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中国动画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动画电影从制作数量和制作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题材重复、雷同、无新意的问题。中国动画已经走出了对制作技术的桎梏,但其创新性和文化性极其匮乏。本文通过对中国动画产业中民族性的研究,探索民族性对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影响。关键词:动画产业;民族性;文化动画民族性,是指动画中对本国文化、价值观的运用和体现。民族性体现在本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民族音乐的运用三个方面。近年来,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征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拓展,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国产动画出现迷茫,踟蹰不前。
一、早期动画作品中民族性的体现
中国的动画产业起步较早,早期的动画作品凝聚了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汗水,《大闹天宫》选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该影片的角色造型,程式化动作,场景设计,背景音乐等都借鉴了戏剧——京剧的创作的艺术手法。《骄傲的将军》影片借鉴了中国戏曲的脸谱元素,突出了京剧配乐,民族风格浓郁。《小蝌蚪找妈妈》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猪八戒吃西瓜》)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表现。《聪明的鸭子》采用折纸艺术表现形式。《神笔马良》(讲述的是中国民间传说,采用的是木偶动画的变现形式。
纵观这一时期动画作品,大多数都是凸显民族性的且成功的。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背景还是音乐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剪纸动画、木偶动画、水墨动画、皮影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百花齐放。
二、近几年动画作品的状态
随着迪士尼、宫崎骏等成功的美日动画席卷中国,在看到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后,很多动画制作公司和创作者都开始盲目的模仿迪斯尼的模式,放弃了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造成中国动画洋不洋、土不土的尴尬状态。2006年8月份中国的IDMT公司推出《魔比斯环》(如图7)就是个典型的案例,虽然在技术上直追国外动画,但是却沉乏味,毫无特色,最终以惨淡的票房收场。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中国动画产业,除了带来对动画产业的推动和发展,也导致投资公司盲目投资,使得原本周期长收益慢的动画制作产业成为急功近利的投资项目,这直接造成中国动画产业出现高数量、质质量、抄袭现象的增加。剧集动画片《高铁侠》(如图1)、《大嘴巴嘟嘟》(如图2),因为大幅的抄袭日本动画片《铁胆火车侠》、《蜡笔小新》在网上受到广大观众的诟病。近几年随着动画人开始不断反思,了解的只有原创的才是中国动画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道路,2015年《大圣归来》(如图9)无疑为中国动画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从制作技术上直追迪士尼、皮克斯动画水平,其内容完全是民族性的元素,不论是对孙悟空、猪八戒、江流儿、妖王等人物造型,还是对各种道具、场景以及音乐设计,全都建立在民族性的视听元素基础之上。
图1 《高铁侠》抄袭《铁胆火车侠》
图2《大嘴巴嘟嘟》抄袭《蜡笔小新》
三、中国动画产业青黄不接的原因
1.时代背景: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动画的诞生和蓬勃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对动画教育的断层,再到国外动画的冲击,使中国动画出现教育断层,没有高尖端的动画制作人才,并盲目跟风,忽视了扎根于本土、民族性的原创动画的重要性。另外,万氏三兄弟作为动画人代表创作的动画均赋予时代的标签、抨击时下社会问题,例如《大闹天宫》就是通过孙悟空与天庭誓死搏斗的形象来反应当时破四旧的坚决决心。而今,中国存在一些“动画是给小孩看的”的错误思想,其束缚了中国动画片的发展,也是中国动画的病根所在。它带来的是苍白说教和空洞内容,不但撵走了成年观众,也赶走了为数不少的小朋友。
2.政府政策:2000年以来,政府不断的出台扶持政策,以求动画片可以崛起,但盲目的社会跟风和井喷式的动画制作数量,不去考虑动画本身创作的艺术性,导致质量低、抄袭风盛行。必然带来失败结局。
3.创作者主观:随着老一辈的动画大家相继离世,动画教育和制作人才出现了断层,很多动画创作者是从其他行业跟风转换加入的,欠缺艺术素养。随着市场经济到来,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从探索动画到以动画为牟利圈钱的工具,创作艺术之心已死,就只能用低劣的作品滥竽充数。
四、对中国动画产业中的民族性思考
纵观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民族性也许不能成为一部中国动画成功的全部因素,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门新艺术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发展下去,要看它是否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沃土,生长成涌动着本民族文化热血的鲜活的生命体。否则它必定是无源之水,终将干涸。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动画片可选题材范围广泛,寓言、神话、传说、成语、谚语题材等取之不尽,这样庞大的原创空间,使民族性从中得以茁壮成长。
我国的动画片有很多让人无奈的地方,还很不成熟,但是它正在不断的探索和进步。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动画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下去,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大可不必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大制作,一味地学习外来的东西,而是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的动画道路。
参考文献:
[1]杨晓林.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M].上海海大学出版社, 2007.08.
[2] 杨晓林.世界电视动画名片分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07.
