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理性弱势儿童群体是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社会人群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天生有缺陷,身体上的残疾,使他们不能像志愿者们正常人一样生活。作为救助者的志愿者们,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群不平常的人群感受到人间的温情;如何以自己的关爱,告诉他们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鼓动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来关注他们、关爱他们,倾听他们。这成为志愿者们不得不考虑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一次关爱行动的策划及实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志愿者 生理缺陷 弱势群体 儿童
1、概述
当前国家弱势群体的人口约有1.4-1.8亿人,约比重占全国中总人口的11%~14%,而近一半的人属于生理性弱势群体,其中儿童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这是当前志愿者们社会所不可忽视现状,对于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爱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志愿者在这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关爱弱势儿童群体的志愿者如何有效的组织关爱活动,如何在活动中融入他们,如何教育他们,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影响他人,下文将做一些探讨。
2、志愿者关爱生理性弱势儿童群体活动的注意点。
2.1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活动策划。
活动策划方案是使得活动有序开展,达到预定目标的有效行为,如果是一份创意突出,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策划,无论对于活动的成功性,还是对于参与者自身素质,都将起到积极的提高作用。因此對于关爱弱势儿童群体的活动策划,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以“爱心救助,共享阳光”活动(以下简称为本活动)为例。活动地点:市残联“福乐家园”(以下简称“家园”)。
(1)6月30日酝酿准备;7月8日正式开展活动;(2)了解“家园”的基本情况:尽快熟悉周围环境,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3)拜师学艺:请教领导及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平时如何关爱残疾人,如何帮助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到智障儿童服务中心,看如何教育、帮助这些智障孩子,看他们如何用耐心和爱心给孩子们温暖;(4)边看边学边实践:勤学好问多看多做,实践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5)认识总结经验得失,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做更充分的准备。
2.2切实了解被关爱对象的基本情况。
了解被关爱对象的基本情况是开展关爱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宏观方面了解关爱机构的基本状况,即关爱活动开展的背景机构,了解机构的状况有利于志愿者关爱活动的开展。微观方面了解,“家园”中儿童的基本状况,以及“家园”的日常活动。了解这方面内容有利于志愿者能够快速融合到“家园”中去。
本次关爱活动的志愿者入驻“家园”报到实习。经过几天的学习,逐渐了解被关爱儿童的基本情况:小部分儿童都是重度的智障儿,生活不能自理,而大部分是轻度智障,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自理知识。孩子们的家庭状况都不是很好,一些父母都有放弃的想法。政府加大投入,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3积极的参与关爱弱势儿童群体机构的正常活动
志愿者关爱弱势儿童群体的活动,不可能独立与关爱机构之外的。而是与关爱结构的日常行为活动融合的一起的,从另外的角度可以认为,就是配合关爱机构进行关爱活动,同时接受其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要注重以下两点:
2.3.1发挥自身优势
在本活动中的志愿者所学的都是艺术相关专业,因此在积极参与机构日常卫生及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参与了残联组织的宣传活动。
志愿者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帮助整理市“扶残助残宣传月”活动的相关资料,并将200户市区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整理好,尽快送到广播电台宣传。这一项目中她们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差不多用了整整一个星期,还加班加点完成。
2.3.2具有主动担当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每个志愿者必须具备的,既然融入了这个家庭就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主人,以主人翁意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照顾孩子们已经不是一项工作,而是自己的使命,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们当中去,认真的教育他们,开导他们。在这同时开导学生家长也是必要的。志愿者们每天都会接待三五个智障儿童或他们的家长。他们的每天都是带着问题来的,或者是为寻求援助或心理安慰的。看着他们凝重的表情志愿者们心疼,而看着他们对自己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点滴进步而抑制不住的激动的表情,让志愿者们很感动。
3、志愿者关爱生理性弱势儿童群体总结。
感化育人。在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参与了多项“扶残助残”活动,了解扶残助残的相关工作;志愿者们也在智障儿童活动中心,接触到了各种不同年龄段、不同层面的智障孩子,志愿者们都给他们带来了欢乐,这次活动像一片阳光,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
自我提高。志愿者们以“爱心助残,共享阳光”为实践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们提高了自信心,自豪感,不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更锻炼了自己多种能力。
社会效应。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对残联来说,志愿者们有到来,犹如一缕清风,给单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减轻了他们负担。对社会来说,志愿者们给他们及他们的智障孩子带来了爱的阳光,同时也促使更多人关注残疾人事业及其未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02)。
