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o脂代谢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率;根据B超检查将观察组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比较其血清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和ALT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TG、TC和ALT水平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加重而加重,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间TG、TC、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不仅仅是脂代谢紊乱的结果,还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脂肪肝 脂代谢异常 谷丙转氨酶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224-01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引发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非独立的可逆性疾病,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病情凶险,是隐蔽性肝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1]。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其中又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谷丙转氨酶升高是反应肝脏损伤的标志之一。近期我院对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脂代谢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9例,有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范围18~65岁,平均年龄31.6±3.5岁;对照组有男性体检者35例,有女性体检者15例,体检者年龄范围20~60岁,平均年龄30.7±3.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两组人群都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②两组人群均排除酗酒或近期大量饮酒者;③观察组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乙型肝炎或其它肝脏疾病的影响。
1.3 研究方法
患者检查前3d低脂饮食。采用CHISON ULTRASOUND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B超检查。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并及时送检,采用上海科华卓越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所用试剂均在有效使用期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
1.4 诊断方法
采用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肝脏形状、大小与正常相比有轻微增大,严重者肝脏呈饱满状,肝脏有实质的点状高回声,回声衰减(+)~(+++),部分患者后方轮廓结构和肝内脉管显示不清晰。生化检查结果判定:TC>5.72 mmol/L提示血清胆固醇异常;TG>1.71 mmol/L提示甘油三酯异常;ALT>40 IU/L为谷丙转氨酶升高。根据B超检查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轻度:肝脏大小、形状未变,近场2/3肝实质回声增强,后方轮廓结构与肝内管道清晰可见;中度:肝脏的形状、大小轻微增大,近场1/2肝实质回声增强,后方轮廓结构、肝内血管模糊不清;重度:肝脏明显增大,且呈现饱满状,左右叶下缘变圆,近场1/2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强,后方轮廓结构和肝内血管显示非常模糊。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间TG、TC、ALT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TG、TC和ALT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TG、TC、ALT异常率比较 n(%)
2.2 观察组不同程度患者TG、TC、ALT异常率比较
患者TG、TC和ALT水平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加重而加重,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间TG、TC、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程度患者TG、TC、ALT异常率比较n(%)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正逐年提升,其中又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肝脏是体内脂类代谢的中心,在脂类的吸收、运输、合成、分解等过程中起关键作用[3]。在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外,肝脏脂类代谢异常而导致大量脂质在肝脏堆积,造成肝脏形态和功能改变,同时脂质分子侵入肝细胞,导致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质小体,细胞体积增大,压迫血窦引起缺血,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其早期发病隐匿,临床上多用B超确诊,而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越高,异常率越高。这说明高血脂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之一。谷丙转氨酶是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内,而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其血清水平升高提示肝脏受损,其中ALT与肝脏脂肪聚集关系最为密切[4]。ALT升高的原因很多,肝炎、药物影响、胆道疾病、发热等情况都能造成ALT的升高,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无明显诱因肝酶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董焕杰[5]的研究中脂肪肝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上升,提示ALT升高可能和脂肪肝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ALT、TC、TG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人,且ALT和TC、TG的异常率均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相关。脂肪肝严重程度越高,血脂越高,ALT水平也越高,这提示我们ALT可能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与脂代谢异常、血脂升高有关,还和谷丙转氨酶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谢敏. 脂肪肝与4个血清生化指标间的通径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15): 128-129.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 柳州医学, 2011, 24 (2): 118-121.
[3]张燕梅. 536例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清谷丙转氨酶相关性分析[J]. 河北医学, 2012, 18(5): 700-702.
[4]张弛, 刘瑛, 李华珠, 等. 血清谷丙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内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19(8): 841-844.
[5]董焕杰. 浅析80例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3(6): 50.
作者简介:李必英,女,1973年1月生,汉族,湖南桃源人,大專学历;单位:湖南省桃源县漆河镇中心卫生院 科室:检验科
【关键词】 脂肪肝 脂代谢异常 谷丙转氨酶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224-01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引发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非独立的可逆性疾病,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病情凶险,是隐蔽性肝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1]。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其中又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谷丙转氨酶升高是反应肝脏损伤的标志之一。近期我院对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脂代谢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9例,有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范围18~65岁,平均年龄31.6±3.5岁;对照组有男性体检者35例,有女性体检者15例,体检者年龄范围20~60岁,平均年龄30.7±3.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两组人群都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②两组人群均排除酗酒或近期大量饮酒者;③观察组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乙型肝炎或其它肝脏疾病的影响。
1.3 研究方法
患者检查前3d低脂饮食。采用CHISON ULTRASOUND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B超检查。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并及时送检,采用上海科华卓越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所用试剂均在有效使用期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
1.4 诊断方法
采用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肝脏形状、大小与正常相比有轻微增大,严重者肝脏呈饱满状,肝脏有实质的点状高回声,回声衰减(+)~(+++),部分患者后方轮廓结构和肝内脉管显示不清晰。生化检查结果判定:TC>5.72 mmol/L提示血清胆固醇异常;TG>1.71 mmol/L提示甘油三酯异常;ALT>40 IU/L为谷丙转氨酶升高。根据B超检查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轻度:肝脏大小、形状未变,近场2/3肝实质回声增强,后方轮廓结构与肝内管道清晰可见;中度:肝脏的形状、大小轻微增大,近场1/2肝实质回声增强,后方轮廓结构、肝内血管模糊不清;重度:肝脏明显增大,且呈现饱满状,左右叶下缘变圆,近场1/2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强,后方轮廓结构和肝内血管显示非常模糊。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间TG、TC、ALT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TG、TC和ALT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TG、TC、ALT异常率比较 n(%)
2.2 观察组不同程度患者TG、TC、ALT异常率比较
患者TG、TC和ALT水平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加重而加重,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间TG、TC、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程度患者TG、TC、ALT异常率比较n(%)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正逐年提升,其中又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肝脏是体内脂类代谢的中心,在脂类的吸收、运输、合成、分解等过程中起关键作用[3]。在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外,肝脏脂类代谢异常而导致大量脂质在肝脏堆积,造成肝脏形态和功能改变,同时脂质分子侵入肝细胞,导致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质小体,细胞体积增大,压迫血窦引起缺血,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其早期发病隐匿,临床上多用B超确诊,而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越高,异常率越高。这说明高血脂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之一。谷丙转氨酶是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内,而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其血清水平升高提示肝脏受损,其中ALT与肝脏脂肪聚集关系最为密切[4]。ALT升高的原因很多,肝炎、药物影响、胆道疾病、发热等情况都能造成ALT的升高,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无明显诱因肝酶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董焕杰[5]的研究中脂肪肝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上升,提示ALT升高可能和脂肪肝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ALT、TC、TG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人,且ALT和TC、TG的异常率均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相关。脂肪肝严重程度越高,血脂越高,ALT水平也越高,这提示我们ALT可能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与脂代谢异常、血脂升高有关,还和谷丙转氨酶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谢敏. 脂肪肝与4个血清生化指标间的通径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15): 128-129.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 柳州医学, 2011, 24 (2): 118-121.
[3]张燕梅. 536例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清谷丙转氨酶相关性分析[J]. 河北医学, 2012, 18(5): 700-702.
[4]张弛, 刘瑛, 李华珠, 等. 血清谷丙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内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19(8): 841-844.
[5]董焕杰. 浅析80例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3(6): 50.
作者简介:李必英,女,1973年1月生,汉族,湖南桃源人,大專学历;单位:湖南省桃源县漆河镇中心卫生院 科室: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