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数学教学方式的几点认识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lcl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改中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说数学”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复习和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起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赛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为他们创设一个竞争的机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从而消除课堂上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课堂,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在美国就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用力拉一拉,让他们自己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首先,科学定位教学目标。怎样定位才算科学呢?我想必须要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定位。其次,优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欲望,设置课堂疑问让学生发展提高。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可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件:玩具小熊(8元),玩具汽车(36元)。师问:你们如果有一些零花钱想买这样的玩具,你想买什么?生1: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玩具汽车,但是不够,还要攒多少钱?生2:玩具汽车比玩具小熊贵多少钱?生3:我有24元钱,买一个玩具小熊,还要余下多少钱?这样,学生探究问题,互动生成,从问题情境中得出减法算式:36-8或24-8等。课堂上,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将书本上的语言符号与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打通,将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巧妙地结合,这样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会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前不久,湖北省英山县审计局组织全县38个内审机构的内审人员召开了全县首次内部效益审计研讨会。会上内审机构提交论文10篇,经验交流材料15篇。提交的论文主要从企业和主管部门
日前,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滥用土地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并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土地管理
现代企业具有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经营范围广、物资流量和资金流量大。集团企业按产权特征划分为母公司和予公司,子公司作为母公司的组成部分,其经营业绩的好坏,对母公司具
有一种感情,伟大而圣洁。有一种感动,平凡而细腻,心和心的碰撞,纯真对纯真的馈赠,是人间最深刻、最透彻的感情交流。这就是母爱,是家庭生活最基本的元素,也是生命延续的最基本动力。
目前,有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存在闲置厂房,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获得收益,采取了出租或出售的彤式,取得收入的同时需交纳各种税费,纳税人在承担纳税义务的同时,也享有通过合理的税收筹
近几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内审部门在对学校的大型基建工程项目及维修项目进行工程结算审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肯定。但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从探索起步到全面推进,已在补充耕地、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用地结构,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惠民利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持
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时,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不够的,应该时时处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测,通过探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认识、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结合日常生活
“教师,孙梦佳不应该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她听讲不认真,做作业时肯定会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