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包心鉴,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
主要著作:《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纲》等。
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信仰。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一切思想理论都经受着检验和考验。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深入地研究正在变革着的中国社会、深入地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现实社会问题。《问题》一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变革艰巨征途上所进行的冷静的“思想”跋涉,集中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思想者”的良知与责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现实问题 思想者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一切思想理论都经受着检验和考验。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我们奉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准确地研究和阐发正在生长着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深入地回答和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如此等等,都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不断理清和解答的最基本的问题。作为研究、传播乃至创造“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在理清和解答这些最基本问题上履行历史使命、恪尽社会责任?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拜读中共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新著《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九州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从中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董德刚教授任职于中共中央党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著述颇丰。《问题》一书是继他已出版的《思想者的足迹》(1995年)、《哲学与现实》(1997年)之后第三部个人文集。本书精选了作者2000年以来的10余年间所发表的60多篇研究论文,分为“建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阐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求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三篇。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宽广,但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却始终明确,这就是:以一个“思想者”的责任思考社会变革中的“思想”的功能。诚如作者在本书“后记”中坦言:“作为思想者、理论工作者,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等一切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用什么来回馈社会?只能用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似乎是‘虚的’、‘软的’东西,不能直接建功立业,但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公民素质的提升;还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社会舆论甚至决策者的思维,从而间接改变世界。我的信念依旧:‘思想者’的生命和价值在于‘思想’;‘思想者’的使命与责任在于为社会提供‘思想’,以帮助人们审视和改变这不尽如人意的世界。”在当今社会,在包括思想理论界在内的一部分上层建筑充斥着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风,离社会基础和人民大众越来越远的现实背景下,作者这种“思想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问题》一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变革艰巨征途上所进行的冷静的“思想”跋涉,集中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思想者”的良知与责任。本书给予我们许多启示,最重要最有现实价值的起码有以下三点。
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信仰。但是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如何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发挥这一科学真理的指导作用,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如何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直成为影响全局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这一问题见仁见智、各执其端,甚至长期争论不休。因此,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即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国,要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又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正是邓小平这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智慧,指引并保证着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道路上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问题》一书作者以邓小平的教导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如何以科学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其中,犹以“以‘新’解‘马’新范式”独具特色和价值。作者主张,要“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高度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确立“以‘新’解‘马’新范式”。所谓“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是指以全人类为主体的,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具有进步性特别是时代性的思想理论总和。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多重含义,我们应从作为个人学说的狭义马克思主义入手,提炼和深化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进而丰富和发展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根据这样一种研究“新范式”,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包含着普适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以其创立者的名字命名的学说。这一现象常常导致不少人分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名与实的关系,往往重“名”轻“实”,甚至得“名”忘“实”。其实,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包含着“普适价值”的普遍真理。作者认为,“普适价值”与“普世价值”,这两个概念基本含义相近,但也有差别:“普适价值”强调这种价值(及其观念)的普遍性,“普世价值”强调其普遍的程度是“世界”的;“普世价值”主要强调共时性和空间的广袤性,“普适价值”不仅包括这一含义,而且体现历时性和历史发展趋势。“普适价值”也可称为“共享价值”、“共同价值”或“人类基本价值”。今天,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当代世界的“普适价值”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的改革发展更加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的重大意义在于,为我们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自己提供基本坐标和基本参照,帮助人们搞清自己国家、民族所处的区位和方向,进而搞清自己应当争取的目标和可选择的途径。《问题》一书所阐发的这一“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认识世界、认识人类文明,站在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必须以严谨的态度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正是这种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创造智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推向前进。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党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切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的思想理论工作者,都应当敞开怀抱满腔热情地拥抱这一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严谨深入地研究并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这一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时代赋予 “思想者”的责任。《问题》一书作者正是这样既满腔热情而又严谨科学地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深入阐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深入研究与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理论定位、科学内涵、理论主题和现实价值,是《问题》一书努力的重点。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作者以一个“思想者”的理论素养和优良学风,既依据党的重要文献进行准确的理论阐发,又结合自己的学科基础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较好地体现了在研究党的思想理论问题上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比如,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括的三大成果相互之间的关系、关于如何科学地命名党的指导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上,作者都提出了自己具有独到性的见解,其中,尤其是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的思考与阐发,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作者比较早地提出并研究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问题。