[2]蔡建淮,李荣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选择——以南京N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
[3]陈微,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社会保障体系[J]中国青年研究,1996,(2):38-40。
[关键词] 志愿者 生理缺陷 弱势群体 儿童
1、概述
当前国家弱势群体的人口约有1.4-1.8亿人,约比重占全国中总人口的11%~14%,而近一半的人属于生理性弱势群体,其中儿童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这是当前志愿者们社会所不可忽视现状,对于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爱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志愿者在这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关爱弱势儿童群体的志愿者如何有效的组织关爱活动,如何在活动中融入他们,如何教育他们,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影响他人,下文将做一些探讨。
2、志愿者关爱生理性弱势儿童群体活动的注意点。
2.1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活动策划。
活动策划方案是使得活动有序开展,达到预定目标的有效行为,如果是一份创意突出,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策划,无论对于活动的成功性,还是对于参与者自身素质,都将起到积极的提高作用。因此對于关爱弱势儿童群体的活动策划,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以“爱心救助,共享阳光”活动(以下简称为本活动)为例。活动地点:市残联“福乐家园”(以下简称“家园”)。
(1)6月30日酝酿准备;7月8日正式开展活动;(2)了解“家园”的基本情况:尽快熟悉周围环境,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3)拜师学艺:请教领导及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平时如何关爱残疾人,如何帮助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到智障儿童服务中心,看如何教育、帮助这些智障孩子,看他们如何用耐心和爱心给孩子们温暖;(4)边看边学边实践:勤学好问多看多做,实践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5)认识总结经验得失,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做更充分的准备。
2.2切实了解被关爱对象的基本情况。
了解被关爱对象的基本情况是开展关爱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宏观方面了解关爱机构的基本状况,即关爱活动开展的背景机构,了解机构的状况有利于志愿者关爱活动的开展。微观方面了解,“家园”中儿童的基本状况,以及“家园”的日常活动。了解这方面内容有利于志愿者能够快速融合到“家园”中去。
本次关爱活动的志愿者入驻“家园”报到实习。经过几天的学习,逐渐了解被关爱儿童的基本情况:小部分儿童都是重度的智障儿,生活不能自理,而大部分是轻度智障,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自理知识。孩子们的家庭状况都不是很好,一些父母都有放弃的想法。政府加大投入,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3积极的参与关爱弱势儿童群体机构的正常活动
志愿者关爱弱势儿童群体的活动,不可能独立与关爱机构之外的。而是与关爱结构的日常行为活动融合的一起的,从另外的角度可以认为,就是配合关爱机构进行关爱活动,同时接受其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要注重以下两点:
2.3.1发挥自身优势
在本活动中的志愿者所学的都是艺术相关专业,因此在积极参与机构日常卫生及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参与了残联组织的宣传活动。
志愿者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帮助整理市“扶残助残宣传月”活动的相关资料,并将200户市区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整理好,尽快送到广播电台宣传。这一项目中她们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差不多用了整整一个星期,还加班加点完成。
2.3.2具有主动担当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每个志愿者必须具备的,既然融入了这个家庭就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主人,以主人翁意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照顾孩子们已经不是一项工作,而是自己的使命,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们当中去,认真的教育他们,开导他们。在这同时开导学生家长也是必要的。志愿者们每天都会接待三五个智障儿童或他们的家长。他们的每天都是带着问题来的,或者是为寻求援助或心理安慰的。看着他们凝重的表情志愿者们心疼,而看着他们对自己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点滴进步而抑制不住的激动的表情,让志愿者们很感动。
3、志愿者关爱生理性弱势儿童群体总结。
感化育人。在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参与了多项“扶残助残”活动,了解扶残助残的相关工作;志愿者们也在智障儿童活动中心,接触到了各种不同年龄段、不同层面的智障孩子,志愿者们都给他们带来了欢乐,这次活动像一片阳光,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
自我提高。志愿者们以“爱心助残,共享阳光”为实践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们提高了自信心,自豪感,不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更锻炼了自己多种能力。
社会效应。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对残联来说,志愿者们有到来,犹如一缕清风,给单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减轻了他们负担。对社会来说,志愿者们给他们及他们的智障孩子带来了爱的阳光,同时也促使更多人关注残疾人事业及其未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02)。
[2]蔡建淮,李荣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选择——以南京N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
[3]陈微,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社会保障体系[J]中国青年研究,1996,(2):38-40。