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田鸡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亦受到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关于田鸡的命名理据,以及田鸡和蛙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过系统的揭示。通过查阅资料,逐步探寻田鸡这一俗语词的由来,从文字学的角度摸清该俗语词的来龙去脉。蛙与先民崇拜有关,其习性、形象都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蛙田鸡文化特征俗语词
《本草纲目》记载:“蛙好鸣,其声自呼。南人食之,呼为田鸡,云肉味如鸡也。”彭大翼《山堂肆考·昆虫·蛙》:“蛙,一作鼃,虾蟆之属也。一名蛤鱼,一名蝼蝈,一名长股,一名田鸡,一名水鸡。”据此看出,“田鸡”是“蛙”的别名,二者所指相同,是否如李时珍之见,因蛙“肉味如鸡”所以称之为田鸡呢?
本文试对“田鸡”这一俗语词的由来进行探源,找出其命名的内在理据,并分析蛙在汉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蕴。其中不乏疏漏之处,还望大方之家指正。
一、俗语词“田鸡”探源
二、蛙的文化特征
(一)氏族图腾
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及澳洲和美洲的土著地区,都存在相当程度的蛙崇拜。原始信仰所选择的崇拜对象一般都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其中一些就是对其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或带来好处的动物。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了青蛙喜吃害虫,并且降雨前后喜欢鸣叫的习性。农业的丰歉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所以先民把青蛙的鸣叫、活动情况与天气联系起来。有谚语说:“蛤蟆大声叫,必是大雨到。”早在汉代,即有祭蛙求雨的记载,如《春秋繁露》:“春旱求雨,取五虾蟆。”
我国少数民族亦有关于青蛙的节日,比如壮族的蚂拐节,又称蛙婆节,一般从正月初一起到初二结束,用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壮族以蛙为图腾崇拜,蛙的形象还表现在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中。
(二)生殖崇拜
蛙善生殖的特征,使得其词义在发展过程中与性有了联系。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常把女性阴户称为“蛙口”,“蛙”又逐渐有了“邪淫”之义。《古今韵会举要·麻韵》:“蛙,淫也。”“蛙歌”、“蛙咬”指淫邪之声。唐代傅奕《请废佛法表》:“曲类蛙歌,听之丧本。”
(三)女娲神话
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作为上古神话的始母神,受到民间广泛而又长久的崇拜。早期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将蛙与人类始母神联系,并成为崇拜对象,与其繁殖力有一定关系。
女娲神话早见于《楚辞·天问》和《山海经·大荒西经》。如《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说文·女部》:“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咼声。古蛙切。”《说文》:“鼃,蝦蟆也。从黽,圭声。”按“娲”上古属见母歌部,“鼃”属影母支部,二字一声之转,音近义通。由肠化神的神话情节,与蛙产卵的自然习性类似。蛙常在浅水塘中排泄卵带,与人体的肠形状相似。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蛙”的相关字形,从历时角度了解其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也从共时角度在俗字中进行求证,试着探寻“田鸡”这一俗语词的命名理据,以及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运用瀚唐典藏等数字化检索工具,初步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不乏疏漏之处,还请学界大家多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79-680.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180-1182.
[3]张舜徽.说文解字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48-55.
[4]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5.82-94.
[5]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第四册[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19-3325.
[7]刘施宏.龙蛇龟黾文化解读[D].重庆师范大学,2008.
[8]李岚.壮族的蛙崇拜文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6):92-96.
[9]赵丽娜.女娲文化中的蛙崇拜与龙蛇化问题思考[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4(1):16-19.
关键词: 蛙田鸡文化特征俗语词
《本草纲目》记载:“蛙好鸣,其声自呼。南人食之,呼为田鸡,云肉味如鸡也。”彭大翼《山堂肆考·昆虫·蛙》:“蛙,一作鼃,虾蟆之属也。一名蛤鱼,一名蝼蝈,一名长股,一名田鸡,一名水鸡。”据此看出,“田鸡”是“蛙”的别名,二者所指相同,是否如李时珍之见,因蛙“肉味如鸡”所以称之为田鸡呢?
本文试对“田鸡”这一俗语词的由来进行探源,找出其命名的内在理据,并分析蛙在汉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蕴。其中不乏疏漏之处,还望大方之家指正。
一、俗语词“田鸡”探源
二、蛙的文化特征
(一)氏族图腾
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及澳洲和美洲的土著地区,都存在相当程度的蛙崇拜。原始信仰所选择的崇拜对象一般都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其中一些就是对其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或带来好处的动物。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了青蛙喜吃害虫,并且降雨前后喜欢鸣叫的习性。农业的丰歉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所以先民把青蛙的鸣叫、活动情况与天气联系起来。有谚语说:“蛤蟆大声叫,必是大雨到。”早在汉代,即有祭蛙求雨的记载,如《春秋繁露》:“春旱求雨,取五虾蟆。”
我国少数民族亦有关于青蛙的节日,比如壮族的蚂拐节,又称蛙婆节,一般从正月初一起到初二结束,用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壮族以蛙为图腾崇拜,蛙的形象还表现在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中。
(二)生殖崇拜
蛙善生殖的特征,使得其词义在发展过程中与性有了联系。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常把女性阴户称为“蛙口”,“蛙”又逐渐有了“邪淫”之义。《古今韵会举要·麻韵》:“蛙,淫也。”“蛙歌”、“蛙咬”指淫邪之声。唐代傅奕《请废佛法表》:“曲类蛙歌,听之丧本。”
(三)女娲神话
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作为上古神话的始母神,受到民间广泛而又长久的崇拜。早期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将蛙与人类始母神联系,并成为崇拜对象,与其繁殖力有一定关系。
女娲神话早见于《楚辞·天问》和《山海经·大荒西经》。如《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说文·女部》:“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咼声。古蛙切。”《说文》:“鼃,蝦蟆也。从黽,圭声。”按“娲”上古属见母歌部,“鼃”属影母支部,二字一声之转,音近义通。由肠化神的神话情节,与蛙产卵的自然习性类似。蛙常在浅水塘中排泄卵带,与人体的肠形状相似。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蛙”的相关字形,从历时角度了解其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也从共时角度在俗字中进行求证,试着探寻“田鸡”这一俗语词的命名理据,以及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运用瀚唐典藏等数字化检索工具,初步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不乏疏漏之处,还请学界大家多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79-680.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180-1182.
[3]张舜徽.说文解字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48-55.
[4]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5.82-94.
[5]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第四册[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19-3325.
[7]刘施宏.龙蛇龟黾文化解读[D].重庆师范大学,2008.
[8]李岚.壮族的蛙崇拜文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6):92-96.
[9]赵丽娜.女娲文化中的蛙崇拜与龙蛇化问题思考[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4(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