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仪,止于式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莉亚·史利伟在《做自己》一文中写道:“人生就像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交给了世俗,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人生从来都是自己的人生,所以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无须在意别人的评价。
  听到“人生价值”这个词,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做出过伟大的贡献,比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对,他们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但是人生价值也并非那样高不可攀,也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清洁工有清洁工的价值,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会如此整洁;快递员有快递员的价值,没有他们,我们怎会如此快地收到自己的货物?所以说,你现在所做的事就是你的人生价值,认真做好你手头的工作就是在证明你的人生价值。
  做自己,不需要刻意地去证明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耶鲁村官秦玥飞,放弃了本可以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遵从自己的本心来到了农村发展。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殿堂与田垄之间,他选择了田垄,那是因为他相信在农村里他可以发展得很好。做自己,无须主动去博取他人的好评,也不必自我表现来刻意证明,只需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气质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然而,总有一些人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路上迷失了自我,守不住心中的那半亩方田。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个在读学生小保方晴子,就是因为受不住虚名和利益的诱惑,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所以就编造了学术研究。真相总有一天会显露,而当一切破灭之后又该何去何从?
  做自己,不让别人的评价和世俗的眼光来破坏你的生活。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的时代,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众人眼中。每当灾难发生,很多公众人物总会捐款,马云就是常常被“挟捐”的一个。网民都谴责他作为首富却不捐款,其实他早就捐了。但是,他从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就是做自己,不公布他捐了多少钱,不想被打扰既定的生活节奏。有些善意表达了就好,不需要高调地表现出来让人们评说。
  人生属于你,所以你的人生价值只有你自己能够评价。人生价值无须证明,你做了便是价值,无须在意别人的评价,做自己。
  点评
  本文标题即彰显中心论点。首段就扣紧论题,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只需做自己,不需要刻意去证明,也不要让他人的评价和世俗的眼光来破坏你的生活,并引但丁的话、举马云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扣论点和标题。全文结构清晰,说理层层深入,显示了考生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其他文献
[文 题 展 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是看报纸、看电影、玩手机和聊天的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对此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11月12日,由马云担纲男一号的电影短片《功守道》上线,引发媒体与网友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太极的故事:一日马师傅(马云饰演)走在大街上,见到绿草红花掩映间有“华山”二字。他双目微合,开始了与各大武林高手的巅峰对决。这部时长仅22分钟的短片,汇集了文章、李连杰、王菲、洪金宝、吴京、甄子丹、邹市明、朝青龙、托尼·贾等众多明星,上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顾少强的辞职信)  “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重慶万州上海中学牟海荣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想去‘看世界’,没有那么无趣和功利。”(《钱江晚报》评论员戎国强)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体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
期刊
近几年高考作文,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关联思维”。从提供的材料看,主要有三类:一是关键词、名言或事例的组合;二是基于一个话题或一种现象呈现不同的看法;三是观点句中包含并列、条件、因果、转折等逻辑关系。实质是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彼此之间的关系来深度分析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能够展开基于“关联”的自我思辨。而从学生审题立意的现状看,普遍存在着割裂关系或流于表层关系的思维问题。只有明辨关系,才能精准立意,下面我
期刊
叙述人称是叙述的立足点或观察点,即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从哪个角度去叙述人物、事件,用什么身份、口气叙述。  叙述人称以人称代词作为区分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我(我们)”直接出现,且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在虚构性文章中代替作者叙述。第二人称叙述,“你(你们)”指代读者,作为听众听作者叙述,也可以指代文中的人物,作为对象被作者叙述。第三人称叙述,作者隐去自
期刊
《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创作的元杂剧。写的是书生张珙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却不能亲近。恰逢叛将围寺,索要莺莺。张珙在老夫人亲口许婚后,依靠朋友帮助解除了这场危难,不料老夫人竟违约赖婚。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崔张二人冲破礼教的束缚,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无可奈何,但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迫张生进京考取功名,否则不许两人成亲。张生只得与莺莺分别,进京应试并高中
期刊
自浙江省《2016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高中生要会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以来,论述文就真正进入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视野。论述文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要特征,要求有概括性、有思辨力,能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  教育部今年刚刚印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则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要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新课标专
期刊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花树写之。”这两句话通俗地说就是,山的神采韵味难以直接描写,就写山间的烟雾、空中的云霞;春天的神采韵味不好直接描写,就写春天里的花草树木。这种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使主要对象鲜明突出,从而使文章产生夺人眼球的感染力的艺术手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烘托”。  “烘托”并不等同于“烘云托月”。“烘云托月”源自画家笔法
期刊
【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行至年末,微信朋友圈被“佛系”这个网络热词刷屏了。“佛系”跟宗教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表达一种“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心态”。你对“佛系心态”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文章,对此加以评说。  【注意】  1.题目自拟。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莫让“佛系”遮望眼  ◎陈安妮 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二(1)班  
期刊
在教学记叙文写作时,我们经常批评学生:事件叙述过于平淡,人物形象塑造不够丰满,抒情议论不够自然,使得文章显得干瘪、单薄、肤浅。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常见的做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能从整体上去增强记叙文的艺术魅力。什么才是从整体上着眼呢?我觉得行文跳跃艺术可以算一种。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跳跃艺术。  一、正侧转换跳跃  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要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寫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就是用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