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u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把德育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融入其中,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和熏陶,進而不断提高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修养,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当然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也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枯燥的纯文字训练课,要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根据文章的思想内涵确定德育渗透的内容
  德育渗透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了政治思想教育、做人道德教育、心理素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每篇的侧重点不同。教师要找准每篇课文的渗透重点和切入点,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挖掘教材思想内涵,充分了解并吃透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如《詹天佑》一文叙述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他不负祖国之望,不负人民之托,在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应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这篇课文应渗透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诺贝尔》这篇文章以朴素的语言,感人的笔触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要让学生感受到诺贝尔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畏艰难、不断探索、造福人类的精神……
  二、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创设情境是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心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把精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在课堂学习内容上,也更有利于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教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时,我先用音乐创设情境,播放歌曲《长江之歌》,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景物之中,动听的音乐和诗情画意般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陶冶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接着再运用投影直观地展现出滚滚长江的景象,把我们带到大江上,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心中不禁涌动起无限的激情与豪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思维能力,使之对课文内容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三、在字里行间渗透德育教育
  每篇课文的作者都会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剖析、品读,借以挖掘其中的内涵。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作者借助于优美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尤其是课文的这句话:“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乳汁奉献给大树。”在全文中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好词佳句的同时,要准确找到课文的基调,以一片看上去似乎是那样朴素平凡的叶子,发现其中的内涵,叶子的内在精神——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却是伟大而崇高的。在这个训练与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四、在感情朗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朗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朗诵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来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它主要是通过声音、手势、姿态等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共鸣。在朗诵时关键是要带着某种感情,向听众传达一种思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激发感情,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使学生越读越身临其境,越读越感情充沛,越读使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越融合,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为了防止学生反复阅读或单一呆板的朗读形式而使学生倦怠或产生厌烦感,失去朗读热情,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如教学《梅兰芳学艺》一文,我抓住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片段,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读出描写师傅的严厉批评和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的句子,使学生感受到梅兰芳学艺时那种不怕失败、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在拓展延伸中渗透德育教育
  拓展延伸就是让语文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生活,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使学生受到教育。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二要求在真诚的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鼓起勇气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懂得报答,学会感恩。在教学时,可先让同学们观看《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学生们受到广告中主人翁的影响后,又布置学生周末回去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洗脚,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受感恩的情怀。完成作业后再来写这篇作文,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感恩。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渗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深入研究,充分挖掘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思想内容,结合实际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谦虚上进教育以及责任感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之中。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造就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建设人才的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每天在园学习、生活和游戏的每个活动、环节、细节都会体现出课程的信念与质量。《指南》中明确了一日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每位在岗教师都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兼顾到班上幼儿的个体差异;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园应认真梳理本园一日生
期刊
在幼儿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都产生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在人格的形成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教师是从事幼教工作的专业人才,从幼儿们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幼儿园教师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其教导自然会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因此,家长和教师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好的环境。  一、幼儿园新教师和家长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可是事实上,作文却是老大难,学生见之头昏、谈之色变,远而避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纠其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无话可说”。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学生们正是由于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缺乏观察与注意,又极少的参与实践活动
期刊
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从一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到一所农村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在这所幼儿园挂职期间,在系统地观察和研讨后,对其区角活动的开展有以下经验分享。  一、区角活动开展实况与前期体会  区角活动在这所幼儿园已成为完成幼儿园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引领下,区角活动的开展已成为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主调”。针对农村幼儿园环境条件差、硬件设施
期刊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困生来说,写作比登山还难。不过,从我个人多年的作文教学经历来看,对学困生的作文指导虽说是难一些,但也并不是完全无药可医,只要教师能找到他们“写作难”的原因,尔后因人而异地耐心指导学困生作文,效果还是好的。那么,如何指导学困生进行写作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困生走进生活  学困生之所以一见到作文题目就不知从何下笔,那是因为他们感到没什么内容
期刊
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生活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互相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对其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交往为幼儿提供了观察自己与了解他人的机会,使他们有条件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幼儿期是孩子社交能力培养的关键期。3—6岁的幼儿开始经历从家庭到幼儿园的环
期刊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后进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生和后进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基于此,我通过网络学习了一些先进的经验与理念,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了分层设计,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学生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际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众多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关注于课堂改革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探索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的实效。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县进行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作为一种追求实效性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在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课堂改革实践出发试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做如下探讨。  一、科学合理地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
期刊
自学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学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此谈几点看
期刊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微软公司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不是比尔盖茨一个人的成绩,是全体工程师和测试人员的倾力合作。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