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媒介素养教育在经历了免疫、甄别、批判范式之后正在向赋权范式转变,这就要求将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融入到当前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形成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不同主体的需求。本文以云南高校为对象,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公民意识培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在基础上对当代蕴含公民意识培育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对策。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现代公民意识; 对策
媒介素养教育在经历了免疫、甄别、批判范式之后正在向赋权范式转变,这是一种参与式行动范式,它重视影响受众媒介认知和行动能力的社会心理机制和条件,尤其尊重参与者的本土经验和地方知识并依照社区、社群、团体和个别文化的需求来创设媒介教育内容,其目标在于通过培养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使受众形成自己的意见,提升其自主权和行使权利的能力,从而参与社会建构,进而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和媒介化社会的健康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代转向使得我们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模式纳入当前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通过吸纳、转换等方式,形成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不同主体的需求,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在持续的文化和社会建构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而将公民意识的培育融入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在新的媒介和社会环境下以一种现代性的姿态实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传承、延续和“再造”。但是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普遍薄弱,同时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没有能够和公民意识培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使得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难以在高校现实环境中得以实践和实现。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学生和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及政治思想教育的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公民意识培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以此以基础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和公民意识培育提出对策。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问卷针对学生),收回问卷255份,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96%。另一方面,调查采取随机偶遇抽样的方法,用无结构访谈法(访谈对象主要针对教师,部分针对学生)了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和公民意识培育的现状。
一、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问题
1、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
在调查对象中,有70.38%以上的学生不能清晰完整地说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多数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的认识简单地停留在对媒介特征、性质功能的认知和媒介制作技术的掌握层次,而对批判思维的培养和赋权教育或公民预备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缺乏认识。而80.71%以上的老师也承认,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学有避重就轻的情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媒介基本知识的介绍(比如:媒介的类型、特征、功能等等)和媒介技术的培训上面,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以及赋权教育和公民预备教育不够重视或是有弱化的倾向。
2、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调查对象中有65.69%的老师认为目前学校开设的媒介教育教育课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没有明确每个阶段教育的重点和形成由浅入深教育的完整体系。比如云师大传媒学院面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课程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程设置上有重复,比如同时开设了《新闻写作》和《新闻报道》、《电视文化学》和《影视文化学》等课程。又比如象《中外新闻史》这样的课程开设在大四一年级来进行。
3、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被调查者中,有分别超过50%的学生和老师认为目前师资力量的不足是导致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云师大的很多老师就反映课程压力过大,播音主持艺术系的老师甚至一个老师一个学期承担三门课程,周学时达到20个学时以上。60.3%的学生反映课后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对学习中的遇到问题不能和老师进行深层次探讨。
4、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
被调查者中超过80.46%的学生反映,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基本是在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知识”,采用的是老师一言堂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没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同时教学实践活动单一,大多停留在使用学校提供的相机或摄像机拍摄小短片的阶段。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脱节,30.38%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没有到过媒体进行过实地的实习。
5、媒介素养教育在培养受众批判性思维和加强公民意识方面的情况
88.7%的老师认为,学生从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里只培养到“浅批判思考能力”,即课程未能培养能够举一反三式的深批判思考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鼓励年轻人在公共空间里发声,但目前的教育对于培养他们以行动监察传媒和社会以及利用媒介表达自己意见方面,非常薄弱。以往那种认为媒介素养能够倾力减少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的保护姿态,在目前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老师中非常普遍。
作为当前学生接触最高的媒介——网络,76.56%的学生表示在使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娱乐,网络聊天和游戏对他们有较强的吸引力。在问及“对网络暴力内容的处理方法”时,74.4%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关闭,12.35%表示有时会看,13.25%表示会经常看。而对“您是否会主动参与网络公众议题的讨论”的问题的回答,67.51%的学生选择从来不会,15.69%的学生选择有时会,只有16.8%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参与。另外,有73.12%的学生承认从网上抄袭过他人文章或资料。
6、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力度