这一问题对于今天我们科学地理解并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作者列举了四种关于邓小平理论主题的比较权威的提法: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发展”;三是“现代化”;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者认为,上述四种提法,虽有差别,但总体一致。第一种提法的“主题”是指邓小平理论所针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后三种提供的“主题”则是强调“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它们是对前面所提“主要问题”的科学解答。因此,四种提法并不矛盾。而在这些解答中,“发展”和“现代化”是基本同义的,因为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内容无疑是搞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盖面更宽,但是它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发展”和“现代化”。可见,这三种略有差别的提法是统一的,它们都是面向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即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通过这一分析与研究,作者提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实质是对现阶段党和人民实践主题的揭示,当前我们党和人民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主要内容就是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作者的这种观点,对于今天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无疑仍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必须以务实的学风深入解答中国社会现实问题
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深入地研究正在变革着的中国社会、深入地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现实社会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为己任,不断地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探索新规律,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是一个有担当的思想者应当具备的优秀品格。本书作者正是努力学习和践行这样一种责任与品格。《问题》一书单列“求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篇,对当前我们面临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包括人们长期为之困惑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冷静的思考,向正在变革着的社会奉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智慧。比如,如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如何稳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剥削现象、如何科学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如何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如此等等敏感而重大的现实问题,作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少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求解中国现实问题中,作者始终本着一个宗旨,这就是:讲真话、讲新话,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正是由于秉持了这样一种“思想者”的品质与宗旨,作者对变革中的当代中国给予了满腔热情的关注和深入本质的透析。比如在《当代中国十大观念变革》一文中,作者依据改革开放的实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独立思考,提出了从注重经济社会形态到注重技术社会形态、从只重制度模式到更重价值取向、从“社”“资”绝对对立到互相取长补短、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到首先关注所有制“是好是坏”、从对所有制的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从研究阶级阶层的单纯生产关系角度到侧重生产力角度、从阶级阶层之间的简单对立到和谐共处、从理论本位论到实践本位论、由服从革命导师个人到服膺普遍真理、从“语录”标准到“基本精神”标准等既涉及党和人民思维方式、又涉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十大观念变革问题,逐一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作者这种敢于直面现实的理论勇气和善于进行本质思考的理论智慧,鲜明地体现了一个“思想者”力图向社会和人民奉献“思想”的价值追求。
总之,董德刚教授的《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一书,是一部有思想深度和有现实价值的“思想”之著,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
责 编∕郑韶武
包心鉴,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
主要著作:《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纲》等。
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信仰。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一切思想理论都经受着检验和考验。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深入地研究正在变革着的中国社会、深入地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现实社会问题。《问题》一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变革艰巨征途上所进行的冷静的“思想”跋涉,集中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思想者”的良知与责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现实问题 思想者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一切思想理论都经受着检验和考验。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我们奉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准确地研究和阐发正在生长着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深入地回答和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如此等等,都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不断理清和解答的最基本的问题。作为研究、传播乃至创造“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在理清和解答这些最基本问题上履行历史使命、恪尽社会责任?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拜读中共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新著《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九州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从中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董德刚教授任职于中共中央党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著述颇丰。《问题》一书是继他已出版的《思想者的足迹》(1995年)、《哲学与现实》(1997年)之后第三部个人文集。本书精选了作者2000年以来的10余年间所发表的60多篇研究论文,分为“建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阐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求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三篇。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宽广,但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却始终明确,这就是:以一个“思想者”的责任思考社会变革中的“思想”的功能。诚如作者在本书“后记”中坦言:“作为思想者、理论工作者,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等一切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用什么来回馈社会?只能用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似乎是‘虚的’、‘软的’东西,不能直接建功立业,但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公民素质的提升;还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社会舆论甚至决策者的思维,从而间接改变世界。我的信念依旧:‘思想者’的生命和价值在于‘思想’;‘思想者’的使命与责任在于为社会提供‘思想’,以帮助人们审视和改变这不尽如人意的世界。”在当今社会,在包括思想理论界在内的一部分上层建筑充斥着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风,离社会基础和人民大众越来越远的现实背景下,作者这种“思想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问题》一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变革艰巨征途上所进行的冷静的“思想”跋涉,集中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思想者”的良知与责任。本书给予我们许多启示,最重要最有现实价值的起码有以下三点。
