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快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与资源,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覆盖面,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创
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职业的需求不甚一致,导致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是目前高等院校所有专业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创”是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的模式,推动了技术、人才、生产革新。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定位与培养目标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确定培养目标,采取合适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安排课程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适用于企业生产研究的技能和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明显特点是专门性与职业性融合,称为一专多能型模式。教育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明确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学习、综合提升、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让学生获得适合终身教育与社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虽然各个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均有不同的要求与重难点,但是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产学研创”成果研究
1. 加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建设。师资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石,教师在教与学中的主导作用尤为明显。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对现有教师加以培训是院校现阶段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海外引智和海外交流,近年来学院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向的人才引进目标。这些人才通过亲自指导学生、开办学术讲座等方式,推动了学科发展,促进了具有国际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其次,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以内部培养为主,保证师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近年来学院有多位活跃在一线的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带回了国外新知识,增强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了学院的教学效率。最后,在合理运用学院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要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改变以往单一和教条的教学模式,使内容符合现有的应用目标,将教授的知识及能力与国际接轨,并鼓励学生将知识向實业转化,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
2.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大学生科研“创客”实验室。科研平台管理部门利用其优质仪器设备资源,通过申报校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上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自“创客”实验室建成以来,很多相关学科的学生开展科学创新活动,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 搭建“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结合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建立满足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实训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为系统的提高。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推进案例教学、实景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校内—校外”结合、“教师—师傅—学生”结合、“仿真—实操—顶岗”结合、“毕业证—职业资格证—顶岗实习证”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建立了金正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了解生产的具体环节和过程,深化了课堂学习内容。
三、结论
“产学研创”推广了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规范了教学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为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2]苏佩尧.高校“创客”实验室开放的内涵与误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50-253.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高校校企、校院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7BY122)。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创
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职业的需求不甚一致,导致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是目前高等院校所有专业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创”是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的模式,推动了技术、人才、生产革新。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定位与培养目标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确定培养目标,采取合适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安排课程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适用于企业生产研究的技能和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明显特点是专门性与职业性融合,称为一专多能型模式。教育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明确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学习、综合提升、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让学生获得适合终身教育与社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虽然各个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均有不同的要求与重难点,但是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产学研创”成果研究
1. 加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建设。师资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石,教师在教与学中的主导作用尤为明显。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对现有教师加以培训是院校现阶段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海外引智和海外交流,近年来学院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向的人才引进目标。这些人才通过亲自指导学生、开办学术讲座等方式,推动了学科发展,促进了具有国际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其次,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以内部培养为主,保证师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近年来学院有多位活跃在一线的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带回了国外新知识,增强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了学院的教学效率。最后,在合理运用学院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要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改变以往单一和教条的教学模式,使内容符合现有的应用目标,将教授的知识及能力与国际接轨,并鼓励学生将知识向實业转化,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
2.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大学生科研“创客”实验室。科研平台管理部门利用其优质仪器设备资源,通过申报校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上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自“创客”实验室建成以来,很多相关学科的学生开展科学创新活动,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 搭建“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结合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建立满足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实训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为系统的提高。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推进案例教学、实景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校内—校外”结合、“教师—师傅—学生”结合、“仿真—实操—顶岗”结合、“毕业证—职业资格证—顶岗实习证”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建立了金正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了解生产的具体环节和过程,深化了课堂学习内容。
三、结论
“产学研创”推广了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规范了教学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为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2]苏佩尧.高校“创客”实验室开放的内涵与误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50-253.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高校校企、校院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7BY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