试管理不稳定,加之培训颁证机构争生源抢市场,使得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社会认知中变了形,证件的有效性受到极大怀疑。因而,为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良性循环轨道,完善制度体系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颁证鉴定的高度垄断性,维护证书的权威性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国外成熟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严密,分工明确。其中政府的职能是制定职业资格教育政策,对职业资格委员会实行行政管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指导开发职业标准,定义职业能力,并对证书认证机构进行规范;认证机构负责颁证,同时对培训机构进行监督。整个管理线条清晰、责任分明,有效地保证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
而我国职业证书设计、鉴定、颁证机构政出多门。同一工种认证重叠,且互相制约。如计算机水平考试,教育部门有高教系列的计算机水平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产业部门有计算机程序员等20个名目的考试,劳动部门有计算机操作员等18个名目的考试。还有一些部委省市、行业协会的鉴定中心组织进行的行业性、地方性计算机操作员之类的鉴定。再如电子商务项目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有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的“商业电子商务师执业资格认证”,还有阿里巴巴组织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证书”。上述现象充分说明职业资格证书工作中的管理混乱、考试不规范等问题,这极大地冲击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策
规范我国职业证书制度,规范管理,统一划分工种,统一考试大纲、职业标准,“政与证”出于一门是当务之急。只有规范管理,方可体现我国职业证书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因此应建立起由国家劳动部门负责制定职业工种分类和核发证书,各行业行政职能部门制订行业职业标准、考试大纲并组织全国范围内的鉴定和考试,国家教育部门组织实施教育、培训的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
规范劳动部门监督与管理,统一进行工种分类,统一核发证书,树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权威性。只有树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才能得到全体国民、用人单位和职业教育院校师生的广泛认同,使职业标准更准确、更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更符合劳动力需求标准、更贴近现代化生产实践,使本行业用工标准、技能要求转化为职业教育部门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能有效地指导高职院校切实解决教学改革中诸如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研制、专业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重大难题。
各行业行政职能部门同时担当鉴定考试的主体、主持单位,教育系统考试院为委托承办单位,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到全国统一的鉴定考试工作中来。而在我国,现今依行业系统设立的专业考试机构有很多。这种分而治之的结果必然造成了证书使用上的画地为牢。
国家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培训和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监管。教育部门应以各行业行政职能部门根据劳动部门统一划分工种制定的各行业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为蓝本,制定教学大纲、计划和培养目标。同时依此制定社会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管理原则。
二、设立培训机构准入强制性门槛,加强日常监管
(一)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场逐利的消极影响使一些教育机构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不顾质量、盲目追求高额利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行业饱和、恶性竞争、口碑不佳上。行业饱和,初级工、中级工培训趋于饱和,高端市场难以开发,随意降价、虚假广告、胡乱承诺。口碑不佳,用做商业的心态做教育,以赢利为目的,信誉度不高。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培训机构的准入政策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准入门槛较低、监管力度不到位、考核制度不健全。准入门槛较低,没有明确规定民办培训机构的起步注册条件。监管力度不大、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直接导致各培训机构各自为政、自由发挥、自生自灭。国家对培训机构制定的法律、法规等优惠政策几乎等于一纸空文,没有落到实处。
(二)对策
应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督导,从各个环节把关,以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和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机构审批制,区分不同情况,都必须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
一是坚持分级审批原则。凡以培养初级职业技能水平和非技术岗位的劳动者为主的培训机构,原则上由举办者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审批,并报上一级劳动保障部门备案;以培养中级职业技能水平为主的培训机构,由市级教育部门审批,并报省劳动保障部门备案;以举办高级职业技能水平为主的培训机构,由省教育部门审批。
二是坚持权责相称原则。遵照“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和权力责任相一致的要求,审批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避免重审批、轻管理现象发生。日常管理内容包括检查培训机构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身份、职业资格证书及有关资料(兼职教师要附劳动合同)。检查教学固定场地、教学设施、实习设备,检查所开办专业(工种)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执行统一颁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三是实行备案制度。包括招生备案制度和招生广告审批备案制度。培训机构新生入学后,审批部门要及时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对于培训机构发布的招生广告、招生简章在刊播散发前,审批部门要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误导群众。对不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擅自刊播散发的培训机构,审批部门要作出严肃处理,及时纠正其错误。
四是落实年检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要按照审批的工种和教学大纲以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率对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优劣进行年度检查。同时开展季度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主要听取受训学员、家长和用人单位对培训质量的反映,及时发现和纠正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督促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三、严肃考试过程和结果,以准确鉴定赢得社会认同
(一)职业证书考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证书考试存在不足的主要表现为:其一,考试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其二,考试多重理论、轻操作。其三,测试手段落后,场地、设施设备、专业考评人员匮乏,测试过程人为主观因素偏重,很大程度上无法客观真实地检验受试者的职业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对策
首先,动员社会力量,实现考评硬件条件达标。职业证书考试种类众多,每个考试机构不可能拥有所有类别考试所需的技术和设施。要做好证书考试工作,保证质量,合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就是一条必经之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需要由考试机构作为主体协调社会资源,由国家给予补贴,委托成立具体考点,设置统一硬件标准,由考试机构和考点所在单位通过合同形式将此工作长期确定下来。
其次,建立一支过硬的相对稳定的考评员队伍。要准确、客观地甄别应试者某一方面的技能水平,仅靠闭卷笔试是不够的,还要进行非常严格的、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的实践能力的考核。这对考评组织机构和考评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教育考试机构内部,专业考评员素质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这种现状已成为制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此项问题的国际经验是组织、培训一支稳定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兼职考评员队伍。
第三,加强国家题库的开发和运行管理。当前普遍反映国家题库除了内容偏旧外,资源也不足,导致一些常用工种的题在反复抽用后,基本无保密性可言。因此应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及时补充扩大题库容量,借鉴已为全球接受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如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剑桥信息技术考试(CIT)、微软信息技术认证(MCP)、网络安全专家认证(CIW)等题库内容和运行管理办法,制定适应学生国际性、现时性能力培养的标准与要求的题库。
最后,降低考生参加鉴定考试费用。当前职业技能鉴定价值取向模糊不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位置被颠倒,收费过高,学生无法承受,阻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作为政府实施的社会公益行为,在职业鉴定中应只向考生收取少量的成本费用。将现有转嫁给考生的费用如申报考试点需交费用,改由国家承担,顺应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设计初衷,将社会效益摆上首位,吸引社会人员及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赢得社会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多方认同。
[参考文献]
[1]张光跃.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J].职教论坛,2003(17).
[2]刘天明.论职业资格教育的特征[J].职教论坛,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