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信仰。但是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如何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发挥这一科学真理的指导作用,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如何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直成为影响全局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这一问题见仁见智、各执其端,甚至长期争论不休。因此,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即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国,要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又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正是邓小平这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智慧,指引并保证着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道路上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问题》一书作者以邓小平的教导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如何以科学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其中,犹以“以‘新’解‘马’新范式”独具特色和价值。作者主张,要“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高度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确立“以‘新’解‘马’新范式”。所谓“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是指以全人类为主体的,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具有进步性特别是时代性的思想理论总和。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多重含义,我们应从作为个人学说的狭义马克思主义入手,提炼和深化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进而丰富和发展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根据这样一种研究“新范式”,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包含着普适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以其创立者的名字命名的学说。这一现象常常导致不少人分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名与实的关系,往往重“名”轻“实”,甚至得“名”忘“实”。其实,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包含着“普适价值”的普遍真理。作者认为,“普适价值”与“普世价值”,这两个概念基本含义相近,但也有差别:“普适价值”强调这种价值(及其观念)的普遍性,“普世价值”强调其普遍的程度是“世界”的;“普世价值”主要强调共时性和空间的广袤性,“普适价值”不仅包括这一含义,而且体现历时性和历史发展趋势。“普适价值”也可称为“共享价值”、“共同价值”或“人类基本价值”。今天,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当代世界的“普适价值”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的改革发展更加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的重大意义在于,为我们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自己提供基本坐标和基本参照,帮助人们搞清自己国家、民族所处的区位和方向,进而搞清自己应当争取的目标和可选择的途径。《问题》一书所阐发的这一“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认识世界、认识人类文明,站在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必须以严谨的态度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正是这种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创造智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推向前进。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党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切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的思想理论工作者,都应当敞开怀抱满腔热情地拥抱这一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严谨深入地研究并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这一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时代赋予 “思想者”的责任。《问题》一书作者正是这样既满腔热情而又严谨科学地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深入阐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深入研究与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理论定位、科学内涵、理论主题和现实价值,是《问题》一书努力的重点。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作者以一个“思想者”的理论素养和优良学风,既依据党的重要文献进行准确的理论阐发,又结合自己的学科基础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较好地体现了在研究党的思想理论问题上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比如,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括的三大成果相互之间的关系、关于如何科学地命名党的指导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上,作者都提出了自己具有独到性的见解,其中,尤其是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的思考与阐发,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作者比较早地提出并研究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问题。这一问题对于今天我们科学地理解并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作者列举了四种关于邓小平理论主题的比较权威的提法: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发展”;三是“现代化”;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者认为,上述四种提法,虽有差别,但总体一致。第一种提法的“主题”是指邓小平理论所针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后三种提供的“主题”则是强调“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它们是对前面所提“主要问题”的科学解答。因此,四种提法并不矛盾。而在这些解答中,“发展”和“现代化”是基本同义的,因为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内容无疑是搞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盖面更宽,但是它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发展”和“现代化”。可见,这三种略有差别的提法是统一的,它们都是面向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即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通过这一分析与研究,作者提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实质是对现阶段党和人民实践主题的揭示,当前我们党和人民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主要内容就是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作者的这种观点,对于今天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无疑仍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必须以务实的学风深入解答中国社会现实问题
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深入地研究正在变革着的中国社会、深入地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现实社会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为己任,不断地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探索新规律,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是一个有担当的思想者应当具备的优秀品格。本书作者正是努力学习和践行这样一种责任与品格。《问题》一书单列“求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篇,对当前我们面临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包括人们长期为之困惑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冷静的思考,向正在变革着的社会奉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智慧。比如,如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如何稳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剥削现象、如何科学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如何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如此等等敏感而重大的现实问题,作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少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求解中国现实问题中,作者始终本着一个宗旨,这就是:讲真话、讲新话,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正是由于秉持了这样一种“思想者”的品质与宗旨,作者对变革中的当代中国给予了满腔热情的关注和深入本质的透析。比如在《当代中国十大观念变革》一文中,作者依据改革开放的实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独立思考,提出了从注重经济社会形态到注重技术社会形态、从只重制度模式到更重价值取向、从“社”“资”绝对对立到互相取长补短、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到首先关注所有制“是好是坏”、从对所有制的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从研究阶级阶层的单纯生产关系角度到侧重生产力角度、从阶级阶层之间的简单对立到和谐共处、从理论本位论到实践本位论、由服从革命导师个人到服膺普遍真理、从“语录”标准到“基本精神”标准等既涉及党和人民思维方式、又涉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十大观念变革问题,逐一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作者这种敢于直面现实的理论勇气和善于进行本质思考的理论智慧,鲜明地体现了一个“思想者”力图向社会和人民奉献“思想”的价值追求。
总之,董德刚教授的《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一书,是一部有思想深度和有现实价值的“思想”之著,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
责 编∕郑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