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应用它为高校艺术教育服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意义分析、特点剖析、现状分析与对策提出等几方面研究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艺术教育;应用研究
一、将传统文化用于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主要方式,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祖祖辈辈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是我国世世代代的精神结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蕴藏着浓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沉淀和更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这种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艺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早已深深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成员的精神风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民族复兴必须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艺术教育所必须承继的文化思维灵感源泉和创作元素的来源。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是高校现代艺術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还是比较落后的,无法将艺术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甚少,导致民族文化传承无法顺利进行。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二是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积淀,虽然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有短暂的停滞,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少许的融合和变化,但在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却始终没有变化。三是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出发点,落脚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四是博大精深。用“丰富多彩”和“高深莫测”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一点也不过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注重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关系。五是兼收并蓄,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社会因历史的局限性形成了社会交流不畅,但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对外族文化的吸收和同化。
三、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欠缺规范化
各大高校设置的艺术教育专业非课程化,导致其逐渐被边缘化。根据相关规定,各级学校都要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在职业与普通高校要将其列为必修课。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出现分离,导致艺术教育模式不够规范化。
2、侧重技能化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使艺术教育趋于技能化,这种重技能而忽略人文培养的艺术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不相符。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艺术院校日益增多,逐渐削弱了艺术教育的综合性,使专业性逐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降低,艺术教育的门槛也不断降低,导致招收的艺生综合素质不高。在此状况下,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德才兼备的综合型艺术人才。
3、机械化教育模式
艺术教育一味追求技能培养,那么必定造成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不断僵硬与机械化。在传统艺术教育中,课堂上是老师一味传授与掌握技能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原本想象力丰富的艺术教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课堂学习氛围比较压抑。
四、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1、将传统文化引入高校艺术教育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在考前突击学习考试过关的,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考前并未进行艺术系统化培训,学生艺术概念比较弱。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引用绘画理念而非文化理念对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因而学生思维被禁锢在绘画理念中。而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与道教等文化,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艺术作品。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必要的。
2、塑造学生的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更加凸显出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高校艺术教学也展现出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催生出了新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需要创新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元素和本质,融入时代特性,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创新表现手法,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氛围,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给养,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高校艺术教育,塑造出学生的文化艺术理念。
3、养成学生美好道德理念、
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主体美好道德的修养。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教育。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高校艺术教育也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提升是艺术教育的最终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说法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和王道。当代艺术大学生的道德观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一些不良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渗透到大学校园,这不可避免地给艺术类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有些大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极度缺乏,道德的认同感不高,对道德认知的程度太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还有些大学生重物质而轻情谊,在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得自私自利、缺乏信任而得不到认同感,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将自己处于一种孤独、封闭的精神状态,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近年来学生之间发生命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说是道德教育的悲哀。所以加强当代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帮助大学生们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健全人格的良好途径,而传统文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4、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学观点,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回归自然,早已成为艺术文化的理念,更是现代艺术教育的主导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要求艺术创作在运用新材料、新技艺和新观念的同时,更应注重在创作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理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创作出更多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放松、恬淡的心灵慰藉场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沉淀,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中,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艺术教育;应用研究
一、将传统文化用于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主要方式,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祖祖辈辈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是我国世世代代的精神结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蕴藏着浓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沉淀和更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这种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艺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早已深深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成员的精神风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民族复兴必须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艺术教育所必须承继的文化思维灵感源泉和创作元素的来源。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是高校现代艺術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还是比较落后的,无法将艺术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甚少,导致民族文化传承无法顺利进行。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二是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积淀,虽然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有短暂的停滞,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少许的融合和变化,但在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却始终没有变化。三是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出发点,落脚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四是博大精深。用“丰富多彩”和“高深莫测”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一点也不过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注重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关系。五是兼收并蓄,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社会因历史的局限性形成了社会交流不畅,但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对外族文化的吸收和同化。
三、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欠缺规范化
各大高校设置的艺术教育专业非课程化,导致其逐渐被边缘化。根据相关规定,各级学校都要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在职业与普通高校要将其列为必修课。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出现分离,导致艺术教育模式不够规范化。
2、侧重技能化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使艺术教育趋于技能化,这种重技能而忽略人文培养的艺术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不相符。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艺术院校日益增多,逐渐削弱了艺术教育的综合性,使专业性逐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降低,艺术教育的门槛也不断降低,导致招收的艺生综合素质不高。在此状况下,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德才兼备的综合型艺术人才。
3、机械化教育模式
艺术教育一味追求技能培养,那么必定造成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不断僵硬与机械化。在传统艺术教育中,课堂上是老师一味传授与掌握技能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原本想象力丰富的艺术教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课堂学习氛围比较压抑。
四、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1、将传统文化引入高校艺术教育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在考前突击学习考试过关的,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考前并未进行艺术系统化培训,学生艺术概念比较弱。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引用绘画理念而非文化理念对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因而学生思维被禁锢在绘画理念中。而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与道教等文化,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艺术作品。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必要的。
2、塑造学生的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更加凸显出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高校艺术教学也展现出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催生出了新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需要创新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元素和本质,融入时代特性,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创新表现手法,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氛围,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给养,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高校艺术教育,塑造出学生的文化艺术理念。
3、养成学生美好道德理念、
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主体美好道德的修养。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教育。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高校艺术教育也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提升是艺术教育的最终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说法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和王道。当代艺术大学生的道德观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一些不良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渗透到大学校园,这不可避免地给艺术类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有些大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极度缺乏,道德的认同感不高,对道德认知的程度太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还有些大学生重物质而轻情谊,在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得自私自利、缺乏信任而得不到认同感,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将自己处于一种孤独、封闭的精神状态,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近年来学生之间发生命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说是道德教育的悲哀。所以加强当代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帮助大学生们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健全人格的良好途径,而传统文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4、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学观点,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回归自然,早已成为艺术文化的理念,更是现代艺术教育的主导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要求艺术创作在运用新材料、新技艺和新观念的同时,更应注重在创作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理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创作出更多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放松、恬淡的心灵慰藉场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沉淀,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中,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