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的开展, 还要依靠高校的认知度和实施力度。在调查中当问及“据您所了解,您所在的学校是否开展有详细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计划”的大学生占2.2%,选择“开设了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必修课”的学生占12.2%,选择“开设了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选修课” 的大学生占45%, 选择“开展过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其他活动”的大学生占14.5%,选择“从来没有开展过任何活动”的大学生占22.3%,选择“不清楚”的大学生占17.6%。 从以上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来看,目前的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存
在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
缺少对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认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的培育和赋权教育或公民预备教育没有被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媒介素养教育停留在保护主义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育被割离开来,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时表现出公民意识淡漠的倾向,多数同学不会主动参与网络公民议题的讨论。
缺少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媒介使用经验以及地方知识的探索,没有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缺乏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缺少权利的分享,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采用的是教师本位的教育方式,教师没有把学生当做公民来对待,并身体力行地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贯彻到教育实践中。
另一方面,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没有形成体系。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如何形成比较系统的、适应大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作为开展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机构,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度和实施力度不足,而师资力量的不足影响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质量。
二、公民意识培育的现状和问题:
1、对公民意识培育地位的认识
在访谈中70%以上的老师表示,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公民意识从属于政治思想,缺乏具体的教育要求和实施计划,学校对提高学生公民意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不能落到实处,学校公民意识培养流于形式。34.6%的学生表示很多老师简单地把公民教育等同于政治、历史或法律教育,偏向于介绍社会规范、历史人物与法律条文,忽略了诸如爱国、民主、平等、自由、守法等公民意识内涵的渗透。
2、高校公民意识培育的方式
78.3%的学生表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手段单一,主要是通过理论课的形式进行,灌输式教育,老师重说教轻实践。我们在和学生进行访谈时就有学生说,老师对法制的宣传基本上停留在对法律的口头宣讲和条文介绍上,没有对法律如何运用做教育,缺乏有效的法治实践活动。在问及“您是否参加过正式的选举活动”时,85.98% 的学生回答没有,而被问到“老师是否会问您平时上网的内容并加以指导”,76.76%的学生回答不会。
3、公民意识教育的教材情况
据调查了解到,如前所述,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
理论课进行。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互抄袭严重,全国几十种版本,大同小异。教学内容重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中学生课程的重复。1996年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基本涵盖大学几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中学思想政治课中都已包含。但这些内容仍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虽说理论性强了,但内容大多重述。二是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容重复。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哲学里讲,在毛泽东思想概论中也在讲,在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则作为精髓来讲。
4、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情况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4.78%的人不能正确说出我国的政治体制,12.45%的人表示不清楚。46.76%的学生不清楚法律赋予大学生哪些权利。在问及“当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不征求学生的意见您会公开表示不满吗?”67.65%的学生表示不会。超过50%的学生不能完整地说出公民意识的内涵,很多学生对公民意识认知模糊。
5、大学生在媒体使用过程中的公民意识反映
在“媒体的软性暴力、色情类报道”的态度调查中,13.58%的学生认为是客观事实,13.15%的学生认为是生活调剂,36.74%的学生不做评论,9.44%的学生表示无可奈何,4.17%的学生深受困扰,只有22.92%的学生选择坚决抵制。可见在多元化社会下,绝大多数大学生道德立场相对脆弱。在权利意识方面,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如果昆明市政府就地铁票价一事在网上征询市民意见,不会积极参与;有25.1%的大学生认为政治与自身利益无关。经常在互联网有关政治主题的论坛或讨论组中发表看法的只占17%。在“对于重大新闻的潜在信息和社会意义是否会主动考虑?”的调查中发现,只有8.68%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考虑”,大部分学生较少考虑”,16.67%的大学生从不主动考虑。
从以上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的调查来看,目前的高校的公民意
培育存在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
从调查的实情况际来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未取得独立地位。长期以来,各级学校把知识传授、智育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大学也不例外,其公民意识教育也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独立的公民意识或公民概念。
从教育角度看,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公民学科为中心,辅以相关课程的学习,并将习得的与公民有关的知识来检验分析现实社会,从而培养健全公民的教育过程。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公民教育,一是知识层次;二是价值层次;三是行为层次。“在第一个层次,学生从课堂中习得的是有关公民的各种事实知识,如具体的权利义务各种政体政党制度等;第二个层次,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如何采取相关行为;在第三个层次上,学生超越知识和观念的层次,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活动中。”[19]但目前高校的公民教育形式单一,不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和理论的脱节导致公民意识培育流于形式。
同时,对于当前大学生使用频率最好的网络媒体,学校没有有意识地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生的公民意识培育结合起来,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行为得不到指导和规范,利用网络参与自我完善和社会建构的行动能力非常弱,在使用网络时,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制意识、责任和权力意识淡化。
