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是语文学的训练,又是认识水平的训练。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激发创作动机,让学生想写。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注重作文的修改与评价。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教学反思 指导方法
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感觉作文难写,教师感觉作文难教,无从下笔,甚至无话可说。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点拨,灵活引导,激发动机,以情造文,让学生重新体验习作的乐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作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呢?
一、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我除了让学生背课本要求的段、文外,还让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以便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学生热情敏感,充满活力,学生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光观察不记录,那么有多少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我教导学生在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3.阅读课外书籍积累。
捷普洛夫说:“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除了让学生学好教科书自读课本之外,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在读书过程中让学生搜索好词佳句,多方收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作“百科知识卡”或“积累本”。通过收集、摘抄、写作等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激发创作动机,让学生想写。
习作是一项创造性的作业,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才能有所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会产生很高的创作欲望,从而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
教学中我努力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如一词、一句,都及时给予鼓励。一旦发现习作中的毛病,并不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研讨交流,让学生弄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怎样改正,激发学生的热情。在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又给学生增加“营养”,用心评改,鼓励学生自读自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改作文,从而让学生自愿地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都写出来。
三、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我在教《泊船瓜洲》后,指导学生结合插图与有关背景资料,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行对该诗的扩写。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创新写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对学生有现实思想教育意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如上完《触摸春天》、《匆匆》,可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想。对篇幅长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缩写。如缩写《小英雄雨来》、《草船借箭》等文,从而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四、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作文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语句、段落、情节改美,使文章生动感人。在“自改”的基础上,互改交流。互改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进行交换评改。让学生谈谈修改情况——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激发兴趣,提高作文修改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導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应该及时表扬。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因人而异、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教学反思 指导方法
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感觉作文难写,教师感觉作文难教,无从下笔,甚至无话可说。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点拨,灵活引导,激发动机,以情造文,让学生重新体验习作的乐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作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呢?
一、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我除了让学生背课本要求的段、文外,还让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以便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学生热情敏感,充满活力,学生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光观察不记录,那么有多少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我教导学生在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3.阅读课外书籍积累。
捷普洛夫说:“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除了让学生学好教科书自读课本之外,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在读书过程中让学生搜索好词佳句,多方收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作“百科知识卡”或“积累本”。通过收集、摘抄、写作等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激发创作动机,让学生想写。
习作是一项创造性的作业,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才能有所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会产生很高的创作欲望,从而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
教学中我努力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如一词、一句,都及时给予鼓励。一旦发现习作中的毛病,并不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研讨交流,让学生弄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怎样改正,激发学生的热情。在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又给学生增加“营养”,用心评改,鼓励学生自读自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改作文,从而让学生自愿地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都写出来。
三、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我在教《泊船瓜洲》后,指导学生结合插图与有关背景资料,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行对该诗的扩写。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创新写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对学生有现实思想教育意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如上完《触摸春天》、《匆匆》,可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想。对篇幅长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缩写。如缩写《小英雄雨来》、《草船借箭》等文,从而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四、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作文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语句、段落、情节改美,使文章生动感人。在“自改”的基础上,互改交流。互改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进行交换评改。让学生谈谈修改情况——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激发兴趣,提高作文修改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導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应该及时表扬。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因人而异、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