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引导 实现有效探索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iadong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有序引导 有效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54-0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当今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手段,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广泛运用。然而,学生们不会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就能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兴趣和动力。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常常会选择放弃或者等待老师和同伴给出答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能轻易将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有序、高效?下面结合笔者在《圆的面积》一课中的两次不同尝试,浅谈在这一方面的点滴思考。
  【案例1】
  1.导入。
  (1)老师最近买了一张圆桌,我想买张桌布放在台面上,桌布要和台面一样大,买多了浪费,买少了不够,怎么办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我顺势引入课题“圆的面积”。
  (2)师:什么是圆的面积?
  (摸一摸你手中的圆,互相说一说。)
  2.探究圆的面积。
  (1)师出示:猜一猜,圆的面积可能和它的什么有关?你怎么知道的?
  (2)这个圆的面积究竟怎么求呢?我们先回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推导的。圆的面积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推导呢?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动手拼摆。
  (3)把剪开的圆,动手拼摆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拼好后,请你说一说,你把圆转化成了什么图形?转化后的图形与圆有什么关系?
  (4)师小结:不论你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总是不变的。
  3.推导公式。
  拼成同一个图形的同学,合成一个小组,进行公式的推导。用字母表示:半径用r,周长用C,面积用S。
  师生交流,推导公式。得出:s=πr2
  4.导学明理。
  (1)刚才同学们把圆转化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推导出圆面积等于πr2,老师也拼成一个图形。(课件演示:化曲为直。)
  (2)老师推导的和大家的都一样。说明不管把圆拼成什么图形,结论总是s=πr2,而圆周率约等于3.14。
  (3)小结: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过程中,我们运用转化的思想,并且通过实践操作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本次试教过程中,我以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身边的困难入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教学思路清晰,推进顺畅,时间宽裕。但是,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来看,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牵引”显得不到位,与学生们的学习节奏不合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激活,动手操作实践中显得亦步亦趋,“等”、“靠”现象明显。
  因此,笔者对教学流程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和修改,着重对教学序列进行调整,以期让知识的构建变得更加有序化、自主化。
  【案例2】
  1.导入。
  (1)草地上长满了青草,一只羊被拴在草地的木桩上。请问:它能吃光全部青草吗?它最多能吃到哪个范围内的青草?请大家画出这只羊活动范围的示意图。(动画演示)
  (2)什么是圆的面积?
  2.探索新知。
  (1)估测。
  在圆外画一个最小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再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能估计一下这个圆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
  (2)回忆旧知。
  以前我们研究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求法,那时我们是怎样处理的?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对我们研究圆的面积有什么启示?
  可以把圆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3.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动手剪拼一下,看到底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
  请看大屏幕,16等份的和8等份的哪个拼的更接近长方形?
  (2)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3)有的同学把圆拼成了三角形。你能根据三角形计算公式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同学们还有其他图形来验证吗?
  4.小结。
  在第二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改变:
  (1)切入点的改变。“羊吃草”的情境虽不新鲜,但足够经典,它对“圆的面积”一课的导入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区分“线”和“面”;它还足够生动,能够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鲜活的动画场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感知“圆的面积”。
  (2)估算的加入。让正方形与圆组合到一起,形成“内切圆”和“外切圆”,让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圆的面积在2r2与4r2之间。
  (3)验证的主体改变。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验证交给学生来进行,让那些不同的剪拼方式在课堂上得以展示;让学生们的操作成果得到充分的展现;让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得到巩固、深化。
  导而有效,引而有序。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教师应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精心构建教学序列,以真正使我们的课堂有序、高效。
  (责编 罗永模)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学习  三个“发生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23-02  实施新课程以来,探究学习成了当前学生开展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然而,目前一些教师把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的一张标签随意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导致学生出现“探而不究”现象。其实,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其探究情境的创设、探究问题
期刊
【关键词】错误教学资源圆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55-01  在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画圆的教学中,课本直接出示了画圆的步骤,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按照步骤学习画圆。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画圆的方法和技巧,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学生没有形成认知冲突的情况下“抛出”画
期刊
【关键词】《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60-02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P83-P84。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3.
期刊
【关键词】小学英语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82-01  小学英语复习课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语言知识,建立语言知识间的联系,使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系统化、条理化,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如何才能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根据学情,制定预案——力求做到“一线串珠,形散神聚”  所
期刊
【关键词】品德课教学目标制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93-02  当前,教师在制定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对课程标准研读、教材体系梳理及学生实际了解不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师对品德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导致出现“管中规豹”的现象,使品德课失去了“品德味”,甚至变异为语文课、地理课、历史课等。(2)教师缺乏整
期刊
【关键词】幸福教育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50-03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校长应对本校优秀的校园文化进行传承,并融入与时俱进的新的元素,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当前,“走特色办学之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各校追求的目标。什么是特色办学?学校怎样才能实现内涵发展?究其本质,是打造校园文化,建立
期刊
【关键词】小学美术我的新朋友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95-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此,笔者通过一年级《我的新朋友》一课,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期刊
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关键时期,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广西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阶段,我们迎来第28个教师节。在此,我代表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向全区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重视、关心、支持我区教育事业的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广西的优秀传统。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实施素质
期刊
【关键词】教学设计 “三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55-01  不管哪个年级、哪个版本,也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什么教学环境,教学设计都应回答这样三个问题:我们有什么?我们教什么?我们怎么教?  一、我们有什么?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
期刊
【关键词】数学教学开放拓展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82-01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常常将教学的舞台局限在课堂、局限在课本、局限在“当前”,以至于我们的数学教学“高耗低效”。为此,我们必须走出“数学”的框框,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组织教学,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一、选材内容变“数学”为“生活”。让学生亲近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