三、当代蕴含公民意识培育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第一,教师要明确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自觉地将公民意识的培育纳入到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来。公民意识是一种自主自律的主体价值取向,一种平等民主的权利义务互动,一种理性负责的公共精神体现。而当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是一种赋权教育,是一种对批判性思维和行动能力的培养。高校做为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教师必须明确当代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代转向,推进蕴涵公民意识培育的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为大学生提供发展批判能力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媒介化社会中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公民主动利用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挑战和改造现存社会中不合理现象,促进大学生通过参与媒介达成参与社会建构、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目标。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和媒介使用经验的探索,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建知识。参与式行动范式的媒介素养教育强调深入探究影响受众媒介认知和行动能力的社会心理机制和条件,尤其尊重参与者的本土经验和地方知识并依照社区、社群、团体和个别文化的需求来创设媒介教育内容,其目标在于通过培养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使受众形成自己的意见,提升其自主权和行使权利的能力,从而参与社会建构,促进公平表达和信息公平流动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合作、探寻、重述、质疑、互动和创新的作用,加强学生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关注学生所处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当前社会环境的变迁,经常针对特定属性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用情况、媒介素养知识及媒体分析能力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主动邀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景参与到媒介素养的内容建设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如何使用和使用何种交流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培育现代公民的方式。当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社会认知不成熟等特点,在和学生分享权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不容忽视,他们需要与学生深入交流,随时互动,即时引导。同时,在培养他们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使学生不脱离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促进他们个人的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将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看做是一种关于行动的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采用多种实践方式在学生的媒介使用中贯彻公民意识的培育。
比如,通过“情景式实践”,让大学生做好“准公共领域的准备和实践”。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副教授、媒介素养研究室召集人吴翠珍认为:“在媒体素养中,做媒体创作并不是在仿制商业媒体,也不是个人喃喃自语的表达,而是在作准公共传播领域的准备和实践。所谓准公共传播领域,是指个人作为社群的一员,为社群在公共议题上发声,目的是促使跨族群、跨团体的共同的越境跨界的对话。”[2] 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应该突破课堂的局限,进行“情景式实践”。所谓“情景式实践”就是让大学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基层,通过广泛的社会接触,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了解自身和相关社会群体的实际需要、期望和特殊的经验,以此来形成社会建构的基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成为空中楼阁,要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社会的机会,使他们走出校园的时候,能够具备良好的公民媒介素养,能以一个成熟公民的姿态面对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决策。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光辉,《走进传媒一如何开展媒介教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9.
[2] 吴翠珍,《媒介素养的国际发展与本土经验》,《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7.
作者简介:邱昊,(1976—),女,汉族,云南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硕士。200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现代公民意识; 对策
媒介素养教育在经历了免疫、甄别、批判范式之后正在向赋权范式转变,这是一种参与式行动范式,它重视影响受众媒介认知和行动能力的社会心理机制和条件,尤其尊重参与者的本土经验和地方知识并依照社区、社群、团体和个别文化的需求来创设媒介教育内容,其目标在于通过培养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使受众形成自己的意见,提升其自主权和行使权利的能力,从而参与社会建构,进而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和媒介化社会的健康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代转向使得我们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模式纳入当前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通过吸纳、转换等方式,形成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不同主体的需求,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在持续的文化和社会建构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而将公民意识的培育融入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在新的媒介和社会环境下以一种现代性的姿态实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传承、延续和“再造”。但是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普遍薄弱,同时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没有能够和公民意识培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使得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难以在高校现实环境中得以实践和实现。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学生和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及政治思想教育的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公民意识培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以此以基础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和公民意识培育提出对策。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问卷针对学生),收回问卷255份,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96%。另一方面,调查采取随机偶遇抽样的方法,用无结构访谈法(访谈对象主要针对教师,部分针对学生)了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和公民意识培育的现状。
一、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问题
1、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
在调查对象中,有70.38%以上的学生不能清晰完整地说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多数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的认识简单地停留在对媒介特征、性质功能的认知和媒介制作技术的掌握层次,而对批判思维的培养和赋权教育或公民预备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缺乏认识。而80.71%以上的老师也承认,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学有避重就轻的情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媒介基本知识的介绍(比如:媒介的类型、特征、功能等等)和媒介技术的培训上面,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以及赋权教育和公民预备教育不够重视或是有弱化的倾向。