[3] 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4] 刘小林,钱博弘.动画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薛锋,赵可恒,郁芳.动画发展史[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 孙立军.动画艺术辞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7] 国内动画片发展瓶颈和出路:题材不必“低龄化”.新民晚报[N],2009.
[8] 冯承柏,王中田.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一、早期动画作品中民族性的体现
中国的动画产业起步较早,早期的动画作品凝聚了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汗水,《大闹天宫》选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该影片的角色造型,程式化动作,场景设计,背景音乐等都借鉴了戏剧——京剧的创作的艺术手法。《骄傲的将军》影片借鉴了中国戏曲的脸谱元素,突出了京剧配乐,民族风格浓郁。《小蝌蚪找妈妈》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猪八戒吃西瓜》)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表现。《聪明的鸭子》采用折纸艺术表现形式。《神笔马良》(讲述的是中国民间传说,采用的是木偶动画的变现形式。
纵观这一时期动画作品,大多数都是凸显民族性的且成功的。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背景还是音乐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剪纸动画、木偶动画、水墨动画、皮影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百花齐放。
二、近几年动画作品的状态
随着迪士尼、宫崎骏等成功的美日动画席卷中国,在看到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后,很多动画制作公司和创作者都开始盲目的模仿迪斯尼的模式,放弃了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造成中国动画洋不洋、土不土的尴尬状态。2006年8月份中国的IDMT公司推出《魔比斯环》(如图7)就是个典型的案例,虽然在技术上直追国外动画,但是却沉乏味,毫无特色,最终以惨淡的票房收场。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中国动画产业,除了带来对动画产业的推动和发展,也导致投资公司盲目投资,使得原本周期长收益慢的动画制作产业成为急功近利的投资项目,这直接造成中国动画产业出现高数量、质质量、抄袭现象的增加。剧集动画片《高铁侠》(如图1)、《大嘴巴嘟嘟》(如图2),因为大幅的抄袭日本动画片《铁胆火车侠》、《蜡笔小新》在网上受到广大观众的诟病。近几年随着动画人开始不断反思,了解的只有原创的才是中国动画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道路,2015年《大圣归来》(如图9)无疑为中国动画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从制作技术上直追迪士尼、皮克斯动画水平,其内容完全是民族性的元素,不论是对孙悟空、猪八戒、江流儿、妖王等人物造型,还是对各种道具、场景以及音乐设计,全都建立在民族性的视听元素基础之上。
图1 《高铁侠》抄袭《铁胆火车侠》
图2《大嘴巴嘟嘟》抄袭《蜡笔小新》
三、中国动画产业青黄不接的原因
1.时代背景: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动画的诞生和蓬勃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对动画教育的断层,再到国外动画的冲击,使中国动画出现教育断层,没有高尖端的动画制作人才,并盲目跟风,忽视了扎根于本土、民族性的原创动画的重要性。另外,万氏三兄弟作为动画人代表创作的动画均赋予时代的标签、抨击时下社会问题,例如《大闹天宫》就是通过孙悟空与天庭誓死搏斗的形象来反应当时破四旧的坚决决心。而今,中国存在一些“动画是给小孩看的”的错误思想,其束缚了中国动画片的发展,也是中国动画的病根所在。它带来的是苍白说教和空洞内容,不但撵走了成年观众,也赶走了为数不少的小朋友。
2.政府政策:2000年以来,政府不断的出台扶持政策,以求动画片可以崛起,但盲目的社会跟风和井喷式的动画制作数量,不去考虑动画本身创作的艺术性,导致质量低、抄袭风盛行。必然带来失败结局。
3.创作者主观:随着老一辈的动画大家相继离世,动画教育和制作人才出现了断层,很多动画创作者是从其他行业跟风转换加入的,欠缺艺术素养。随着市场经济到来,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从探索动画到以动画为牟利圈钱的工具,创作艺术之心已死,就只能用低劣的作品滥竽充数。
四、对中国动画产业中的民族性思考
纵观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民族性也许不能成为一部中国动画成功的全部因素,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门新艺术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发展下去,要看它是否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沃土,生长成涌动着本民族文化热血的鲜活的生命体。否则它必定是无源之水,终将干涸。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动画片可选题材范围广泛,寓言、神话、传说、成语、谚语题材等取之不尽,这样庞大的原创空间,使民族性从中得以茁壮成长。
我国的动画片有很多让人无奈的地方,还很不成熟,但是它正在不断的探索和进步。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动画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下去,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大可不必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大制作,一味地学习外来的东西,而是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的动画道路。
参考文献:
[1]杨晓林.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M].上海海大学出版社, 2007.08.
[2] 杨晓林.世界电视动画名片分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07.
[3] 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4] 刘小林,钱博弘.动画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薛锋,赵可恒,郁芳.动画发展史[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 孙立军.动画艺术辞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7] 国内动画片发展瓶颈和出路:题材不必“低龄化”.新民晚报[N],2009.
[8] 冯承柏,王中田.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