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倾听他人的发言,虽静犹“动”
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我觉得还要倡导“学生倾听学生”。只有这样,学生之间才会了解彼此的想法,才会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1、不许重复。记得有一次,教研室领导来听课,我上的是《科学》第一册《校园里的动物》,为了扩大学生发言的面,我灵机一动,课一开始,以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位学生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要求不准重复。学生依次站起来说,其他学生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他,教室里出奇地安静。“老虎。”一位学生怯生生地说,“重复了!”全班异口同声地说。回答如此的干脆和响亮,令在座的老师很是意外。我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在倾听!”正因为在倾听,他们才会知道重复了;正因为在倾听,他们才会说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称。正因为有了倾听,教室里才会如此安静;正因为有了倾听,学生才有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发现在以后的教学中,“不重复”已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了根,学生慢慢养成了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2、提提意见。找其他同学的缺点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相互之间提提意见,也能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学习品质。在教学《科学》第五册《太阳钟》时,我要求每位学生自己设计一种计时的工具,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一节课都在听别人说,我担心有些学生会坐不住,会不好好听,就决定让学生对每一种设计提意见,提得好有奖励。没想到所有的学生都很专心,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机屏幕,神情专注地听同学介绍,看得出来他们在思考。而学生的设计确实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有的以导火线的燃烧来确定时间;有的以太阳移动后照着的物体不同来知道时间;还有的甚至想到用放大镜,利用它的聚光原理烧着不同位置的物体来确定时间……
二、猜测充分到位,虽乱存“动”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或假想。
1、针对问题做出假设
当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猜测其结果,是极具意义的活动。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我为每小组准备了三只大小、形状均不同的容器,装着相同的水,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器里装的水最多?结果,学生提出了四种意见:有说一号杯里的水最多;也有说二号杯、三号杯里的水最多;还有学生说一样多。我把学生的猜测一一写在黑板上,并统计好人数,要求每位学生记住自己的意见,等结果出来后证明自己是对还是错。
2、针对假设叙说理由
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三、自行设计实验,虽难更“动”
设计实验的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对学生来讲,设计实验比做其他事情要难得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强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的前提是设计材料,通过选材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如教学《观察蜗牛》一课,教师提出要想知道蜗牛是喜欢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是喜欢光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怎么办?学生一致认为要做实验。教师接着问做实验必须准备哪些材料呢?学生首先想到一定要几只蜗牛。一位学生说要知道蜗牛喜不喜欢光,就要准备明亮、黑暗两种环境。教师继而问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同时具备明暗两种环境?有学生说把一只盒子的盖子剪掉一点,里面装一点土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取一只玻璃缸,一半用黑布盖好也可以。有学生说要知道蜗牛喜不喜欢水,只要准备干土和湿土就行了。其他学生抢着补充还可以用干纸和湿纸、干布和湿布……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实验材料基本确定。如果教师有意经常安排这样的活动,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实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手脑并“动”。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当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猜测后,我并没有马上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预测后马上进行实验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比较盲目,而且时间拖得比较长。为此,我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玻璃杯、量筒、烧杯、烧瓶、天平、记号笔、滴管、漏斗等。让他们分小组边观察边讨论: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把想到的各种办法用文字或图画填写在实验报告上。鼓励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并展开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花的时间短。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气氛十分热烈。10分钟左右的实验设计,学生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好办法,大家都有一种愿望,想用自己想到的办法做做看,看看结果究竟怎样?
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真正“动”起来;学生只有多讲、多做、多猜想、多发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倾听他人的发言,虽静犹“动”
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我觉得还要倡导“学生倾听学生”。只有这样,学生之间才会了解彼此的想法,才会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1、不许重复。记得有一次,教研室领导来听课,我上的是《科学》第一册《校园里的动物》,为了扩大学生发言的面,我灵机一动,课一开始,以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位学生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要求不准重复。学生依次站起来说,其他学生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他,教室里出奇地安静。“老虎。”一位学生怯生生地说,“重复了!”全班异口同声地说。回答如此的干脆和响亮,令在座的老师很是意外。我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在倾听!”正因为在倾听,他们才会知道重复了;正因为在倾听,他们才会说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称。正因为有了倾听,教室里才会如此安静;正因为有了倾听,学生才有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发现在以后的教学中,“不重复”已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了根,学生慢慢养成了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2、提提意见。找其他同学的缺点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相互之间提提意见,也能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学习品质。在教学《科学》第五册《太阳钟》时,我要求每位学生自己设计一种计时的工具,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一节课都在听别人说,我担心有些学生会坐不住,会不好好听,就决定让学生对每一种设计提意见,提得好有奖励。没想到所有的学生都很专心,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机屏幕,神情专注地听同学介绍,看得出来他们在思考。而学生的设计确实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有的以导火线的燃烧来确定时间;有的以太阳移动后照着的物体不同来知道时间;还有的甚至想到用放大镜,利用它的聚光原理烧着不同位置的物体来确定时间……
二、猜测充分到位,虽乱存“动”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或假想。
1、针对问题做出假设
当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猜测其结果,是极具意义的活动。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我为每小组准备了三只大小、形状均不同的容器,装着相同的水,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器里装的水最多?结果,学生提出了四种意见:有说一号杯里的水最多;也有说二号杯、三号杯里的水最多;还有学生说一样多。我把学生的猜测一一写在黑板上,并统计好人数,要求每位学生记住自己的意见,等结果出来后证明自己是对还是错。
2、针对假设叙说理由
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三、自行设计实验,虽难更“动”
设计实验的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对学生来讲,设计实验比做其他事情要难得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强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的前提是设计材料,通过选材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如教学《观察蜗牛》一课,教师提出要想知道蜗牛是喜欢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是喜欢光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怎么办?学生一致认为要做实验。教师接着问做实验必须准备哪些材料呢?学生首先想到一定要几只蜗牛。一位学生说要知道蜗牛喜不喜欢光,就要准备明亮、黑暗两种环境。教师继而问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同时具备明暗两种环境?有学生说把一只盒子的盖子剪掉一点,里面装一点土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取一只玻璃缸,一半用黑布盖好也可以。有学生说要知道蜗牛喜不喜欢水,只要准备干土和湿土就行了。其他学生抢着补充还可以用干纸和湿纸、干布和湿布……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实验材料基本确定。如果教师有意经常安排这样的活动,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实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手脑并“动”。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当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猜测后,我并没有马上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预测后马上进行实验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比较盲目,而且时间拖得比较长。为此,我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玻璃杯、量筒、烧杯、烧瓶、天平、记号笔、滴管、漏斗等。让他们分小组边观察边讨论: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把想到的各种办法用文字或图画填写在实验报告上。鼓励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并展开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花的时间短。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气氛十分热烈。10分钟左右的实验设计,学生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好办法,大家都有一种愿望,想用自己想到的办法做做看,看看结果究竟怎样?
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真正“动”起来;学生只有多讲、多做、多猜想、多发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