2、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调查对象中有65.69%的老师认为目前学校开设的媒介教育教育课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没有明确每个阶段教育的重点和形成由浅入深教育的完整体系。比如云师大传媒学院面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课程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程设置上有重复,比如同时开设了《新闻写作》和《新闻报道》、《电视文化学》和《影视文化学》等课程。又比如象《中外新闻史》这样的课程开设在大四一年级来进行。
3、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被调查者中,有分别超过50%的学生和老师认为目前师资力量的不足是导致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云师大的很多老师就反映课程压力过大,播音主持艺术系的老师甚至一个老师一个学期承担三门课程,周学时达到20个学时以上。60.3%的学生反映课后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对学习中的遇到问题不能和老师进行深层次探讨。
4、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
被调查者中超过80.46%的学生反映,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基本是在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知识”,采用的是老师一言堂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没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同时教学实践活动单一,大多停留在使用学校提供的相机或摄像机拍摄小短片的阶段。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脱节,30.38%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没有到过媒体进行过实地的实习。
5、媒介素养教育在培养受众批判性思维和加强公民意识方面的情况
88.7%的老师认为,学生从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里只培养到“浅批判思考能力”,即课程未能培养能够举一反三式的深批判思考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鼓励年轻人在公共空间里发声,但目前的教育对于培养他们以行动监察传媒和社会以及利用媒介表达自己意见方面,非常薄弱。以往那种认为媒介素养能够倾力减少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的保护姿态,在目前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老师中非常普遍。
作为当前学生接触最高的媒介——网络,76.56%的学生表示在使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娱乐,网络聊天和游戏对他们有较强的吸引力。在问及“对网络暴力内容的处理方法”时,74.4%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关闭,12.35%表示有时会看,13.25%表示会经常看。而对“您是否会主动参与网络公众议题的讨论”的问题的回答,67.51%的学生选择从来不会,15.69%的学生选择有时会,只有16.8%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参与。另外,有73.12%的学生承认从网上抄袭过他人文章或资料。
6、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力度
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的开展, 还要依靠高校的认知度和实施力度。在调查中当问及“据您所了解,您所在的学校是否开展有详细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计划”的大学生占2.2%,选择“开设了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必修课”的学生占12.2%,选择“开设了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选修课” 的大学生占45%, 选择“开展过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其他活动”的大学生占14.5%,选择“从来没有开展过任何活动”的大学生占22.3%,选择“不清楚”的大学生占17.6%。 从以上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来看,目前的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存
在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
缺少对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认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的培育和赋权教育或公民预备教育没有被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媒介素养教育停留在保护主义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育被割离开来,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时表现出公民意识淡漠的倾向,多数同学不会主动参与网络公民议题的讨论。
缺少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媒介使用经验以及地方知识的探索,没有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缺乏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缺少权利的分享,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采用的是教师本位的教育方式,教师没有把学生当做公民来对待,并身体力行地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贯彻到教育实践中。
另一方面,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没有形成体系。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如何形成比较系统的、适应大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作为开展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机构,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度和实施力度不足,而师资力量的不足影响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质量。
二、公民意识培育的现状和问题:
1、对公民意识培育地位的认识
在访谈中70%以上的老师表示,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公民意识从属于政治思想,缺乏具体的教育要求和实施计划,学校对提高学生公民意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不能落到实处,学校公民意识培养流于形式。34.6%的学生表示很多老师简单地把公民教育等同于政治、历史或法律教育,偏向于介绍社会规范、历史人物与法律条文,忽略了诸如爱国、民主、平等、自由、守法等公民意识内涵的渗透。
2、高校公民意识培育的方式
78.3%的学生表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手段单一,主要是通过理论课的形式进行,灌输式教育,老师重说教轻实践。我们在和学生进行访谈时就有学生说,老师对法制的宣传基本上停留在对法律的口头宣讲和条文介绍上,没有对法律如何运用做教育,缺乏有效的法治实践活动。在问及“您是否参加过正式的选举活动”时,85.98% 的学生回答没有,而被问到“老师是否会问您平时上网的内容并加以指导”,76.76%的学生回答不会。
3、公民意识教育的教材情况
据调查了解到,如前所述,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
理论课进行。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互抄袭严重,全国几十种版本,大同小异。教学内容重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中学生课程的重复。1996年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基本涵盖大学几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中学思想政治课中都已包含。但这些内容仍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虽说理论性强了,但内容大多重述。二是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容重复。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哲学里讲,在毛泽东思想概论中也在讲,在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则作为精髓来讲。
