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之所以能表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美的源泉。无论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于艺术活动都先后提到了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以丰富和积累审美的经验和情趣,激发表现美的欲望;提到了喜欢生活中美的事物对于幼儿艺术兴趣养成的重要性;提到了让幼儿置身于周围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和陶冶。但是,在日常艺术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们往往会忽视上述指导要点,幼儿大部分的艺术感受与创作在室内进行,导致了幼儿的创作大多为“依葫芦画瓢”。下面,笔者将结合几个美术活动的优化案例,谈谈丰富幼儿审美经验,激发幼儿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案例一: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影子”
案例优化设计:让大自然成为课堂。把幼儿带到教室外,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的各种影子,通过合作商议,决定所要描画的影子,比如房屋、各种花草树木、各种玩具器械的影子,或者是自主造型,比如各种器材或同伴组合造型而成的投影等等,描画完成后再用课前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装饰所描画的影子。
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考:⒈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首先,在日常的观察中,幼儿对于影子的大小变化等信息也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能够运用图案、废旧材料来进行各种装饰、美化活动。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对于影子的造型、材料的整合利用、颜色图案的组合呈现有很多表达欲望。⒉关于幼儿的发展需要。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不仅仅是用画笔描摹和装饰房子的影子。他们需要发展观察能力,去发现大自然中影子的多变外形;他们需要发展造型能力,去描画自己喜欢的各种大小、形态不同的影子;他们需要表现美,用各种材料通过多种呈现方法来装饰影子;他们需要学会合作,在协商、相互协助中完成作品的创作。3.关于活动组织。将活动的空间由室内改到户外,鼓励幼儿寻找、观察、描画大自然里的各种影子,并自主用各种材料加以装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各个感官,使他们的创作更加自主和自由,这时候的“影子”画作,才是有生命的、生动的和让人感动的。
案例二:大班美术活动“会捉迷藏的哈利”
案例优化设计:第一环节引导幼儿回忆绘本《害羞小哈利》,发现“哈利藏得好”的原因,即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应图案和色彩的衣服。第二环节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一个透明的不同形态的哈利,请幼儿带着哈利到幼儿园里走走,把哈利藏到幼儿园的美景里,比如花丛中、竹林里、草坪上、树干下等等,并仔细观察哈利身体上所呈现的图案,老师将幼儿的部分活动拍照。第三环节回到教室后,结合幼儿活动照片交流:“你把哈利带到了哪里?哈利的衣服变成什么样了?”第四环节,再次回到室外,将哈利“藏好”然后把哈利所藏的场景以及哈利画下来。
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考:⒈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大班幼儿正处于初期图式阶段,他们的观察力更强,绘画中也能够关注并表现出更多细节。在充分理解了“哈利藏得好”的方法以后,把“哈利藏起来”这一有趣情境的创设,正好与大班幼儿的现有经验对接。另外,日常的散步、户外活动,也使得他们对幼儿园的户外环境非常熟悉,这些都是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⒉关于幼儿的发展需要。大班幼儿有了更多的客观描画所观察到事物的机会。但是由于日常美术教学中,幼儿接受较多的是程式化的绘画。所以很多时候,即使幼儿在户外看到的事物也会习惯性地进行初始化表达,出现“画非所画”的现象。本次活动,以“把哈利藏好”的情境,鼓励幼儿在细致观察哈利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客观地描画哈利和他周围的环境,帮助幼儿更容易地理解了“写生”,提升造型能力。⒊关于活动组织。原设计中,为幼儿提供的是画有各式图案的哈利,要求幼儿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表达不同场景里的哈利。看似降低了難度,却束缚并局限了幼儿的思维。优化设计后,幼儿带着哈利在幼儿园里四处走走看看,找找最美的地方“藏一藏”,使活动充满着未知的趣味。随后依据现场活动照片的交流,实现了幼儿经验的分享,给之后的现场创作更多的支持与启发。
随着对《指南》的不断理解和“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艺术活动的学习形式、内容都更加多样和丰富。但万变不离其宗,首先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艺术创作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同时艺术活动无论是感受还是创作都是非常自主和个性化的。而相关的素材只有鲜活的大自然能够给予,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周围环境资源中的美学价值,并将之运用到艺术活动中,鼓励幼儿的多感官参与,多样性的活动,让幼儿的创作“走出去,更精彩”。其次是要关注幼儿的现有经验。与其他活动一样,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基于一定的经验,对周围的美好事物用他们的感官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对环境资源进行分析和利用,将环境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与幼儿的现有经验相接驳,让幼儿的创作“跳一跳,够得着”。第三是要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一切必须从孩子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出发。因此,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让幼儿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作为教师,应该更多着眼于幼儿的未来,关注幼儿学习方法和能力的积累与获得,而不仅仅是某一幅画或某一首歌学习,让孩子的学习“向未来,更有效。”
