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课内阅读促进、带动课外阅读
初一年级刚开始时,利用课前15分钟举办一个“故事会”,刚开始由老师给学生读书、讲故事,在一段时间的熏陶和锻炼后,让班里朗读最好的同学轮流讲故事。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故事会”,可是每次只有15分钟,每当讲到精彩之处,就戛然而止。心急的孩子就打听结果或问这本书在哪里;也有的孩子为了先读为快,赶紧找来书看。不爱看书的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逐渐开始关注读书了。
我的教学进度不是按照课本上每个单元顺序进行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决定下来的顺序进行。 新学期伊始,学生拿到新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每篇课文,选出自己喜欢的篇目,写出喜欢的具体内容,可以写文中的人物、词句、段落或任何一点。有些篇目,喜欢的学生很少,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在编排顺序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这些篇目间隔着穿插进去,学生也能接受,不感到厌烦。每个学生都盼望着快点学到自己喜欢的那一课,因为在学到这一课时,这个学生可以充当主角,几乎可以替代老师(之前,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喜欢的那一课备足了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还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解答自己在备课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学生在盼望中、快乐中轻松地学完了一学期的课程,也在不自觉中培养了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我有意识地拓展课文自身的内涵,介绍作品的作者和他的其他作品,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设置悬念,来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进行拓展阅读,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之后,学生们被文中至真、淳朴的亲情所感染,不自觉的就谈起了自身经历的一些事情,除此之外,我还引导他们寻找一些课外的相关的文章,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热情高涨,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自己在书中找,有的向父母求援,有的向电脑求助,找到的文章各种各样,有的还找到了歌词《父亲》《母亲》,有现代的,有古代的,之后我们还开展了“倾诉亲情故事会”,效果非常好。有时候先向学生推荐一本书,过段时间后开始对此作品进行自由评论,谈自己的读后感,解决阅读中的困惑,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同学们各抒己见、一吐为快。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喜欢上了阅读。
二、用自身的模范行为激励学生自觉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好多人好学。”由此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我的办公桌上、教室的讲桌上、随身的包里随时都放有一本书,随时随地拿起来阅读,把我的读书心得体会讲给学生听,把文中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段落章节(如写景物的、写人物的、故事性强的、风趣幽默的等)读给学生听,例如我读完了《简?爱》,介绍了简·爱这个人物性格及这本书的作者传奇的一生,还朗读了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第二天就有学生告诉我,他还发现有的地方比我朗读的内容写得还要好。为了勾起他们阅读课外书的欲望,点燃阅读的情感之火,我在课堂上随时穿插我课外阅读的内容,老师的榜样作用比起滔滔不绝的说教更有影响力。
三、用各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及相关竞赛,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后的快乐与成就。建议学校定期举行经典诗文比赛;为了更好地了解阅读情况,举行读书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汇报会和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阅读成果,还让学生享受了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热情。
当兴趣成为了习惯,就会成为一种需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时候阅读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满足,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阅读会因愉悦而美丽,是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
四、方法上多做指导,形式上不做过多限制
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方法。比如,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读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在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词汇积累,丰富写作素材。同时,还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在同学中进行交流,有时在课前让同学介绍一篇自己最近阅读且喜爱的文章让学生自由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很热烈,连一些平时不爱读书的同学也加入到读书热潮中来,班上读书的气氛更浓了。
初一年级刚开始时,利用课前15分钟举办一个“故事会”,刚开始由老师给学生读书、讲故事,在一段时间的熏陶和锻炼后,让班里朗读最好的同学轮流讲故事。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故事会”,可是每次只有15分钟,每当讲到精彩之处,就戛然而止。心急的孩子就打听结果或问这本书在哪里;也有的孩子为了先读为快,赶紧找来书看。不爱看书的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逐渐开始关注读书了。
我的教学进度不是按照课本上每个单元顺序进行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决定下来的顺序进行。 新学期伊始,学生拿到新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每篇课文,选出自己喜欢的篇目,写出喜欢的具体内容,可以写文中的人物、词句、段落或任何一点。有些篇目,喜欢的学生很少,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在编排顺序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这些篇目间隔着穿插进去,学生也能接受,不感到厌烦。每个学生都盼望着快点学到自己喜欢的那一课,因为在学到这一课时,这个学生可以充当主角,几乎可以替代老师(之前,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喜欢的那一课备足了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还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解答自己在备课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学生在盼望中、快乐中轻松地学完了一学期的课程,也在不自觉中培养了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我有意识地拓展课文自身的内涵,介绍作品的作者和他的其他作品,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设置悬念,来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进行拓展阅读,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之后,学生们被文中至真、淳朴的亲情所感染,不自觉的就谈起了自身经历的一些事情,除此之外,我还引导他们寻找一些课外的相关的文章,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热情高涨,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自己在书中找,有的向父母求援,有的向电脑求助,找到的文章各种各样,有的还找到了歌词《父亲》《母亲》,有现代的,有古代的,之后我们还开展了“倾诉亲情故事会”,效果非常好。有时候先向学生推荐一本书,过段时间后开始对此作品进行自由评论,谈自己的读后感,解决阅读中的困惑,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同学们各抒己见、一吐为快。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喜欢上了阅读。
二、用自身的模范行为激励学生自觉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好多人好学。”由此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我的办公桌上、教室的讲桌上、随身的包里随时都放有一本书,随时随地拿起来阅读,把我的读书心得体会讲给学生听,把文中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段落章节(如写景物的、写人物的、故事性强的、风趣幽默的等)读给学生听,例如我读完了《简?爱》,介绍了简·爱这个人物性格及这本书的作者传奇的一生,还朗读了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第二天就有学生告诉我,他还发现有的地方比我朗读的内容写得还要好。为了勾起他们阅读课外书的欲望,点燃阅读的情感之火,我在课堂上随时穿插我课外阅读的内容,老师的榜样作用比起滔滔不绝的说教更有影响力。
三、用各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及相关竞赛,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后的快乐与成就。建议学校定期举行经典诗文比赛;为了更好地了解阅读情况,举行读书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汇报会和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阅读成果,还让学生享受了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热情。
当兴趣成为了习惯,就会成为一种需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时候阅读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满足,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阅读会因愉悦而美丽,是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
四、方法上多做指导,形式上不做过多限制
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方法。比如,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读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在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词汇积累,丰富写作素材。同时,还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在同学中进行交流,有时在课前让同学介绍一篇自己最近阅读且喜爱的文章让学生自由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很热烈,连一些平时不爱读书的同学也加入到读书热潮中来,班上读书的气氛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