4、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情况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4.78%的人不能正确说出我国的政治体制,12.45%的人表示不清楚。46.76%的学生不清楚法律赋予大学生哪些权利。在问及“当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不征求学生的意见您会公开表示不满吗?”67.65%的学生表示不会。超过50%的学生不能完整地说出公民意识的内涵,很多学生对公民意识认知模糊。
5、大学生在媒体使用过程中的公民意识反映
在“媒体的软性暴力、色情类报道”的态度调查中,13.58%的学生认为是客观事实,13.15%的学生认为是生活调剂,36.74%的学生不做评论,9.44%的学生表示无可奈何,4.17%的学生深受困扰,只有22.92%的学生选择坚决抵制。可见在多元化社会下,绝大多数大学生道德立场相对脆弱。在权利意识方面,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如果昆明市政府就地铁票价一事在网上征询市民意见,不会积极参与;有25.1%的大学生认为政治与自身利益无关。经常在互联网有关政治主题的论坛或讨论组中发表看法的只占17%。在“对于重大新闻的潜在信息和社会意义是否会主动考虑?”的调查中发现,只有8.68%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考虑”,大部分学生较少考虑”,16.67%的大学生从不主动考虑。
从以上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的调查来看,目前的高校的公民意
培育存在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
从调查的实情况际来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未取得独立地位。长期以来,各级学校把知识传授、智育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大学也不例外,其公民意识教育也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独立的公民意识或公民概念。
从教育角度看,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公民学科为中心,辅以相关课程的学习,并将习得的与公民有关的知识来检验分析现实社会,从而培养健全公民的教育过程。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公民教育,一是知识层次;二是价值层次;三是行为层次。“在第一个层次,学生从课堂中习得的是有关公民的各种事实知识,如具体的权利义务各种政体政党制度等;第二个层次,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如何采取相关行为;在第三个层次上,学生超越知识和观念的层次,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活动中。”[19]但目前高校的公民教育形式单一,不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和理论的脱节导致公民意识培育流于形式。
同时,对于当前大学生使用频率最好的网络媒体,学校没有有意识地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生的公民意识培育结合起来,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行为得不到指导和规范,利用网络参与自我完善和社会建构的行动能力非常弱,在使用网络时,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制意识、责任和权力意识淡化。
三、当代蕴含公民意识培育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第一,教师要明确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自觉地将公民意识的培育纳入到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来。公民意识是一种自主自律的主体价值取向,一种平等民主的权利义务互动,一种理性负责的公共精神体现。而当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是一种赋权教育,是一种对批判性思维和行动能力的培养。高校做为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教师必须明确当代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代转向,推进蕴涵公民意识培育的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为大学生提供发展批判能力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媒介化社会中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公民主动利用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挑战和改造现存社会中不合理现象,促进大学生通过参与媒介达成参与社会建构、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目标。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和媒介使用经验的探索,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建知识。参与式行动范式的媒介素养教育强调深入探究影响受众媒介认知和行动能力的社会心理机制和条件,尤其尊重参与者的本土经验和地方知识并依照社区、社群、团体和个别文化的需求来创设媒介教育内容,其目标在于通过培养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使受众形成自己的意见,提升其自主权和行使权利的能力,从而参与社会建构,促进公平表达和信息公平流动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合作、探寻、重述、质疑、互动和创新的作用,加强学生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关注学生所处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当前社会环境的变迁,经常针对特定属性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用情况、媒介素养知识及媒体分析能力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主动邀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景参与到媒介素养的内容建设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如何使用和使用何种交流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培育现代公民的方式。当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社会认知不成熟等特点,在和学生分享权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不容忽视,他们需要与学生深入交流,随时互动,即时引导。同时,在培养他们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使学生不脱离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促进他们个人的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将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看做是一种关于行动的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采用多种实践方式在学生的媒介使用中贯彻公民意识的培育。
比如,通过“情景式实践”,让大学生做好“准公共领域的准备和实践”。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副教授、媒介素养研究室召集人吴翠珍认为:“在媒体素养中,做媒体创作并不是在仿制商业媒体,也不是个人喃喃自语的表达,而是在作准公共传播领域的准备和实践。所谓准公共传播领域,是指个人作为社群的一员,为社群在公共议题上发声,目的是促使跨族群、跨团体的共同的越境跨界的对话。”[2] 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应该突破课堂的局限,进行“情景式实践”。所谓“情景式实践”就是让大学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基层,通过广泛的社会接触,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了解自身和相关社会群体的实际需要、期望和特殊的经验,以此来形成社会建构的基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成为空中楼阁,要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社会的机会,使他们走出校园的时候,能够具备良好的公民媒介素养,能以一个成熟公民的姿态面对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决策。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光辉,《走进传媒一如何开展媒介教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9.
[2] 吴翠珍,《媒介素养的国际发展与本土经验》,《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7.
作者简介:邱昊,(1976—),女,汉族,云南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硕士。200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