【作者单位: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 江苏】
案例一: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影子”
案例优化设计:让大自然成为课堂。把幼儿带到教室外,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的各种影子,通过合作商议,决定所要描画的影子,比如房屋、各种花草树木、各种玩具器械的影子,或者是自主造型,比如各种器材或同伴组合造型而成的投影等等,描画完成后再用课前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装饰所描画的影子。
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考:⒈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首先,在日常的观察中,幼儿对于影子的大小变化等信息也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能够运用图案、废旧材料来进行各种装饰、美化活动。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对于影子的造型、材料的整合利用、颜色图案的组合呈现有很多表达欲望。⒉关于幼儿的发展需要。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不仅仅是用画笔描摹和装饰房子的影子。他们需要发展观察能力,去发现大自然中影子的多变外形;他们需要发展造型能力,去描画自己喜欢的各种大小、形态不同的影子;他们需要表现美,用各种材料通过多种呈现方法来装饰影子;他们需要学会合作,在协商、相互协助中完成作品的创作。3.关于活动组织。将活动的空间由室内改到户外,鼓励幼儿寻找、观察、描画大自然里的各种影子,并自主用各种材料加以装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各个感官,使他们的创作更加自主和自由,这时候的“影子”画作,才是有生命的、生动的和让人感动的。
案例二:大班美术活动“会捉迷藏的哈利”
案例优化设计:第一环节引导幼儿回忆绘本《害羞小哈利》,发现“哈利藏得好”的原因,即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应图案和色彩的衣服。第二环节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一个透明的不同形态的哈利,请幼儿带着哈利到幼儿园里走走,把哈利藏到幼儿园的美景里,比如花丛中、竹林里、草坪上、树干下等等,并仔细观察哈利身体上所呈现的图案,老师将幼儿的部分活动拍照。第三环节回到教室后,结合幼儿活动照片交流:“你把哈利带到了哪里?哈利的衣服变成什么样了?”第四环节,再次回到室外,将哈利“藏好”然后把哈利所藏的场景以及哈利画下来。
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考:⒈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大班幼儿正处于初期图式阶段,他们的观察力更强,绘画中也能够关注并表现出更多细节。在充分理解了“哈利藏得好”的方法以后,把“哈利藏起来”这一有趣情境的创设,正好与大班幼儿的现有经验对接。另外,日常的散步、户外活动,也使得他们对幼儿园的户外环境非常熟悉,这些都是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⒉关于幼儿的发展需要。大班幼儿有了更多的客观描画所观察到事物的机会。但是由于日常美术教学中,幼儿接受较多的是程式化的绘画。所以很多时候,即使幼儿在户外看到的事物也会习惯性地进行初始化表达,出现“画非所画”的现象。本次活动,以“把哈利藏好”的情境,鼓励幼儿在细致观察哈利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客观地描画哈利和他周围的环境,帮助幼儿更容易地理解了“写生”,提升造型能力。⒊关于活动组织。原设计中,为幼儿提供的是画有各式图案的哈利,要求幼儿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表达不同场景里的哈利。看似降低了難度,却束缚并局限了幼儿的思维。优化设计后,幼儿带着哈利在幼儿园里四处走走看看,找找最美的地方“藏一藏”,使活动充满着未知的趣味。随后依据现场活动照片的交流,实现了幼儿经验的分享,给之后的现场创作更多的支持与启发。
随着对《指南》的不断理解和“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艺术活动的学习形式、内容都更加多样和丰富。但万变不离其宗,首先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艺术创作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同时艺术活动无论是感受还是创作都是非常自主和个性化的。而相关的素材只有鲜活的大自然能够给予,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周围环境资源中的美学价值,并将之运用到艺术活动中,鼓励幼儿的多感官参与,多样性的活动,让幼儿的创作“走出去,更精彩”。其次是要关注幼儿的现有经验。与其他活动一样,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基于一定的经验,对周围的美好事物用他们的感官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对环境资源进行分析和利用,将环境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与幼儿的现有经验相接驳,让幼儿的创作“跳一跳,够得着”。第三是要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一切必须从孩子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出发。因此,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让幼儿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作为教师,应该更多着眼于幼儿的未来,关注幼儿学习方法和能力的积累与获得,而不仅仅是某一幅画或某一首歌学习,让孩子的学习“向未来,更有效。”
【作者单位: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